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白兆仙山成就儒雅少年武汉教育电视台国学少年首期节目在白兆山收官第二期节目在白兆山开拍
随着武汉教育电视台《国学少年》首期节目在白兆山圆满收官,昨天(7月15日)白兆山又迎来《国学少年》第二期节目的开拍暨第二批小学员游学之旅的开启。“修学游艺 ,知礼明德”第一课开笔破蒙,开启白兆山游学第一天…
随着武汉教育电视台《国学少年》首期节目在白兆山圆满收官,昨天(7月15日)白兆山又迎来《国学少年》第二期节目的开拍暨第二批小学员游学之旅的开启。
“修学游艺 ,知礼明德”第一课开笔破蒙,开启白兆山游学第一天
开笔,是中国古代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形式的称谓,俗称“破蒙”,古代读书人只有开笔破蒙后方可入学读书,因此被称为“人生第一大礼”。
古时“开笔礼”仪式一般包括这样几个环节:端正衣冠、鞠躬行礼、击鼓明志、启蒙描红、朱砂启智、启蒙教育、封存心愿、感恩父母等。
昨天(7月15日)由于时间关系,只进行了其中三项。
古人云:“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孩子们在老师的示范下整衣领,掸衣袖,查纽扣,拉衣角……
用朱砂在孩子们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又称“开天眼”,意为开启智慧,以此寄托美好的愿望。老师逐个在每个孩子的额头上点上朱砂红痣,希望孩子们从今以后眼明心亮,读好书、好读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古时家长希望,老师用“戒尺”规范孩子的行为。授戒尺的仪式,所有孩子看在眼里,更多的只是起警示作用:心有戒尺知高低,心存敬畏不妄为。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