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系统由什么组成「推荐系统里的推荐理由都有哪些如何生成」
无论是刷视频还是刷帖购物,在推荐页面里好的推荐理由总能吸引人点进去看。那么这些推荐系统里的推荐理由都有哪些?又是如何生成的?本文就此问题做了分析和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很多时候我们在推荐信息流里面会看到一些推荐理由,好的推荐理由可以提升我们的点击欲望,那么这些推荐理由到底是如何生成的了?本篇文章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一、什么是推荐理由推荐理由,字面上的意思就是为什么给你推荐了这个物品,也可以被叫做推荐解释。在推荐结果上增加一些“推荐理由”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提升推荐结果的可解释性,进一步提升点击率。
目前在各个领域的APP上基本都会有推荐理由,挑选了9家比较有代表性的公司给大家介绍一下:
1. 电商领域
我们可以通过三大领域,9个APP的推荐理由案例发现一个好的推荐理由其实是可以提升用户的点击欲望,让推荐结果更加透明化;
二、推荐系统为什么要做推荐理由为什么推荐系统的推荐结果展示要添加推荐理由,其实这和我们日常生活也都是息息相关的。
当我们想看一部电影却不知道该看什么的时候,我们会咨询朋友的意见,朋友们会告诉我们XX电影好看,主演是XX,剧情非常好,演员的演技也很好。“剧情非常好,演员的演技也很好”其实就是我们生活中给出的一种推荐理由。当我们去一家餐厅吃饭不知道点什么的时候,我们通常会叫来服务员问他有没有什么菜推荐。服务员会说 “这几道菜是我们店经典菜必点,这道菜是我们店刚刚上新的新菜可以尝试一下”。其实服务员给出的推荐理由和大众点评&美团给出的推荐理由逻辑是一样的。一个值得信任和说服力强的推理理由会降低我们的选择成本和决策时间。如果我们将现实中的推荐场景同样复制到互联网上,在为用户推荐某一个商品或者服务时,不再是只告诉商品或服务是什么,同时也告诉为什么给他推荐这个商品或服务时:
平台侧:提高推荐结果的透明度,提升推荐结果的可解释性,进而提升推荐结果的点击率;用户侧:提升用户体验,用户更加信服推荐结果;在2022年这个时间点,在头部互联网大厂的APP推荐结果里基本都已经附上了推荐理由,只是推荐理由的覆盖度并没有很高以及种类比较少。随着推荐系统的进步以及用户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推荐系统的透明化以及结果可解释性也需要不断增强。
推荐理由就是一种很好地提高推荐系统透明度,提升推荐结果可解释性,拉近系统与用户之间距离的方式,未来所有的推荐系统里都需要加上推荐理由。
三、推荐理由分为哪几类,如何实现市面上这么多推荐理由,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哪些大类了?又如何去挖掘出这些推荐理由了?
1. 推荐理由应该具备哪些特性首先我们在设计推荐理由之前得明确推荐理由应该具备哪些基本要点,需要围绕着基本要点进行推荐理由设计。
如上图所示推荐理由需要具备三大基本要点:可解释性强、准确度高和信服度高,三者缺一不可;
可解释性强:推荐理由必须要容易理解,用户秒懂,而不需要进行思考;准确度高:推荐理由必须要是准确的,而不是给商品乱加的标签;信服度高:推荐理由必须要让用户信服,觉得推荐这个商品是有真道理,而不是一些无关痛痒的理由。2. 推荐理由的分类及实现方式
推荐理由可以让我们的推荐系统更加透明化,提升用户的点击率,但是实际在落地时还是会有很多技术难点需要突破以及合规性需要注意。
(1)如何保证理由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推荐理由的准确性是必须要得到保证的,不然会起到反作用。同时推荐理由的及时性也很重要,比如”热门潮流“类的推荐理由,此类推荐理由就需要及时更新,很多SKU可能在夏天是流行的,比如西瓜、雪糕等,到了秋天立马就不再是流行的了,所以相对应的推荐理由我们也不能再使用。
(2)如何保证披露信息的合规性
推荐理由里面的信息是不是都适合披露,都是合规的。比如基于用户评论信息里面的一些信息,很多评论可能会比较直接或比较敏感,虽然确实和商品有关,但可能不适合直接披露在最外页给用户展示。还有一些类似于功效的信息也得需要进一步确认才可以。
(3)如何做到更进一步千人千面的适配和动态生成
这个是目前推荐理由领域最大的挑战和重点攻克的方向。我们上面介绍的很多种推荐理由其实都是千人一面的,当一个SKU被推荐给所有用户时可能使用的推荐理由都是一个,比如排行榜信息。
而推荐系统需要做到的就是千人千面,以往做的是千人千面用户和物料的匹配。未来需要实现的是同样一个物料推荐给不同用户时可能推荐理由也是不一样的,需要做到推荐理由的千人千面动态生成,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的离线千人一面的生成方式。
本文由 @King James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