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里的李世民「韩国历史正剧能有多离谱杨广下跪求饶李世民被打得割地求和」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让我笑到肚子疼的韩剧片段,中国历史上最能打的皇帝李世民,到了韩剧里竟然给敌将跪下了!
韩国大型历史正剧《帝国的早晨》李世民形象
还记得毛主席对李世民的评价吗?叫:“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作为皇帝,李世民的能力绝对是毋庸置疑的强。那么韩剧中李世民被高句丽军队俘虏的桥段,是怎么出现的呢?
经过我连续高强度的网上冲浪,最后也是成功找到了该视频的来源,一番观看之后也算是彻底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该片段来源于韩国KBS2002年出版的大型历史连续剧《帝国的早晨》,具体讲的是唐太宗东征高勾丽的过程中不慎被敌将杨万春一箭射瞎了左眼,高句丽军队就此一路高歌猛进杀进了长安城活捉李世民,至此整个辽东地区尽归高句丽所有。
然而李世民在韩国的悲惨遭遇还远未停止,早在92年的大河剧《三国记》中他就已经被韩将杨万春射瞎了右眼,至此李世民成功解锁双目失明成就。
韩剧《三国记》中李世民的形象
还有唐太宗被高句丽军队追杀,凌烟阁24神将全军覆没,太宗抱头痛哭不久后郁郁而终的故事,只能说李世民风评被害!
但是如果你觉得韩国编剧只逮着李世民一个人黑,那你就又错了,另一个跟他有着相同经历的大哥隋炀帝杨广同样被黑惨了!
这位老哥只要出现在韩剧里,哪怕是动漫那膝盖就没站起来过,总之在韩国编剧眼里,不管是隋朝还是唐朝都是他们高句丽王国的手下败将,就两个字“离天下之大谱”。
韩漫中隋炀帝杨广形象
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1.高句丽≠韩国
先不说输赢问题,首先第一点高句丽跟韩国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高句丽的建国者高朱蒙从血缘上来说是扶余人,从政治上来说是个正儿八经的汉臣,高朱蒙在西汉的时候受封侯爵,由于封地在玄菟郡下面的高句丽县所以也叫高句丽县候。
时间到了王莽篡汉时期,刚上位的王莽雄心壮志一心想着跟北面的匈奴碰一碰,于是面向全国开始征兵讨伐匈奴,结果还未出征从高句丽征来的兵就全跑路了,王莽一怒之下派严尤出兵高句丽。
这严尤也是个狠人,反手就将高朱蒙的头带回了长安献给王莽,于是高朱蒙的儿子高儒留绷不住了。当场举兵造反闹独立,这也是高句丽国的由来。
西汉时期辽东地区局势图
后续高句丽王墓中的壁画也证实了,高句丽属于中华文明的地方分支,隋唐征讨高句丽更像是当时中央政权跟少数民族的内部争斗,真的跟韩国人没有什么关系。
而韩国人的真正祖先是朝鲜半岛南边的新罗人,更有意思的是历史中的高句丽跟新罗一直是世仇关系,双方的战争从来都没有停止过,特别是唐朝之前,新罗一直被高句丽按在地上摩擦。
直到新罗抱上唐朝的大腿才反败为胜一举消灭了高句丽。而代价就是新罗将自己的王室子女送往唐朝做人质,并且每年挑出数量众多的美人为唐朝的达官贵人做婢女,新罗婢也就是这么出现的。
所以说韩剧里把高句丽当做韩国正统王朝的骚操作,属实是认贼作父了
2.渊盖苏文和杨万春都不是韩国人
其中渊盖苏文是扶余人,官居高句丽宰相之位,也就是电视剧《薛仁贵传奇》里面渤海国大元帅铁世文的原型。
《薛仁贵传奇》里渊盖苏文形象
这个人我简单评价就是一个有点东西但又不多的二五仔角色,作为扶余人渊盖苏文因世代蒙受王恩而官居高位,结果因为听说当时的荣留王高建武要收回自己的兵权,这人就直接设宴伏杀了自己的国王,甚至将其分尸不设葬礼。在扶持高建武的弟弟登上王位后,渊盖苏文独揽兵权国政正式窃国。
主要是杨万春这角色,历史上压根就没有这个人的存在,最早是出现在明朝小说《唐书志传通俗演义》里的人物,这本书在万历朝鲜战争期间传入朝鲜,结果这堪称爽文的故事让当地的群众十分上头,民族自信瞬间就起来了,于是越来越多的古代营销号站了出来,开始若有其事的为这件事添加细节,唐太宗的受苦受难史随之而来!
《三渊集》《梦经堂日史》《桓檀古记》
这种拿着小说当真实历史的骚操作,真是小刀咔屁股——开了眼了!
3.杨广李世民征讨高句丽并不是完全失败
杨广就不说了纯粹是自己作出来的,每次出征国家必有内乱,饶是如此隋军与高句丽的作战也是互有胜负,打到最后高句丽不得不靠着诈降才慢慢拖垮了隋军!
而李世民就不一样了,他的含金量跟杨广根本就不在同一个层面,李世民东征高句丽仅三个月的时间,唐军接连攻克高句丽10座城池,迁入内地人口足足七万之多!
并且在驻跸山战役中,李世民指挥李纪和公孙无忌只用了4万兵马便大破15万高句丽军,当时还是士兵的薛仁贵也是在这一战中彻底封神,史料记载薛仁贵身着白袍手提银枪,硬是在万军从中杀了个来回,为唐军的冲锋撕开了一个关键缺口,成功吸引了大BOSS李世民的注意。
四万唐军对十五万高句丽军,斩敌两万余,俘敌三万六千多人,更是缴获物资无数,这战绩不可谓不彪悍!要说唯一的不足可能就是,后续唐太宗下令释放所有俘虏这件事了,导致高句丽快速恢复了成建制的军队并死守最后的防线安市城。
不过李世民也不恋战,孙子兵法有言,深入敌国腹地作战不宜久留,眼看安市城久攻不下再考虑到后勤以及天气各方面原因,李世民果断下令班师回朝。
史书记载,唐军撤退的时候整个安市城的人皆屏迹不出大声说话都不敢,只有安市城主登城拜辞,唐太宗也觉得这个守将是个人才,于是下令赏赐安市城主绢布百匹随后率军离去,就好像王者去青铜局炸鱼,完了觉得对面打得还不错,就顺手点了个赞而已
真要是眼睛被射瞎了,我只能说等待高句丽的就只有屠城这一个下场!
李世民在电影《安市城》中被朝鲜人射瞎一只眼,此事究竟有多离谱?
《安市城》是一部韩国电影,该影片于2019年9月19在韩国首映,票房一度居于榜首。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高句丽和唐军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发生在贞观十九年,兵力5000的高句丽与兵力20000的唐军在安市城对战并相持了88天之久。在影片中,唐朝皇帝李世民被一个人射中了左眼,唐朝最终退兵撤回。但事实上这根本是无稽之谈,完全是历史的编造而已。
有关安市城的历史,说起来也有些戏剧性。安市城本是我国战国直到秦汉时期辽河以东的一个城市,随着时代变迁,这里渐渐被该地的少数民族势力所割据,所以发展到了南北朝的后期,安市城被高句丽所统治。倘若高句丽偃旗息鼓不声张,可能唐朝也不会把这样一个小势力放在眼里,可偏偏这高句丽还作死,打起了旁边小国的主意。
这个小国便是新罗,而新罗在当时是唐朝的附属国,所以新罗向唐朝搬救兵,唐军势如破竹,最后在安市城前与高句丽对峙88天而反。这些都被记录在唐朝史料中,可偏偏找不到皇帝被伤眼睛的文字。而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我们最终从朝鲜的一部小说《三渊集》里找到了相关的文字,说唐太宗被杨万春射瞎了眼睛,可这部小说的真假远远比不上史料。
即使这样,朝鲜之后的人还是想当然的把这当做是真的,便大肆宣扬。随着之后明朝衰落,清朝执政,朝鲜对这一外来统治者更加不满,所以朝鲜人就以这样一段道听途说的假历史为由,开始对唐朝故意进行丑化和编造,这也就有了这样的一部电影。《安市城》在韩国当年的票房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然而这部电影背后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却有待考证。
李世民在电影《安市城》中被朝鲜人射瞎一只眼,这事离谱吗?
我觉得这样是很过分的,因为这一部电影一直都是在贬低我们国家的人,一直在捧高他们国家的那些英雄。而且这些情节也仅仅是为了吸引目光而加进去的,这样根本不符合真实的历史。只是为了吸引目光,而加了的情节,我觉得其实不是一个好情节,因为踩高捧低根本没有必要。
人都知道,其实李世民在唐代的时候是很英勇善战的,唐代的这一个江山的建造是有李世民很大的一个功劳的,所以我觉得他会被箭中其实是不奇怪的,但是我觉得如果射到眼睛那里的话,这个情节就是非常离谱了。
而且在里面的一些角色是因为渲染情节而刻意安排的角色,所以整一部电影来说,我觉得都是不成功的,仅仅只是为了圈钱而搞的这样一部电影出来,其实制作精良又怎么样,如果它的剧情是撑不起一整部电影的发展的话,即使花了再多的钱,道具用得再好也是没有用的。
而且不仅仅是高丽的装备是有漏洞的,甚至是唐军的兵器,也是有的细节上面的错误的。我觉得一部电影说良心是因为它的情节真的是能打动人,而且在细节方面是捏的很准的,这样才算是良心电影一部好的电影,但是如果只是为了圈钱或者是为了票房而刻意捏造一些情节出来,比如说是李世民被箭射中的眼睛,这样离谱的情节的话是不好的电影。所以这一部电影出来,虽然票房是很高,但是它的评分却一点都不高。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