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与日本首相岸田合影照片_二战唯一不接受日本投降的国家
收拾日本根本不需要普京亲自动手?日本现如今面临三大致命危机,关乎日本未来。面对困局,岸田文雄束手无策很无奈。
俄乌冲突的爆发,也是美西方国家和俄罗斯的一次全面较量。作为美国最亲密的盟友之一,日本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第一时间宣布加入美西方国家的阵营中来,参与对俄罗斯的全面制裁。作为反击措施,俄罗斯外交部前不久正式宣布,俄罗斯除了暂停与日本就北方四岛的和平谈判计划以外,还决定将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外相林芳正等63人列入禁止入境名单。这也让日本政府大为恼火,岸田文雄更是直言“无法接受”。不过,对于俄罗斯来说,日本愿不愿意接受这都不关它的事情,既然日本打算跟美西方国家统一阵线对俄罗斯进行制裁打压的话,就得付出应有的代价,否则俄罗斯的面子往哪里放。
当然了,俄罗斯之所以选择对日本下狠手,除了是因为日本参与对俄罗斯的制裁打压,而且日本还对俄罗斯南千岛群岛虎视眈眈。在4月份的时候,岸田文雄政府甚至强调北方四岛属于日本的固有领土,是被俄罗斯“侵占”的主权领土,日本外务省的官网上也将信息进行了更改。毫无疑问,日本想趁着俄罗斯将精力和注意力放在东欧战场的时候,打算在远东地区浑水摸鱼,拿回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甚至有消息称,日本防卫省已经制定了一份“夺岛”计划草案,并且还转交给美军驻日本的司令部,征求美国的意见和态度。
对于岸田文雄政府而言,如果可以趁着这次俄乌冲突成功“收复”北方四岛,那么就可以兑现自己上台之初的“承诺”。并且,岸田文雄政府还打算通过对俄强硬的态度来为突破和平宪法造势,从而推动“国家正常化”进程。不得不说,岸田文雄政府想得倒是挺好,但真正想要实现起来并非易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现如今即使俄总统普京不出手收拾日本,岸田文雄政府也要面临三大危机的冲击,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日本的未来。日前,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撰文称,如果出生率下降趋势继续下去,这个拥有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将会“不复存在”,而马斯克这番言论的核心就是日本的人口问题。
有分析人士指出,现阶段日本人口正面临三大危机:
第一,出生率下滑。现如今,日本的人口出现了有记录以来的最大跌幅,2021年减少了64万人,这是人口连续第11年减少。因此,马斯克才会认为,除非有什么改变导致出生率超过死亡率,否则日本最终将不复存在。这对世界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对于马斯克这番引发媒体热议的言论,有些日本网友开始去批评日本政府做得不够。在他们看来,生育孩子的经济负担和高昂的生活成本是日本出生率下降的因素。
第二,总人口下滑。现在即使加上在日本国外的外国人口,日本的总人口数量也只有1.2亿左右,这也导致日本跌出了世界人口的前十,位居第十一位,这也是一个“创历史记录”的现象。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日本的人口总量将会不断下滑,未来被菲律宾和越南等国反超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第三,人口老龄化严重。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的毁灭性打击之后,日本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开始逐渐暴露。在2021年,日本工作人口只有7450万,占总人口的59.4%,创历史新低。而65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28.9%,创历史新高。而同样属于发达国家的欧洲地区,老年人口比例也都控制在22-23%左右,比日本低了许多。而按照研究机构的推算,到2025年,日本老龄人口比例将达到30%,2040年达到35.3%,可以说日本未来一片黑暗。
尽管日本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并且鼓励民众进行生育,但是日本人口减少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毫不客气地说,即使日本经济再发达,科技再先进,一旦日本人口问题出现重大挫折,那么这个国家前途也就基本上直接断了。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口减少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前,日本就处于全球“人口减少”的前沿,在2019年发布的一项全国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日本民众都选择晚婚或者不婚,这也导致日本的结婚率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也难怪马斯克会给出这样的预测,如果趋势保持下去,日本这个民族以后是否还存在都很难保证。
吕后生命中遇到两次致命危机,是谁为她指点迷津?
吕后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政治家,在她统治西汉的15年间,实行黄老之术与民休息的政策,废除挟书律,下令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司马迁赞誉她的统治是“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非凡的女性,在她的人生中遇到两次致命的危机。
刘邦晚年,宠幸戚夫人,与皇后吕雉渐行渐远 。刘邦认为他与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不类我”,常欲废掉刘盈的太子位,而立戚夫人所生刘如意。尽管大臣一致反对,刘邦执意不听。吕后非常害怕,一旦太子被废,不仅她的皇后不保,恐怕儿子刘盈也会遭来杀身之祸。这时有人为吕后出主意,说留候张良足智多谋,最为皇帝信任,只有他能救你们母子于水火。
于是,吕后派人问计于张良 。张良深知太子乃天下根本,无缘无故废掉,必会危机汉朝的长治久安。就对来人说:商山中隐居四为有大学问的老人,是皇帝想请都请不来。现在,只要能把这四个人请出山,做为太子门客,皇帝就不会再有废太子之意。于是,吕后按照张良所言。派人拿着太子书信,备上厚礼,将这四位世外高人迎回长安。
有一天,刘邦给自己做寿,叫太子刘盈过来服侍陪酒。太子就带上四位老人来到刘邦跟前。这四个人虽然是80多岁,须眉皆白,但昂首挺胸,器宇不凡。刘邦用奇怪的目光打量这四个老人,问他们是谁 。这四位老人一一报上姓名。刘邦听后大惊,说道:我寻找你们几年了,你们都躲着不见我,今天为啥跟从太子呢!这四个人说:因为陛下经常慢待辱骂读书人,我们不想受到你的羞辱,故而逃到山中藏起来。后来听说太子博爱仁厚,礼贤下士,故而前来投奔太子。刘邦听后就对四人说:烦劳你们以后好好调教太子。
四位老人陪刘邦做完寿后,就缓步退出去。刘邦目送着四个人,对旁边的戚夫人说:我想换太子,可惜太子羽翼已丰,有这四位高人辅佐,难以撼动,吕后真不简单。至此,刘邦再也不提换太子的事。一场换太子的风波,就这样被张良轻易化解。
刘邦死后,太子刘盈继位,史称汉惠帝。但汉惠帝命微祚薄,在位仅7年,就病死。《史记》中是这样记载:孝惠帝崩,发丧,太后哭,泣不下。留候子张辟疆为侍中,年十五,谓丞相曰:“太后都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辟疆曰:“帝无壮子,太后畏君等。君等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举南北军……如此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丞相乃如辟疆计,太后 说,其哭乃哀。
这段话的意思是:孝惠帝发丧那天,吕后干哭不下泪。留候张良的儿子张辟疆此时年仅15岁,为皇帝的近臣。就对参加葬礼的丞相王陵说:“太后只有一个儿子,现在突然病故,你知道太后为啥哭的不悲伤吗?”王陵说不知道什么原因。张辟疆说:“孝惠帝儿子太小了,太后担心他继位后,难以驾驭你们这些开国功臣。现在,你要代表功臣要交出权力,拜请吕后的侄子们为将军,统领长安的南北军……如此,太后才能心安,你们才能自保。”王陵听后,就按照张辟疆所言,请吕后封他的侄子们为将军,统领长安的军队。吕后这才面露喜色,开始放声痛哭。后人每每读到此处,都为少年张辟疆的聪明才智所折服。
殊不知,《史记》中这段话虽短,破耐人寻味。一个15的少年张辟疆如此善于察言观色,其能力远胜于王陵、陈平这些老谋深算的功臣,这显然有悖常理。唯一能解释通的是张辟疆的话是受高人指点,而这个高人最有可能是他父亲张良。这时的张良虽然隐退,不问朝政。但他的儿子张辟疆还在吕后身边做侍中,极有可能吕后通过张辟疆再次问计于张良。张良虽然深居简出,但对朝中的局势洞若观火。吕后的意思是明显想让功臣交出手中的权力,如果功臣们执意不交出权力,难免招致杀身之祸。他这才通过儿子张辟疆之口,在葬礼上劝功臣们要急流勇退,明哲保身。从而避免了一场外戚与功臣之间的血腥厮杀。张良这次良苦用心,不仅保全功臣们的身家性命,更是吕后摆脱了老年丧子后产生的执政危机。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