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剧没人看「为什么国产剧不招人待见」
看电视剧也存在一个鄙视链,一般以英剧为首,英剧以精良的制作、严谨的剧情著称,只是英剧每季的集数一般较少,看着不过瘾。然后是美剧,美剧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只有你不敢想的没有它不敢拍的。美剧的制作跟收视率息息相关,所以水平还是有所保障的,唯一的问题是收视率一旦下滑电视剧就会被砍,直接变坑或者像《权游》一样的烂尾。再下来是日剧,日剧的剧集一般很少,但剧情精致紧凑,演员与中国人的审美相近,所以我很爱看。只是后续日剧的水平进步不大,影响力逐渐变小,现在追日剧的人越来越少了。
韩剧在前几年曾经大热,韩剧很好的融合了美剧和日剧的特点,题材多样、制作精良,尤其帅哥美女特别多,很多人看韩剧主要就是为了看帅哥美女。韩剧有很多的梗,主角往往都有绝症,各种各样的自恋式慢镜头,大反派的各式装酷,看多了就会反胃了。
港剧曾是我的最爱,我还专门写文章评价过,最喜爱老港剧中活泼、幽默的语言,浓浓的生活气息,从中能学到不少经典台词用过日常朋友间的调侃。老港剧的帅哥、美女也是非常的多,毕竟港姐就是TVB搞出来的。再加上香港与大陆同根同源,观看上没有文化障碍,更容易入手。
台剧和新加坡剧昙花一现,出过几个比较火的片,后来就慢慢的少了。台剧最让我受不了是的同期录音,台词总是听不太清。台剧的布景一般很简陋,在当年大陆还不发达的时候,还可以勉强接受台剧这种糊弄的态度,后来就越来越不能接受,这也可能是台剧最终完全退出国内市场的原因吧。
国产剧无疑在最低层,当然也有比国产剧还低的,就是泰剧,我看过网上的介绍,彻底刷新了我的三观。国产剧不好看最大的因素就是不真,我一般是不看国产剧的,但是家里的长辈特别爱看,我在旁边听着的时候就发现,他们一边看着一边吐槽,这不合理,那不对的,我都觉得看可能不是他们最大的乐趣,吐槽才是。
国产剧逻辑性差可能是通病,这里隐含着另一个问题,就是国产剧注水太多,一堆的废话,所以国产剧是很多人在做饭时的最爱,可以一边看一边烧菜,一两句听不到完全不影响理解剧情。有了网络APP后,1.5倍速看国产剧已经成为标准看国产剧的模式。逻辑性差造成有些剧情硬桥硬马,转折的非常生硬,有些甚至根本不做交待,观众只能自己脑补细节。在看国产剧观众交流的时候,更多的不是交流剧情,而是自己的“案例”分析,双方可能还会因为分析思路上的偏差争的脸红肚子粗,这也不失为一种乐趣吧。
国产剧还很不接无地气,演谁不像谁。白领不像白领,老板不像老板,律师不像律师,医生不像医生,但凡像的,就一定是好句,比如征服。除了职业拿捏的不准以外,与剧中人设相关的道具往往也偏差很大,主角住的房子巨大无比,看看现在的房价或者租金,能住那样房子的人还上什么班。剧中人物吃饭的地方都很小资,又安静又有情调,很有艺术感,可是离观众的生活很远。
还有一个就是跟上海堡垒鹿晗头发事件类似的问题,就是服装、化妆与道具与剧中的设定严重偏离。浓妆艳抹的八路军农村女干部、油光锃亮的八路军指挥员,看看《亮剑》里李云龙他们穿的是什么衣服!战争场面就别提了,无论是八路军还是日军,冲锋全是一窝蜂的向前冲,自从机枪发明以来,这种组团冲锋的现象已经绝迹了。还有就是冲锋的过程中,拿着步枪抬手就开枪,是把步枪当冲锋枪使了是吗?而且完全忽略后座力的存在。
古装戏穿帮那是家常便饭,不符合史实的地方太多了,中国历史朝代太多,而中学历史课本基本是在教数学(就背背事件发生的年代),所以出现点时空错乱很正常。于是戏说的很多,这样再挑剔的观众也说不出什么来,反正不是真的。剧情不足的情况下就用奇装异服来吸引眼球,化妆也有很多化的非常的穿越,愣是把正剧拍成了聊斋的感觉。
群演也是一大问题,群演本来不重要,可是也不能完全不走心,不走心的群演往往就会抢戏。
有此电视剧可能群演挑都不挑,演富商的居然瘦的像抽大烟的,而且有些皮肤黝黑,脸带高原红,难道当时富甲一方的也要下地劳动?衣服更是不合身,无论是兵还是官还是商,统统的不合身,这官当的也够惨的,连一身官服都做不起。群演的面部表情深得周星驰电影的精髓,就是面无表情,一张扑克脸。无论主角在无数群演之中多么深情,或者煽情的表情,围观群众一律无动于衷,甚至更像是小学生等着挨训似的表情。这些主演连与他们面对面的群演都打动不了,拿什么打动电视机后的观众?
归根结底,国产剧质量不高还是因为制作方式。国产剧先制作再销售,而且销售的对象还是垄断性质的电视台,与观众完全无关。现在的有线频道销售模式是大锅烩,一买就全买,电视台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根本不是观众每年交的那些有线费。无论是制作人,还是采买人,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猜测来决定电视剧内容、阵容,所以流量明星会有市场。如果国产剧改成美剧的制作、播放模式,那烂剧一定会大幅减少,那种抠图演戏、台词说12345的事情就不会再发生了。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