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学论述题「读懂电影1小时掌握塑造影史的51个关键类型」
剧荒的时候如何快速找到对口的电影?常见做法是登陆某瓣或各大视频网站按照评分和热度筛选,一般来说口碑越好,踩雷几率越低。
但是,热爱小众电影、口味比较刁钻的影迷则通常要点击更具体的标签查看,如邪典电影或实验电影。可如果不清楚确切类型,又或是只能描述大致兴趣方向,没准还得发帖求助网友:“有部电影像梦一样毫无逻辑,还有眼球被割开的场景,求推荐类似的!”
《一条安达鲁狗》,1928年,路易斯·布努埃尔
这部电影旨在遵循梦的逻辑,由一系列不相干的事件组成,充满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超现实画面,其中之一便是令人震惊的开场 —一个女孩的眼睛被剃刀切开。
咳咳,这个时候,如果你有一本电影类型指南,就能快准狠地找到心仪的影片啦!
今天要推荐的这本《读懂电影》囊括了塑造世界电影史的51个关键类型,对400多部影史经典做出划分,保证质量,便于查阅。
更重要的是,了解关键电影类型就是了解各类电影革命、流行趋势、电影术语以及社会历史语境,而正是这些内容,构成了世界电影史。
[英] 罗纳德·伯根
2022年6月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
小而全的极简世界电影史
内文页-目录
从1895年电影诞生到本世纪初期,书里将电影划分五大发展时期:默片时代→有声电影→战争时期→战后时期→20世纪60年代及以后,解说了西部电影、动画电影、新浪潮电影、邪典电影、女性主义电影等51个电影类型。
每个时期都有一种鲜明的代表性颜色,阅读过程中可快速定位,轻松捋清各个电影类型的发展顺序。
内文页-结构展示
书中每个小节结构统一,标识清晰,既有简明概括,又能联动其他流派或时代背景进行深度挖掘,还介绍了每一个类型的主要导演和代表性影片,点面结合,利于消化理解。
以默片时代就兴起并活跃至今的“幻想主义电影”为例,此类型的电影通常会通过一些特技效果让人们注意其与现实的差距。幻想主义电影流派的导演们就像是魔术师,乐于使用障眼法,有意地让观众区分开电影和现实。
《火车进站》,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
电影诞生不久后就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派别: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试图捕捉现实,而乔治·梅里爱的电影则努力让电影偏离现实。
《橡皮头》,1901年,乔治·梅里爱自导自演
梅里爱是一位魔术师、动画师、发明家、机械师,他实验使用错觉摄影法来呈现魔术般的视觉效果,后续又发明了诸如叠加、多重曝光、抠像、淡入淡出和定格动画这类技术。例如,在《管弦乐队队员》(1903年)中,梅里爱扮演一个音乐大师,他不断地拿掉自己的头,再换上新的。他不断地把换掉的头扔到一排电报线上,就这样组成一串音符。电影《月球旅行记》(1902年)则呈现了一个不可能的世界——宇宙飞船撞进了“月球人”的眼睛里。
《月球旅行记》,1902年,乔治·梅里爱
动画与电影的过渡阶段最早、最知名的幻想主义电影。梅里爱将自己的想象融入凡尔纳的未来主义小说中,将真实的鬼脸镜头叠加在“月球”上,营造出月球人被宇宙飞船击中眼睛的效果。
梅里爱开创了幻想主义电影的先河,后世的幻想主义电影灵感来源不一而足,从阿拉伯民间故事到神话故事,再到《哈利·波特》。拉乌尔·沃尔什的《月宫宝盒》(1924年)为好莱坞的特技效果建立了新标准。在这部电影中,道格拉斯﹒范朋克饰演的男主角爬上一条魔法绳索、骑上长翅膀的马,并乘坐魔毯飞跃屋顶。
《月宫宝盒》剧照
此外,有些做动画师起家的导演(如蒂姆·波顿、特瑞·吉列姆和杨·史云梅耶)能将动画和实拍结合,或者以动画的视角来看实拍。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让·科克托应该属于超现实主义的派别,但在《美女与野兽》(1945年)中,他对错觉感的使用更多是为了让观众陶醉其中,而非惊吓观众。
《美女与野兽》,1945年,让·科克托
让·科克托最喜爱的男演员让·马雷在本片中扮演野兽,化妆师十分出色地把他装扮成了一只猫形野兽,野兽盛情宴请了美女(朱赛特·戴饰),但却不让美女看见他的真容。桌子上的烛台底托是用人手做的,这是导演为了营造魔幻的环境氛围提出的创意,最终由艺术指导克里斯蒂安·贝拉尔实现。
除了上述代表性导演,其他同类作品还有《绿野仙踪》,1939年,弗莱明;《吹牛大王历险记》,1943年,约瑟夫·冯·巴基;《萨拉戈萨手稿》,1964年,沃伊切赫·哈斯;《时光大盗》,1981年,吉列姆;《爱丽丝》,1988年,史云梅耶;《查理与巧克力工厂》,2005年,波顿。
《爱丽丝》剧照
相关类型则有表现主义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动画电影、消遣主义电影、特效电影,读者可融会贯通多个电影类型,构建立体的知识体系。
书里还突出了重要的国际电影突破以及黑泽明、费里尼和阿莫多瓦等著名导演对世界电影的贡献,全面系统地追溯了电影发展史。
比如在东方主义电影一节中提到,黑泽明的《罗生门》(1950年)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横空出世,为日本电影打开了进入西方世界的大门。黑泽明的三部作品被轻而易举地改编成了西部电影,他也曾在自己的作品中致敬美国电影和通俗小说,并两次改编莎士比亚戏剧,搬上中世纪日本的舞台。
书中每节都配有官方授权的电影剧照、海报或照片,100多张高清图片定格影史经典,通过这些配图,读者可以直观了解各类型的特点。
滑稽剧一节中,美国默片喜剧四巨头之一的巴斯特·基顿其作品是喜剧与电影技术结合的绝佳例证,电影笑点的多少取决于剪辑、机位和时空张力。他的电影艺术在《将军号》(1926年)中到达了巅峰。
《将军号》,1926年,克莱德·布鲁克曼/巴斯特·基顿
这部实景拍摄的电影设定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这也是它的特别之处。它的电影摄影让人想起马修·布雷迪的现代摄影。巴斯特·基顿在拍摄中使用了一些道具,比如他驾驶的同名机车。
卡里加里主义电影一节中,罗伯特·维内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1919年)以其风格化、扭曲的布景、怪异角度的摄影和人工照明营造出噩梦般的氛围,成为20世纪20年代德国电影的标志。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1919年,罗伯特·维内
邪恶的卡里加里医生(维尔纳·克劳斯饰)照看着嗜睡症患者塞萨雷(康拉德·韦特饰)。在卡里加里的催眠之下,塞萨雷绑架了简·奥尔森(丽尔·达戈沃饰),又在半路上丢下了她。虽然大部分情节发生在游乐场里,但由电影美术设计师瓦尔特·勒里希、赫尔曼·伐尔姆和瓦尔特·赖曼制作的扭曲的彩绘装饰让整部影片有种噩梦般的不真实感。
本书知识点多,资料性强,并且附有电影流派及分类年表、常用电影术语表和影人、影片索引,便于电影爱好者查阅学习,一本书读懂第七艺术。
内文页-年表
这还是一份比top250更有保障的佳片清单,提及的450位知名影人、400多部经典影片都在索引中逐一做出类型划定,读者可以迅速翻到感兴趣的一节,找到对口的影片~
内文页-代表影片
小巧精致的随身电影指南
32开圆脊精装,可随身携带、随时充电。
撞色板块划分,鲜红标志指引,设计感十足。
内文采用128g哑粉纸,全彩4色印刷,温润细腻不反光,还原高清剧照细节。
本书由拥有46年历史的国际知名出版集团Quarto出品,其图书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畅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读懂电影》属于Quarto系列书“isms”中的一本,该系列书带你阅尽经典绘画艺术、现代艺术、建筑、摄影和电影中的代表风格与流派。
书系中的每一册都梳理了该艺术门类在不同时期的代表性风格,以及垂名青史的名家、名作,是厘清艺术中关键概念的绝妙读本。
Quarto ...isms
“读懂”系列套装(共5本)
2022年6月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
影视编导专业学的都是什么
编导考试内容具体的科目如下: 1、文艺常识 文艺常识总分100分,几乎全是选择题,考察的是学生对古今中外文学、电影名人及其作品,以及人物角色、文学作品的综合考察,范围远比学校的语文课更广泛。文艺常识大部分是要依靠理解性的记忆来完成,对学生的记忆力要求很高。 2、影评分析 影评又被称为“影视批评”,需要运用电影学的综合知识,包括从角色选取、色彩搭配、镜头运用、剧情结构、声光电的运用、音乐配乐等各方面对电影进行评述。 3、故事写作 考察的除了学生的想象力,也对学生的电影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提出考验。有的学生的故事具有很强的可拍性,但有的学生故事很美,要拍摄就显得非常困难。 报考影视编导可以到湃乐思教育咨询一下,北京湃乐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专注于传媒类艺术考试的教育品牌。湃乐思教育以沉淀十八年的艺术考试经验结合互联网科技手段,根据考生真实需求,通过自主研发的PLS online school OS 2.0教学系统,打通线上线下学习场景,实现名师一对一教学。简述为电影成为一门独立艺术做出巨大贡献的三个人 并叙述具体功绩
1、埃米尔·雷诺
埃米尔·雷诺(Emile Reynaud,1844年12月8日-1918年1月9日),19世纪的法国人埃米尔·雷诺(Emile Reynaud)被誉为是“动画的鼻祖”。
他发明的光学影戏机奠定了动画的技术基础,是动画放映系统最早的雏形。1907年,他设计出三维效果的立体电影。1918年,雷诺在塞纳河畔伊夫里逝世。
2、路易斯·卢米埃尔
路易斯·卢米埃尔(Louis Lumière,1864年10月5日-1948年6月6日),出生于法国,电影发明家、导演、制片人。
他为人类电影事业的进步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他和兄弟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发明了电影摄影机,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了世界上公开售票的第一场电影。
3、路易斯·艾梅·奥古斯汀·雷·普林斯
路易斯·艾梅·奥古斯汀·雷·普林斯(Louis Aimé Augustin Le Prince),生于1842年8月28日,1890年9月16日失踪,是一位法国发明家。
电影史学家将他视为真正的早期电影之父。他用单镜头摄影机在纸质胶片上拍摄了最早的运动影像。他是法国人,也在英国和美国工作。
扩展资料
埃米尔·雷诺个人发明:1876年,雷诺决定为一个孩子制作一个光学玩具,在转盘活动影像镜(Phenakistiscope)和西洋镜(Zoetrope)的基础上,他设计了活动视镜,并于1877年12月21日申请了专利。该设计用12面镜子拼成圆鼓形,彩色的图片条装在其中。
当玩具旋转的时候,反射出每一幅图片,而不需要复杂的机械装置。图片条展现了清晰、明亮、不失真的动画效果,并且没有抖动。他在巴黎租了一套公寓,将活动视镜商业生产,在1878年巴黎世界博览会展出,引起轰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路易斯·普林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路易斯·卢米埃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埃米尔·雷诺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