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金庸武侠剧「我最喜欢的十部金庸武侠剧你最喜欢哪一部」
金庸的武侠小说被称为“全世界华人的共同语言”,改编而来的影视作品不计其数,从五六十年代的粤语长片时期就有电影上的改编,进入八十年代后,电视剧的流行,更是将改编金庸剧热潮推向了极致,各种版本的新作品层出不穷,形成了一种带有华语特色的独特影视文化。
10. 2001版《笑傲江湖》经典指数 ★★★
在大陆央视版《笑傲江湖》之前,金庸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似乎成了港台和东南亚的专属,内地在九十年代也拍过金庸的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由当时还是大四学生的黄海冰主演,但反响始终不大,直到此剧问世,制片人张纪中也由此开始了自己的金庸剧改编历程。
此剧在刚刚播出时,服装和片尾曲都引起了很大争议,但随着时间更迭,回头再看这部剧,其实很多地方值得肯定,张纪中将香港的武术指导元彬请来,掌镜动作场面,而大手笔的投资也突出了内地古装影视剧的进步。相比现在越来越浮夸的改编风气,这样的表现已经难能可贵。
9. 1996版《笑傲江湖》经典指数 ★★★☆
《笑傲江湖》作为金庸后期的一部名作,最突出的特点是对政治的讽喻以及对令狐冲不羁潇洒却又满怀侠义心肠的人物塑造。这一版本的《笑傲江湖》把握住了原著的精髓,将武林的纷争和勾心斗角隐没在厮杀之内,对于岳不群、任我行、左冷禅、东方不败几个野心家的塑造也非常到位。
在队主角的选择上,吕颂贤饰演的令狐冲被广为认可,他的气质进而原著里的令狐冲十分相似,随遇而安的潇洒个性让人物跃然眼前,至今仍被奉为经典,男主角的成功,使得此剧的层次上了一个台阶。
8. 1994版《倚天屠龙记》经典指数 ★★★☆
由台湾1994年拍摄的这版《倚天屠龙记》,集台湾武侠剧的优缺点于一身,优点在于认真的态度和大气在同时期的港产金庸剧面前显得精良很多,配乐方面也多采取原创,几首不同集数轮播的主题曲和片尾曲都成为名作,朗朗上口。
但此剧也有着台湾剧拖沓的习惯,硬生生将原著拉成了六十四集的长度,成为集数最多的金庸剧。剧中加入了许多言情情节,对感情的处理也更细致,也许是因为原著里张无忌的性格本身就偏于优柔寡断,所以纠结的情感也较其他作品更多。
但是孙兴饰演的杨逍,却比原著出彩很多,将一笔带过的爱情故事加以详细交代。女主角方面,由周海媚饰演的周芷若则很符合原著,更获得金庸本人的称赞。
7. 2003版《天龙八部》经典指数 ★★★★
张纪中的金庸剧一向是内地改编金庸武侠的一个重要品牌,虽然其中水平不一,有褒有贬,但2003版的《天龙八部》则获得了不少好评,甚至也得到金庸的认可,被很多观众认为是“大陆拍摄金庸剧的最高水平”。
此剧集合了张纪中金庸剧一贯的优点,实景拍摄,制作考究,大气磅礴。在选角上,也不像之前制作的“射雕”等剧集一样受到争议,几个主要角色的演出备受观众肯定,尤其是胡军饰演的乔峰,虽然有黄日华版本的珠玉在前,仍然表现的十分出彩。
此外,林志颖扮演的段誉,也演绎出少不更事的翩翩公子形象,一众女角的选择也无可挑剔,其中以刘亦菲出尘的神仙姐姐扮相最为出彩。剧中对氛围基调的把控也很精彩,总体上可以说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6. 1984版《鹿鼎记》经典指数 ★★★★
《鹿鼎记》一书不如其他金庸小说那样神奇,书中的武功并不入流,对人情世故的刻画大于武打场面的描写,这一点并不符合武侠剧的一般特色,所以还原难度很大,很多版本的《鹿鼎记》为了场面更好看,将韦小宝变成一个武林高手,而这一版的《鹿鼎记》可谓是十分合理,并未颠覆原著滑稽反讽的气氛,而是在保留了八十年代武侠剧特色而的同时,尽量减少里面的江湖气息,多了主角韦小宝居于庙堂和处于市井时候的种种奇遇,喜感十足。
当年的梁朝伟尚未走文艺路线,年纪也正值青春,可爱中带有滑头的混混扮相,十分符合原著里韦小宝的神韵。刘德华扮演的康熙则庄重大气,十分沉稳,有王者之相,两位未来影帝在当时的合作很是出色。
如果要找瑕疵的话,可能是限于年代,粗糙的制作并不能完全满足现在观众的口味,而韦小宝的七位夫人也并不像原著里那样惊艳,而且由于没有正式引进到内地播出,此版《鹿鼎记》的影响力始终没有后来陈小春、周星驰、张卫健等人的广大,但是从原著的精髓和可看性而言,这都是一部极佳的作品。
5. 1991版《雪山飞狐》经典指数 ★★★★
《雪山飞狐》因为只是一部中篇武侠小说,在叙述方式上又是非常超前,并不适宜改编成电视剧,因此拍摄该剧时,主创们都会将《飞狐外传》的情节加入进去,以形成一个传统的武侠剧架构。本剧也不例外,它讲述了胡斐的成长经历以及他父辈的恩怨。
此剧是台湾中视拍摄,与内地合作,选用了内地女演员伍宇娟担任女主角。而在长白山的实地取景,也开启了武侠剧实地取景拍摄的先河。片中巍峨的雪山和银色的大地给厌倦了仿冒场景的观众一个惊喜,漫天风雪更为电视剧增添了雄浑壮阔的独特魅力。因为剧集还原了小说原貌风光,不再是港台那种粗糙布景,视觉方面已经鹤立鸡群了。而且剧情也大致符合原著,没有像后来者那样天马行空。
此剧在两岸播出时收视高涨,几个主角的塑造也已成为经典,也许是和内地合作的原因,此剧并未过多沾染台剧一贯的煽情气息,连主题歌与片尾曲也变成了流行曲目。
4. 1995版《神雕侠侣》经典指数 ★★★★★
TVB的金庸剧虽然大都对原著篡改极多,甚至出现过梁朝伟版本的《侠客行》那样完全颠覆原著的改编之作,但1995年TVB制作的这部《神雕侠侣》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忠实原著,只在人物上有一些小改动,大体还原度很高。
在武打设计上,此剧突破性的引进了类似于徐克武侠电影里略带零乱的运镜效果,这样的创新安排,使得很多经典的打斗场面可以拍的更好看。
剧中古天乐和李若彤金童玉女的搭配,在当时受到香港人的嘲讽,将李若彤略带西化的外表戏称为“番邦小龙女”,这部在香港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剧集被引进内地之后,引起了重大反响,加深了金庸剧在内地的影响力。
3. 1983版《神雕侠侣》经典指数 ★★★★★
1983年《神雕侠侣》无论是人物设置还是拍摄风格,都尽量沿袭同年的《射雕英雄传》,但故事节奏明显加快,桥段的编排也更加引人入胜,因此在香港播出时创下了62点的收视佳绩,多年来都是TVB电视剧收视纪录的标榜。
此剧的优势在于对原著的还原,尤其刘德华和陈玉莲扮演的男女主角,分别将杨过的狂傲性情和小龙女的冷艳脱俗都体现出来,一众配角也沿袭《射雕英雄传》的经典角色安排,极为出彩,是金庸最为欣赏的《神雕侠侣》版本。
2.1997版《天龙八部》经典指数 ★★★★★
此剧拍摄时,TVB的武侠剧制作已经走下坡路,但这仍是一部相当具有水平的金庸剧集。在十余年之前,黄日华曾演过《天龙八部》里老师木讷的虚竹,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沉淀,人到中年的黄日华表现出从未有过的阳刚大气,以并不算高大威猛的身材,演出了一个极为观众认可的乔峰。
而其他角色如陈浩民的段誉,李若彤的王语嫣,也都成为观众认可的角色形象,以至于观众对后来的版本都有了先入为主的排斥,甚至以和此版的相似程度来代替对原著的审视。
此剧的主题歌《难念的经》,歌词完全体现了原著里表达众生皆苦求而不得的神韵,加深了剧集的内涵,也使得这首歌在立意上超出了其他武侠剧歌曲很多。
1.1983版《射雕英雄传》经典指数 ★★★★★
83版《射雕》对于金庸剧,对于武侠剧的影响力都是巨大的。在经历了七十年代后期的探索之后,TVB的武侠剧制作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此剧无论是对角色的选择,还是取景地点都倾尽全台之力,连营造气氛的造雪机都是特意从日本定制的。
剧中的角色安排早已被公认为经典,郭靖、黄蓉、杨康等小说人物仿佛活跃成真实的角色。饰演黄蓉的翁美玲在选角时经过了严格考验,从数千人里脱颖而出,而她演出的效果也的确不负众望,将黄蓉的冰雪聪明、可爱娇嗔诠释的入木三分,成为全剧的灵魂人物。
这一版本的《射雕》虽然在香港播出时也受到好评,但它在中国内地播出后的影响力却是金庸剧所达到的最高峰,带给内地观众的震撼与感动,至今仍没有作品能够超越。
你最喜欢的金庸武侠是哪一部?
1.1.《射雕英雄传》2.2.《笑傲江湖》3.3.《天龙八部》4.4.《倚天屠龙记》5.5.《神雕侠侣》6.6.《书剑恩仇录》10.10.《雪山飞狐我都很喜欢~~最喜欢的男大虾是乔峰和郭靖~~TVB十大经典金庸武侠剧 你最喜欢哪一部
迄今为止TVB拍的金庸作品具体剧集如下倚天剑屠龙刀 全42集
书剑恩仇录(1987) 任达华
书剑恩仇录(1976) 郑少秋
射雕英雄传之九阴真经(1995) 姜大卫
笑傲江湖 吕颂贤版 全43集
剑魔独孤求败 (1990) 黄日华
天龙八部(1982) 梁家仁 汤镇业 黄日华 50集
碧血剑(1985) 黄日华
中神通王重阳(1992) 郑伊健 全20集
金蛇郎君(1993) 郑伊健
鹿鼎记 陈小春版 全45集
天龙八部(1997) 黄日华版 全45集
神雕侠侣 古天乐版 全32集
射雕英雄传 黄日华83版
神雕侠侣 张智霖94版
侠客行 梁朝伟版 全20集
鹿鼎记(1984) 梁朝伟版 全40集
雪山飞狐 吕良伟版 全40集
雪山飞狐(1999) 陈锦鸿 黄日华
笑傲江湖 周润发版 全20集
神雕侠侣 刘德华版 全50集
碧血剑(2000) 林家栋
倚天屠龙记 郑少秋版 全25集
倚天屠龙记(2001) 吴启华
倚天屠龙记(1986) 任达华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