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峥媳妇陶虹「坐拥10家公司徐峥和陶虹夫妇是如何闷声发大财的」
官方实锤张庭夫妇的“TST庭秘密”被认定为传销之后,与张庭夫妇来往密切的陶虹也被推上风口浪尖。
继“陶虹从张庭夫妇经营的TST分红4.2亿”的消息冲上热搜后,今天徐峥因为是TST峥酒形象大使,也上了热搜。
TST庭秘密官网仍挂着《喝红酒,选TST“峥酒”》的宣传稿,文中提到:徐峥是我们TST的老板,峥酒(TST峥玖·酙玖)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
口碑很好的明星夫妻,徐峥和陶虹深陷负面争议。
仔细扒了一下徐峥这几年的商业版图,可不仅仅是一个张庭的TST。
1、相比投资《港囧》《我不是药神》等电影,徐峥最为成功的投资是《春光灿烂猪八戒》。
很多人不知道,对,那部戏是徐峥投资的。
用现在的话,就是带资进组。
1998年,导演范小天深受《大话西游》的影响,准备要对中国神话进行一下改编。
不想要作品太严肃,充满戏谑,又阳光向上。
在《封神榜》《西游记》的故事中,只有猪八戒这个角色,最适合拍成喜剧。
于是编剧们脑洞大开,对神话故事进行了颠覆,猪八戒凭借着贪吃贪睡,呆头呆脑的性格,赢得了小龙女的“芳心”的,上演了一出含泪带笑的龙猪恋的好戏。
凭着想象创作的《春光灿烂猪八戒》就这样诞生了。
1998年,26岁的徐峥靠着话剧《股票的颜色》获得第十届白玉兰戏剧奖最佳男主角。
这个已经是话剧最高奖项了。
徐峥还在话剧舞台上打拼时,他昔日的同窗好友早已在影视剧中大放异彩。
师妹李冰冰因《少年包青天》身价上涨,一支广告的代言费高达20万,是徐峥演1000场话剧的收入总和。
徐峥不得不承认,自己心动了。
于是,徐峥转战到电视圈,但是却不是很顺利,出演的都是边缘化的配角。
正在一筹莫展的他,接到了导演范小天的电话。
以“先锋艺术家”自居的徐峥最开始也是拒绝,还是范小天坚持让他看一下剧本。
徐峥读了一遍,从一名专业的话剧演员角度觉得好不错,可以演。
他随口问了一句话,女主角是谁?
导演说,陶虹!
徐峥看过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他对陶虹的印象还是停留在电影中于北蓓的那种爽朗和泼辣的感觉。
那个时候的陶虹,凭借电影《黑眼睛》,一举拿下了叙利亚大马士革国际电影节、华表奖、金鸡奖“三料影后”。
看了这部纯靠想象而写成的剧本《春光灿烂猪八戒》,陶虹觉得这个剧本挺好玩的就答应了下来。
陶虹进组的第一天,光头的副导演就把她带到了饭店。
结果陶虹又看见了另外2个光头,一个是导演,一个是徐峥。
当时陶虹还很诧异,怎么这个剧组都是光头吗?
很多年之后,徐峥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陶虹的情形,米色的上衣,又长又直的黑头发,很有女人味。
两位主演就这样的见了第一面。
结果,没拍几天。
导演范小天把演员们召集起来,说了一件事:投资方觉得,这部剧太荒诞了,好多都已经撤资,现在谁投资最多,谁就是男主。
徐峥一听,脑海里快速地盘算了一下:就算收视很差,最终也不亏。
回家后,他就把这几年的积蓄都拿了出来,投资了《春光灿烂猪八戒》。
这就是最早的带资进组了。
徐峥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演男一号,别人才能看清楚自己的能力。
所以,他必须要演男一号!
该剧用戏说的方式,以原有的经典故事作为基础,融合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进行颠覆。
因为剧本太过创新,很多人都不看好。
出演龙王的老戏骨李立群也无法评价这部剧:“以我拍戏多年的经验,也无法预测这部剧播出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有了钱,剧组就开始继续拍摄。
因为徐峥猪八戒的特殊的造型,他们经常要早上4点就起来化妆。
到了中午吃饭时候,因为徐峥头套太大,自己很难进食,陶虹就拿着勺子一口一口喂他。
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两个人都对彼此都很有好感。
2000年1月,古装神话剧《春光灿烂猪八戒》正式播出,创造了惊人的收视率:
黑龙江平均收视率高达31%;在湖南收视率高达23.42%,山东收视率30.87%......
徐峥扮演的猪哥哥胸挂猪牌,憨直可爱,又夸张又有趣。
结果该剧在各大卫视台轮番播放,全国人民都知道了猪八戒和小龙女。
徐峥的第一次投资可以说是非常成功。
不仅一炮而红,而且身价翻了十多倍。
而后徐峥开始在电视剧圈风生水起,先后出演了《李卫当官》《七品钦差》《穿越时空的爱恋》等大火的电视剧。
他成功地从小众的话剧舞台上走到了大众的视野中。
从先锋艺术家,变成了接地气的娱乐明星。
而且还让他抱得美人归。成功的把“小龙女”陶虹,娶回了家。
拍完《春光灿烂猪八戒》之后,徐峥和陶虹开始谈恋爱。
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上海,而且两个人还都要出去拍戏。
一天,徐峥给陶虹打电话说,“不然我们先结婚,结婚了我们就能谈恋爱。”
陶虹也认真评估了一下,发现徐峥说的是事实,如果不以婚姻为纽带,他们一年也见不了几次,没办法谈恋爱,便同意了徐峥的提议。
为此,陶虹一直说她们是先婚后爱。
2003年,徐峥与陶虹结婚。
这应该是徐峥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决定。
陶虹的智慧和能力,在日后的婚姻中也日渐凸显出来了。
2、2005年,徐峥和妻子陶虹共用的邮箱里,收到了一封陌生的邮件。
一个叫宁浩的年轻导演发过来的一个剧本,想邀请陶虹客串电影中男三号“道哥”的女朋友,
这剧本叫《疯狂的石头》。
陶虹当时在拍摄《空镜子》,没有档期。
徐峥看到剧本后,感觉非常有意思,兴奋的给导演宁浩打电话,希望能够出演。
一听说徐峥要来演,宁浩发愁了。
当时《疯狂的石头》的投资只有300万,根本不够请徐峥这样的演员。
新人导演很惶恐,忙说:“哥,我们真没钱。”
徐峥也很豪爽:“没事,我不要钱。”
看到经费短缺,徐峥又这么有兴趣,陶虹说,你不如投资一点,一起做好了。
徐峥有点犹豫,他是挺看好,但毕竟只是拍摄阶段,谁也不知道这剧会不会火,要是扑街,那这钱,可就砸里面了。
陶虹不介意,说没事,赔了再赚呗。
于是,徐峥就拿了一笔钱,去投资了《疯狂的石头》。
结果是,这部小成本制作的电影,成为了当年的票房黑马,收获了2300万的票房。
虽然宁浩是一夜成名,但徐峥却是最大的赢家。
入圈,交友,商业。
一部电影,完成了三个维度的突围。
小试牛刀的徐峥凭借在影片中饰演利欲熏心的地产黑商“冯董”一角,拿下“百花奖男配”,并且还拿到进入电影圈的门票。
而且通过这部电影,徐峥与导演宁浩、“黑皮”黄渤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也奠定了日后的“铁三角”的合作。
陶虹的一个决定,仅仅是几十万元的投资,一下子就把徐峥的视野打开了。
让徐峥更好的融入了商业。
这也为后来,徐峥的商业版图的布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徐峥曾经说过陶虹是一个非常大气的女人。
这个大气,可以理解成是有格局的那种大智慧。
3、同年下半年,徐峥主演了电影《爱情呼叫转移》,跟瞿颖、秦海璐、伊能静、宁静、黄圣依等一大票当红女星搭戏。
徐峥的导演才华就展露出来了。
在拍《爱情呼叫转移》时,慷慨地提出建议,真诚地贡献想法。
多次临场改剧本,还给导演张建亚出各种主意,在电影的音效和镜头感方面也有自己的创意。
他向录音师建议,用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最著名的“帮帮帮帮”来制造男主角遭遇尴尬时的黑色情境。
2010年 ,香港导演叶伟民导演了一部和春运有关的电影,这就是徐峥和王宝强出演的《人在囧途》。
电影开拍之初,徐峥就写过一个十几页的剧本大纲寄给制作方,希望能帮助剧本修改。
到现场拍摄的时候,徐峥向导演提出拍摄构思。
光着身子,还打呼噜,磨牙,放屁,说梦话,点睛之笔的“床戏”,就是徐峥提出的创意。
拍摄现场,徐峥忙前忙后地给王宝强和黄小蕾讲戏。
而作为导演的叶伟民,只是在一旁抱着观望的态度,和演员一起听徐峥讲戏。
对影片的参与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一个演员的范畴。
九十分钟的戏一共就有80多个笑点,徐峥功不可没。
因为真实、细腻、略带喜感地反映了内地人特有的春运遭遇而备受网友热议。
这部电影以800万的成本,斩获了4000万的票房成为年度黑马。
正是《人在囧途》的试水成功,让徐峥有胆量拍摄《泰囧》。
徐峥的个性中,有一种不愿随波逐流的固执,很有自己的想法。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一直都是一特难伺候的演员,我很爱多管闲事,拍戏时候会想给出超过演员职责的意见。”
这应该就是陶虹欣赏徐峥的地方。
在刚认识徐峥的时候,陶虹就觉得他非常有才华。
在拍摄《泰囧》之前,有一年多,徐峥面临着是无戏可拍的尴尬境遇。
去找导演,人家都是表面答应,但是就没有下文了。
他就和陶虹商量,“老这样不行啊,要不我做导演吧,陶虹也很支持我这个想法,之后我就决定自己做导演。”
4、2012年5月,北京真乐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了。
徐峥,陶虹是大股东也是最终受益人。
而“真乐道”这个名字,也出现了日后多部爆款的电影出品方中。
《人在囧途》在网上被网友热议,徐峥敏锐的发现这个IP可以做制作续集电影。
筹备初期经历了许多波折,创意被盗取,电影几次立项又被更换投资方,被不地道的影视公司挖坑等不愉快的事情。
非常无奈的情况下,徐峥带着编剧束焕、丁丁去泰国玩了一次。
回来之后,创作了一个全新的剧本——《泰囧》。
最后,徐峥决定自己拉投资,自己做导演!
他决定做喜剧,演舞台剧时累积的经验就会告诉他,应该怎么弄观众才会笑。
黄渤在采访中曾经说过:“徐峥当导演,我一点都不出乎意料,因为他太有倾诉欲和表达欲,平时还特别爱学习,他老喜欢跟我们说一些奇奇怪怪的片子,让我们自惭形秽,只能装没听见。”
第一次做导演的徐峥,除了陶虹和黄渤相信他可以之外,没有人相信他可以做导演。
徐峥跑了很多家影视公司。
当徐峥报出2500万的拍摄预算的时候,大部分公司都摇摇头说:“太高了。”
有的更是狠狠地直接砍掉一半。
直到朋友刘仪伟把他引荐给光线影业董事长王长田。
当时,当徐峥第一次走进他的办公室,几乎用“演”的方式给他讲了20分钟故事梗概,唾沫横飞之后,王长田就基本确定这是一部不错的影片。
光线直接投资了3000万。
王长田做最坏的打算,票房只要能过8000万就行。
而徐峥的预测是票房能在4,5亿。
于是在2012年12月12日,没有巨星加持的《泰囧》横空出世。
在前有冯小刚的《1942》,陆川的《王的盛宴》,后有《十二生肖》《血滴子》的夹击下,突出重围成为了当年的“黑马”。
这部小成本的电影,为那一年的贺岁档制造了一场狂欢。
收获了12.67亿的票房,打破多项纪录,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票房过10亿的电影。
创造了4000万的国产片最大观影人次,成功地超过《阿凡达》。
票房过了5亿的时候,徐峥开玩笑似的说了句,“有点过分了”。
徐峥无比清醒的知道,这部电影其实它本身没有那么好。
只是市场有很大的潜力,观众有这样的一个需求。
和总想给观众讲道理的电影不同,《泰囧》去掉生硬的道德教化,让观众笑得无所顾忌。
赚得盆满钵满的光线传媒当年实现净利润3.1亿,同比增长76.47%,《泰囧》这一部电影就贡献了约4.9亿的收益。
光线老板王长田给了徐峥10%的利润分成,也就是4000万左右。
《泰囧》的巨大成功,让徐峥从一个处于瓶颈期的演员,转型为电影导演。
他不再为“猪八戒”的标签而感到尴尬。
与此同时,徐峥也开始了自己的商业布局。
5、2015年,资深制片人董平,联合当时正炙手可热的两位导演——徐峥和宁浩,通过借壳21控股有限公司成功在港交所上市,上市公司的名字随后就被改为欢喜传媒。
欢喜传媒独家锁定了,包括宁浩、徐峥、陈可辛、王家卫、张艺谋等8位顶尖中国导演,未来6年的作品。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2021年12月20日,徐峥为公司主要股东之一,持股比例为11.996%,按其约53亿港元的市值计算,徐峥凭此身价超6亿港元。
而欢喜传媒的第二、第三大股东分别是B站和猫眼娱乐。
到《港囧》时,徐峥的商业意识更上一层楼。
开创了“上市公司提前买断票房净收入收益权”的先例,而且还开启了自己的商业帝国之路。
《港囧》发布会,徐峥、杜鹃
具体来说,在《港囧》上映前,主要投资方之一、投资比例达47.5%的真乐道,与欢喜传媒(前21控股)签订了协议,后者以1.5亿元的价格购买了该片47.5%的票房净收入(扣除发行成本)。
按照影视行业“三倍回本”定论,徐峥对《港囧》票房的判断是在9亿元左右。
如果票房最终高于9亿,那么欢喜传媒的投资才算成功。
但就算票房达不到9亿,跟徐峥也没什么关系了,他已经提前把钱拿到手。
更重要的是,如果票房高于9亿,不仅对欢喜传媒划算,对已经是该公司股东的徐峥来说也是好事儿。
最后,《港囧》票房达到了18亿。
据说,当时王宝强也想通过用片酬参与投资,获得票房分红,但是徐峥拒绝了。
所以,王宝强没有参演《港囧》。
接着,徐峥投资了四部电影,《我不是药神》、《超时空同居》、《后来的我们》、《幕后玩家》。
商业,给徐峥带来最大的好处,就是话语权。
徐峥投资的第一部电影《幕后玩家》,是新人导演的任鹏远的首部作品。
成稿是2015年的作品,直到2018年才上映。
这期间的艰辛只有导演任鹏远自己知道。
他在一次采访过程中坦言,自己当时甚至有卖掉剧本的冲动。
而整个寻找投资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徐峥的加持,这部作品很可能就会胎死腹中。
相传《幕后玩家》的剧本徐峥与任鹏远先后修改了20多次,而在最终上映的时候,编剧一栏里却只有任鹏远。
而在拍摄过程中,徐峥给了任鹏远不少专业的建议,但是在最后上映之时,却将自己监制的身份弱化了。
职位上只是作为一个演员参与拍摄,这使得任鹏远大为感动。
2016年,好友宁浩拿着剧本儿《我不是药神》找到他。
徐峥的团队,从投资的角度, 判断《药神》太严肃、太沉重,还有些敏感的故事,没有投资价值。
徐峥看过剧本之后,做了赔钱的准备,“这是一部就算不赚钱也应该拍的电影”。
因为宁浩没有时间,将导演棒交给了新人导演文牧野。
徐峥出演男主程勇,并投资担任监制。
出人,出钱,出力,又一次带资进组。
后来他们谁也没有想到,2018年《我不是药神》上映后票房达到30.7亿。
口碑、票房被刷爆。
话题性爆棚,是十几年来第一部没有差评的作品。
这部电影,推动了医疗的改革,政府把17种临床急需疗效好的抗癌药纳入医保范围。
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的采访时,他说的:
“为什么要拍一部电影,它和你生命的联系是什么,你表达的东西,是不是让人有所感悟……如果只是为了商业,那么这(对我来说)是负面的。”
而在2020年年初,受疫情影响,影院一片萧条。
徐峥持股的欢喜传媒将《囧妈》以6.3亿元价格卖给抖音的。
开创了院线电影登陆网络平台的先河。
徐峥又做了一次吃螃蟹的人。
绕过院线的行为,也让徐峥遭遇了多家影视公司的抵制。
陈思诚更是直接在微博上剑指徐峥,做了有损同行的事情。
但是丝毫不影响徐峥,他已经并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了。
从话剧演员到电视剧、电影演员、导演、到监制、老板。
徐峥体验着各种角色。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目前,真乐道做“出品”“联合出品”“发行”等的电影至少有13部。
2021年末以来,张庭夫妇涉嫌传销事件持续发酵。
TST庭秘密被认定为传销之后,与张庭夫妇来往密切的陶虹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早在2002年,拍摄《穿越时空的爱恋》时,徐峥就和林瑞阳、张庭夫妇走得很近。
陶虹和张庭也仿佛连体婴,时常一起上节目,打广告、做推广。
但是在去年年底,陶虹就退出了张庭的TST。
随着,官方实锤TST庭秘密被认定为传销。
紧接着关于 “陶虹从张庭夫妇经营的达尔威公司5年分红4.2亿”的爆料又冲上了热搜。
然后,徐峥也卷入漩涡中。
网友扒出来了, 徐峥系TST庭秘密峥酒系列形象大使。
TST庭秘密官网仍挂着《喝红酒,选TST“峥酒”》的宣传稿,文中提到:徐峥是我们TST的老板,峥酒(TST峥玖·酙玖)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
据相关显示,徐峥关联企业有10家,均为存续状态。
投资领域,有影视,还有餐饮。
值得一提的是,从个人关联企业来看,徐峥与张庭夫妇公司无直接股权关联。
徐峥凭借《我不是药神》获金马影帝的那一年,在采访里说过的话:“我心里只认可一种奖,就是终身成就奖,它说明你一辈子都在做电影这件事。”
徐峥曾经说过,自己的初心,就是要一个好演员。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艺术是推动人类前进的马车,而不仅仅是捞金的工具,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愿意做一个电影匠人,回到做电影的初心,做自己擅长的部分,做自己最喜欢的那个部分。”——徐峥
【图片均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参考资料:
《徐峥|电影手艺人》
《徐峥:一个商人》
《触“电”18年,徐峥敏锐的电影嗅觉背后,是从影生涯的三级跃迁》
——END——
我是@毒舌女青年关注我,了解更多人物故事
坐拥10家公司,闷声发大财,徐峥的商业版图有哪些?
张庭的TST公司被认定为传销之后,与张庭夫妇来往密切的陶虹和徐峥夫妇也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先是陶虹从张庭夫妇经营的TST分红4.2亿的消息冲上热搜后,徐峥是TST峥酒形象大使的消息也冲上了热搜。
在TST的官网中的宣传稿中显示,徐峥是TST的老板,峥酒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徐峥的商业版图可不止一个TST,他的商业版图中涉及多个领域,从他的个人关联企业来看,徐峥与张庭夫妇的公司没有直接的股权关联。
天眼查APP显示,徐峥关联的企业有10家,目前都是存续状态,其中包括上海徐峥影视文化工作室,上海真乐道影视文化工作室,海口保税区金色稻田影视文化工作室这三家个人工作室,其他还有欢喜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真乐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共计七家持股企业,涉及了文化传播,还有投资管理的领域。其中这七家持股企业中,有五家是徐峥和陶虹共同参股企业,包括北京洋洋得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海南省洋洋得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
徐峥与陶虹的公司主要业务集中在影视领域,但是其中也有涉及到了服装,餐饮,贸易,房地产,化妆品等领域,化妆品就是张庭的TST。徐峥对于影视领域的投资让他收益颇丰,他一直都没默默的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图,而且现在已经发展成了资本大咖。
做演员如此成功,做老板也同样成功,不得不说徐峥是一位很有才华的人,他的演技是众所周知的,能够将公司做的这么好也是非常厉害的人物,徐峥为自己打造了一个商业帝国,不仅是一位成功的演员,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
同样是赚钱,徐峥夫妇和张庭夫妇的差距,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张庭夫妇“TST庭秘密”品牌的风波,终于还是烧到了徐峥和陶虹夫妇身上。
因为 张庭和林瑞阳 创办的达尔威公司从事传销活动,直接导致公司名下的96套房,共价值17亿元的房产被查封。
而之前张庭的好姐妹,陶虹做为股东也被卷入其中。
后又徐峥被爆出曾为张庭夫妇的tst公司高调站台,并且是TST峥酒系列的形象大使。
这两对夫妇,早在2002年就已经有了交集。
2002年,热播的电视剧《穿越时空的爱恋》,主演正是凭借《春光灿烂猪八戒》成功打入电视剧圈的徐峥和到大陆发展不久的张庭。
在拍摄期间,徐峥的老婆陶虹经常去探班,一来二去,和张庭也成了好友。
最近这几年,两对夫妻走得很近。
但是,徐峥陶虹夫妇和张庭林瑞阳夫妇的赚钱路径,真是天壤之别。
同样都是明星夫妻,都是家喻户晓的演员。
起点一样,收获却不一样。
演戏,让张庭赚足了名气,但是演戏却练就了徐峥的商业敏锐。
让他日后成为了一个很好的资本操盘手。
张庭原名张淑琴,1970年6月,她出生在中国台湾 彰化县 ,当时家里已经有了两个姐姐,在她之后又添了两个妹妹。
父母没有什么好工作,只能靠在街头摆路边摊,维持生活。
生活非常的拮据,因为父母要早出晚归,根本没办法照顾几个孩子。
孩子们累了就在地上睡着了,常常被过路的人当作乞丐对待。
5岁时,姐姐们带着手工艺品回家加工时,她就在旁边帮忙剪线头。
拮据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张庭对金钱的强烈欲望。
那个时候,7口人睡在一张床上,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个自己的房子。
小学二年级她就到邻居家的面包店打工。
中学毕业后,张庭没再读高中,而是进入了台北育达高级职业学校,准备在毕业后立刻投入工作,赚钱补贴家用。
1988年,还在读高职的张庭在逛街时被星探发掘,邀请她成为模特并拍摄广告片。
相比普通职业,成为模特能赚到更多的钱,张庭欣然接受了邀请。
没多久,她就被安排拍摄了一支食品广告,灿烂的笑容和大酒窝配上青春无敌的风格。
这支广告投放的效果很好。
1989年,张庭因出演《养子不教谁之过》而正式以演员身份出道。
1991年,因为出演《戏说乾隆》里面的“小鱼儿”的张庭开始走红。
演艺圈的“油水”滋养了张庭对金钱的强烈欲望。
接下来,张庭像一个“拼命三娘”最忙的一段时间她同时拍了两三部戏。
但是她也不觉得累,能给家人换上大房子也让她感到骄傲。
徐峥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表演。
在读小学三年级时,圆圆脸、长相自带喜感的徐峥被选中饰演儿童剧《考学》“小地主”,第一次登上话剧舞台。
从此以后,徐峥被老师和同学认为是“有艺术细胞”的孩子。
他开始频繁参加少年宫话剧社的演出,也认定自己日后要当一个演员。
高中时,徐峥结识了上海青年话剧社的朋友,加入“人艺之友”话剧社。
每天放学,身边的同学忙着回家写作业,徐峥则背着书包晃晃悠悠到兰心大剧院的后台。
看别人演出,顺便把作业写了。
偶尔,他也演个小角色,高二那年他在话剧《原罪》里演奚美娟的儿子。
1994年,在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徐峥就在上海戏剧中心演话剧。
1998年,徐峥凭借话剧《股票的颜色》,获得第十届白玉兰戏剧奖最佳男主角奖。
这是话剧里面最高的奖项了。
那个时候,徐峥自诩为先锋艺术家。
虽然那几年的徐峥并没有赚到什么钱,也不是很有名气,但是这个锻炼,为徐峥日后的商业帝国奠定了基础。
话剧舞台的历练,让徐峥能洞察到观众喜欢看什么,怎么样才能让观众笑。
徐峥还在话剧舞台上打拼时,他昔日的同窗好友早已在影视剧中大放异彩。
师妹李冰冰因《少年包青天》身价上涨,一支广告的代言费高达20万,是徐峥演1000场话剧的收入总和。
徐峥不得不承认,自己心动了。
而后徐峥转战到电视圈,但是却不是很顺利,出演的都是边缘化的配角。
正在一筹莫展的他,接到了导演的电话。
让他出演一个电视剧。
徐峥读了一遍剧本,从一名专业的话剧演员角度觉得好不错,可以演。
这个剧本就是,纯靠想象而写成的《春光灿烂猪八戒》。
他随口问了一句话,女主角是谁?
导演说,小龙女呀,是陶虹!
那个时候的陶虹,凭借电影《黑眼睛》, 一举拿下了叙利亚大马士革国际电影节、华表奖、金鸡奖“三料影后”。
1999年,电视剧 《春光灿烂猪八戒》开始拍摄。
结果,没拍几天。
导演把演员们召集起来,说了一件事:投资方觉得,这部剧太荒诞了,好多都已经撤资, 现在谁投资最多,谁就是男主 。
徐峥凭借自己的演出经验,脑海里快速地盘算了一下:就算收视很差,最终也不亏。
回家后,他就把这几年的积蓄都拿了出来,投资了《春光灿烂猪八戒》。
徐峥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演男一号,别人才能看清楚自己的能力。
所以,他必须要演男一号!
这应该就是最早的带资进组了。
因为剧本太过创新,很多人都不看好。
出演龙王的老戏骨李立群也无法评价这部剧:“以我拍戏多年的经验,也无法预测这部剧播出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结果,2000年1月,古装神话剧《春光灿烂猪八戒》正式播出,创造了惊人的收视率:
黑龙江平均收视率高达31%;在湖南收视率高达23.42%,山东收视率30.87%......
全国人民都知道了猪八戒和小龙女。
徐峥一炮而红,身价翻了十多倍。
而后,徐峥开始在电视剧圈风生水起,先后出演了《李卫当官》《七品钦差》《穿越时空的爱恋》等大火的电视剧。
可以说,徐峥的第一次投资是非常成功的。
不仅让他成功地从小众的话剧舞台上走到了大众的视野中。
从先锋艺术家,变成了接地气的 娱乐 明星,而且让他认识了两个重要的女人。
一个就是娶回家做了自己老婆的陶虹。
另外一个就是张庭。
2002年,徐峥和张庭是在拍摄 穿越剧 《穿越时空的爱恋》认识的, 也是二人第一次合作。
在拍摄期间,徐峥的老婆陶虹经常去探班,一来二去,和张庭也成了好友。
彼时,还是张庭男朋友的林瑞阳,正在上海做房地产经纪业务。
当时正值上海浦东大开发,林瑞阳看中了房地产代理行业,并将台湾的房地产代理机制引入了上海。
2001年,他成立了上海新吉阳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之后又相继成立了多家与房地产相关的公司。
不得不说,林瑞阳还是极具商业头脑的。
他曾用28天的时间,就卖光了578套房,创下了当时房地产代理的记录。
认识了张庭之后,徐峥夫妇也被带着一起炒楼,据说也赚了上千万。
此时的徐峥最大的苦恼就是,太红了。
也正是由于猪八戒的角色太深入人心了,在电视剧播出之后,徐峥曾经一度陷入无论走到哪里都被叫猪八戒的尴尬境地之中。
有一次徐峥在自家楼下一家面馆吃面,一群中学生突然跑进来信誓旦旦的指着他说“看,这就是猪八戒!”
徐峥当时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的心都有了。
后来,徐峥拍了《李卫当官》。
《李卫当官》热播后,走在街上人们对他的称呼变成了“看,那就是饰演李卫的猪八戒!”
最为一个流传的最广的段子。
有一次徐峥去银行取钱。
柜台的小姐很热情的询问,徐先生,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徐峥 说:取一万块钱。
然后工作人员微笑的说:徐先生您稍等。
工作人员忘记把话筒关了,转过头对里面的人说,“给猪八戒,拿一万块钱。”
许多人的目光齐刷刷的看过来!
正当他一筹莫展怎么甩开这个魔咒时,一颗石头却恰巧意外地砸中了他。
2005年,徐峥和妻子陶虹共用的邮箱里,收到了一封陌生的邮件。
一个叫宁浩的年轻导演发过来的一个剧本,想邀请陶虹客串电影中男三号“道哥”的女朋友,
这剧本叫《疯狂的石头》。
陶虹当时在拍摄《空镜子》,没有档期。
徐峥看到剧本后,感觉非常有意思,兴奋的给 导演宁浩打电话,希望能够出演。
一听说徐峥要来演,宁浩发愁了。
当时《疯狂的石头》的投资只有300万,根本不够请徐峥这样的演员。
新人导演很惶恐,忙说:“哥,我们真没钱。”
徐峥也很豪爽:“没事,我不要钱。”
看到经费短缺,徐峥又这么有兴趣,陶虹说,你不如投资一点,一起做好了。
徐峥有点犹豫,他是挺看好,但毕竟只是拍摄阶段,谁也不知道这剧会不会火,要是扑街,那这钱,可就砸里面了。
陶虹不介意,说没事,赔了再赚呗。
于是,徐峥就拿了一笔钱,去投资了《疯狂的石头》。
结果是,这部小成本制作的电影,成为了当年的票房黑马,收获了2300万的票房。
虽然宁浩是一夜成名,但徐峥却是最大的赢家。
入圈,交友,商业。
一部电影,完成了三个维度的突围。
小试牛刀的徐峥拿到进入电影圈的门票。
而且通过这部电影,徐峥与导演宁浩、“黑皮”黄渤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也奠定了日后的“铁三角”的合作。
陶虹的一个决定,仅仅是几十万元的投资,一下子就把徐峥的视野打开了。
让徐峥更好的融入了商业。
2010年前后,林瑞阳因为炒股赔了很多钱。
张庭拿出自己的积蓄帮林瑞阳渡过难关,之后,二人也开始在房地产之外, 探索 更多新业务。
2013年,张庭林瑞阳夫妇看到了微商的风口。
于是利用自己的明星效应,成立了化妆品品牌“TST庭秘密”。
做微商比产品更重要的是人设, 演艺圈练就的形象塑造能力, 让张庭的人设立得特别好。
张庭曾在节目中表示,婚后为了要孩子,张庭做了9次试管,3年打了1000多针,这段过往打动了很多人。
张庭还把自己包装成保养典范,扬言自己不仅能让你变美还能帮你致富。
张庭和林瑞阳两人把作为明星的优势和资源发挥得淋漓尽致。
拉很多明星来站台。
张庭还愿意对外分享一些甜蜜的生活细节,让自己的幸福听起来更有血有肉。
在《为她而战》的综艺中,张庭形容林瑞阳多宠自己的时候说,“恋爱的时候,到结婚以后没有小孩之前,到了家里,我脚不落地”,如果晚上要上厕所,她会推醒林瑞阳,对方就会背着她去。
“TST庭秘密”能发展这么大,或许某种程度上就是借助“演技”,给加盟商造了一个不愿醒的“好梦”。
简单理解就是,“我很高级,加入我,你会变得很有钱,很幸福”。
靠着几句极具煽动性的文案张庭吸引了大量想要兼职赚钱的宝妈。
虽然打着“不花一分钱就能带你挣大钱”的名号,
但是想要赚钱拿货就要从上级代理商那里加钱拿货,
而且拿货的量是要算业绩的,一旦卖不出去停止拿货那么之前的业绩就会清零。
所以不少代理商只能把货压在自己手里,再自掏腰包从上一级拿货。
有一次,参加一档正常的访谈节目,张庭硬是凭借“一己之力”,成功的将其变为了电视购物节目,只为了宣传自己的“TST”。
和当年的主持一姐李湘同台,张庭依旧没有忘记宣传自家产品,大言不惭道“不为赚钱,是在献爱心”。
一贯炫富的李湘表面平静,却字字珠玑:
“应该送好了”。
嘴上说着不赚钱,做善事。
但是转脸就高调的炫耀,自己家的豪宅大到朋友来了都会迷路。
张庭在 黄浦江边有一栋1700平米带空中花园的豪宅。
这套房子面积多达一千六百多平方,价格高达2.3亿。
林瑞阳这边就是炫耀,在 黄浦江边斥巨资17亿买下了一栋17层的办公楼。
“整个前滩这么大的地方,只有两栋楼卖出来,一栋楼卖给了西部证券,一栋楼卖给了TST(“达尔威”公司旗下品牌)。”
张庭还在短视频平台中公开发布,要送给陶虹一层楼作为办公室。
这边是张庭夫妇高调炫富,宣称赚了多少钱,另外一边则是徐峥和陶虹闷声发大财。
2010年 ,香港导演叶伟民导演了一部和春运有关的电影,这就是徐峥和王宝强出演的《人在囧途》。
到现场拍摄的时候,徐峥向导演提出很多创意。
徐峥忙前忙后地给王宝强和黄小蕾讲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现场导演。
而作为导演的叶伟民,只是在一旁抱着观望的态度,和演员一起听徐峥讲戏。
这部电影以800万的成本,斩获了4000万的票房成为年度黑马。
《人在囧途》在网上不断的被网友热议,这让徐峥敏锐的发现了商机,这个IP可以做制作续集电影。
于是,徐峥开始准备拍摄《泰囧》。
2012年5月,北京真乐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了。
徐峥,陶虹是大股东也是最终受益人。
而“真乐道”这个名字,也出现了日后多部爆款的电影出品方中。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目前,真乐道做“出品”“联合出品”“发行”等的电影至少有13部。
徐峥决定做喜剧,并不是因为自己喜欢,“可能不是一个喜剧导演, 搞笑 不是我的目的”。
只是因为他计算过,“只有一种电影是可以在好莱坞大片的围剿里以小博大胜出的,就是带有本土色彩的喜剧片”。
多年前 演舞台剧时累积的经验,让他知道应该怎么弄观众才会笑。
于是, 2012年12月12日,没有巨星加持的 《泰囧》横空出世。
这部制作成本只有3000万的的电影,为 那一年的贺岁档制造了一场狂欢。
收获了12.67亿的票房,打破多项纪录,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票房过10亿的电影。
创造了4000万的国产片最大观影人次,成功地超过《阿凡达》。
作为出品方光线传媒也是赚得盆满钵满,当年实现净利润3.1亿,同比增长76.47%,《泰囧》这一部电影就贡献了 约4.9亿 的收益。
光线老板王长田给了徐峥10%的利润分成,也就是4000万左右。
《泰囧》的巨大成功,让徐峥看到了投资电影比拍电影,赚得多多了。
于是,徐峥也开始了自己的商业布局。
张庭夫妇还得亲力亲为,为自己的买卖站台吆喝的时候, 此时的徐峥已经开始参与资本运作了。
2015年,资深制片人董平,联合当时正炙手可热的两位导演——徐峥和宁浩, 认购了一家上市公司,成为了这家公司的股东。
上市公司的名字随后就被改为欢喜传媒。
欢喜传媒独家锁定了,包括宁浩、徐峥、陈可辛、王家卫、张艺谋等8位顶尖中国导演,未来6年的作品。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2021年12月20日,徐峥为公司主要股东之一,持股比例为11.996%,按其约53亿港元的市值计算, 徐峥凭此身价超6亿港元。
到《港囧》时,徐峥的商业意识更上一层楼,开创了“上市公司提前买断票房净收入收益权”的 先例,而且还开启了自己的商业帝国之路。
简单的说,欢喜传媒会投资徐峥导演,主演的电影,徐峥既能拿到做为主演,导演的报酬,还能获得电影的票房分红,而且还能享受到作为股东的分红,还有股票上涨的收益。
既保证了电影有人出钱投资,也保障了电影的票房回报。
一举多得。
《港囧》上映时,徐峥以导演+主演+投资人的身份出现,虽然这部电影口碑不如《泰囧》,但是票房16.13亿,依旧是票房黑马。
而且徐峥通过《港囧》身价暴增至20亿。
2018年,迎来了“徐峥年”。
《幕后玩家》、《药神》、《超时空同居》和《后来的我们》四部口碑不俗,票房不俗的电影都有徐峥的参与。
他是《幕后玩家》的主演、监制。
他是《后来的我们》影片投资方。
他是《超时空同居》的监制、主投资方,也是片中的5分钟配角。
他是《我不是药神》的主演、监制、投资方。
《超时空同居》总计4千5百万投资,喜获票房8.8个亿;
《幕后玩家》票房3.58亿,《后来的我们》预算投资7千万,票房15亿,加上《我不是药神》的30亿,一年四部电影累计卖出高达57亿!
在这些热门影片背后的欢喜传媒也从股价最低点上涨了约25%。
有人说,徐峥一年押中4个“爆款”,这些都取决于徐峥明锐的投资眼光,和对影视 娱乐 行业规则的熟悉。
而在2020年年初,受疫情影响,影院一片萧条。
欢喜传媒将《囧妈》以6.3亿元价格卖给抖音的,直接落到为安。
徐峥因此获得2700万元导演费、1000万元监制费、1000万元编剧费和4000万元演员费,合计8700万元。
成为了第一个院转网的人,而且也是那年春节档唯一一个把钱赚到手里的导演。
通过布局电影投资制作、宣发业务,徐峥和陶虹夫妇在影视行业各个链条形成了庞大的商业版图。
2021年7月就传出陶虹退出张庭的达尔威公司。
曾经一起做节目,一起做推广的陶虹和张庭在社交平台上,再无任何互动。
随着, 官方实锤TST庭秘密被认定为传销。
然后,徐峥也卷入漩涡中。
网友扒出来了, 徐峥是TST庭秘密峥酒系列形象大使。
“特邀乐享大使”,不属于代言范畴,并没有法律责任。
换句话说,徐峥最多也就是帮着宣传了一下,并没有参与商业行为也没有参与非法所得的分红。
据相关显示,徐峥关联企业有10家,均为存续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从个人关联企业来看,徐峥与张庭夫妇公司无直接股权关联。
虽然徐峥在影视投资做得风生水起,但并没有拉张庭夫妇入局。
也就是说我可以赚你的钱,但是我不会让你赚我的钱。
相对而言,保证了徐峥资本帝国的安全。
这应该就是玩过资本运作的智慧了。
徐峥凭借《我不是药神》获金马影帝的那一年,在采访里说过的话:“我心里只认可一种奖,就是终身成就奖,它说明你一辈子都在做电影这件事。”
徐峥曾经说过,自己的初心,就是要一个好演员。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艺术是推动人类前进的马车,而不仅仅是捞金的工具,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愿意做一个电影匠人,回到做电影的初心,做自己擅长的部分,做自己最喜欢的那个部分。”——徐峥
参考资料:
《徐峥 电影手艺人》
《徐峥:一个商人》
《 触“电”18年,徐峥敏锐的电影嗅觉背后,是从影生涯的三级跃迁 》
——END——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