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档十余部电影无一票房破亿,是什么造成了影业低迷?「同比骤减85清明档电影票房公布影院经理每天都在赔钱」
这是影院票房近十年来最冷清的清明档!
4月6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依据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统计,2022年清明档(4月3日-4月5日),全国电影票房收入1.22亿元,去年,该档期收入达到8.2亿元。除2020年同期影院因疫情停工,这一成绩是近十年来同档期票房最低值。
据灯塔电影专业版统计,清明档总放映场次62.79万场,同比近乎腰斩;观影人次达342.02万人,仅为去年同期六分之一。
“撤档”
惨淡票房背后是,低迷影院营业率与影片撤档。
灯塔数据显示,截至4月5日,全国共有5393家影院营业,较前一日减少216家,营业率仅为44.8%。其中,全国重要票仓上海、江苏、山东等区域市场影院营业率均低于5%,上海营业率为0%。
3月18日,国家电影局下发通知,中高风险地区电影院一律暂不开放,低风险地区营业电影院上座率不超过75%。
受此影响,大量影片撤档。3月25日,原定于4月2日上映的《人生大事》宣布撤档,《神探大战》《你是我的春天》《一周的朋友》纷纷跟进。
已有影片上映状况亦惨淡。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档期内,好莱坞动画片《精灵旅社4:变身大冒险》凭借排片优势以2839万元夺得今年清明假期票房冠军。《月球陨落》2455万元位居第二名,《密室逃生2》1921万元位居第三。
从上座率来看,《精灵旅社4:变身大冒险》上座率仅4.9%,场均人次7人,而去年档期冠军《我的姐姐》上座率18.7%,场均人次26人。
对比之下,去年的4月2日,电影《我的姐姐》“以小博大”出圈,之后打破多个档期内票房纪录,并与《哥斯拉大战金刚》等影片助推2021清明档成为“史上最强”。
一场两三位观众,“每天都在赔钱”
聚影汇CEO朱玉卿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清明档票房惨淡是多重因素导致的,直接原因是疫情造成的“片荒 影院大规模停业”,间接原因是春节档高票价伤害了部分影迷的心,根本原因是供应的影片缺乏足够吸引力,类型不够丰富,让Z世代(95后)观众对影院观影失去了热情和动力。
对此,前几日,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发文称,不能把中国电影所有的问题都简单地推给疫情。除了疫情,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电影产业内部自身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
他表示,归根到底,好作品才是硬道理,这需要不断提升中国电影的生产力,优化电影资源的配置。
众多因素交织,导致影院生意异常惨淡。
“每天都在赔钱,”一位北京地区的影院经理告诉记者,此前已经预料到清明档的冷清,但经历时才觉得日子难过,平均上座率4%,十几个影厅一天接待500多人,有时候一场就两三位观众。
对于影院从业者而言,这注定又是一个难熬与希望交织的春天!
“最近我们旗下有一半影城因为疫情关关停停,位于东莞的影城受疫情影响暂未开放。”北京环球艺动影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腾接受中国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说。与之前有所不同,他们暂时停掉了影城的兼职岗位,停业的影城第二个月起只发基本工资。
“等待”
残酷市场下,影院从业者被迫转向。
有区域性影投选择转身餐饮市场,但那也是一片红海。更多人选择等待,等待疫情好转,等待头部影片。
不是没有好消息。
奇幻冒险影片《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即将于4月8日上映,该片是“哈利·波特”系列的外延IP。该系列前两部作品《神奇动物在哪里》(2016年)、《神奇动物:格林沃德之罪》(2018年)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分别获得5.9亿和3.98亿元票房。
此外,在4月中下旬还有《致我的陌生恋人》《误杀瞒天记》《亡命救护车》《坏蛋联盟》等4部进口片上映。
4月29日和30日,共有《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保你平安》《坏蛋联盟》《哥,你好》《检察风云》《我是霸王龙》《猪猪侠大电影:海洋日记》《迷你世界之觉醒》《你好,北京》9部瞄准五一档的影片上映。
值得注意的是,新片轮番上映给业内带来希望,影院营业率恢复也是关键。该项取决于实际疫情控制程度 。
地方政府亦有所发力。
3月末,温州市通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30条措施相关情况。其中,对温州市区承租非国有物业的实体书店,按经营面积予以每平方米每月20元补助,补助期6个月;对影院按每个座位予以每月25元补助,补助期6个月。
这是业内翘首以盼的实际补贴。
行业洗牌或是必然趋势
冷清的清明档对电影市场究竟意味着什么?
一位传媒行业券商分析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影院大规模停业的情况或将持续一段时间,“家底薄”的中小影院再次遭遇生存危机,行业洗牌是必然趋势,未来大型影投公司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从财务层面来看,2021年院线类上市公司纷纷扭亏。Wind数据显示,按照中信证券行业分类,截至4月5日,有17家A股影视公司披露了业绩预告,其中6家续亏,9家扭亏,其中不乏院线企业。例如,万达电影预计2021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9000万元至1.3亿元,上年同期则亏损66.69亿元。
在疫情影响下,万达电影也未停止扩张脚步。截至2020年底,万达电影在国内已开业影院为700家,而截至2021年底已开业影院增至790家。
万达电影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计划每年自建影院60家至70家,发展轻资产影院50家至100家,通过轻重并举的发展策略提高市场份额。
此外,扭亏的还有横店影视,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1366.75万元,上年同期亏损4.81亿元。
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横店影视表示,疫情加速了一些影投公司的退出,目前整个行业并购项目并不多。公司从几年前就开始搜寻一些并购目标,当时认为风险比较大,没有实际落地。现在行业参与者整体的心态更加平稳,包括对行业的判断以及对影院价值的评估,以更合理、更平稳的心态看待收购交易,下一步买卖双方可能更有达成的可能性。
来 源 | 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同比骤减85%!清明档票房公布,影院经理:一场两三位观众,“每天都在赔钱”
2022年清明档票房同比骤减86%,这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一方面是因为国家的疫情防控工作影响的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清明假期并没有太多好的电影上映,所以没有人去电影院观看的。
对于电影行业最大的影响其实就是我们国家的疫情在这一段时间已经变得更严格了,上海在清明节假期期间,每天的增长量都已经超过了5000个。电影行业的不景气是多方面影响的结果,疫情的影响绝对是最为关键的。
我们国家已经加大了疫情防控力度。在疫情发生之后,我们国家已经加大了疫情防控力度,而且对于各个聚集场所都已经进行了严格的管控,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在上海出现了如此严重的疫情之后,也减少了自己外出的次数。电影院绝对是一个人群聚集的地方,也正是因为如此对电影院的管控力度是更加严格的。
清明节假期并没有好看的电影。我认为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现如今的很多人都是在网络上看电影评价的,清明节假期的几部电影的评分都不是很高,口碑都是比较差的,所以很少有人选择去观看电影的,毕竟电影票价还是比较高的,平均的价格都已经超过了40块钱。
电影行业在未来的发展就会变得更加的困难。对于电影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就会变得越来越困难的,因为我们国家已经对疫情进行了严格的管控,而且上海目前的疫情的拐点还没有出现的迹象的。在未来将会有一批电影院倒闭,减少成本是这些电影院最后的出路。
疫情对于每一个行业或多或少都会有影响的,上海绝大部分的店铺都已经关闭,而且上海的普通老百姓都已经居家隔离,所以上海的电影院面临着更大的风险。
清明档总票房仅1.2亿元,与往年相比情况如何?
根据数据显示,清明档的总票房仅剩1.2亿元,相比去年,下降了85%,去年的票房是8.2亿元,而且根据调查显示今年是近10年来最低的一年,主要原因就是受到了本轮疫情的影响,导致很多电影临时撤销,而且很多电影院直接关门,所以票房不高,接下来跟大家具体说明。1、今年是最近十年来最低的一年。
今年的清明档总票房近1.2亿元,去年是8.2亿元,所以相当于票房下降了85%,而且又因为疫情的影响,很多电影没有上映,所以导致总票房并不高,而且今年是之前10年中票房最低的一年。在疫情的影响之下,很多电影院直接关门,所以票房受到了很大影响。2、等到疫情被控制之后,电影行业也会有所恢复。
电影院是一个特别容易造成疫情扩散的地方,一场电影可能有几百人观看,而且电影院又有很多电影正在放映,所以一定要严格控制电影院的人群流动。因此当发生疫情的时候,很多电影院会直接关门,又加上疫情的影响之下,很多人的收入降低,不得不通过控制一些额外的开销,来保证自己的存款,所以很多人已经放弃了去电影院的计划,这就导致电影行业越来越惨淡,但是等到疫情被控制之后,电影行业也会有所恢复,而且现在也有很多优秀的电影,观众正在等待看。总而言之,清明档总票房仅1.2亿元,相比去年下降了85%,相比前10年,是最低的一年,这次之所以那么惨淡,主要就是疫情的影响,所以等待疫情被控制之后,随着更多优秀作品的出现,电影的票房也会越来越好。在现在的这种情况之下,为了控制人群的流动,只能先暂时牺牲电影的票房。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