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都是烂片「为什么现在爱情片那么多这3点诠释了为什么现在烂片那么多」
为什么现在的电视剧都是以爱情为主线?我想这是很多人没想过的问题,其实国内这种现状主要资本方的责任,不赚钱谁会干?其次观众也有问题,拍好的给你你不看,挣不到钱谁会拍呢?所以不管什么电影电视剧都会搞点爱情戏在里面。
艺术受资本的干预,就拿《我不是潘金莲》来说,给你排片你才有票房,不给你排片你就没有票房。所以导演难,演员难,资本难,导致观众更难。
1.演员
如果我要找一个花瓶,那么多得是。但是要找一个年龄,气质,演技都符合作品的,恐怕真的不多。拿到剧本就瞬间能入戏的女演员,斯琴高娃,人家已经入了外国国籍,年龄也大了,也该颐养天年了。
巩俐?新加坡人,年龄也偏大一点。像刘涛这种演员,实在是不多,而且这些演员早已成名,是不会为了艺术去牺牲自己的,即便自己愿意,背后的团队也或许不会让她们这么做。《色戒》的汤唯,为艺术牺牲了,得到什么了?
如今的演员,也只是演员,甚至有的流量明星连演员都称不上。好的男演员一抓一大把,而女演员呢?不管怎么样,先赚名气,先赚钱,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只挑好剧本的演员,没有几个。
战争片太辛苦,艺术片不挣钱,也只能跟着资本走,什么小说同名IP的,什么爱情电影。拍着不辛苦啊,要说吊威亚可能很多女演员不会,但要说拍床戏,那她们很专业,并且也愿意为艺术牺牲。
2.作品
艺术是要跟着市场走的,京剧是艺术吧,没人听只能保护起来。相声是艺术吧,国家不拯救,郭德纲不拯救,相声就被有些常年上春晚的人弄成小品了。
年轻人是电影的主要消费者,年轻人需要爱情,所以电影电视剧就到处都是爱情。年轻人生活压力很大,谁还有心情在那里和你欣赏艺术,看点美女帅哥乐呵乐呵算了,扯啥艺术。
那么多口水小说为什么有人看?无非就是迎合观众,一个人出去上厕所被虫子咬了一口,从此以后就无敌了。一个人眼睛受伤了,治好了以后就有了黄金瞳,有了超能力。细看其实都是现实中折射出来的东西,一夜暴富,嫁个有钱人。
所以剧本都是帅哥勾搭美女,或者灰姑娘嫁给王子,或者穷小子嫁给富家女。要么就是家长里短。到最后实在没什么爱情剧本,就开始抄袭,你抄我我抄你,抄到最后干脆不抄了,随便买个剧本就拍了。三观不正,带坏年轻人,实在是时代的败类。
为什么拍爱情片,拍其他的不挣钱还拍什么?如果观众变了,那么影视市场绝对会变,如果市场变了,那么观众也会变。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没人愿意牺牲。
3.市场
现在的市场讲究一个大成本,动不动耗资多少亿。市场讲究大制作,像《长城》这部电影,好莱坞都救不了你。张涵予,马特达蒙,刘德华,威廉达福也救不了烂剧本。要这么大有什么用?都是烂片大不大的有什么区别。就是搞点噱头骗观众去看,你看这部电影,要演员有演员,要导演有导演,要钱有钱,就是烂,你说怪谁?
市场还讲究票房号召力,只要你有号召力就行。所以流量明星才有了活路,你这要放在20年前,这些流量明星爹妈都会和他断绝关系,什么玩意。
演员地位太高了,钱让演员拿走了,靠什么拍出好电影?香港电影不是吹嘘演员的作用嘛,香港电影不就没了。你说片方老板潜规则也就罢了,男一就能潜规则女二,你说这是多畸形的环境。
中国电影为什么有那么多烂片?
本人很喜欢看电影,对于近几年国产片低迷的表现我想说说我的看法、
1、国产爱情片主题肤浅,内涵不足
表现爱情的无非就是那么几种主题——剩女、圆梦、青春,更多的像是一碗浓浓的鸡汤,关键还是硬喂给你的,不喝也得喝。
2、主要人物设置不讨喜,偏偏配角来凑
国产爱情电影有一个很根本的特点——那就是女主角往往都是表面白莲花的绿茶婊。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叫做《剩者为王》的电影里面的舒淇,在跟彭于晏还不是很熟的时候就主动要求人家帮忙拉拉链,这么熟练的撩汉技巧再加上一张标致的脸蛋这换作是哪个正常男人都会心动的吧?
3、关系进展生硬、狗血,喜剧不自然
国产电影的一大特点就是生搬硬套、力求速成。把观众当成弱智,智障剧情层出不穷。好多青春片的情节很不合逻辑。仔细研究下去会感觉这简直就是对自己的智商的侮辱。
并不是只有《小时代》剧情狗血智障,国产好多爱情片剧情都经不起推敲。
还是用《剩者为王》举例,彭于晏和舒淇刚刚认识就被安排一起出差,恰好酒店的房间只剩下一间了,然后两个人就很顺利地住在了一起。
你们就不会换一家酒店吗?
换一家酒店不给报销是不是?这种不合逻辑的事情导演硬是要拍给我们看,这么智障的导演能拍出好片?
为什么现在烂片横行?这是为什么?
因为在这个利益的大千世界里,很多导演和演员更多的是想着赚更多的钱,而不是想着带给观众们好的作品。电影行业越来越吃香,电影也成了人们娱乐项目中的一部分,所以电影越来越多,烂片也越来越多了。
许多人更把矛头指向导演和演员,不可否认某些人确实就是冲着钱去拍电影,该骂;但有些人确实付出了许多,却还要被骂,就有些无辜了。
其实真的不能把矛头都对准电影工作者,烂片多真不是几个导演和演员就能造成的现象,更何况,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烂片多是一件好事。
电影多了,所以烂片多了
为什么烂片多反而是一件好事?因为凡事都不能太片面。如果只盯着烂片不放,这当然不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把眼光放到整个中国电影市场,烂片就变成了一种必然。
单从相传中国电影开始崩坏的2011年开始统计,除了2013年的全年上映影片数量有所下滑,其他年份都是一直增长,而票房收入每年都是有增无减。也就是说,拍电影的人越来越多了。
因为拍电影的人越来越多了,所以中国的电影市场才迎来了现在的春天,各种类型的电影纷纷挤上院线,电影院才成为了一种非常普遍的娱乐模式。
于是拍电影的人才得到了更多的金钱支持,我们也才能看到越来越多的电影。但我们并不能要求每一个拍电影的人都是神级导演,每个演员都演技炸裂,每个编剧都出神入化。
要知道,能拍出好电影的人本来就是少数。多数人都只是凑个热闹,例如郭敬明的《小时代》,如果电影市场不火爆,他真的会去拍电影吗?可能未必。但如果没有了这些凑热闹的人,给火热的市场添油加醋,让投资商看到电影市场的商机,那些好的电影人也很难得到金钱支持,也更难有创作空间。
所有事情都是双刃剑,电影市场火热的同时,催生烂片是种正常现象,就算是电影产业最发达的美国,那边的烂片也不比我们少。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