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进攻明朝「山河月明与朱棣北征的历史明军战力强盛蒙古各部长期臣服」

时间:2022-11-29 09:24:55阅读:2384
《山河月明》剧照在电视剧《山河月明》中,对北元蒙古的征伐占据了相当大的部分。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大将军徐达率军北征,驻守北平,其主要对手是北元齐王王保保。后来,大将军蓝玉在捕鱼儿海端掉了北元小朝廷,燕王…

山河月明》剧照

在电视剧《山河月明》中,对北元蒙古的征伐占据了相当大的部分。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大将军徐达率军北征,驻守北平,其主要对手是北元齐王王保保。后来,大将军蓝玉在捕鱼儿海端掉了北元小朝廷,燕王朱棣迫降了元太尉乃儿不花,一部分归顺的蒙古人成为宁王朱权手下的朵颜三卫。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朵颜三卫出了大力,他也答应了朵颜三卫的一些条件。

到明成祖朱棣时期,北元的情况又有了变化。对照那段历史,北元分化为东部的鞑靼、西部的瓦刺,还有朵颜三卫发展起来的兀良哈,大汗在鞑靼部,主要由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后裔担任。

在《山河月明》中,朝臣向朱棣报告:鞑靼权臣阿鲁台袭杀大汗鬼力赤,拥立元顺帝后裔本雅失里为汗,引起了朱棣的警觉。朱棣出巡北京,派老臣郭骥出使漠北。不料郭骥在鞑靼被杀,愤怒的朱棣任命淇国公丘福为征虏大将军,开始对鞑靼的首次征伐。

明军出征

丘福带领明军陷入重围

丘福轻敌大败,以他为首的明军将领一公四侯全部战死。丢了面子的朱棣亲率大军北征,瓦刺使者脱欢来见,他是瓦剌首领马哈木的儿子。接着,蒙古大汗本雅失里脱离了太师阿鲁台,去投奔瓦刺了。独自与明军抗衡的阿鲁台投降了明朝,与瓦剌的马哈木等人一样,被朱棣封为王。

朱棣亲征

瓦刺使者脱欢来见

阿鲁台投降

用朱棣的话说:“这两年阿鲁台是老实了,马哈木的胆可是越来越大了。这两个人一个是和宁王,还有一个是顺宁王。名字里有和的,一点都不和气,名字里带顺的,一点也不恭顺。”所以,朱棣要再征漠北,好好教训他们。

漠北大战

朱棣坐镇军中

在漠北,朱棣率领的明军用大炮和火铳招呼蒙古骑兵。忽兰忽失温之战中,明军千里远来,在野战中以游牧民族最为擅长的骑兵对决,正面击溃了号称塞外无敌的瓦剌骑兵!此役,瓦剌三万骑兵折损殆尽,马哈木兵败后率部远遁,至死不敢再南顾。

《山河月明》剧照

《山河月明》剧照

明军大捷

朱棣迁都北京后,阿鲁台数年没来朝贺,未请旨便出兵瓦刺,还来犯边。于是朱棣再征漠北,找阿鲁台算账。看《山河月明》的剧情和相应的历史,朱棣在北征回师的途中去世,传位给长子明宣宗朱高炽。

朱棣最后一次北征

还要交代的是,阿鲁台后来被瓦刺马哈木的儿子脱欢杀了,瓦刺成为蒙古各部老大。在朱棣孙子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瓦剌与明朝保持了相对和平的关系。朱瞻基儿子明英宗朱祁镇继位后,脱欢的儿子也先成为瓦刺首领,集合蒙古各部进攻明朝。在“土木堡之变”中,明军大败,明英宗朱祁镇被俘,电视剧《大明风华》再现了那一幕。

蒙古进攻明朝「山河月明与朱棣北征的历史明军战力强盛蒙古各部长期臣服」

《山河月明》第一集前半段的剧情背景,是哪段历史?

《山河月明》第一集前半段的剧情背景展现的是“洪武北征”历史大事件,是明朝建立以后明太祖朱元璋针对北元的军事行动。数次北伐沉重打击了元朝的剩余势力,减轻了边疆危机,加强了对北方的管理。

明朝建立以后,虽然元朝已经被取代,也失去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但是有部分北方草原地区仍归元朝所有,所以明朝感到重大威胁,因此明朝政府为了进一步统一北方蒙古地区,稳定北部边疆,所以在洪武时期,朱元璋决定派兵北伐,多次出兵攻打蒙古地区,清除元朝残余势力,也是为了巩固明朝政府,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第一次北伐是在洪武三年正月至十一月,明军这次北征获大胜,在近塞的元朝残余势力遭到重大打击。第二次北征中的三路明军基本是各自为战,所以最后主力中路军战败,东路军得失相当,只有西路军取得胜利,而明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轻敌冒进。后面的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一直到第八次,北伐战争都是取得了胜利的。其中参与这些战争的有将军徐达,还有燕王朱棣。

那个时候明朝为了永绝后患,对北元残余势力一共发动了十三次大规模的北伐,有八次是发生在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还有五次是明成祖朱棣御驾亲征发动的。而明成祖朱棣,在最后一次北伐回京的过程中还病死了。明朝如此不遗余力的发动战争,也是为了不让元朝的残余势力威胁明朝的安定,维护了中央集权,巩固了明王朝的封建统治。同时也可以收复被元朝占有的北方领土,将统治疆域最大化,也为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

蒙古进攻明朝「山河月明与朱棣北征的历史明军战力强盛蒙古各部长期臣服」

《山河月明》历史背景

《山河月明》是以明代为背景的历史大剧,原创剧本,根据历史事件进行相应的改编,以朱棣为主人公,围绕他的成长史展开故事,里面融合了很多真实事件,也有一些戏剧化展示,为观众呈现原汁原味的大明历史。

《 山河月明》历史背景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封燕王,后成为明成祖,朱棣自幼随军历练、浴血沙场,经过朝堂与宫闱的洗礼,逐渐成长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军事家。

明成祖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创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杀,手上沾满了鲜血。总体来说是功大于过。朱棣缔造了众多空前的壮举,但却耗费了超过其他皇帝的民脂民膏;他开拓了空前辽阔的疆域,却使无数的将士战死沙场;他继承和开拓了朱元璋的事业,但却是篡夺了侄子的皇位,而且杀戮无数。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十岁,受封燕王。曾居凤阳,对民情颇有所知。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棣就藩燕京北平,之后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儿不花,并曾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朱元璋晚年,长子太子朱标、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棡先后去世,故朱元璋四子朱棣不仅在军事实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为诸王之首。

朱元璋立长子朱标为太子,随着时间的发展,引起诸王,特别是秦、晋、燕王的不满。他们之间早已开始了明争暗斗。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棣招降乃儿不花后,晋王忌惮朱棣的功劳,到太子朱标处发告朱棣不听自己的约束“劳师冒险”,使朱标将此事汇报给朱元璋。朱棣入朝,晋王又言语冒犯朱棣,还派人在燕王府内监视,搜求朱棣的“国中细故”,燕王每入朝,太子“数以语见侵”等等,其间剑拔弩张之势十分明显。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即位,遗诏诸王在封国,不得到京师奔丧。燕王朱棣自北平去南京,因朱允炆诏令而停止。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江防都督陈瑄以舟师降燕,燕师渡江,下镇江,直逼南京。谷王朱橞与李景隆开金川门降,南京城陷,宫中火起,朱允炆不知所终。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己巳,朱棣在南京奉天殿即皇帝位,[52]革除建文年号,改当年为洪武三十五年,次年为永乐元年(1403年)。从此开始了他二十二年的统治。

朱棣攻下南京后,下令大力搜索齐泰、黄子澄等建文朝臣五十余人,朱棣还令尽复建文所改的一切太祖皇帝制定的成法和官制,以表明其起兵目的在于恢复祖训。靖难之役是明初围绕皇权斗争日趋激化的必然结果,朱棣以强藩起兵夺取皇位后,北方不再有强藩存在。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在第五次征蒙古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享年六十四岁。庙号太宗,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葬于长陵。嘉靖时期改庙号成祖,改谥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传位太子朱高炽。

电视剧遵循尊重历史、保持小事不拘、大事不虚的原则。还邀请了一批历史专家坐镇,专家会把控历史事件的细节,除了史书之外,采纳史学家的观点。拍摄使用的主控设备为好莱坞等级,有四台监控,并会采用6k画质拍摄。

而且电视剧的主创阵容经验丰富,导演高希希凭借《三国》、《楚汉传奇》等剧集,摘得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白玉兰奖最佳导演奖等众多奖项。此外,《山河月明》还有编剧董哲、美术指导邵昌勇、造型指导陈顾方、方思哲等业内专业人士加盟,从主演到幕后班底的强大阵容,让剧集的每个细节都得以被精心打磨,保证了剧集品质。

以上是《山河月明》历史背景的主要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精彩资讯,还请继续关注哦。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