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代演员关系(小时代经典片段原声)
12月10日由郭采洁与陈柏霖主演的《曾经相爱的我们》上映后口碑沦陷,烂俗糟糕的剧情遭遇大翻车。而这已经不是郭采洁主演的第一部口碑差评的烂片,《下一任:前任》、《喜宝》、《记忆切割》等都没能达到及格线。
而在这之前,歌手出道的郭采洁转战影视圈之后也曾出演过一些口碑不错的电影,比如《那一年的幸福时光》、《一页台北》等。
郭敬明小说改编的《小时代》被搬上大荧幕之后,郭采洁凭借在电影中顾里一角成功出圈,顾里也成为郭采洁身上的一个标签。尤其是电影中,顾里那句:“没有物质的爱情只是一盘沙,都不用风吹走两步就散了”更成为电影中的经典台词一直被争相模仿。
郭采洁曾在《吐槽大会》中表示与顾里“分手”解绑,今后饰演的角色都与顾里无关。诚然,郭采洁在努力撕掉顾里的标签,但她之后出演的电影票房和口碑都不尽如人意。
不管是《喜宝》还是刚上映的电影,郭采洁现如今一直在烂片里浮沉,这几年出演的电影都没能达到及格线。不管郭采洁承认与否,《小时代》“顾里”虽然被吐槽和调侃,但“顾里”是她迄今为止演艺生涯中的“高光”角色。只希望她未来能够有所突破,否则只会将自身价值消耗殆尽,最终只剩下烂片女王的称号。
郭碧婷当年凭借“益达女孩”的广告让观众看到了她的美貌,而《小时代》她饰演的南湘更是将自身的美貌放大。
不过郭碧婷的事业并没有因此一飞冲天,与向佐的恋情与婚姻反而被人津津乐道。如今郭碧婷嫁入豪门,日常出现在热搜与婆婆向太的网络动态中,而郭碧婷也一直保持低调,在家相夫教子,总体来说生活比较平静。
陈学冬凭借《小时代》一炮而红,之后他还出演了郭敬明的《爵迹》,欧阳娜娜搭档出演《是,尚先生》以及《夏至未至》,还与宋佳一起上芒果综艺《一年级》等。在彼时陈学冬的资源是很不错的。
陈学冬虽然凭借周崇光成功出圈,但他的面瘫演技并不足以支撑他顺利在娱乐圈长远发展。从他后续出演的作品评分来看,他与《太子妃升职记》的盛一伦一样,都是短暂地红了一下然后便陷入了沉寂,想要翻身只有从演技上突破了。
谢依霖在《小时代》之前就凭借“hold住姐”在网络上走红,不过彼时她的定位还是谐星。
《小时代》唐宛如与她的形象比较契合,她在电影中的演技也比较过关,因此受到的吐槽并不多。
不过谢依霖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嫁做人妇当起了全职妈妈,日常在网络上晒娃分享幸福的日常,让人羡慕。
姜潮在《小时代》中饰演席城,相比起其他角色这个角色并没有让姜潮出圈。
而姜潮与麦迪娜公开恋情,晋升为奶爸,参加《新生日记》与《婆婆和妈妈》的温馨日常更圈粉。
凤小岳在《小时代》中饰演的宫洺帅气的混血长相给人留下深刻印象。12年他公布恋情,之后晋升为奶爸。
最近与卜冠今、许玮甯等人主演的《我的巴比伦恋人》他饰演的男主慕容杰伦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热度,这部剧也成为2021年的宝藏电视剧,希望凤小岳后续能有更好的发展。
相比起《小时代》中其他演员的演艺事业停滞不前或者凉凉,杨幂一直保持着超高的曝光与讨论度,至今一直活跃在娱乐圈,是当之无愧的人气大花。她主演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扶摇》以及最近播出的《斛珠夫人》都有超高的话题度。
而杨幂成立自己的个人工作室还创办了嘉行传媒,转型当起女老板,旗下签约艺人有迪丽热巴、高伟光、张彬彬以及张云龙等人,成为当之无愧的人生赢家。
除了以上7位,《小时代》里最让人唏嘘的莫过于柯某东了吧?他凭借《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大火,《小时代》中他还是男一号。无奈他不懂得爱惜茹毛,如今沦落成为法制咖,被封杀,彻底凉透,从人气小生沦落到无戏可拍,只能说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太重要了。
其实娱乐圈中演员事业沉浮是一种常态,一部影视剧或许能够带来人气和知名度,但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娱乐圈站稳脚步,自身的业务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想要长远发展单靠一时的名气远远不够,提升自身演技与挑角色的眼光,默默耕耘才能期待振翅高飞。
你对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电影有何评价?
我不是郭敬明的读者,是带着学习的态度去看电影的,权当了解年轻人的市场调查。
1.
很显然,郭敬明很聪明,他知道他的读者需要什么——我冒昧猜,他甚至先列好了关键词,然后去把它们一块块填进小说里。
他同时满足着中学生以下的幻梦:
读大学、进入社会、找到体面的工作、工作中取得成就赢得尊严、实现梦想、有痛感的爱情、牢不可破的友情、活在大城市、住大 house、穿名牌...
相比很多小说作者关注于某一个点,郭敬明要贪心一些。但这是必要的,因为,他不是在纯粹的自我表达(这件事我们放在后面说),他更像一个礼数到位的餐厅老板,给自己的客人端上色香味俱全的拼盘,一样都不能少。
从商业的角度讲,郭满足的需求很精准、全面。
2.
因为这部电影让我们不可避免地想起另一部著名电影——Devil wears Prada——我开始胡思乱想。
郭敬明的前两部作品都曾被指责为抄袭,《小时代》(2008 年)虽然未被指责抄袭,但显然,它「借鉴」了《时尚女魔头》(2006 年)。
我倒无意在此强加道德指摘,但连续三部作品有此共性,我不由得想到,郭敬明本人不是一个很擅长编故事的人,但他有自己擅长的东西:他懂自己的读者在幻想什么,也能用一种很多人不喜欢但年轻人惊艳的文字展开叙述。所以,他不止一次把别人的故事骨架借过来,填上自己的肉,取得更大的成功。
很多人以为,文字好=会写故事,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在起点中文网上,你能看到大量会编故事但文字苍白如水的人,在很多论坛里,你能看到大量文字精致但完全不会写故事的人。这是两种技巧,兼具的人并不太多。
郭敬明比我们多数人都更聪明,他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然后他早早去走了一条捷径「补上」了自己的短板,而我们更多人还在泡论坛... 从补足自身缺点这件事上,郭的方法简单粗暴。
它究竟是对是错,就看你的主观判断了。但它的确有效。
3.
对于郭敬明这种有巨大影响力、且写了许多本书的作者,无论你有多不喜欢他的书,你都不能否定他是有自我表达在里面的。
以一名作者去衡量他,郭敬明并不令人佩服。他有很多表达,其中属于自我表达的部分,却太软弱无力了。
看电影的时候,我最强烈的感受,也是让我一直拧着眉毛的感受是:郭敬明表达的生活怎么这么不真实?
在他的叙述里,大学生宿舍堪比豪宅;在他的叙述里,杂志主编、专栏作家处在社会价值链的顶端;在他的叙述里,成功人士是那样的肤浅;在他的叙述里,大富之家的母亲会像叫小姐一样给自己的儿子安排女朋友;在他的叙述里,上海是一个只有宏观景象却无任何微观生机的城市;在他的叙述里,爱情是如此的苍白,悲欢离合是如此无力;甚至,这部关于上海的电影里,就没有人在说上海话....
所有这些,都让我这种年过三十的人有强烈的不真实感。
细想之下,也难怪。郭敬明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特殊的一个小世界。
他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局外人,大学没读完就成为全职作家,即使日后取得巨大成功,他的生活空间并没有被放大太多。很长时间里,他是个争议的、不受欢迎的人。因此,就像媒体写的,他很宅,活在自己的小圈子和奢华的房子里。我不负责任的猜测,即使在上海生活了很久,他并没有真的融入上海的日常生活。更不负责的猜测是,我怀疑他没有正经谈过恋爱...
郭自己这方面的体验有限,写出来的东西自然只能卖给没有经历过这些事的人。但愿打愿挨,供需平衡。
那么,小时代里还有郭敬明的自我表达吗?
有。就是每个人都在去试图证明什么。小白领要证明自己配得上那份工作(杨幂站在一排比自己高一头的模特中间,是多么让人产生联想的一幕)。会画画的穷学生要证明自己的创作才干。富二代要对更有钱的人证明自己有实力。
即使郭敬明已经功成名就身家过亿,可他念兹在兹的东西,仍然是有一些东西需要去证明。
这是个好母题,但他的表达很微弱。作为电影导演,他的上帝之手只是草草的让主人公们经受委屈,最终取得成功。简单粗暴,皆大欢喜。
所以,与其说他在创作、表达,不如说他的小说和电影就像史玉柱的脑白金,是准确定位一批用户后制作的品质合格的产品。
4.
无论是书还是电影,《小时代》都成功了。
这教给我什么?
凡事都要抓紧主要矛盾,放掉次要矛盾。这方面,郭敬明是高手。
对他而言,主要矛盾是要能满足年轻人的幻梦。就像我前面列的关键词,这作品要满足初中生对未来生活的畅想,要让他们爽到。具体到电影,演员要好,要有足够多笑点,场景服装要漂亮...
次要矛盾,则是我们这些成年人在乎的,是否抄袭了别人,细节是否有真实感。
他不在乎非目标读者的感受,因为他紧紧抓住了目标读者的心。相比郭敬明而言,太多创作者想要的太多,却也丧失焦点的太厉害了。
5.
我是抱着理解下一代年轻人的心态去电影院的,落幕之后我意识到,其实中国的年轻人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对于大学和社会的幻想,对于爱情和成功的畅想,对于华服美食的渴望,是每一代中学生的必由之路。
真正重要的其实仍是郭敬明本人。他或许是中国这二十年来唯一一个认真去满足上述需求的作者。也许他通过仔细盘查自己的内心,把自己的欲望与幻想放大成了一代人的欲望和幻想。也许他不擅长写故事,但他找到了让自己完成小说的捷径。也许他描绘的世界是虚假不堪的,但他知道,他的读者并不在乎幻想的真实性,只在乎这梦幻泡沫有多华丽。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