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播的绝密使命「绝密使命央视热播小站风云诠释忠诚信仰」
近日,“理想照耀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展播重点剧目《绝密使命》在央视一套开播。该剧围绕鲜为人知的中央红色交通线,讲述隐蔽战线上的共产党员与敌人斗智斗勇的革命历史,反映了红军时期长达3000公里的红色交通线上输送物资、传递情报、护送干部,实现党中央机关从上海到中央苏区战略转移的故事。
该剧播出后,隐秘而伟大的中央红色交通线的模样逐渐清晰,革命英雄的故事日渐深入人心。多地掀起看《绝密使命》学党史的热潮,该剧俨然成了一部生动的党史学习教科书。
首次揭秘红色交通线,用小人物的故事讴歌革命英雄
1930年至1931年,为沟通中央苏区与上海党中央的联系,中央交通局以闽西苏区的“工农通讯社”机要交通网为基础,建立了一条串联上海—香港—汕头—大埔—永定—长汀—瑞金的中央红色交通线。在蜿蜒曲折的3000公里路上,交通员们翻越人迹罕至的茂林峻岭,向苏区运送了一批又一批物资、经费,护送了一个又一个重要人员,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突出贡献。不过,这条“苏维埃的血脉”“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因为党的隐蔽战线工作的高度机密和特殊性,有关文件和史料大多未能公开,所以一直鲜为人知。正在播出的《绝密使命》通过艺术化的呈现方式,将这段隐秘而又波澜壮阔的红色岁月铺展开来。
该剧总策划袁锦贵介绍,“《绝密使命》不同于以往谍战剧,聚焦了另一隐秘战场,填补了秘密交通线的荧屏空白”。该剧开篇就以6名青年干部半途牺牲的紧急事件,引出党中央要建立独立交通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保密重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剧中潘雨青、邹叔宝等交通员在复杂环境下以各种隐秘身份与敌人斗智斗勇,前赴后继,勇于献身,为中国革命作出巨大贡献。
“不同于以牺牲为主题的《绝命后卫师》,以信仰为主题的《绝境铸剑》,‘三绝’收官之作《绝密使命》的核心主题则是忠诚。”袁锦贵说,剧中的主要角色由蔡雨青、邱辉如、孙世阶、余良晋等原型人物糅合而成,他们在当时都是很普通的小人物,但凭着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对中国革命事业所抱定的信仰,行走于刀尖而不怯,淬炼于血与火而无悔。历史上,这些默默无闻的交通员在红色交通线上护送的革命家包括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叶剑英等。
国脉命运,绝处逢生。披肝沥胆,不辱使命。在1300多个日日夜夜里,中央红色交通线护送了200多位中央领导人和党的重要干部安全到达苏区,采购运送了6000多担物资,为上海党中央与中央苏区之间转运了大量我党我军重要文件和重要情报。一批批交通员为此历尽艰辛,用行动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和坚定信仰,用生命走出了一条路,一条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的路。
实景还原当时样貌,在感同身受中汲取精神力量
这条中央红色交通线虽经中央苏区多次残酷的反“围剿”战争,却自始至终没有遭到破坏,成为摧不垮、打不掉的地下战线。《绝密使命》在尊重这段历史的基础上,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用实景拍摄还原当年模样,讲述在这条被称为红色血脉的中央红色交通线上发生的秘密故事,让观众在感同身受中汲取精神力量。
在制作上,《绝密使命》以电影级水准拍摄电视剧,整部剧约有1500个特效镜头,场景多达500多个,主场景就有146个。场景涉及上海、广东、福建、中国香港,还原了码头、老街道、商铺、交通站旧址、特色土楼、民居。剧组更大手笔重新改造了一整条老街,建造了10余条船,呈现了最真实的年代场景。
为了最大程度追求真实质感,剧组辗转多省重回红色热土,90%以上场景采取实景拍摄,小到一个暖水瓶、一盘石磨、一盏油灯,大到大麻码头、大麻老街、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青溪镇棣萼楼等,剧组都力求还原历史的风貌。有不少观众表示,剧中呈现的场景“宛如闽西和粤北历史风貌的博物馆”。在袁锦贵看来,“采用实景拍摄的方式,是为了让观众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勾起他们的乡愁和小时候的回忆,让他们感受到交通员们当年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江山更加壮美,选择投身到革命工作中。通过实景的呈现,让观众能感知到英雄就在我们身边。”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故事对人物角色做了一些艺术虚构,但主要角色如交通员、护送的领导干部等都来自真实的人物原型,同时也都是共产党员。
《绝密使命》把观众引向这条秘密交通线及其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网友在观看后纷纷评论“题材好,演员也好,红色经典!”,大学生观众林小平在评论里感慨,“剧里的交通员们誓死遵守规定、保守秘密,默默严格执行各种危险艰巨的任务,他们对党坚定的信仰和忠诚深深地打动了我,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辈必以传承的红色基因”。
不仅仅是观众,该剧的主创人员同样收获颇多。制片人张敏说,“面对种种困难,剧组所有人都怀着对交通员们的敬意在工作,拍这部剧让我们深入了解了中央红色交通线这段历史和这群可爱可敬、充满信仰和忠诚精神的革命英雄”。交通员潘雨青的扮演者张桐直言,拍《绝密使命》让他切身感受到了齐心协力的力量,“道具、服化、场景、演员表演以及戏剧矛盾的建立,我全程看在眼里,能真切地感受到这部剧的匠心和诚意”。
重温红色记忆和光辉历史,感恩当下美好生活
谈及《绝密使命》的创作,袁锦贵表示,“我们现在的影视作品在表现过去革命斗争历史方面,多数围绕长征、解放战争等大主题,对革命中的小人物较少关注。红色交通线本身就是隐蔽战线的工作,这一题材是我们在‘三绝’采风中偶然发现的。作为鲜为人知的革命历史故事,它具有很强的揭秘感,同时,交通员本身坚定的信仰和忠诚度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绝密使命》从中央红色交通线的起源讲起,用一个个惊险又感人的故事串起那段红色记忆。以潘雨青、邹叔宝等为代表的交通员们从情报传递到重要物资、人物的护送,他们一次次的任务愈加险象环生,惊心动魄。潘雨青隐姓埋名,肩负重要任务,以“选择这条路再出发,我们只知道出发点,却不知有没有归途”的信仰,在刀尖上行走;青年党员邹叔宝将党费藏在打石膏的伤臂中运送给党中央,安全运送达到时银元已与血肉粘连,他一直相信,“我是个走夜路的人,但是过了这段黑暗,都会面向光明”……穿行在中央红色交通线上的交通员们在血与火中不断淬炼,在困难中前行,突破重重关卡,他们的坚定信仰和牺牲奉献令人感动落泪。
编剧钱林森表示,“交通员们经历生死考验,没有一个贪生怕死、贪慕富贵,没有一个叛变,更没有一个畏难而放弃任务。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和坚定信仰,用生命走出了一条路,一条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的路”。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更要继续走好前行的路。这条长达3000公里红色交通线的故事也成为激励全国人民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砥砺前行,感恩当下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不少年轻网友感动地留言,“隐秘而伟大,感谢红色交通员们”“岁月静好,只因有你们负重前行。这些战斗在隐秘战线上的革命英雄值得我们敬仰铭记!”“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无名英雄们永垂不朽!”
(光明日报记者牛梦笛光明日报通讯员储平如)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27日11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绝密使命》首播好评如潮,这部剧为什么能获好评?
4月18号,一部反映红色交通线历史的电视剧《绝密使命》在CCTV-1黄金档重磅首播,该剧一播出迎来无数好评。一个个艰险的任务环环相扣,讲述了红色交通员们身临险境,时刻行走在刀刃上,但依旧忠于职守、前赴后继、勇于献身的感人故事。
好评如潮的电视剧《绝密使命》是由张桐、应昊茗、牟星、贾宏伟、侯煜、施羽刘梦珂、等主演的电视剧。传达出隐蔽战线、荆棘丛生;绝境之下、绝密任务;红色血脉、生生不息的革命精神。
中央红色交通战线《绝密使命》是据伯公凹七烈士,用热血趟出交通线的事迹改编而成,伯公凹是广东进入福建的第一站,水路进入陆路的第一站,也是中央红色交通线入闵的第一站。隐秘的交通战线是没有硝烟的长长,也是我党必不可少的战场。这条革命战线是连接着脑袋和躯干血脉,责任重于泰山,使命终于生命的红色交通线。
《绝密使命》看点揭秘近代革命历史剧《绝密使命》一开播有那几大看点揭秘这条中央红色交通战线呢?
1、首次揭秘红色交通战线,聚焦谍战的新战场。
2、中央红色交通线是土地改革战争时期,巩固中共中央结构与湘鄂赣。
3、鄂豫皖与闵粤赣革命根据地的紧密关系,从而建立的长江线、北方线、南方线等主要秘密交通战线。
张桐诉说飞天奖其中张桐获得了飞天奖,在接受采访时,张桐表示“对于飞天奖没有仅仅理解为是颁给张桐的一个奖,而是对我们这一代80后演员的一种期许、鼓励”,面临众多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他们身上有很多宝贵的东西比如职业操守、自律等等都值得我们去学习,正是这些老一辈艺术家们给我们趟开一条路,并指引我们前去的方向。做为前辈演员都那么努力的打拼,我们这些80后、90后、甚至00后更应该努力,努力接过老一辈表演艺术家的接力棒。
网友点赞《绝密使命》1、以前只知道红军反围剿、地雷战、地道战等等,没想到背后还有这么一条红色交通战线,为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革命的道路上,竟有这样一群交通员在隐蔽的战线上为之奋斗,对党充满了忠诚于信仰。
3、他们虽没有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却都是刀尖上行走的无名英雄。
4、隐秘而伟大的革命征程,历史和人民不会忘记他们,向英雄们致敬。
《绝密使命》观后感?
我观看了一部名为《绝密使命》的电视剧。这部电视剧讲述了交通员在长达3000公里的红色交通线上输送物资、传送情报、护送干部的故事。革命肯留血,生死寻常事。一批批交通员为此历尽艰辛,用行动诠释了忠诚和坚定信仰,用生命走出了一条路,一条走向胜利的路。
通过观看《绝密使命》让我们切身感受发生在闽西大地上的故事,该剧使我十分形象且清晰地看到了在斗争的年代交通线上发生的一系列扣人心弦的故事。其中,剧中人物交通员对于事业的奉献,对于忠心以及那坚定的信念,都非常值得我们广大的反思、学习。我们要将交通员视作榜样,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积极完成上级所安排的各项任务,绝对忠诚,一心一意干实事。
我们应该要传承该剧中红色交通员的大无畏精神,坚持为民的理念,将锐利进取、一心为民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履行责任义务,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水平,不断专研,不断反思,其思想应该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严格要求自己并向优秀的党员前辈学习,为维护公平正义以及社会和谐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绝密使命》向我们传达了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优秀品质与精神,一条条红色交通线那都是用鲜血所铺出来的通往胜利的生命线!虽然交通员不是冲锋在枪林弹雨中的战士,但是他们一样都是为复兴而无私奉献的英雄!历史和人民不会忘记他们,向英雄致敬!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