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人世间人民史诗的艺术书写

时间:2022-11-24 23:00:25阅读:3948
作者:李蕾 牛梦笛壬寅年正月,老百姓阖家团圆增加了一个新内容——看电视剧《人世间》。这部改编自梁晓声“茅盾文学奖”获奖同名小说,李路执导并担任总制片人,王海鸰、王大鸥编剧,雷佳音、辛柏青、宋佳、殷桃等…

作者:李蕾 牛梦笛

壬寅年正月,老百姓阖家团圆增加了一个新内容——看电视剧《人世间》。这部改编自梁晓声“茅盾文学奖”获奖同名小说,李路执导并担任总制片人,王海鸰、王大鸥编剧,雷佳音、辛柏青、宋佳、殷桃等实力派演员参演的现实题材作品在央视一套和爱奇艺播出后,获得了收视和口碑双赢。作品以居住在东北某省会城市一户周姓人家的生活为脉络,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描写50年来老百姓所经历的跌宕起伏的人生,以及中国社会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强大的主创阵容,过硬的艺术质量,深刻的主题立意,使这部作品迅速出圈,关注度和好评一浪高过一浪。截至目前,该剧平均收视率1.55%,单集最高收视率1.98%,爱奇艺站内热度破9500 ,话题累计阅读量超100亿,豆瓣评分8.1分。迪士尼已预购了《人世间》的海外发行权,不久的将来将在海外传播。

电视剧《人世间》海报

在《人世间》收官之前,本报影视评论版推出一期专刊,与大家分享观剧心得。

真实的力量汇聚全年龄层观众

《人世间》观剧用户画像显示,30岁以下年轻用户占46.8%。过年期间,很多家庭都是男女老少围坐在电视机前追看最新剧情,一起流泪一起笑。“你姑姑做生意第一桶金就这么赚的”“我记得我爸戴过这样的帽子”,父辈追忆往事,儿孙应和着,时不时生发几句疑问和感慨。一来一回,代际间的温情诗意流淌。是什么让该剧既能感染曾经历过那段峥嵘岁月的银发人群,又能让80后、90后、甚至00后“上了头”?主要是真实的力量。

皑皑白雪间,绿皮火车载着人们奔向祖国大江南北;逼仄坑洼的土路上,几辆自行车驶过;低矮的平房里,一家人在炕上嗑瓜子……浓郁的人间烟火气扑面而来,一下子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那段质朴的岁月中。为此,剧组辗转全国多地实景拍摄。在长春的主拍摄地,搭建上万平方米的室内摄影棚。还征集诸如旧挂历、老棉被之类的老物件,把一千多平方米的道具库塞得满满当当。创作者将这些视听符号融入故事情节中,以支撑年代质感的营造和价值理念的表达。退休观众杨景智对几个街坊轮流拉板车送晕倒的周父去医院、周秉昆一家出门后几个朋友帮着看家照顾孩子等情节印象深刻。“作品把那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拍出来了。看着看着,我内心曾因岁月增长而渐渐退去的青春激情又炽热起来,在退休群、同学群与朋友相约线下聚会。”

网生一代对沉浸式娱乐再熟悉不过。与中老年人比照自身经历评价故事情境是否符合不同,他们对真实感的要求更抽象,更注重互动参与感和价值认同感,更希望从观赏体验中获得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和指引。《人世间》以“让观者看过往的故事,想当下的心事、发自己的心声”的创作理念,成功对接年轻观众的频率。主人公周秉昆与当下正处于成长期的年轻人拥有很多相通之处。他小毛病一堆,守着自家小日子,对未来很迷茫,却能在生活洗礼中逐渐找到奋斗方向——“为了让我爹我妈满意我”“养心智(让父母引以为傲)和养口体(伺候父母衣食住行),这俩活儿我全包了”。父辈普通青年与命运对抗、在风雨中成长的故事,为年轻观众提供了一次人生预演的机会,让他们在周秉昆的人物弧光中看到“每一步稳扎稳打的脚印和汗水”,理解“由努力换来的成长变化,永远不会蒙尘”。

电视剧《人世间》剧照

从家的变化看到中国的繁荣发展

《人世间》开机一个月,迪士尼就买下了海外发行权。李路经常在片场提醒大家:“我们这部剧要在海外播放,得让外国观众看到,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是怎样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几百年才能实现的巨变的。”关于这个问题,大家首先在梁晓声笔书百万字的同名小说中找到了动人心魄的解读:作品选择以周家三代人的故事为基础向社会全景发散,辐射工人、知识分子、领导干部、商人等人生百态,以及东北、贵州、北京、深圳等广阔区域,展现在大破大立的沧桑变迁里社会各阶层与国家共克时艰作出的奉献和牺牲,同呼吸共命运中所收获的成就与幸福。

原著给予了影视改编坚实的文学基础和思想高度。但小说跨越年代漫长、出场人物众多,又在故事情节取舍、人物命运走向上给电视剧创作制造了难题。反复碰撞交流之下,主创团队决定不以编年体方式呈现,突破一般年代叙事善恶对立的窠臼,从1969年起笔,将矛盾植根于那些社会发展中的“变”与“不变”,用跨越式的、闲庭信步式的手法,铺陈三线建设、恢复高考、出国潮、下海潮、棚户区改造等与人物命运密切相关的大事件。

周家长子周秉义一直怀揣着入世情怀,时刻不忘改善“光字片”乃至老百姓生活的初心;周蓉年少时赴贵州山区追求爱情,后来考上北大成为一名知识分子,这个过程生动呈现出女性在不同成长阶段独立意识的觉醒;周秉昆则从木材厂、酱油厂一路奋斗到出版社后勤部,在时代浪潮中坚守道义和本真……从周家三兄妹的人生经历中,我们看到了时代巨变留下的深刻印痕,感受到了纵然历经无数波折,我们的国家始终散发着令世界为之瞩目的昂扬生命力。

温暖现实主义底色让人充满希望和力量

时代发展如大江大河奔涌向前,将无数家庭、个人的命运卷入浪潮中。面对来自时代的冲击,剧中的每个人物都作出了不同的选择,交出了千差万别的人生答卷,由此诞生出了人世间的悲歌与欢笑。这使观众陷入思考——人的一生,究竟要怎么“活”。该剧主题曲的一句歌词回应道:“我们啊像种子一样,一生向阳。”

电视剧《人世间》剧照

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蕴藏在剧中出现的一张张生动鲜活的面孔上,一个个看似普通的举动中。比如,郑娟命运坎坷,遭遇养母去世、中年丧子、丈夫入狱等多重打击,却始终用温柔的态度应对,照顾公婆,教育孩子,不疾不徐中坚持对幸福生活的守望。还有正直的肖国庆,直爽的曲秀贞,贤惠的于虹,泼辣的乔春燕……该剧出场人物近百个,没有一个是扁平的工具人,也极少是丑恶之辈。他们每个人或在与命运搏击时勇往直前,或在漫长岁月里坚持忍耐,穿越坎坷,向阳而生,展现出中国人骨子里坚忍不屈的奋斗精神,也奠定了全剧温暖的精神基调。

温暖——这其实是近年来现实题材电视剧“爆款”的共同底色。从《装台》《山海情》到《人世间》,都以温暖为主题,虽不掩饰生活中艰难甚至苦难的部分,却总能让人看到希望、得到力量。《人世间》原著封面题词总结得到位:“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这也给今后的创作带来启示,大众希望从影视作品里发现平淡日子的美好和琐碎人际交往的人情味儿,破解困惑,舒缓情绪,在内心凝聚出继续前行的精神力量。所以,在纷繁的社会生活中找到真善美的光明,应该成为当下创作者与制作主体的文化自觉。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27日1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电视剧人世间人民史诗的艺术书写

如何评价《人世间》这部剧的艺术质量?

《人世间》是由李路作为导演和总制片人制作的一部现实题材电视剧,由雷佳音、辛柏青、宋佳和殷桃领衔主演,根据梁晓声的同名小说改编,主要讲述了居住在北方某省会城市的一户周姓人家三代人在近50年时间里跌宕起伏的人生,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家庭生活的缩影,以此极大地歌颂了中国人民的拼搏努力、勤劳正直;不是老套的爱情故事,也不是尔虞我诈的商场角逐,仅仅是聚焦于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现实类剧作,从平凡中窥见生命的伟大和力量,这就是这部电视剧最大的艺术质量。

首先是周家小弟周秉坤与郑娟相濡以沫,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一名普通工人逐渐成长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虽然经历了下岗的阵痛和“下海”的挑战,但是依然不忘记自己的初心,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以周秉坤的视角折射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无数青年不断奋发向上,改变自己的命运,追求幸福生活。

其次就是长女周蓉在获得博士学位后,虽然留校任教但是却情路坎坷,虽然追随诗人丈夫远赴贵州乡村,最终阴差阳错旅居法国十二年;以周蓉的视角折射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部分年轻人追逐梦想、向往诗和远方但最终不得不与现实妥协。

这部电视剧极具教育意义,平凡的岁月里周姓一家扶持邻里亲友共同前进,不仅完成了自己的人生使命,同时也书写出一部当代中国百姓的生活史诗,全面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伟大改变,而且在他们人生旅途中展现出来的勇敢顽强、智慧担当,也向观众传达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伟大历程,展现了中国人民自尊自强的美好内心。

电视剧人世间人民史诗的艺术书写

电视剧人世间点评

《人世间》恰如一江浩荡的生活流,在50年的蜿蜒曲折中写出了国家发展和老百姓生活的磅礴变迁,其中流淌的人与人之间的无限情义深深打动并温暖了观众的心,堪称一部当代中国的影像心灵史诗。

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人世间》正是在这情、义与语之间达到了高度的艺术平衡,彰显了主题创作中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的新高度。(《文汇报》评)

《人世间》中的周秉昆作为留守城市里的周家小儿,有缺点、自卑处,却默默承担照料老人的家庭重担和柴米油盐的日常琐碎,靠着正直坚守改变命运。不回避矛盾、不粉饰生活,即便人生实苦,仍洋溢着向上向善的正能量,这就是现实生活中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

想要为波澜壮阔的时代留下生动的影像志,首先须解决好“为谁而写、又为谁而抒”的问题,现实题材作品尤为如此。尽管小人物身上有着时代的局限性,但往往就是因为这些鲜明的时代烙印,赋予了他们较高的辨识度,从而成为时代精神的代言人。

因此,现实题材剧作者不应忽视的,是凡夫俗子身上承载着的至善至美。只有将普通人作为作品的“主角”,关注其朴素的愿望、激烈的挣扎与人格的成长,才能把人民史诗诠释得更加有形有神 。(《光明日报》评)

《人世间》里,既有以周秉昆为代表的工人阶层,也有知识分子、官员和第一批下海到深圳的商人,正是这些人成就了中国近几十年来举世瞩目的发展。

而《人世间》用细节、用故事、用情怀完成了一部有价值的百姓生活史,它向观众传达出一种观照现实的力量和温度,不论是对普通人的描摹和刻画,还是对社会问题的探讨和反思,都让观众产生心灵共振和情感共鸣。不少人评价,《人世间》里有50年历史纵深。

它能让年轻的观众明白,如今的美好生活如何来之不易,亦能用抚慰人心的朴实力量,为更多在生活中奋斗的普通人带去慰藉和希望。以《人世间》为代表,价值观念和审美旨趣俱佳的严肃文学影视化作品,或将书写影视创作的新格局 。(《光明日报》评)

《人世间》以 无处不在的细节真实为故事的艺术真实铺就了底色,但更值得讨论的是,电视剧通过叙事速度和重场戏的精心配置极大增强了电视剧的艺术吸引力。

这种通过叙事速度调控叙事表达,不断造成精彩段落的艺术手段是非常高妙的,需要大胆的艺术构思和娴熟的影像叙事技巧,当然也少不了演员高质量的表演。也正因为如此,《人世间》在对普通人的平凡生活表达中才韵味深长,极富情感张力和价值感染力,也就能避免观众的“倍速观看”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副院长张斌评)

《人世间》以“让观者看过往的故事,想当下的心事、发自己的心声”的创作理念,成功对接年轻观众的频率。主人公周秉昆与当下正处于成长期的年轻人拥有很多相通 之处。

他小毛病一堆,守着自家小日子,对未来很迷茫,却能在生活洗礼中逐渐找到奋斗方向——“为了让我爹我妈满意我”“养心智(让父母引以为傲)和养口体(伺候父母衣食住行),这俩活儿我全包了”。

父辈普通青年与命运对抗、在风雨中成长的故事,为年轻观众提供了一次人生预演的机会,让他们在周秉昆的人物弧光中看到“每一步稳扎稳打的脚印和汗水”,理解“由努力换来的成长变化,永远不会蒙尘”。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