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山海情的扶贫电视剧「扶贫剧又出新剧尺度够大节奏够快能和山海情媲美」
说真的,以前扶贫剧也拍了不少。
但是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么火爆,这么受观众期待。
特别是《山海情》、《花开山乡》这些扶贫剧相继成为爆款以后,更是让观众对这种主旋律的电视剧,特别有好感。
所以当同样作为扶贫剧的《在希望的田野上》一播出,立马就吸引了无数人的热捧。
但是在我一口气看完8集《在希望的田野上》上以后,我突然发现了这部剧不仅仅是一部值得追的主旋律电视剧,还是一部尺度够大、节奏够紧张的正剧。
那么这部电视剧,到底尺度大在哪里,节奏紧张在哪里呢?请听我慢慢说!
1,第一集就是大尺度!
作为扶贫剧,大部分导演,一般都是从正向的角度去切入的,从讴歌的角度去切入的。
但是这部《在希望的田野上》开篇,就不怕揭盖子。
第一集,就用了一个尺度特别大,剧情也特别现实向的例子去做了切入。
那就是曹俊饰演的男主,回到家乡,偶然看到自己家乡的小学生,居然在烂尾楼里学习、生活。
愤愤不平之下,男主拍了照片,写了一篇文章发到了网络上。
而就在男主的文章发到网络上以后,立刻就引起了网络的发酵,所有人都注意到了这群山里的孩子,所有人都关心起这群住在烂尾楼里学生的安危。
原本这应该也是一件好事,吸引了大众的目光,可能会帮助当地解决烂尾楼的问题。
可是谁曾想,当地教育局的领导,在事情被网络曝光以后,想的不是替小学生解决问题,而是派了手下远赴上海,解决提出问题的男主。
光天化日之下非法拘禁男主,逼着他删掉文章,还要写道歉信。
甚至还骂他给家乡抹黑。
说真的,看到这部《在希望的田野上》出现这种剧情的时候,我是真的吓了一大跳,我是真不敢想这么真实,这么现实向的剧情会出现。
就凭这一个细节,我确实被这部剧牢牢地吸引了眼球,尺度够大,抨击力度够强。
这才是真正又好看,又刺激的电视剧的。
2,节奏一环扣着一环!
这部《在希望的田野上》除开尺度够大以外,最让我欣赏的还是剧情的节奏是一环扣着一环。
比如前文中已经提到的曹俊饰演的男主,被软禁在了酒店。
可随后男主发挥聪明才智,把这些家乡的警察带到了自己的学校,在他们将将要进校门的时候。
男主突然就冲到保安亭里大喊绑架、救命,从而解救了自己。
可以说看到保安、学生挡住那些乱抓人的人时,那节奏,那剧情确实看得够爽的。
当然最爽的节奏还在后面,那就是男主嘴上说了不愿意再回到家乡,不愿意再回到农村。
但是很快他就不得不回去了,一方面是男主母亲生病,需要一大笔钱,而新来的教育局长,非常赏识他,直接私人给了他这笔钱,为了这男主答应回老家建设3年;另一方面,还是男主对家乡的眷恋。
虽然他嘴上说的是想要逃离家乡,想要留在上海。
但是在他真正回到家乡开始工作,当他真正开始接触家乡的人和事的时候,他又憋着一股子气,非要在家乡里做出一番成绩。
说真的,这种被推着走的剧情,确实是一环扣着一环,一环比一环精彩。
特别是有这么一场戏,曹俊饰演的男主,得知母亲得了重病,需要一大笔钱去医院救治的时候。
曹俊跑到村里几乎是挨家挨户的借钱了,和气的还给他塞几百块钱,不和气的直接就是把曹俊赶出门的。
最绝的还是村里的那些至亲,需要他帮忙的时候,真的是上赶着来,一旦需要他们出钱出力的时候,巴不得没有你这门亲戚。
就是这一场戏,让我觉得太真实,就是这一场戏,让我对男主为了8万块钱选择离开上海来到山村,让我觉得非常合理。
可以看出,这部剧的编剧绝对是有生活经验,有生活气息的,知道什么才是真实的农村生活,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人情冷暖。
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看这部剧的原因。
3,人设不呆板、个个有特色!
之前的主旋律作品,为什么不被大众所接受。
主要原因就是之前的作品中,都把角色塑造成了千篇一律的人。
一心舍己为人,一心大公无私。
现实生活是有这样的人,但是确实太少太少了。
而且观众也觉得这种人不接地气,但是在这部《在希望的田野上》,导演确实给观众塑造了一个个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优缺点的角色。
比如这部剧中的教育局长,这个角色就特别有意思。
永远一脸严肃,永远一丝不苟,做起工作来也特别有特色。
不喜欢开会,即便要开会,也是三两句就讲完了,马上去落实。
最绝的还是,他看中的人才,就算自己垫钱也要抢回来,比如男主这个研究生,就是他私人掏了8万块钱给骗回来的。
做事雷厉风行,用人又准又狠,这样的领导形象确实有趣。
第二个让我觉得有趣的角色,就是剧中的副局长了。
一开始,我还真以为他是一个反派,毕竟他一出场,就派了人去软禁男主,逼着他删掉文章,这做法就是反派的行为。
可是接下来这位副局长就展现了喜剧人的一面。
在家里是一个耙耳朵,老婆说啥,就是啥。
在单位上,也是一个喜剧人,不止他本人行事作风有点逗,顺带把手下都给带逗了。
可以说这位副局长就是整部电视剧的喜剧担当。
最后就要说说曹俊出演的男主了,他也不是一开始就像所有扶贫剧里的男主一样,开局就有建设家乡的理想,开局就想回到家乡奉献。
他从一出场就说自己最想逃离的就是家乡,他一出场就表达了对家乡人和事的厌恶。
但是他还是回来了,虽然是被逼无奈,而且在日后的过程中慢慢明白了那句话:“我们努力学习不是为了让我们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为了让我们帮助家乡摆脱贫困!”
说真的,这种从不愿意回到家乡, 到后面慢慢的甘心回到家乡参与建设的过程,确实才是最真实,最接地气的心理转变。
可以说,这部《在希望的田野上》确实做到了不论是内容尺度,还是故事的现实向,都足够出彩,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角色确实有特色,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对了,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在追这部剧的,欢迎留言和我讨论喔!
《山海情》后,又一扶贫剧爆了,剧情接地气、人物够生动,是哪部剧?
这部剧就是《花开山乡》,电视剧《花开山乡》改编自国务院参事忽培元的小说《乡村第一书记》,以写实和浪漫相结合的方法,始终把握并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写实,最大程度地去还原深度贫困乡村的样貌。
《花开山乡》题材创作过程中,主创们提前来到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他们将乡村实景融入镜头,将乡村画卷徐徐铺开,还原了真实的自然乡土风貌,这部剧里,有富饶多姿的山川大地、有烟火气缭绕的小小山村、更有心怀民众的“第一书记”,乡村振兴路上的跌跌撞撞和温暖希望。
这其实是农村剧和扶贫剧的起步阶段,但是,即使这是起步阶段,很多这一题材的电视剧都做不到,在这部剧的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努力规避农村题材剧的老套路,如何拍出第一书记的温度感,如何拍得接地气,这需要靠所有的主创努力探寻。
《花开山乡》热情讴歌了基层党员干部锐意进取、敢于担当的创新精神,诠释了“美好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真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电视剧《花开山乡》应运而生,它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记录过去的奋斗历程、讴歌新时代。
《花开山乡》是一部有创意、有突破的农村剧,比现实生活更典型、更强烈、更具有感染力,在农村剧的创作当中,写实是相对容易的。但写丑则非常不容易。作为小说创作、影视剧创作,必然出现丑角人物,这是故事创作的必然。
演员阵容强大该剧最大的惊喜当属青年相声演员曹云金,在第一集的剧情中,曹云金戏份不少,作为一名相声演员突破很大,剧中表现可圈可点,曹云金自身也带着一种有效的痞气,曹云金早期的相声风格,便是痞里痞气的。
《花开山乡》当中姜文化的痞气,和曹云金以往相声表演风格当中的痞气是实现了共振的,在《花开山乡》当中,曹云金的加入,为这部电视剧带来了更多的喜剧元素,除了王雷、李小萌和曹云金等主演外,也是汇集了姜彤、王瑞子、葛四等等。
编剧、导演阵容从制片人、导演到演员,主创团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的创作初心,每一个人都在力求做到贴近故事,打造乡村振兴题材影视精品,《花开山乡》首播表现不俗,各位演员的表现也是非常欣喜,节奏发展也是非常快。
电视剧《花开山乡》以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独立的人物形象,无论是敢于写实,还是敢于写丑,都是艺术创作的必然规律使然,《花开山乡》通过最写实的方式向观众展现了贫困村庄改革问题的严峻。
《大山的女儿》:这部电影超越了《山海情》“奋力推”扶贫剧,怎么看?
我觉得对于大山的女儿这部剧的嘉奖应该更多一点,这部剧扶贫元素更多,而且女主角演技更好。
《大山的女儿》以“时代楷模”黄文秀为原型创作,全剧在讲述黄文秀不忘初心使命、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先进事迹的同时,带领观众走进黄文秀30岁平凡而伟大的奋斗人生。
《大山的女儿》是由雷献禾执导,杨蓉、刘奕君领衔主演,杜晓帆、涓子、李君峰等主演的脱贫攻坚剧。该剧讲述了黄文秀在研究生毕业后,放弃了到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感人事迹。
《大山的女儿》以黄文秀的人生经历和党对她的培养为线索,表现了人物的精神成长,还在创作时设计了第一书记群体、驻村干部群体、基层党员群体以及乡村致富带头人群体等多元人物形象。该剧客观展现了黄文秀“从新手到熟门熟路”的艰辛。有观众表示剧情很真实:“没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农村有农村的现实情况。”
千部热门影视资源合集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t98i79gSQtterr38i3uRpg?pwd=zch6 提取码: zch6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