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堂都在播这部大胆挑战禁忌的国产剧治愈了我的精神内耗

时间:2022-11-26 22:28:02阅读:2212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谈生死是一件忌讳的事。但你绝对想象不到,在中国有一门课程。不仅大谈生死,撰写墓志铭和遗嘱,甚至还分享自己离死亡最近的经历。这门课程,就是广州大学独有的生死学课程。自开设生死学课以来,…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谈生死是一件忌讳的事。

但你绝对想象不到,在中国有一门课程。

不仅大谈生死,撰写墓志铭和遗嘱,甚至还分享自己离死亡最近的经历。

这门课程,就是广州大学独有的生死学课程。

自开设生死学课以来,这门看似小众的选修课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和喜欢。

成为了广州大学最爆的一门选修课。

最近,这门特殊的课程上了热搜。

原因就是课堂上,老师播放了一部和课程相关的电视剧,通过电视剧来为学生进行授课。

对于在课堂上,看到国内有相关题材的电视剧,不少同学都表示惊喜。

而这部电视剧,就是近期热播的《三悦有了新工作》。

该剧由B站出品,李漠执导,周依然、杨新鸣等人主演的治愈成长剧。

讲述了95后殡仪馆化妆师赵三悦从对这份职业的未知,到感悟生死,用心学习遗体化妆的故事。

作为一部小成本网剧,《三悦有了新工作》的成绩十分亮眼。

播出后拿下平台电视剧热播榜冠军,更是连续27天的冠军霸榜。

累计播放量1.2亿,超100万人观看。

口碑也出奇的好,豆瓣评分8.3,B站评分9.6,成为今年口碑最好的国产剧之一。

评论区被“中国版《入殓师》”、“今年看过最好的剧”、“无声之中显惊雷的作品”等好评填满。

甚至有一些观众评价:没想到,这部大胆挑战禁忌的国产剧,治愈了我的精神内耗。

那作为一部禁忌话题的国产剧,《三悦有了新工作》为什么如此受观众喜欢?

1、

租不到房,找不到对象,不出席婚礼,这部剧揭开殡葬业的无奈辛酸。

对于殡葬业,除了让人恐惧。

在很多人眼中,它常常是“铁饭碗”或高收入的代表。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三悦有了新工作》中,就通过女主赵三悦(周依然 饰演),全面为观众展示了真实殡葬业的样子。

有工作上的不适。

女主赵三悦大学学的舞台设计专业,但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工作。

最终在大姨的介绍下,她去了殡仪馆上班。

对于一个新手来说,女主面临的挑战可谓是很巨大。

上班第一天就被师傅安排晚上值夜班,半夜女主去藏尸间存放尸体,结果听到一个柜子中有声音。

女主缓缓拉开柜子,一具面色惨白的男尸出现在眼前。

正当她仔细查看时,男尸突然睁开了眼睛,还喊了句:好冷啊。

于是,女主当场被吓晕。

除此外,殡仪馆停放着各式各样的尸体,尤其是一些出了事故的尸体,外表可谓是惨不忍睹。

所以作为新手的女主,每一次面对尸体,都会反胃。

更别提,女主还要把往生者伸出来的舌头,塞回对方嘴里这样的操作。

有工作的忙碌。

作为一个服务行业,面对死亡这种随机性的事情,殡仪馆注定充满了忙碌。

除了正常的上下班和值班外,在特殊的时间里殡仪馆会更加的繁忙。

车队司机小四川,在过年晚上值班。

刚端上热气腾腾的饺子准备吃,就被队长打电话通知搬运尸体。

而这之后,就是接连不断的电话,一晚上接了很多具遗体,忙到晕头转向。

一盘饺子也由热变冷,甚至要花费5次才能吃完。

有工作的不被理解。

因为人们“谈死色变”。

不管是殡葬行业还是从事殡葬工作的人,都成了被嫌弃的对象。

所以相比较殡葬工作的辛苦。

殡仪馆内的工作人员,最大的压力其实是来自于外界对于殡葬行业的态度。

比如女主,当母亲知道她在殡仪馆上班后,坚决反对。

因为母亲是开婚纱店的,如果让周围的人知道女儿在殡仪馆上班,她的生意就没法做了。

如果打车去殡仪馆,根本打不到车,只有将目的地改成附近的伤心面馆才可以。

租房的时候,当女主告知自己的职业。

房东都怕染上晦气,直接拒绝。

最终,女主只好选择与同样在殡仪馆工作的周娅男和梁格格同住。

而这两个同事,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师姐周娅男因为工作,常年找不到对象。

甚至在自己父亲去世时,母亲还把原因归结于师姐在殡仪馆工作。

殡仪馆的主持梁格格,工作之余在一家高级餐厅弹钢琴。

可当餐厅老板知道她在殡仪馆上班后,便立马辞掉了她。

就如女主师姐说的:

这份工作会遭到各种亲朋好友的嫌弃,对象只能内部消化,每天累死累活,一个月工资七千不到。

而正是因为殡葬行业被外界有色眼镜的看待,让这些人无形中被孤立了。

所以当被外界问干什么工作时,她们会说是服务业。

还给自己设置不少限制。

不参加朋友婚礼,不和好朋友握手,不跟他们说再见。

可以说,该剧通过女主和身边的人。

把所有殡葬业从业者面临的困境,一点点真实地揭露和展现了出来。

让人感受和共情到她们的无奈和心酸。

2、

患病被父母抛弃的女儿,失去儿子的父母,这部剧讲的不就是你们所经历的世间百态?

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何况是带着故事逝去的人。

所以这部剧虽然披了职场剧的外壳,但它讲述的是殡仪馆里,三悦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

通过这些人背后的故事,让观众看到了五味杂存的世间百态。

比如开头提到的,女主值夜班被藏尸间抽屉吓晕的“尸体”。

他叫秦伟,是殡仪馆请来专门拍摄纪录片的导演。

为了更好地拍摄,所以他晚上去了冷冻室体验生活。

后来在聊天中,女主才得知,秦伟患了癌症,而且是晚期。

一周后,秦伟因为肺部严重感染离世。

这个年轻鲜活生命的离开让人悲痛,但他背后的故事却更让人感慨。

秦伟有一对孪生姐姐,大姐身体健康,二姐却患有心肌炎。

父母为了生养儿子秦伟,狠心将二姐送人。

大姐亲眼目睹父母的行为,18岁后就离开了家,再也没回来过。

二姐成年后找到了亲生父母,但却在见亲生父母时猝死了。

在二姐葬礼上,抚育她的养父母只是怔怔地沉默,遗弃她的亲生父母却哭得肝肠寸断。

而在秦伟的葬礼上,亲生父母意外的安静。

这前后的对比,显得格外讽刺。

就如女主大姨说的:有些人,就喜欢用眼泪和大嗓门,来证明自己没错。

因为很多时候,和悲痛的哭泣相比,无言的沉默或许才是真正的悲伤。

在秦伟的告别会上,消失许久的大姐也回来了。

她是为了完成对秦伟的承诺,让父母好好活着。

只是,她用的不是爱和原谅,而是恨。

有一位往生者,名叫魏宁凯。他是一家大公司的设计员。

本该前途无限的他,却遭遇了一场车祸,年仅24岁就离世了。

但这个看似意外的事故,却因为魏宁凯的一个备用手机,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故事。

在父母眼中,魏宁凯一直都是自己的骄傲。

从小听话懂事,读书优秀,上大学时常常拿奖学金。

毕业后找到了好工作,还会每个月给父母生活费。

但和阳光健康的朋友圈不同,在魏宁凯备用手机的朋友圈上,他显得忧郁迷茫。

工作上的不如意和突如其来的肺病,让魏宁凯看似完美的生活开始崩塌。

为了让父母安心,他选择独自去消化这些失意。

最终,由于服用治疗的药物导致头脑昏沉,出了车祸。

那一刻父母才明白,他们要儿子懂事,要儿子勇敢,要儿子出人头地,要儿子拼命往上爬。

却唯独忘记问儿子,他自己想要什么。

只是,当他们记起来问的时候,那个懂事的儿子早已无法再回答了。

除了这两个往生者外,剧中每个往生者和他的家庭,都是一个故事。

有为出轨丈夫,办葬礼的妻子。

有为拿到父亲赔偿金,状告医院的不孝子。

有为找到房产证,弃死去父亲不顾的家人。

还有被日本人,迫害的奶奶。

这一个个或喜、或悲、或无奈的故事,不仅讲透了世间百态,也让我们学会了思考。

3、

直面禁忌话题,用“死”讲“生”,国产剧的新格局正在打开

生老病死,一直是大家的禁忌话题。

这也导致,大多数国产影视剧都在规避“死亡”的话题。

但今年开始,国内关于死亡的影视作品多了起来。

上半年的《人生大事》让我们认识了殡葬业,年底将上映的电影《保你平安》聚焦墓地销售员。

还有胡歌主演的《不虚此行》,讲述的是悼词从业者。

这部《三悦有了新工作》,更是让我们真真切切了解到殡葬业,直接体现出了国产剧应有的素养。

这些作品的出现,不仅是国剧题材的大胆拓宽,也让我们看到国产剧的格局正在打开。

因为,知死,才能更好的生。

而这,其实也是《三悦有了新工作》这部剧,所要表达的。

女主赵三悦,曾经也很上进。

从舞美学校毕业,去剧院实习,认真工作,成为了实习期考核唯一拿满分的人。

但剧院还是拒绝了她,只因为她是个女孩。

在工作上接连被拒后,回家后还要面对母亲的训斥:

你脑子不好使,脾气还差,成天哭丧着脸,活该选不上你!

就这样,女主选择不再找工作,在家躺平啃老,最终被赶出家门。

漫无目的飘荡的女主,找不到生活的动力,甚至想去跳桥自杀。

当别人告诉女主自己癌症晚期时,女主投来的也是羡慕。

因为患病活不久了,就可以什么都不做,再也不用强撑着精神头活下去了。

此时的女主虽然一直在说死,但其实她并不了解死亡。

直到她进入殡仪馆工作,才让她逐渐明白了什么是死亡。

死亡是孤独的。

沿着一条黑漆漆的巷子,一直往前走。

不能拐弯,也不能回头,只能你自己一个人往前走,沿着这条道,一直走到黑。

死亡是残忍的。

一个手机修理小哥,工作时突然猝死。

他的父母千里迢迢赶来送儿子最后一程。

母亲带来了一大包洁白柔软的棉花,因为小哥提过想念家中蓬松的棉被。

死亡是绝望的。

一位往生者因车祸去世,她的丈夫一直无法接受,甚至患上严重的抑郁症。

始终没有来殡仪馆认领遗体。

而女儿因为妈妈的去世,认为是自己导致的,有了自虐的倾向。

死亡也是温暖的。

女主把一个往生者的骨灰埋在大树底下,结果没多久这地方长出了嫩芽。

然后又开出了许多小花,让这抹死亡充满了暖意。

让我们再回到故事的开头,女主为什么会想死呢?

她并不是被突如其来的困难压垮,而是找不到活下去的动力和意义。

而在殡仪馆,她理解了何为“死”,更懂得如何“生”。

于是她正式开始了新生。

享受生活,努力工作,学会和母亲去和解。

对殡仪馆的工作也有了浪漫诗意的理解:

我是生的守门员,你是死的摆渡人。

而这也正是这部剧所传递的核心议题:

很多事都是稍纵即逝的,不要被升职加薪、攀比抬杠那些生活里的琐事冲得晕头转向。

放平心态,用平常心面对生活、面对困境,发现生活中每一刻的美。

然后由衷说一句:

活着还是不错的。

青石电影|小猪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大学课堂都在播这部大胆挑战禁忌的国产剧治愈了我的精神内耗

《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你看完该视频有哪些感触?

最大的感触就是以后得好好生活,少一点抱怨,多一些努力,因为有时候活着就是一种幸福。

《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这则视频爆火,我自己也反复观看了几遍。“二舅”身残志坚,不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在苦难中寻找幸福,活得很励志。

“二舅”原本是少年天才,成绩十分好,前途可以说是一片光明。但是却遇到“庸医”,最终落下残疾。

在面对这种不幸的时候,“二舅”也彷徨过,试图放弃,因此他在床上躺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但是庆幸的是,他后来想通了,他要养活自己,养活这个家庭。他学做木匠,有了一定的收入,还抱养了女孩“宁宁”,生活从此有了“光”。

其实,“二舅”最治愈我们的还是他在面对生活不幸时候的勇敢和不屈。当代年轻人生活也过得并不容易,可以说是压力山大。但是不同于二舅的是,很多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缺乏足够的勇气。

我们喜欢抱怨生活的不公,有时候干脆选择放弃或者是“躺平”。就好比说我自己,有时候在工作中遇到难题的时候,会抱怨领导,甚至迁怒周边的朋友、亲人,让他们成为我的“出气筒”。

我也知道这么做很不对,但是却很难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我们“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做事不愿意过多的付出,想得最多的就是得到怎样的回报。所以,以后还是脚踏实地去做一些事情。

同时,也反思自己一直不满足于平凡,总想有所作为,但是生活告诉我,我真的是个普通人。当现实和理想高度矛盾的时候,我就会变得不自信,甚至一度怀疑自己的能力。

当代的年轻人或多或少都存在“精神内耗”,而我们也不可能仅仅凭借这一则短视频来彻底治愈自己的精神内耗。我们需要不断思考,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探索未来的方向。

总得来说这则视频还是带给了我们很多的正能量,最起码让我们意识到并不是只有自己的生活不容易。那些比你生活还要难的人都在努力,你还有什么资格去一直去埋怨。

人的一生都在探索,直至死亡。虽然可能你最终也没能找到答案,但是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你学会了成长,而那之后你的人生也就明朗了。

大学课堂都在播这部大胆挑战禁忌的国产剧治愈了我的精神内耗

“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刷屏,说说你面临的精神内耗是什么?

这两天被一则名为“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短视频刷屏,小伙伴们称赞主人公“二舅”太治愈。

我也反复观看了这则短视频,视频全长11分半钟,但却浓缩了“二舅”的大半生。“二舅”是少年天才,却因为庸医的误诊,落下终生残疾。

起初,他在面对这种不幸,也十分痛苦,在床上躺了一年多。但是既然活着,生活就得向前,他想清楚了这点并开始挣扎。

学做木匠,养活自己,努力让自己不成为别人的负累;日日夜夜辛劳,想要照顾好母亲和养女宁宁;也曾拥有过不确定的“爱情”,渴望组建一个完整的小家庭,但是女方对自己的态度终究是谜。(随着女方的离去,这段缥缈的“爱情”也不复存在)

“二舅”之所以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我想是因为我们的父母和他很像,我们和他更像。父母为子女一生奉献,年轻的时候养育子女,中老年又为我们成家立业操心,到老还怕成为孩子的拖累。看了“二舅”,带给我们更多关于父母的思考。

而思考并不局限于父母,还有我们自身。当下许多年轻人的生活又何尝不是“二舅”那般,挣扎中拼搏,拼搏中挣扎。苦苦追寻想要的生活,但是却难免遭遇种种不堪。与其觉得“二舅”可怜,其实还不如可怜自己,甚至说我们过得还不如他。

发这则短视频的作者说自己的精神内耗被二舅治愈了,但是真的能够永久治愈吗?我想并不可能,这种治愈的效果注定是短暂的。

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我们这种普通人,几乎都在面临着精神内耗,。单单说我自己,“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总是渴望有所作为,生活中照顾好家里的每一个人。但是后来我才发现,自己的渺小。

我不认为自己不努力,但是生活中我们不仅可能会遭遇“天灾”,“人祸”也会时常发生,犹如“二舅”那般。

工作中,我渴望和领导、同事友好交流,不过这并不会按照你预想的那般。你会因为一些事和同事产生分歧,记恨对方或者被对方记恨;你会因为领导给你安排很多的事,心生不满,但是却无可奈何。

生活中,我希望照顾好父母、爱人和孩子。但是有时候就是会顾此失彼,甚至“全线崩塌”。“一地鸡毛”的生活,似乎失去了生活存在的意义。

没有足够的时间,没有足够的钱,没有任何资本能够让自己停下来,“无所事事”。我渴望变成自己想要的那种优秀,但却发现那只是“渴望”。

不过,有一点我发现是真的。人的确是在经历一些人和一些事之后就变了,会变得沉默、会变得不那么勉强自己。我想“二舅”内心也有不甘吧,只是他选择了生活,选择了勇于面对现实。

还记得他那本笔记上写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是他之前的生活信仰,却也成为之后的人生信念。

其实,仔细想想人生的底色就是平凡,我们之所以会精神内耗,是因为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不平凡的人生。生活怎么选,关键还是在于自己。

用一辈子去成长,用一辈子去完善自我,这或许就是人生的主旋律。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