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姜文,王晶最后的照片
王晶在90年代的香港电影圈可谓是叱咤风云,你可以说他是“烂片之王”,但不得不服他的才华和对商业片的敏锐嗅觉。
他也因此成为许多明星背后的男人,捧红一个又一个。
那么在王晶一步步走向“商业片之王”的背后,又有哪些人在支持他呢?
王晶的父亲王天林在40年代就在电影圈发展,从最早什么都干的“万金油”,到后面自己执导电影。
到了70年代,王天林转战电视圈,把电影里的技巧运用到电视剧上,让武侠剧焕发更大的光彩。
郑少秋主演的《楚留香传奇》就是他执导的,还有黄日华主演的《射雕英雄传》和刘德华主演的《神雕侠侣》,都是在他的监制下完成的。
在王天林的影响下,王晶很早就开始接触电视剧,在编剧上一展所长。
孩子想要干一番事业,当爹的哪有不支持的道理,王天林成为王晶最早的领路人。
因为王天立专长于武侠剧,所以王晶也着力往这一方面发展。
不少王天林执导或监制的电视剧背后,都有着王晶的默默耕耘的身影。如王天林执导的电视剧《陆小凤》、《楚留香传奇》,监制的《千王之王》、《京华春梦》等电视剧,王晶都有参与编剧工作。
早年的编剧经历为王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足够经验后,王晶转战电影圈,开始为电影做编剧。在幕后做编剧哪有手把手将自己的作品拍出来过瘾,王晶干脆就自己来做导演,将作品搬上大银幕。
作品还是以武侠片和喜剧为主,慢慢混出名堂,在圈内小有名气。
王晶真正开始腾飞,还是在加盟向华强和向华胜两兄弟创建的永盛电影制作公司之后。
永盛在1984年创建,成立之初就找来了王晶,向氏兄弟的大部分资源都向王晶倾斜。
有了向氏兄弟的鼎力支持,王晶的才华得到全面发挥。
王晶的出发点很明确,就是拍赚钱的商业片。当时什么类型的电影最火,王晶就跟进什么类型的电影,但主要还是集中在恐怖片和喜剧片。
从刘德华主演的电影《魔翡翠》开始,到《精装追女仔》,再到《最佳损友》,永盛早年出品的大部分电影都是王晶自编自导。
在永盛里,王晶就是头牌。
向氏兄弟的信任没有付之东流,1989年,王晶自编自导的《赌神》以3629万港元登顶香港年度票房。
这只是王晶给向氏兄弟的第一笔回报,此后王晶成为香港电影圈的卖座保证,九十年代的香港年度票房前十里都少不了一种电影,那就是王晶的电影。
花无百日红,香港电影也逃不了这个定律。
1993年,向华胜离开了永盛电影制作公司,将事业重心转向股票市场和赌博业。向华强则和陈岚两夫妇则另起炉灶,创建了永盛娱乐。
王晶继续为永盛娱乐又效力了两年,这两年里香港电影的行情急转直下,王晶开始另谋生路。
1996年,王晶和文隽、刘伟强组建最佳拍档电影公司,企图逆势而上,在低迷的香港市场再打出一片天地。
事实证明,他们做对了。
这次的主角是刘伟强和文隽,两人在漫改电影市场找到了出路。
文隽担任编剧,刘伟强手持导筒,两人组成金牌组合,在1996年一口气打造了三部《古惑仔》系列,每一部在票房市场都获利颇丰。
往后几年又陆续推出了《风云雄霸天下》、《中华英雄》等漫改电影,都是大获成功。
这些电影的成绩远胜王晶自编自导的电影,王晶稳稳的坐在战车上,享受着队友们打下的胜利果实。
王晶在九十年代前期风光无限,刘伟强和文隽则在九十年代后期搅动风云。
摄影出身的刘伟强自此走向了作为导演的康庄大道,新世纪后执导的《无间道》、《头文字D》、《伤城》等电影都被影迷奉为经典。
文隽的成绩也毫不逊色,之后还曾担任过四届金像奖协会主席。
而在成为王晶“背后的男人”之前,他还曾是姜文“背后的男人”。
1993年,姜文筹拍导演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可是苦于没有资金。
钱不够怎么办,只能找投资人,可是投资一位初出茅庐的新导演是要冒很大风险的。
经过刘晓庆的牵线搭桥,姜文和文隽接上了头。文隽和姜文之前就在电影上有过合作,对姜文很认可。
最后文隽决定投资姜文100万美金的巨款,并且担任电影监制参与电影的幕后工作。
当时和姜文打得火热的刘晓庆几乎拿出了所有的私房钱来帮姜文,可是还是不够。姜文在电影上精益求精,文隽和刘晓庆则在后方紧锣密鼓的做好后勤工作,帮助姜文度过资金难关。
幸好文隽的信任和努力都没有白费,《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成就大家都是知道的。
一个人的成功往往都离不开“背后人”的支持,就像打仗一样,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王晶背后的男人们为王晶的辉煌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而王晶给他们的回报也是巨大的。
最终大家相互成就。
王晶的父亲当年有多牛?一生执导百部电影,一手提拔了很多明星
在很多港片里,我们常常都能够见到这样一位拖着肥胖身躯的老人家的身影:有时,他是社团里德高望重的元老,有时,他又是普通家庭里和蔼慈祥的叔父。这位在很多观众眼中的“跑龙套的”,却在影坛有着非一般的成就和地位——纵横影视圈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执导过几百部电影,监制过众多让一代人刻骨铭心的经典港剧,他就是王晶的父亲,被业内誉为是“大 娱乐 家”的王天林。
1928年出生于上海的王天林,少时跟随从事电影制片工作的叔叔王鹏翼去了香港,在其引荐之下一脚踏进了电影行业,并从冲印、录音等等工作开始做起。
在从事场记期间,王天林又遇到了第二个贵人:洪金宝的三叔公,著名导演洪叔云。在跟随洪叔云的这段日子里,王天林不仅被提拔为副导演,同时也让他学习和掌握到了要成为一名导演必须具备的技术和知识,从而为他日后正式走上导演之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50年,22岁的王天林独立拍出了他的导演处男作《峨眉飞剑侠》上下集,结果获得了不俗的市场反响,而从此开始,他也成为了每年都可以拍出好几部戏的”高产导演”之一。
王天林的导演作品,题材和类型涉面广泛而又丰富,语言门类也非常多:这其中不仅有粤语神怪片,还包括了像《桃花江》这样的歌舞片,《野玫瑰之恋》这样的爱情文艺片,《深宫怨》这样的清装悲情片,《家有喜事》、《南北和》这样的市井喜剧片等等,此外,他还执导过一系列厦语片和潮语片。
因能够驾驭任何类型作品,所以当时王天林也被人们叫作是“王大仙”(粤语通“黄大仙”)。
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王天林执导的电影作品数量已达上百部之多,他拍戏既能保证速度又能保障质量,像1959年他执导的《家有喜事》,就拿到过第七届亚洲影展最佳导演、最佳编剧以及最佳女主角3项大奖。
七十年代初,因其所在的电影公司电懋宣布结业,于是王天林便转投无线电视台,凭借自己在业内累积的名望被任命为“重磅监制”。在他的主导之下,一批根据古龙小说改编而成的经典武侠剧先后应运而生,譬如《陆小凤》系列剧、《萧十一郎》、《小李飞刀》以及《楚留香》等等,而扮演陆小凤的刘松仁以及扮演李寻欢的朱江正是以此而走红。
其后几年间,王天林又监制了《书剑恩仇录》、《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万水千山总是情》、《千王之王》、《京华春梦》等多部在无线电视台 历史 上有重要地位的经典剧集。尤其是《射雕英雄传》当年在内地播出之后曾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至今也仍然有影响力。随着这批作品的收视率屡屡突破新高,也奠定了王天林在无线“金牌监制”的地位。
王天林不仅监制了很多名剧,很多后来成为天王巨星的艺人都是由他捧红,比方说郑少秋、汪明荃、周润发、翁美玲等等。而“无线五虎将”之所以能在当时称霸荧屏,也少不了王天林的功劳。而如今已贵为大导演的杜琪峰、林德禄,还有包括不久前离世的林岭东导演也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而杜琪峰更是用“他不只是师父,还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没有他,我当不成导演”来形容他和王天林之间的关系。
王天林一生可谓是桃李无数,但最让他感到骄傲的,莫过于自己的儿子王晶了。在父亲的影响和熏陶之下,王晶从小就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曾经说过,父亲在自己的导演之路上提供了很多帮助和教导,也给予了自己很多鼓励,才能让他有信心继续走下去。最后,王晶亦成为了香港地区最为成功的商业片导演之一。
九十年代王天林从TVB退休之后,开始以“甘草演员”的身份出现在观众的视野,相信很多人应该都是通过杜琪峰电影,或是王晶执导的部分电影认识他的,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他贡献出了很多让人过目难忘的叔父辈角色,而《龙城岁月》一片,更是让王天林入围了第42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然而对于王天林来说,他出来演戏并不是为了夺奖,主要还是为了能跟老朋友叙叙旧,顺便过过戏瘾。而杜琪峰也怕师父退休之后一个人闷得无聊,便常常邀请他到剧组聊天,甚至帮他安排客串演出以为之解闷。两人之间的这份师徒情,也在业内传为了佳话。
为了表彰王天林推动香港影视工业和影视文化前行所作出的突出贡献,2002年香港金紫荆奖将最具有含金量的“终身成就奖”颁给了他,8年后,一代“大 娱乐 家”与世长辞,享年83岁。其生前参演的最后一部电影,是罗守耀执导的《灭门》。
尽管斯人已逝,但王天林为香港影视文化的发展所创造过的辉煌成绩却是不朽的,他永远值得人们怀缅。
作为导演,王晶和姜文谁更成功?
其实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是不一样的,真的不是很好区别谁更加的成功。
艺术标准来说其实如果是按照电影学院来看电影这件事情来说,或者说是按照电影这门艺术形式来说的话,可能是降温在这个方面更加强一些吧,毕竟鬼子来了还有阳光灿烂的日子,都是在国际上活的过大奖的。并且本身艺术性就会更高一些。
并且在优秀作品上来说的,姜文拍的少,王晶拍的多,可是王晶的烂片多,但是经典的也是不少的,这个其实也不是很好比较的。
只是去看票房和娱乐性的话,其实给大众贡献的乐趣还有产量来说,基本上姜文是不行的,毕竟王晶是千面之王,拍的种类太多了,但是姜文的电影风格,就比较独特,或者说具有很强烈的个人标签,王晶是千面之王,都驾轻就熟。
王晶的主要贡献是塑造了很多优秀的优秀演员和香港商业电影的行业中间,尤其是最佳拍档时期捧出了刘伟强等,生产喜剧的节奏的把我,还有星爷的合作,基本上是产业性的。
总结
其实成功每个人的定义真的不一样,有的人觉得身价高就是成功,其他的都没有关系,但是有的人却觉得家庭和睦,才是真正的成功。
所以个人觉得王晶和姜文谁更成功?这个问题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吧。或许让他们自己来回答,他们也会觉得并不算得上成功,毕竟他们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遗憾,只是我们不懂。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