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汉电视剧有哪些「细品电视剧三国演义东汉王朝的衰落」

时间:2022-12-15 14:35:38阅读:3858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想必这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这就是黄巾起义时起义军所喊的口号,也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开头。黄巾起义剧照九四年由唐国强,鲍国安等老戏骨主演的电视剧《三国演义》…
  • 国家话剧院著名国家一级演员。曾在《红色摇篮》、《井冈山》、《开天辟地》等三十多部…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想必这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这就是黄巾起义时起义军所喊的口号,也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开头。

黄巾起义剧照

九四年由唐国强,鲍国安等老戏骨主演的电视剧《三国演义》让人对三国历史充满了兴趣,本人至今看都是津津有味,里面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推敲,并深入研究。

电视剧《三国演义》

黄巾起义是由张角,张梁,张宝所领导以太平道(道教的一枝)作为起义纲领的农民起义,这次农民起义彻底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为汉末战乱拉开了序幕。那么,为什么黄巾起义能够撼动东汉王朝的统治?就从这部片子的开头来入手。

东汉的统治结构

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黄巾起义的情节之前,还有一段对于东汉皇帝的介绍,这些东汉皇帝大都短命,平均寿命在三十岁左右,最小的甚至才几个月大。

中国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皇帝——汉殇帝,半岁继位,不到一岁就死了

因为东汉皇帝大都短命,所以东汉王朝皇位更替频繁,皇帝皇位还没做稳就死了。这就导致整个东汉王朝皇权旁落,权力自然就到了手下的大臣手里。

朝廷

在朝廷上,外戚和宦官掌握权力,作威作福。在《三国演义》中,大将军何进和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分别代表着外戚和宦官势力。

三国演义中的何进

外戚

首先先讲外戚,所谓的外戚指的是皇帝的娘家人,大都以皇后或者太后的兄弟作为代表,例如窦武、邓骘、何进等。外戚势力的源头在于: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通过自己的妻子郭圣通家的支持得以拿下天下。在他之后,外戚势力在东汉十分强盛。

此跋扈将军也

—— 汉质帝

这是东汉皇帝汉质帝对当时的外戚势力代表——大将军梁冀的形容。从中足以看出外戚势力在朝廷之上的作威作福。就是因为这句话,大将军梁冀为了维护自己对朝廷的掌控,毒死了年仅九岁的汉质帝。

被毒死的汉质帝

在这之后,梁冀又在东汉刘氏宗室中立刘志为皇帝,是为汉桓帝。从中可以看出外戚势力在东汉朝廷的势力之大。

宦官

所谓的宦官指的就是太监,与外戚势力有着很大的不同,宦官依附于皇权。宦官势力崛起于汉和帝时期。汉和帝利用宦官除掉了当朝外戚——大将军窦宪和窦太后,收回权力。此后,宦官势力成了外戚势力之外的又一股强大势力,贯穿整个东汉朝,被皇帝用来制衡外戚势力,例如之前讲到的汉桓帝刘志,刘志利用宦官势力除掉了大将军梁冀,

宦官战绩

但在除掉之后,刘志把权力交给宦官,东汉王朝彻底走向了衰落。

东汉末期的宦官势力——十常侍

这两股势力十分强大,凌驾于皇帝之上,谁也吃不掉谁。所以整个东汉的朝廷局势就是外戚和宦官之间的斗争,时而外戚得势,时而宦官得势。

地方

士族

地方势力以士族为主。所谓的士族指的是地方上的名门望族,门阀,地主。士族起源于先秦时期,汉武帝时期由于创立了察举制度,打破了皇亲国戚对官位的垄断,使各个士族的弟子可以通过推荐到朝廷上做官,增强了士族的影响力。

士族

东汉时期,由于开国皇帝刘秀在士族的支持下得以拿下天下,所以在东汉时期,士族势力进一步壮大,在地方上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小天地,掌握了地方的土地,财产,经济,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朝廷求贤的渠道,使得朝廷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得到有才之人,不得不任由士族的发展、壮大。渐渐的,士族成为了地方上的一支不可忽视,举足轻重的力量,例如弘农杨氏,汝南袁氏等

汝南袁氏代表人——袁绍

综上所述,当时东汉的政治局势是外戚、宦官、士族,三势鼎立,这三者之间互相制衡,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东汉的政治结构稳定。

东汉政治结构(本人手绘)

政治结构的破坏

军阀势力的诞生

可是到了东汉末年,由于黄巾起义的爆发,朝廷因为腐败不堪,无力镇压起义军,只好允许地方组建军队抵抗黄巾军。很快,各地的太守、刺史开始组建军队,在镇压黄巾军、为朝廷效力的同时,这些太守开始搞地方割据,不听朝廷的号令,形成了一股新的政治势力——军阀。

军阀势力代表——董卓

这些军阀也很聪明,掌握了地方的领导权之后开始拉拢当地的士族,让他们当官来获取士族的支持,在获得支持的同时也获得了对当地土地,经济的控制权,建立起自己的小王国。

朝廷的衰落

由于军阀的崛起,地方开始不听朝廷的指令,朝廷的威信丧失,再加上此时朝廷上出了一件大事:十常侍设计杀了大将军何进,何进的部下袁绍、曹操等冲进皇宫,诛杀十常侍,这个情节电视剧里也有提到。

在诛杀十常侍的过程中,曹操解救了何太后

这件事使得外戚、宦官势力消亡殆尽,两败俱伤,再加上军阀势力的崛起,使得东汉的政治结构彻底被破坏。

董卓进京

在外戚宦官两败俱伤之后,军阀势力的代表董卓被邀请进京,董卓进京后大开杀戒,把剩余的外戚,宦官势力处理干净,就此东汉的三股势力只剩下士族,

董卓进京

而士族则依附于各自支持的军阀,进而造成了军阀独大,使得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东汉政权轰然倒塌。

总结

黄巾起义之所以能够动摇东汉王朝的统治,不是在于起义军有多么能打,而是它的爆发使得军阀势力得以崛起,军阀势力的崛起瓦解了东汉王朝外戚、宦官、士族的政治平衡,使得天下进入了群雄割据的时代。

群雄割据

天下稳定后,军阀衰落,士族重新崛起,并最终控制了全国的局势,不过这是后话。

士族出身的司马懿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关注黑熊精,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

关于东汉电视剧有哪些「细品电视剧三国演义东汉王朝的衰落」

东汉王朝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

汉朝政权的陨落主要转折点在西北的三次羌乱,分别是公元107-公元111年,公元139-145年,公元159-169年。

打仗就意味着花钱,那时间西北属于大漠边疆,交通不便,粮草运输困难,这些都无形中间增加了作战的成本。但是还必须要去镇压,为了平定这些叛乱,东汉朝廷基本上是把国库都花空了。据史料查证核算,仅第一次叛乱就花掉了240亿钱。那么这么多的钱从哪里来的呢,很自然的需要下面的老板姓了,一遍又一遍的压榨出来的。

第一次的战争羌族从甘肃开始入侵,一直打到今天的河北、河南一带,由此可见,汉朝的军事力量是多么的不堪一击,战争不仅仅是地盘的多少问题,更多的是百姓的流离失所,田地荒芜,底层人民不满就会反抗,社会更加不稳定,国家赋税直接受到严重的影响,更可怕的还是会愈演愈烈,直至国家的灭亡。

第二个重要节点就是黄巾之乱。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想象,在张角起事之前,其实各地的官员甚至是朝廷里面的人都知道这件事情了,但中央朝廷根本对此就不闻不问。张角的交际网甚至渗透到了禁宫之中。由此可见,不是朝廷不想去官,估计此时已经没有能力去管理限制了。

第三点恐怕也是最重要的是。在镇压黄巾军过程中。东汉朝廷给予地方更多的自主的兵权。方便他们招兵镇压,但是造成的一个局面就是下面的人拥有更多的军队和权力,一旦中央有事,下面完全可以自立为王,这也为以后的三国天下埋下了隐患。

关于东汉电视剧有哪些「细品电视剧三国演义东汉王朝的衰落」

东汉王朝走向衰败的原因有哪些

主要原因为:政治腐败、土地高度集中
东汉王朝走向衰落的原因详解:
①政治腐败。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朋党之争,政治日益黑暗。
②土地高度集中,阶级矛盾尖锐。东汉后期更加严重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