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有朋 还珠「演还珠为家人还债因退学被骂出道30年的苏有朋终入舒适圈」

时间:2022-12-03 12:41:54阅读:4055
生活总会给你很多意料不到的事情,就好像才播的《中餐厅2》中,赵薇、苏有朋、舒淇这种娱乐圈的老江湖会被科尔马的暴风雨吓到花容失色。也好像曾经曾经等着《还珠格格2》之后能再出续集的我们,时隔19年后意外等到正…
  • 苏有朋,1973年9月11日出生于中国台湾台北市,歌手、演员、制片人、导演。1988年以…

生活总会给你很多意料不到的事情,就好像才播的《中餐厅2》中,赵薇、苏有朋、舒淇这种娱乐圈的老江湖会被科尔马的暴风雨吓到花容失色。

也好像曾经曾经等着《还珠格格2》之后能再出续集的我们,时隔19年后意外等到正版番外。(出于童年记忆,一直认为《还珠3》以及《新还珠》都非原版血脉)

当所有人还在纠结富察容音如何遇见了永琪时,小燕子和永琪多年后私奔到法国,开了一家私家餐馆,曾经霸气的“皇阿玛”丢下魏璎珞,来到异国追访儿子和儿媳,除开送上墨宝,还想给儿子、儿媳妇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不想,一腔热情却总是添倒忙,偶像剧的的最好收尾就是变成了家庭喜剧。

赵薇遇上黄晓明是他们的青春,赵薇遇上苏有朋是所有观众的青春,这大约是两季《中餐厅》的很大区分点。当他们第一集的拥抱就让人感慨,永琪和小燕子兜兜转转又都到了一起。

这组CP自从上线就开始互夸,苏有朋称赵薇越来越少女,赵薇一脸娇俏的称他永远都年轻帅气。虽然生活里只是好盆友,这种你来我往还是让当年猛磕《还珠格格》的宝宝热泪盈眶的看到了完美HE。

《中餐厅2》第四期节目,节目组直接放大招,让张铁林扛着墨宝来做飞行嘉宾。赵薇开门就送上拥抱让画风突然扭转,《还珠格格》的正宗版番外上演,许多年后的“皇阿玛”放下魏璎珞这个心机girl,去异国探望儿子和儿媳。谁能想到,《还珠格格》20年后的续篇居然是在法国科尔马的小镇上。

间隔了20年的记忆瞬间续费,连苏有朋听到张铁林杠铃般的笑声就想下跪。

如今的“皇阿玛”已经不再留恋魏璎珞,也忘却了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心心念念只想要只身在外艰辛创业的儿子、儿媳分担压力。放下书画、系上围裙,静能淘米煮粥、动能做服务员。

和所有人见到家长时一毛一样,张铁林开口就数起赵薇和苏有朋的故事,不相信苏有朋的性格能做好菜,还爆出赵薇当年在《还珠格格》剧组曾经和林心如在长凳上补觉,因为忍受不了过度劳累打算逃跑。

毕竟都是自己“家长”,赵薇和苏有朋秒变小燕子和永琪,略显尴尬也只能应承。

谁家里还没有个熊家长呢,放下宫闱深深的生活,“皇阿玛”把米饭煮成了粥;调侃舒淇和自己是一辈的演员;给顾客点菜不写桌号导致上菜顺序打乱;好奇宝宝一直不知店里给哪位顾客准备生日礼物,抓到一个顾客就问要不要生日蛋糕,吓得一店上下集体岔开话题。

这种关像极了真实的家长,总想竭尽所能给子女帮忙,但总是走在不对的点上,本能的委屈得像个孩子。虽然小本创业的永祺和小燕子也忍不住要吐槽“皇阿玛”的到来让服务质量下滑。

很多年以后小燕子长大了,“皇阿玛”变成了惹祸不断。时间轮回很奇妙,赵薇和苏有朋一面满脸瀑布汗,一边打圆场。一边道歉,一边把错煮的白粥变成海鲜粥。

作为《还珠》铁粉,看到张铁林满脸欣慰的远眺苏有朋炒菜时,点点滴滴的生活气息让人忍不住露出姨母般的围笑。

匆匆一晃20年,如今的张铁林已经61岁,而赵薇、苏有朋也早已超过了他在拍摄《还珠格格》时的年龄,但是彼此相处的气场并没有太大变化。

如果不是节目最后的彩蛋画面,一点都不会感觉到时光匆匆。有个粉丝抱着宝宝和苏有朋说“我是看着你的戏长大的”。这个姐姐的真实年龄表现点醒了所有人,时光不饶人,只是他还是少年模样。

《中餐厅2》除开绕不开的《还珠格格》,还有隐藏了苏有朋和王俊凯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一同担任大厨,一同清理暴雨遗留的垃圾,哪里看得出他们差了25岁,分别来自华语娱乐圈标签性的两支男团,都是少年出道之后爆红。

如今的宝宝们痴迷TFboys,时间推回到29年前,华语娱乐圈第一支男子少年偶像团体小虎队的风靡成都丝毫不逊当下,成为一个时代的造星奇迹,以至于TFboys刚出道都被说过是又一代小虎队。吴奇隆、苏有朋、陈志朋唱响的《爱》、《青苹果乐园》等歌曲至今都还在传唱。

1988年,15岁的的苏有朋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台湾省排名第一的台北市建中。中考后的暑假,苏有朋妈妈背着他给正在招募节目助理的学生综艺《青春大对抗》投了简历。比起后来被挑中的吴奇隆和陈志朋已经能歌善舞,苏有朋当年动作都摆不齐的青涩模样却打动了坐在监视屏后的张小燕。

选择一个毫无表演经验的初中生加盟,张小燕也有过担心,害怕这个改变影响到苏有朋后来的学业。但是她转念一想,如果组合没红,就放他安心回归学生生涯。

当时,张小燕挑选这三个男孩是为了给节目组的三个女生助理作配,因为女生团体叫“小猫队”,她想也没想就给这个男团起了个“小虎队”,主要功能就是给节目用来带气氛的。

虽然只是站在朴学亮身后的啦啦队,但经过几个月的录制后,被认为是节目组“台柱”(杵在原地)的男孩们就引起了很多观众的注意,纷沓而至的信件让节目组决定让三个男孩在师姐“忧欢派对”合唱《新年快乐》,并单独唱了一首《青苹果乐园》。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小虎队这首单曲五周内刷屏当时各种榜单,红得整个娱乐圈都所向披靡。

飞碟唱片火速决定让小虎队单独出道,并打算捆绑“忧欢派对”一同打造少男少女的概念。小虎队尘嚣之上,蔡雨伦和于加佳卉组成的“忧欢派对”就逐渐被后来的伊能静、ASOS等少女偶像遮盖。

2014年6月1日,许久不见的成员于加佳自杀才让这个组合再次被大众想起。唏嘘。

说回苏有朋,那年的苏有朋就是组合里一个神奇的存在,因为周一到周五都要上学,他的活动只能安排在夜间、周末。在学校是名列前茅的好学生、学校外则是大明星,这种分裂式的生活伴随了苏有朋的整个高中生涯。他在自传书《我在建中的日子》里也曾说过分裂的学习压力,以及害怕同学们用特殊的眼光打量,他的青春期时怪味的。

即便整个高中都在学习和演出的交错里度过,但是1991年,苏有朋以全台湾省第五名的成绩考入台湾大学,“学霸”的光芒闪闪发光。因为成绩很优秀,苏有朋也特意选了学校最富盛名的机械工程系,许多年后的他回想起,忍不住感慨完全没有想到这个选择导致之后的尴尬,这个专业和他的兴趣完全没交集。从大二开始,苏有朋就开始专修企业管理等其他学科的学分,希望找到机会转系。

But,学霸苏有朋要转系,这个消息很快见诸报端。在舆论中,这个计划作罢,而进入大三的苏有朋在机械工程的学分还差了一大截,要想拿到毕业证,就只能延期毕业。而这张毕业证也并非是他在乎的专业,他决定退学。

从学霸到退学,苏有朋当年的非议如海啸,许多年后他剖白心情时都敢直言这个决定让他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出门,进入了自我抑郁的状态。而就在此时,陈志朋因为服役要暂时离开,小虎队的行程也几乎中断。

那两年的苏有朋演过肥皂剧,还扮演过黄飞鸿的徒弟牙擦苏,卸下偶像光环希望寻找其他出路,但见效奇微。

从青春期的繁盛到而后的低谷,苏有朋的大学后时期很煎熬。随着陈志朋回归,小虎队的行程逐渐恢复才稍缓一口气。但时间到了1997年,小虎队因为吴奇隆将要服役而再度告停。这个坚持了8年的青春偶像团体才算正式各自单飞。

所谓漏屋偏逢连夜雨,苏有朋的父母那两年因为生意问题导致全家经济陷入困境。为了养家,他进军内地荧屏求转型,1997年就接到了琼瑶的《还珠格格》。

运气是个很奇妙的东西,那几年的琼瑶偏爱蒋勤勤、陈德容这样的可人儿,这部全新人挑梁的剧并不是重点项目。但这个戏就是势如破竹,赵薇、苏有朋、林心如、周杰、范冰冰一时间都红了。

苏有朋说,拍摄《还珠格格》时剧组条件太艰苦,北京的郊外冷得刺骨,但是养家的压力让他只能前行。

不料,这个却成了他在小虎队之后的又一个巅峰,算是转型成功。

《还珠格格》让小燕子和永琪的爱情刻入了一代人的记忆,赵薇和苏有朋这组CP之后陆续合作了《老房有喜》、《情深深雨蒙蒙》,其风靡程度是当下的CP难以比肩的。光是苏有朋在《老房有喜》的造型就引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潮流。

但是《还珠格格》大热之后,其中演员都开始忙着转型,苏有朋却又成了其中最尴尬的一位。天生一张娃娃脸,被认定是“奶油小生”的他一时间很难在当年流行成熟风的市场里找到定位。

演完《绝代双骄》、《倚天屠龙记》之后,随着黄晓明、聂远等内地小生的崛起,苏有朋的事业遭遇了另一个瓶颈。

2006年开始,苏有朋在电视剧上逐渐减产,一方面是新生代小生的资源争夺,另一方面是出道即将20年的他对于偶像剧已经兴致黯然。他曾说:“台词和剧情连我自己都骗不了的时候,就没办法再继续演了。”

于是,苏有朋开始期待转战电影,这个就和接拍《还珠格格》时的境况差不多,试镜的机会很多,得到的回信很少,好作品就更微乎其微。在不断期望和失望中,苏有朋2009年接到陈国富邀约参演《风声》,戏剧名伶白小年完全颠覆了他出道21年的所有形象,妖媚、阴柔,让太多男演员都会生畏。

为了其中的昆曲表演,苏有朋自费拜师学习,最终连唱段都没用配音。

白小年给苏有朋打开了电影之路。还带来了第十九届金鸡百花奖的最佳男配角奖杯。

因为白小年彻底卸下偶像包袱,苏有朋陆续参演的《杀生》、《甜蜜杀机》等作品也都一路放飞。

歌手、演员都已经尝试过,苏有朋把重心转向幕后。2014年,他执导首部电影《左耳》,陈都灵、欧豪、杨洋、马思纯等都因为这部电影人气激增,苏有朋被提名金马奖最佳新导演。

在电影之外,林心如、古巨基为他站台造势,赵薇开嗓唱主题曲,这部作品收回5亿元的票房,算得上是完美的答案。

如今的苏有朋愈发在作品上减产,恰巧已经出道30年的他也逐渐找到了舒适区,不再因为家庭压力而疯狂开工,也不再因为在乎名气而要保持曝光。如果不是《中餐厅2》,他已经在大众视线里离开了好一段时间,在社交平台上像个段子手一样频繁发自己的表情包。

如今的他能够大方调侃自己的努力转型扛不住《还珠格格》一次次的重播。

看《中餐厅2》最温暖的是看到赵薇和苏有朋再聚,不再是青涩年级的他们依然还是关系亲密,一个眼神就能确认出彼此的熟络。更可贵的是,已经是福禄寿喜锅组合的他们还是当初的样子,打打闹闹、玩玩笑笑却又彼此体恤。

比起如今许多CP下线就翻脸,他们的友好真的很难得,这才是青春记忆的美好收尾呀。

苏有朋 还珠「演还珠为家人还债因退学被骂出道30年的苏有朋终入舒适圈」

苏有朋曾遭受王源同样境遇,因这件事人设崩塌,差点就此过气,什么事?

或许对于苏有朋,我们永远无法忘记,那个“小虎队”中眼睛里充满天真无邪的童话,在青苹果乐园里尽情摇摆的乖乖虎;永远无法忘记《还珠格格》中时而多情与哀愁、时而蹙眉又欢喜的五阿哥。苏有朋1973年出生在台北。在艺人出道主要靠星探的年代,15的他,以清秀的面孔和阳光气质,引起了星探的注意。

就这样,他与开丽唱片公司签约,与陈志朋、吴奇隆组成了小虎队。苏有朋从小家庭并不和睦,父母经常吵架的环境让苏有朋少了男孩应有的调皮和活泼,多了几分忧郁与自卑。这样的性格让苏有朋刚上舞台时显得很不适应,很难洒脱自如,15岁的他除了练习唱歌和跳舞,还要克服极大的心理障碍。

经过长期的调整,还是青葱岁月的小虎队,凭借千变万化的造型和载歌载舞的动感身姿,红遍两岸三地,《红蜻蜓》、《爱》等经典歌曲至今传唱。后来因为志朋入伍、有朋上大学的原因,小虎队宣布解散。苏有朋边表演,边复习功课,考上了台湾大学。但等他坐在课堂里才猛然发现,热爱艺术的他一点儿也不喜欢千辛万苦考进来的机械工程系。厌学情绪之外,他更担心自己一旦成绩不及格,偶像人设崩塌的后果让他无法估量。

苦熬两个学期后,苏有朋选择了退学,本想换个环境里重新调整,却面临新的挑战。没有收入的苏有朋,低估了自己生活的能力,除了要负担家里开销,还要月供房与车,投资的股票在台湾熊市中也损失惨重。

当时苏有朋在团队中被称之为“乖乖虎”,根据现在的说法,苏有朋就是“成绩好、脾气佳、乖乖男”的人设,苏有朋的学习成绩绝对不是一般的好,虽然初中就出道了,但是在考高中的时候,依然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到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被誉为台湾排名第一的中学。

当然这一切还不算完,到了高考的时候,同样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全台湾排名第一的大学台湾大学机械工程系,那个时候苏有朋是所有高中生的榜样,妈妈们眼中的“好孩子”。

但是意外的是,苏有朋在上大学不久之后,突然宣布退学,再加上那个年代的人们相对比较保守,此事引起了整个台湾娱乐圈的轰动,激起了极大民愤,所有媒体都在写着“乖乖虎”不乖了,也有人骂他颓废了,不思进取,当时也恰逢BBS兴起,网上各种谩骂声都朝向了苏有朋,甚至众多“妈妈粉”也爆粗口。

可以说当时的苏有朋彻底“人设崩塌”,但是实际上没人能理解他,当初考大学时,为了兼顾事业和学业,苏有朋不得不每天上课,晚上要兼顾演绎工作,没有任何私人空间,长期的压抑之下,最终不得不选择退学,而专攻于娱乐事业。

但是因为退学事件,让苏有朋在那些年饱受舆论压力,每天躲在家中不敢出门,甚至害怕一上街就被别人骂,再加上小虎队的解散,唱片也卖不好,苏有朋在那几年差点就此过气,陷入到事业的低潮,好在到了1998年,苏有朋拍摄了《还珠格格》,让他的事业重新振作。

虽然早早出道并风头无两,但24岁的苏有朋已经没有了多少明星的光芒,同样面对生活的压力。96年《还珠格格》剧组找到了他,第一次出演琼瑶剧的苏有朋根本不知道如何诠释琼瑶笔下的男主角。但在琼瑶看了苏有朋以后,惊喜地说:没错,他就是我要塑造的五阿哥!给了苏有朋无尽的鼓励。

就这样苏有朋边拍戏边学习表演,最终五阿哥使得苏有朋这个名字红遍中国的街头巷尾。演艺事业全面打开的苏有朋,靠《情深深雨蒙蒙》巩固了人气,在《绝代双骄》中耍帅,在《倚天屠龙记》中被女主角们深爱,面对不俗的收视,观众还没厌倦,他却开始厌恶自己永远演不完偶像剧。

从未想过做导演的苏有朋,被意外的勾起了雄心壮志。拿到《左耳》项目后,他抛开演员的思维定势,第一次以一个导演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废寝忘食的读小说,并在其中找到自己有兴趣的观点,最终在大荧幕上呈现出一段夹杂着残酷、暗黑、疼痛等情感的岁的青春。

《左耳》最终为苏有朋提名金马奖最佳新人导演,并为他带来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大学生欢迎导演奖,5亿的票房成绩证明了苏有朋处女作的成功,而苏有朋也积极的投入了第二部《嫌疑人X献身》的筹备工作。

就是这样怀着尊重电影、尊重原著和观众的心态,《嫌疑人X献身》在保留原著精髓的情况下,完美的做到本土化,经受住了市场和书迷的双重考验。从苏有朋的这件事上来看,似乎与王源吸烟一事有着某些重合的部分,两人长久所维持的形象,因为没有符合大多数人的期望,从而引起舆论上的轰动。

苏有朋 还珠「演还珠为家人还债因退学被骂出道30年的苏有朋终入舒适圈」

苏有朋的人生,为何被称为“开挂”?

1973年的9月11日是中秋节,台湾省台北市的一家五金厂里,姓苏的老板喜得麟儿,他还有一个同样是在中秋节出生的妻子,这下家里面有两个人都和天上了一轮明月有关系,索性就管儿子叫"有朋"。

在苏有朋小学的时候,就展现了惊人的学习能力。无论是数学英语还是阅读写作,他都表现的特别有兴趣,在上了初中之后,不用等父母督促他就自己要求要上补习班。

口算、珠算、奥数、写作、书法、外语、电子琴,他都要求去尝试学习。和一般的孩子不一样,他的寒暑假都没去和朋友们到街边玩耍,去篮球架下跳跃,而是一门心思坐在家里面的椅子上研究那些数学题。

一般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这么好学,高兴都来不及,可是苏有朋的爸妈却犯了愁,孩子这样每天窝在家里面也不和别人接触,是不是有点太过内向?于是罕见地提出,要让儿子有一些自己的生活,把那些补习班都撤一撤。

没想到这一提议,非但没有正中苏有朋下怀,反而激起了孩子的叛逆心,用绝食来抗议这份父母给予的特殊的"自由"。

没办法,苏有朋的母亲只能曲线救国,瞒着儿子和丈夫,给苏有朋向当时台湾的学生电视综艺节目《青春大对抗》提交了应征助理的简历。也正是这一个无心插柳的行为,让苏有朋开始了自己在娱乐圈乘风破浪的人生。

本来苏有朋他们三个人只是在节目的幕后做一些场务工作,没想到却阴差阳错被观众慧眼所发现,由此,小虎队正式出道,在大江南北火得一塌糊涂,可以说在当时是万人空巷的全亚洲偶像团体。

过早的成名,没有让这个少年放浪形骇,反而因为这份曝光量,更加被观众和粉丝所监督。必须要比以往更加认真和努力的学习,成为榜样。

那个时候还没有"学霸"这个词,十五岁的时候,苏有朋就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台北市的建国高级中学——全台湾排名第一的中学。

在那段时间,他的同学们不太理解他,并没有因为他是一个明星,而给予他过多的优待。他的团队也不理解他,并不会因为他是一个要高考的学生,而让他放轻一些工作量。

"我常常因为外务而没有上课,很多人觉得不读书考不好是活该,那是一种可怕的孤独,没有人会同情你,只会视你为异类,或者瞪眼睛等著看你的下场如何。"

清楚了自己的真实残酷处境之后,高三的苏有朋,在自己的未来和眼前的这些名誉地位之间,斟酌了一下。果断的停止了自己关于娱乐方面的一切工作,专心致志的备考高考。

在那段被工作和学习互相撕扯的生活当中,苏有朋压力很大,在自己的自传《我在建中的日子》中写道:"我下定决心好好用功读书,只为了努力摆脱这个噩梦般的阴影。什么宣传、名气,我可以说放下就放下,一点也不犹豫。"

那个时候不过是一九九一年。

他狠狠的逼了自己一把,把自己送上了舆论的高地,以这样的荣誉踏进校园,他受到的关注更多了。无论是一个最帅的学霸,还是一个学习最好的明星。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争论。

他常常过着割裂的生活。

再加上小虎队不只有他一个人,他和队员都要协调彼此的时间,这种紧绷的生活带给他很大压力。

所有人都要求他做一个完美的人,既要在学术上有所建树,也要在工作上独挡一面。苏有朋再厉害,也不过是一个刚到二十岁的小伙子。

所以他在思考了很多之后做出了一个决定:向台湾大学递交了退学申请书。

或许是冰冷枯燥的机械零件,不是他终生所爱;或许是广阔的世界有更多需要学习的东西。那个少年做出了这个深思熟虑的决定之后并没有后悔,只不过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身为当时最火的偶像团体一员,他承受了比别人更多的舆论压力。

顶着一个"退学"的头衔,最严重的时候,他连家门都不敢出,觉得没有完成学业,任何人都会来嘲笑他。社会各界人士都对他这一行为表示了谴责,怕他带坏更多台湾的年轻人。

在那几年里,苏有朋用了很长的时间来消化自己,来消化这个社会,来筹划自己的未来,这段时间,随着吴奇隆服兵役,小虎队还面临解体。所有的事情都亮起红灯,他甚至还去酒吧夜夜买醉麻痹自己。

终于在1998年。因为《还珠格格》的热播,苏有朋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他在里面饰演的五阿哥,在未来的二十年甚至三十年,都将成为一个经典。

到了后来一切似乎变得顺理成章,《天龙八部》、《杨门虎将》、《刁蛮公主》、《倚天屠龙记》……在2002年到2005年的连续四年,苏有朋稳坐亚洲人气偶像前三的宝座。

这个时候苏有朋又遇到了人生中的瓶颈,和他当时退学想要过一种新生活一样,他在电视剧的领域已经呆了太久。尝试新东西的想法迫切的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拒绝了数十部电视剧的邀请,放下了数百万的片酬,苏有朋决定追寻自己舞台剧的梦想。从这里的改变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苏有朋完全颠覆了自己之前的所有形象。

在2009年出演的电影《风声》中,他诠释了一个翘着兰花指、在受刑的时候,鼻涕眼泪横流的同性恋,还专门为了这个角色去咿咿呀呀的向大师请教戏腔。

这种颠覆以直击人心的演技和尝试新角色的勇气,让他获得了这部电影的最佳男配角,实至名归。

五年后,他已经不再满足于在银幕上诠释各种不同的角色,而是尝试着做幕后导演,真正用自己的想法来刻画一部故事。

从《左耳》到《嫌疑人X的献身》,他的每部导演作品都获得了很好的反响。实践出真知,细节决定一切,为着黑板上一个数学公式,苏有朋都能在这个布景鼓捣半天。

这么多年来在水深水浅的娱乐圈"大染缸"里,苏有朋的绯闻极其的少,而且这么多年来也没有公布过恋情。不管是在感情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他好像都有一种低调的倔强。

连去纽约大学留学学习导演,也是被当地的留学生偶遇才被人知晓。

在这么多年间,苏有朋一直都希望自己在每一个方面都有所突破,原地踏步从来不是苏有朋的做派,挣脱牢笼,踏出舒适圈,才是他一直在做的事情。

学习成绩好,聪明智商高,什么事情都做得有模有样。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上天仿佛给了他比别人多一点的运气和优点。但是,优秀的人就是应该被承认,苏有朋这一段开挂的人生现在还在路上,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