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芬奇希望在明天在哪里看「电影芬奇希望在明天」

时间:2022-12-03 09:01:01阅读:12
哈搭巴注:本文严重剧透。因为新冠疫情,由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科幻流媒体电影《芬奇》(Finch)曾数度推迟上线时间。不过,《芬奇》里的浩劫与病毒无关,同《流浪地球》一样,它的设定亦是因太阳的异常变化而引发的…

哈搭巴

注:本文严重剧透。

因为新冠疫情,由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科幻流媒体电影《芬奇》(Finch)曾数度推迟上线时间。不过,《芬奇》里的浩劫与病毒无关,同《流浪地球》一样,它的设定亦是因太阳的异常变化而引发的地球大灾难。

但与《流浪地球》里宏大的场面不同,《芬奇》可谓是小清新的小品,本片从头到尾只出现了五名演员和一条狗,外加一位为片中机器人杰夫(Jeff)配音的配音演员。

《芬奇》海报

《芬奇》几乎没有用多少镜头呈现灾难场景,它用最省事的方式——台词——推进剧情发展及交代故事梗概,有关电影中人类遇到的危机,全部来自片中主人公芬奇对机器人杰夫的叙述:太阳耀斑异常喷发,地球臭氧层变得如同像是瑞士奶酪一样到处空洞,使得对于人体有害的紫外线肆意灼烧皮肤。

在这部后末世电影里,芬奇是幸存者之一,他多疑,缺乏信任与安全感。尽管黑夜可以规避过强的紫外线,但他固执地认为,黑夜里存在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反而存在强烈紫外线的白天,他能够靠着自己的本事,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比如其他人的打劫)。

因为灾难初期的遭遇,芬奇无法信任其他人

十几年间,他就这样游荡在白日的街头,收集城市里残存的物资,他还给自己设定了许多规矩,比如不能破门而入,还比如对每一家店铺进行标记,按照他自己的说法,目的是方便其他人,只是他所在的城市里似乎已空无一人。

在这一点上,《芬奇》依旧是美好的,如果作一番比较,美国科幻作家科马克·麦卡锡的代表作《》里,核战争的幸存者几乎只能同类相食了。而《芬奇》里,芬奇仍然在尽力寻找狗粮,以便喂食灾难之初他捡回家的宠物狗“好年景”(Goodyear)。

就算逃亡,宠物狗和咖啡壶都得带上

然而,芬奇的身体还是垮了,本片从头到尾都没有明确说明,芬奇到底身患何病,但从一些细节来看,他应该还是受到过量辐射,比如他总不断咳血和流鼻血,还比如他曾阅读一本名为《暴露于电离辐射的影响》的书。

为此,芬奇开始利用手头材料制造具备自主能力的机器人杰夫,为的就是等自己死后,能让机器人继续照顾“好年景”。

《芬奇》剧照

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的“机器人学三大法则”再次被引述: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而使人类受到伤害。二,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三,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的情况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阿西莫夫的“机器人学三大法则”从此改写

影片里,芬奇又增加了“第四法则”:如果芬奇不在,机器人必须保护小狗。本条指令优先于所有其他指令。这真的是一部对于宠物极度有爱的电影了。

《芬奇》里,有大量情节都围绕机器人杰夫的“成长”展开,它有了自我意识,它开始了叛逆期,它为自己起名“杰夫”,它为自己穿着打扮。然而,本片的片名叫“芬奇”,而不是“杰夫”,这表明电影本质上并不是在探讨机器人与AI(人工智能),它的着眼点依旧在芬奇这个人的人性上,或者说,芬奇只是后末世时代人类的代号。

握手庆祝机器人给自己起名“杰夫”

当芬奇带着杰夫和“好年景”以及机器狗杜威(Dewey),一路向西逃亡旧金山。蝴蝶的出现,代表着人类的希望。蝴蝶显示了如同瑞士奶酪的地球臭氧层,有一些地区上空的臭氧层仍然存在,地球或许在慢慢自我恢复中。

《芬奇》剧照

正因此,当芬奇看到路边的野花,所代表的寓意,跟动画电影《机器人总动员》(WALL·E)里的那朵小花一致:一切灾难终将过去,芬奇这个个体或许无法避免死亡的厄运,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命运仍然充满希望。

《芬奇》剧照

芬奇最终没有到达目的地金门大桥,但他精神的延续——机器人杰夫,他的最爱——宠物狗“好年景”,代替他来到了他一辈子只在明信片上看到的金门大桥。那里已经长出了藤蔓,还有贴满亲人信息的通告栏,这预示着幸存者们终将重聚。

芬奇死了,但《芬奇》的结局苦乐参半,它让观众明白,希望在明天。

杰夫为芬奇立的墓碑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刘威

电影芬奇希望在明天在哪里看「电影芬奇希望在明天」

《芬奇》的结局是什么?

《芬奇》的结局苦乐参半,它让观众明白,希望在明天:

芬奇最终没有到达目的地金门大桥,但他精神的延续——机器人杰夫,他的最爱——宠物狗“好年景”,代替他来到了他一辈子只在明信片上看到的金门大桥。那里已经长出了藤蔓,还有贴满亲人信息的通告栏,这预示着幸存者们终将重聚。

《芬奇》创作手法

《芬奇》几乎没有用多少镜头呈现灾难场景,它用最省事的方式——台词——推进剧情发展及交代故事梗概,有关电影中人类遇到的危机。

全部来自片中主人公芬奇对机器人杰夫的叙述:太阳耀斑异常喷发,地球臭氧层变得如同像是瑞士奶酪一样到处空洞,使得对于人体有害的紫外线肆意灼烧皮肤。

在这部后末世电影里,芬奇是幸存者之一,他多疑,缺乏信任与安全感。尽管黑夜可以规避过强的紫外线,但他固执地认为,黑夜里存在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反而存在强烈紫外线的白天,他能够靠着自己的本事,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比如其他人的打劫)。

电影芬奇希望在明天在哪里看「电影芬奇希望在明天」

电影《芬奇》观后感

无意中看到汤姆汉克斯的新片预告,于是打开来细看,准确的说来是连续两晚连看两遍,似乎从中看懂了些什么。
影片的背景,因为爆发太阳耀斑,地球臭氧层被破坏,环境恶劣到人们难以生存。汤姆汉克斯试演的工程师芬奇带着一只小狗古德耶尔,以及为他工作(在危机重重的环境中寻找生存必需品)的机器人杜威,看起来虽然艰难但似乎一切也还能应付得来。
因为环境中的电磁辐射伤害,芬奇身患绝症,没有多少时间了。为了自己的小狗古德耶尔,芬奇制造了一个机器人,打算让它在自己离世后负责照顾小狗古德耶尔。

于是他给机器人杰夫四条主要指令:1、机器人不可以伤害人类,也不能坐视人类被伤害…4、如果芬奇不在,机器人必须保护小狗,这条指令优先于所有其他指令
机器人杰夫诞生没多久,因为即将来临的超级风暴,一直呆在密苏里的芬奇被迫要离开,逃往哪里呢------旧金山,为什么是旧金山?电影中芬奇分析的客观原因是南部、北部因为天气原因都不行,东部的城市多意味着人多更危险,看起来只有一个选择,向西出发去往旧金山。
但在这个客观原因之下影片却透过一些线索揭示出,在生命的最后,芬奇要去往旧金山的“隐秘”原因。芬奇在去往旧金山的路上给杰夫讲了三个真实的关于自己的故事。在我看来这不仅是芬奇的,而是关于所有人的人性的故事。
芬奇的爸爸在他还没出生时便离开了他们,他也是个工程师,但他们之间从来没有联系过,在他15岁生日的时候收到一张爸爸从旧金山寄来的金门大桥明信片,上面写道希望有一天能和他们相见。他对这张明信片视若珍宝,一长大就去买了整套的正式西服,希望等和爸爸相见时,爸爸对他刮目相看,并为他感到骄傲,但那之后却再也没有收到爸爸的消息…
心理渴望是主导我们行为的核心推动力,看似未被满足的渴望也是我们人生充满遗憾和匮乏感的原因,但是只有踏上向内探寻的旅程,才能揭开我未被满足的幻象,困在密苏里风暴中的芬奇,在生命的最后开始踏上回归之旅
有关于小狗古德耶尔的来历的故事,它是一场残忍冲突中的幸存者。虽然太阳耀斑的爆发改变了地球的环境,但使人类陷入绝境的并不是爆发的太阳耀斑,而是人类自己,绝望中恐惧饥饿的人们,有些变得封闭冷漠,很快死掉。有些则变得危险凶残,到处争夺食物。一次在一家超市,躲在隐秘角落的芬奇,目睹了一对母女和一名男子因为食物爆发的杀戮过程,冲突过后芬奇谴责自己是个不敢站出来保护弱者的懦夫。在这次冲突现场芬奇发现了瑟瑟发抖,无依无靠、惊恐万分的小狗,从此他们相依为命。
芬奇是个喜欢独来独往的工程师,所有事情都自己搞定,甚至在面对地球环境被破坏后的极端天气,他都可以自己应对,但他恐惧面对人类,他认为人是比耀斑、辐射、风暴更危险的存在。即使是在环境没有恶化之前,他也并不信任人类伙伴。影片中只有和小狗古德耶尔在一起时,他才会露出宠爱、放松、幸福的笑容。
我想这与他的爸爸在他还没有出生便抛下他们的童年经历有关,但小狗为什么能赢得他的心呢?甚至在他给机器人杰夫的指令中,保护小狗的指令高于保护他的,也就是说,在危机时刻小狗的安危比自己重要。
不难看出,在最困难的时候,小狗给了芬奇人类没有给他的,小狗完全接纳他、依赖他、信任他、忠诚于他,为他冲在前面,这不正是我们人类童年甚至是很多人一生的渴望吗。小狗对他的陪伴,给了他这个世界最应该守护的爸爸所没有给的。小狗永远不会抛下他,但父亲的离开对他意味着在他还没有出世就抛下了他…
影片中在即将到达旧金山时,环境突然开始转变,变得有生机,但这时芬奇的生命已经走到了最后,在小狗古德耶尔的陪伴下离开这个世界。
机器人杰夫继续带着小狗到达了他们的目的地旧金山金门大桥,在那里有很多幸存者的信息,看起来充满了美好的希望,杰夫和小狗继续向前…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