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命后卫师闽西子弟(绝命后卫师这本书读后感作文450字)

时间:2022-08-12 02:50:50阅读:2506
82年前,一支由6000多名闽西子弟组成的“客家军团”,在湘江之畔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直至全部牺牲,书写了红军历史上惨烈而悲壮的一页。82年后,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福建省委宣传部根据这段历史,联合摄…

82年前,一支由6000多名闽西子弟组成的“客家军团”,在湘江之畔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直至全部牺牲,书写了红军历史上惨烈而悲壮的一页。82年后,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福建省委宣传部根据这段历史,联合摄制了电视剧《绝命后卫师》。作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献礼片,该剧近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推出。

《绝命后卫师》以6000多名闽西子弟为主的红军第5军团第34师在长征时承担后卫作战任务,一路喋血鏖战,在中央红军纵队的身后筑起了一道血肉屏障,几乎全师牺牲的壮烈事迹为素材。

◆ ◆ ◆ ◆

红三十四师最后的悲壮历程

红三十四师的前身是独立第七师,全师6000人大部分来自闽西的龙岩和三明,编入红五军团。

1934年10月,8.6万余红军主力从江西开始浩浩荡荡的长征,红五军团担负起殿后的重任。而红五军团红34师是后卫的后卫,在敌军密不透风的防线内掩护部队前进。

连续突破3道封锁线后,中央红军遭遇了蒋介石和湘桂粤军阀在湘江以东地区布下的号称“铁三角”的第四道封锁线,陷入危难时刻。

桂湘地带多喀斯特地貌,连绵不断的丘陵使湘江之东增添几分凶险。为阻止红军越江西进,蒋介石部队在湘江与桂黄公路间的丘陵上赶修了140多座碉堡。20多个师的敌军布防在全州、兴安、灌阳之间的“铁三角”地区,构成了第四道封锁线中最严密的部分。密不透风的防线,加上潇水和湘江两道天然屏障,使得蒋介石企图全歼红军于湘江以东。

红34师掩护主力红军过永安关、经水车、灌江,逼近湘江东岸,这一系列作战撬动了蒋介石“铁三角”的口子,为红军主力抢渡湘江争取了时间。然而,作为后卫的34师西去的道路被阻断,陷入三面受敌的局面,形势万分严峻。

在继续抢渡湘江无望的情况下,红34师师长陈树湘当机立断,率领部队东返,准备沿原路转至湘南打游击。部队在青龙山、新圩两地遭到追堵,损失惨重。敌人亦调整部署,对红34师实施四面包围,企图一举歼灭。

危急时刻,陈树湘决定:寻找敌人薄弱的地方突围,到湘南发展游击战争;万一突围不成,誓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红34师此时处于白崇禧的统治区,孤军奋战,兵力、粮食、弹药都得不到补充。在打退敌军的一次进攻后,韩伟建议:乘胜突围,不能错失时机。陈树湘师长决定,由韩伟指挥100团部队掩护,陈树湘和师参谋长王光道率领其他部队共约400多人,迅速向东突围。

红34师最后仅剩下100多人,在王光道和第101团团长严凤才的率领下,坚持山区游击战,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大部分牺牲,殒灭在湘桂交界的群山中。

“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这是湘江边上流传多年的一句话。红34师被誉为中央苏区的“钢铁之师”,屡立战功,一腔热血洒在湘江畔,早已融入山河。

◆ ◆ ◆ ◆

拍摄路上的“铁血长征”

拍摄现场

和一般长征剧相比,《绝命后卫师》将焦点放在长征的非决策层,即普通的红军指战员身上。在刻画以师长陈树湘、师政委程翠林以及团长苏达清、韩伟、蔡中等34师核心指挥员的同时,挑选了赖老石头父子、林金成三兄弟、张桂雄夫妇等一系列人物组合来丰富全剧的人物结构。正是这些普通人在后卫阻击中的坚守,在明知道是一路赴死的战斗中用生命保全了红军主力,保全了中国革命的红色火种。

《绝命后卫师》的拍摄是一场艰难的战斗,全组演职人员上演了一场现实版“铁血长征”。在前期筹备中,剧组数次派遣美术组前往福建、浙江、江西、湖北等地选景,最后决定将主场景搭设在长征出发地福建长汀。长汀是革命老区闽西根据地,在那里随时随地可听到真实的革命故事。剧中两个片段就取材于长汀当地的真实故事:一个农民把自己的6个儿子送上了战场,最后全部牺牲,老人为此哭瞎了眼;一个是丈夫当兵,妻子一等就是75年。

为保证战斗场景的真实感和视觉冲击力,剧组请了八一电影制片厂最好的烟火师,共使用了2吨TNT、10万发子弹,数千次爆炸,重现了红军英勇战斗的历史画面。

◆ ◆ ◆ ◆

燃爆的情节 人们心中的回响

《绝命后卫师》播出后,在各地引起了热烈反响。长汀县当地群众纷纷表示,要始终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更好地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树立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福建籍湘江战役红军烈士纪念碑

长汀县三洲镇党委书记廖飞:

三洲有幸作为该电视剧的主要拍摄现场,看了以后,感受很深:一个是来之不易,大家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是无数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倍加珍惜。再一个就是时不我待,在和平年代,我们更要把这种苏区精神,长征精神传承好,把我们三洲建设得更加美好。

长汀县河田镇蔡坊村党支部书记王日荣:

蔡坊村很荣幸作为绝命后卫师剧拍摄的主景地,第一集就看到了我们村的许多影子,接下去会更多,我们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

长汀县三洲兰坊村村民肖和进:

电视剧《绝命后卫师》春天的时候在我们三洲兰坊这边拍摄,当时是雨季大雨不断,演员极为辛苦,可以想象红军当年在后有追兵前有堵截的困境中是多么的不容易啊,所以更应该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长汀籍党员干部蔡进伟:

长汀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这部片子又在长汀取景,作为长汀人,我感到无比光荣。“蔡进伟说,“一直对这部剧很期待,看了第一集后正如期待中的样子,场面效果相当不错,充分体现了红军不畏艰险、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令人震撼!

参演剧集的武警龙岩支队官兵:

电视剧里红军都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真的是这样,我们在拍戏时就是不停的走路,脚都磨出了泡,穿的又脏又破,还没办法洗澡,我们演戏都觉得苦,想想当年更差的条件、更大的困难,还要面对生死,他们是怎么挺过来的?这让我对信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