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晋朝的电视剧为何都只拍到司马炎统一三国就不往后拍了

时间:2022-11-30 03:10:12阅读:4044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几乎每一个朝代都曾依据史实或者小说,拍成过电视剧,唯独有关晋朝的电视剧,现代人却很少有看过的。既然三国时期如此精彩,那为何司马炎统一三国后,就草草结束了?往后的发展究竟是怎样的,就…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几乎每一个朝代都曾依据史实或者小说,拍成过电视剧,唯独有关晋朝的电视剧,现代人却很少有看过的。

既然三国时期如此精彩,那为何司马炎统一三国后,就草草结束了?往后的发展究竟是怎样的,就没人能给出答案?

混乱与荒唐

每个全新的朝代建立之后,国家走上正轨,皇帝都会想方设法让国力变得更强,让百姓生活更加安定平稳。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获得百姓的支持,皇帝的位置才能坐稳。于是唐有李世民贞观之治、宋有宋仁宗“仁宗盛治”。元朝暂且不谈,明朝有永乐盛世、仁宣之治,清朝也有康乾盛世。

皇帝们心系百姓,让天下人安定富足,这样的题材自然值得宣扬。可司马炎统一三国后有什么?

只不过是混乱和荒唐。中原大地打了将近百年时光,司马炎不想着休养生息,反倒是将国家带上了一条不归路。

首先,是司马炎本人的所作所为,不仅带参与石崇王恺斗富,更四处收集美女,全部养在后宫。

其所作所为不像统一国家的君王,更像是亡国之君。要不是老百姓已经打累了,估计司马炎的皇位还没坐稳,各州各地就已经开始起义。

多年的糜烂生活,让司马炎早早离开人世。可就是临死之前,司马炎又犯了个巨大错误——传位给司马衷。

可能很多人第一时间都想不起这个人,但只要提及一句话,相信大家就清晰明了。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

吃不起饭的话,怎么不吃肉呢?听听,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能说出这样的话语,这个国家还能有多少希望。

果不其然,司马衷位置还没坐稳,皇后贾南风就开始乱政。

总之,彼时整个晋朝高层,全都凭着自己的心意行事,根本不顾及所作所为,究竟会造成什么影响。

战争与黑暗

混乱与荒唐的事件越来越多,最终促成战争直接爆发。司马炎在世时,曾经将司马家族的其他成员都封了藩王。这样的行为本来也算正常,可藩王大概能有多少实力,司马炎心里压根儿没数。

别的皇帝封王,是相信中央能够将他们压制。但司马炎封王,是纯粹信任家族成员。

后人不知该夸他老实还是骂他愚蠢,总之是让八王之乱有了乱起来的资本。否则贾南风再怎么不满杨骏掌权,多半也找不到强有力的外援。

当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举起讨伐大旗,各个选手纷纷下场,天下大乱。尤其是贾南风、司马玮、司马亮三人取得第一阶段胜利后,因为贾南风个人的不满,又开始挑拨离间,搬弄是非。

朝堂风云诡谲、争斗不止。各地藩王也起兵相争,遥相呼应。所有人都想做一做皇帝的宝座,感受醒掌天下权的魅力。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算计了一辈子的贾南风,也终究在杀害太子司马通后,被早已准备许久的赵王司马伦逼死。

至此,八王之乱进入高潮。分明只是权力分配不均的矛盾,却硬生生被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以及成都王司马颍上了价值,美其名曰起兵讨伐,战争持续不断,百姓再次受苦遭殃。

尤其是众多藩王眼看形势危急的时候,竟然将番邦外族拉入中原参与作战。如此一来,这些游牧民族终于看清中原内部的荒谬,以及中原军事力量的衰弱,五胡乱华,就此展开。

战争与黑暗,萦绕在每一个汉人心头,谁也不知道自己究竟会死在谁的手里。汉人或是胡人?答案似乎并不重要,关键是这天下,已经再没有任何安身立命之处。

所以电视剧为什么拍到司马炎统一三国以后就不拍了,是真没任何一点值得翻拍的地方。真要拍成电视剧的话,谁来做主角呢?

是带着石崇王恺斗富的司马炎,还是何不食肉糜的司马衷?贾南风有无机会?比如权谋争斗题材一类。

毕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贾南风算得上八王之乱的导火索。只是贾南风为了什么而展开权谋斗争?其下场又如何?根本无从拍起。

更何况晋朝以后,中原的整体发展,实在让人不忍直视。混乱与荒唐,战争与黑暗,一点正能量也没有。

关于晋朝的电视剧为何都只拍到司马炎统一三国就不往后拍了

为何古装剧几乎不拍司马炎统一三国后的事情?

三国的故事可以说是深受大家喜爱的,但是好不容易司马炎统一了三国,却没有很多古装剧去拍摄统一三国之后的故事,其实主要是因为司马炎统一三国后其实并不是一派祥和之景,相反,百姓却民不聊生,而且在故事性上远远不如三国战争时那么精彩。其实,如果对历史进行深入链研究,就会发现司马炎统一三国之后,虽然说确实摆脱了一段时间三国纷争,也给人民带来了一丝曙光,毕竟不用在战争之中胆战心惊了,但是这样子的情况并没有维持多久,很快百姓又迎来了新的一轮灾难,因为司马家族对于国家统治不利,所以导致了其它他国家又再度进行攻击,这就导致了当时百姓的生活甚至比三国统一之前还要困难。士兵所到之处,没有一个完好的地方,百姓的生活陷入了更加黑暗的地狱之中。这样子的故事只剩下压抑和沉重,根本谈不上是多么值得纪念的一段历史。而且再加上统一三国之后,虽然迎来了这样子的历史故事,也根本就没有故事性可言,这只是从一个黑暗结束到了另一个黑暗之中,这让编剧也是一筹莫展的。而且也不符合观众的心理预期,毕竟大家都是希望三国以后是一片安宁的。而且再加上司马炎由于统治不利,丢失了国家之后的故事,其实它的故事性是非常不强的,在统一三国之前,有非常多聪明的谋士,他们都智斗勇,而且也留下了非常多如今依然津津乐道的故事。但是司马炎统治之后的故事其实就是老生常谈了,都是一些历史演变类的故事,谈不上是精彩的,所以说即使改变出来可能也并不会有非常多观众喜欢和感兴趣,从商业的角度考虑,这就是不盈利的,所以就没有什么人去拍摄这段故事。

关于晋朝的电视剧为何都只拍到司马炎统一三国就不往后拍了

为何电视剧基本不拍,司马炎统一三国以后的事?

在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军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的攻击,从而拉开了近一百年的战乱时代的序幕,黄巾起义被镇压后,军阀董卓控制了朝廷,不过没几年董卓就被吕布给杀了。

枭雄曹操在这个时候也登上了历史舞台,凭借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先后消灭了吕布、袁术、袁绍等割据势力,在白狼山之战中,曹操旗下大将张辽率领着先锋部队,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后平定了辽宁,最终统一了北方。

刘备旗下的诸葛亮也意图帮助刘备重振汉室,完成统一大业,在其与孙权谋臣鲁肃的推动下,孙刘结盟,在赤壁之战中大败了曹操的曹军,从而奠定三国鼎立的雏型,之后曹操数次南下,孙权也是数次北上,但双方都没有得到便宜。

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在曹操死后篡汉称帝,建都洛阳,史称曹魏;第二年,刘备为延续汉朝,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孙权在公元222年被曹丕封为吴王,后于229年在武昌称帝,史称东吴,自此三国正式鼎立。

尽管诸葛亮、姜维曾多次率军北伐,但并没有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并且蜀汉的实力早已大损,是三国中最弱小的一国,不过刘禅即位时,东吴在内讧,曹魏的司马氏更是计谋夺取曹家的政权。

但蜀汉还是首先灭亡了,而“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过司马昭并没有称帝,他的儿子司马炎则逼迫了曹魏的皇帝曹奂禅让而称帝,建立起了晋朝,史称西晋,公元280年,东吴灭亡,三国时代彻底结束,西晋统一了天下。

在电视剧中基本只拍三国建立前至三国结束时的历史,为何却不拍司马炎统一三国以后的事?专家:实在太惨烈。

很多人认为三国纷争最为精彩,各路英雄登场能够带动观众的情绪,西晋虽统一了天下,但也不过是名义上的统一,权贵集团并没有真正臣服司马炎,内部暗流涌动,危机四伏,并且司马炎在灭亡蜀汉、东吴之后便没有励精图治,反而沉迷享乐。

因此西晋很快就迎来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我国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后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三百年的动乱,中原北方更是进入了五胡乱华时期,大量百姓和世族便开始南渡。

西晋始于266年,亡于316年,历时50年,共历4帝,但自西晋第二位皇帝司马衷起就没有什么权利,更不说有什么杰出的功绩,第三位皇帝司马炽以及末代皇帝司马邺还都是被汉赵皇帝刘聪所杀。

西晋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结束了三国纷争,但西晋所带来的局面远比三国纷争更乱,并且局面只能用“乱,很乱,非常乱”来形容,因此导演并不好拍摄这段历史故事,也就基本只拍到司马炎统一三国便停止拍摄了。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