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局大多不尽人意「为什么小说的结局都不尽如人意影视剧的结局却都尽如人意」

时间:2022-11-30 22:53:46阅读:3992
自从我迷上了看书以后,三四天看完一本书是常事。小说看得多了,慢慢就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小说中的结局都不尽如人意,影视剧的结局却都尽如人意?小说的结局都不尽如人意我每阅读一本书,都会有很强的代入感——我…

自从我迷上了看书以后,三四天看完一本书是常事。小说看得多了,慢慢就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小说中的结局都不尽如人意,影视剧的结局却都尽如人意?

小说的结局都不尽如人意

我每阅读一本书,都会有很强的代入感——我就是主人公,希望有一个非常圆满的人生,可是每次结局都令我失望。主人公的人生总是曲折坎坷,受尽磨难,每当我感觉苦尽甘来,结局应该比较好的时候,往往都出乎我的意料,或者说不是我希望的幸福美满的结局。这就导致现在一本书每当我快看到结尾的时候,心中都非常忐忑,害怕看到结局,害怕又是以悲剧收场。但架不住好奇心的驱使,还是要看结局,还是失望。

在《平凡的世界》中,当我看到高考制度恢复的时候,坚信那么热爱学习的孙少平一定考上大学,结果孙少平落榜(作者也解释了落榜原因,确实合情合理,可是我不能接受,就不能有点奇迹发生);当我看到孙少安的砖场最终发展壮大的时候,他的爱人却患上了绝症。在《活着之上》中,我一直认为认真做学术研究的聂致远的人生一定非常圆满,结果评个副教授都异常艰辛,正教授更是没有他的事了,而远不及他的同学却步步青云。

当我看《大地之上》快到结尾的时候,我吸取一往的“教训”,我只希望善良、乐观的叔侄二人一定可以平平淡淡的过完一生(不敢奢望有更好的结局),但连这点都没做到,最终叔侄二人成了乞丐。在《遥远的救世主》中,更不必说了,女主角芮小丹以自杀结束了她那年轻的生命。每本书的结局都是如此,看得我心好累好累,但仍然想看。每打开一本书,都希望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影视剧以尽如人意结尾

我在迷上看书这件事之前,也是一个影视剧迷,凡是口碑比较好的影视剧都会看,而且都会连夜刷完。在刷影视剧的过程中,从来不会担心主人公的结局,哪怕中间主人公受尽磨难,受尽凌辱,但终归会有一个幸福美满的结局。每部影视剧的结局都非常好。在影视剧中的结局中,坏人必定伏法,卧底一定平反,好人必有好报,妻离子散必将阖家团圆,看得我心情愉悦,结局和我希望的八九不离十,刷剧乐此不彼。

可能有人会说,我看的都是“神剧”。这样想那你就错了,我看的都是评分比较高的影视剧,网上那种口碑差的“神剧”我是从来不看。

迎合观众口味——影视剧是我们心中的理想生活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生活。当我们在看影视剧的过程中,我们会把自己幻想成剧中的人物,这时我们都会希望人物有一个美满幸福的结局。

首先,影视剧的目的只有一个——赚钱,影视剧为了盈利,就一定要迎合观众的口味和心理,只有这样,收视率才有保障,收视率有保障才可以达到盈利的目的。再者,影视剧都有一个观看时效期,过了一段时间后,回看这部剧的观众非常少。五年十年后会再看这部剧的人绝对了胜于无,长江后浪推前浪,后面还会更好的影视剧替代它。

好书不愁卖

书和影视剧最大的区别就在这里——时间。一本好书,十年二十年甚至上千百年后,仍然会有人买来阅读,这就是最大的不同,比如《平凡的世界》1986年12月首次出版,现在仍然有很多人在读,以后还有很多人会读。所以说,一本好书,根本不愁卖不出去,今天没人买明天没人买,终究有一天会买。而且现在是信息时代,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不复存在,一本好书经过网友的口碑推荐,可以迅速红遍大江南北,根本不愁卖不出去。

大家想想现在你们谁还会去看十年前二十年前的影视剧,就算去看,那么像你看此剧的又有几人?

回归现实,书中的世界才是我们平凡的世界

我一直很不理解书中的结局,尤其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家两兄弟的结局,令我沮丧了好久——为什么那么优秀兄弟二人不能有一个圆满的人生。过几天,我给书柜擦灰,无意间看到《平凡的世界》这套书名,我突然明白,正因为我们都生活在平凡的世界,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奇迹,上天不会因为众生心诚,就成全了众生;上天更不会因为众生努力,就会给众生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

残缺的人生是我们必须学会接受的人生。影视剧中的人生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书中平凡的世界才是我们的归宿。关于这点,如果有兴趣可以看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的一篇文章《好运设计》。

原创不易,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劳驾点个关注。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