编剧百问答64观影动力二如何吸引观众专注看电影

时间:2022-12-25 04:47:01阅读:2241
《在观众灵魂深处编码》是刘立春老师写的编剧书,全书700页百万字,我将其整理拆解成每篇几百字的短文,供想学习的编剧参考。除了预期→意料之外,还有其他制造观影动力的方法。新鲜感。电影可以造梦,可以带领观众…

《在观众灵魂深处编码》是刘立春老师写的编剧书,全书700页百万字,我将其整理拆解成每篇几百字的短文,供想学习的编剧参考。

除了预期→意料之外,还有其他制造观影动力的方法。

新鲜感。

电影可以造梦,可以带领观众领略从未见过的世界,新鲜感能带来观影动力。例如《哈利波特》,将用文字描述的魔幻场景搬上大银幕。宫崎骏的《龙猫》、《千与千寻的神隐》有趣的生物与异世界。各种科幻电影如《流浪地球》,充满奇观的场景。《寻梦环游记》与《疯狂动物城》,奇幻的背景设定使成年人看动画片也看得津津有味。

反差。

把两个差异巨大的人事物放在一起,会让观众对他们之间的化学反应感兴趣。霸道总裁爱上风尘女子,《人在囧途》老板与民工一起落难,一个搬砖的居然解开复杂的数学问题等。

反常。

剧情违背一般人的常识。例如《本杰明巴顿奇事》,主角的人生居然逆生长。《盗梦空间》,居然能潜入他人梦境还能操控梦境。《西虹市首富》,继承遗产的条件居然是先花光一大笔钱等。

熟悉的套路变出新花样。

以前穿越故事没那么泛滥,只是单纯回到过去或穿越至未来,后来有些变出新花样的跨时空联系作品真的挺有意思。《信号》,两个不同年代的刑警透过对讲机侦查刑案。《化时为机》,男女主角在相差一个月的平行时空互相拯救。《电话》,两个女孩在同一间房子的前后二十年透过手机相爱相杀。不得不说韩国人搞这种变形穿越还是挺厉害的,可惜如今穿越剧已经勾不起多数观众的兴趣了。

日本漫画整新活也是一绝,我以前很喜欢看孤岛类型的漫画,最早是生存与杀戮题材,后来有什么《彼岸岛》,不过进入日本本土后就不追了。《自杀岛》,一群自杀未遂者被流放荒岛后居然努力求生活下去。《惊爆游戏》,有点类似吃鸡,虽然烂尾但过程挺有趣的。《Let's Lagoon》,结合穿越剧情,设定很牛逼的孤岛日漫,可惜不够精彩。

这种在老套路中植入新创意的方式我挺推荐编剧去尝试的,打破传统又神似传统挺好。然后呢,拜托别再搞传统穿越剧,动点脑筋搞搞变体穿越吧。还有,别再搞那种悬疑故事,最后居然是主角的一场梦/主角精神分裂那些惊悚桥段都是他的幻想/主角经历一连串莫名其妙的事最后原来是他车祸濒死所有情节都是跑马灯,这些烂创意观众真是受够了,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开发创意请来找我[狗头]

笑点。

我认为国产电影在笑点情节做的挺差的,好莱坞哪怕紧张刺激的动作片都会幽观众一默,国片则是在尬笑的路上愈走愈远,多数编剧的幽默感实在不够接地气,他们本身就不是风趣的人当然写不出幽默情节。

事实上笑点能制造强大的观影动力,如果一部电影笑点不断,哪怕题材只是小人物微不足道的小事件,也能收获票房与口碑。

本篇与上篇谈了许多制造观影动力的技巧,当然还有许多方法编码没有列举,也做不到穷举,反正记住制造观影动力的创作原则——意料之外。

意料之外会打破观众预期,将剧情引入下一阶段,并产生新预期。

后面会开始写场景脚本,每个场景都尽可能创作意料之外,不断提问:

这段情节的意料之外是什么?观众预期剧情将如何发展?打破观众预期的转折又是什么?

从中心行动开始,编剧就一直想方设法制造观影动力,不管用何种手段,如此创作会持续到剧本完稿为止。

剧本真是越写越困难啊,点赞转发三连啦!

#编剧##剧本##我要上頭條#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