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为什么挺雷霆战将「被人民日报批评的雷霆战将为何会受到解放军报的力挺」

时间:2022-11-19 03:00:58阅读:3693
电视剧《雷霆战将》开播以来,因为一尘不染的服装、精致的妆容以及抹了发胶的头型而遭到了观众的口诛笔伐。对此,《人民日报》也发文指出了剧中八路军战士住豪华别墅,主角用发胶、发蜡等不符合历史的瑕疵,批评其把…

电视剧《雷霆战将》开播以来,因为一尘不染的服装、精致的妆容以及抹了发胶的头型而遭到了观众的口诛笔伐。

对此,《人民日报》也发文指出了剧中八路军战士住豪华别墅,主角用发胶、发蜡等不符合历史的瑕疵,批评其把“偶像剧”套路用在了抗日题材上。

不料就在《人民日报》发文的同一天,《解放军报》也刊登了一篇有关《雷霆战将》的稿子,称电视剧《雷霆战将》以战斗青春致敬英雄。

或许是被批感觉没面子,随后《雷霆战将》官微引用这篇报道并称:

“获【解放军报】力挺,生动展现铁血军人气概,弘扬青春正能量,唱响时代主旋律”。

很多网友不太理解,面对同样的一部电视剧,为何两个官媒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评价。

《人民日报》的观点说出了众多网友的心声,既然拍的是抗战剧就要尊重历史,以“亮剑3”为幌子和噱头玩偶像剧的套路是行不通的。

如今观众的欣赏水平不断提高,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抗日神剧成为了调侃、吐槽和批评的对象,那些愚弄观众智商无下限的雷人镜头和桥段已在网上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在年轻人群体中早就没有了市场。

而《解放军报》的这篇文章与《人民日报》的不太一样,这是发表在副刊的一个影评,完全避开了网上热议的服装、造型及妆容等焦点问题,而是选了一个比较讨巧的切入点,就是青春热血。

《解放军报》面对的读者大都是军人,这种话题相对来说容易引起感情共鸣,但是别忘了完整的文章标题是《以战斗青春致敬英雄》,既然是致敬英雄,就应该有致敬的样子。

抗战时期真有这样军装一尘不染、脸上细皮嫩肉、发型一丝不乱的八路军吗?

翻开历史资料可知,当时八路军补给有限,条件艰苦,穿的衣服大多是破烂有补丁的,而且也不可能做到经常洗,发胶、发蜡这种奢侈品更不敢想了。

致敬英雄没有错,但要以尊重史实为基本前提,否则效果适得其反。这种明显不符合历史的服道化让那些在抗日战场浴血奋战过的八路军老兵和前辈情何以堪呢?

可以说,这种抗日神剧不仅是对观众智商的侮辱,更是对那些当年亲历抗日烽火的八路军战士的一种亵渎,谈何致敬英雄呢?

有人说,这篇文章是发表在副刊的一篇影评,不用太当真。个人局的既然是发在了《解放军报》上,无论哪个版面都代表着媒体的态度,如果编辑认为不合适肯定不会发的。

不同的媒体可以有不同的观点,但这种涉及大是大非的还是要慎重一点为好。

抗战神剧为何屡禁不止?究其根本还是因为看得爽,在中老年群体中很有市场,而这部分人恰恰是电视节目的主要受众,而且据说这种题材不容易踩到雷区,可以减少过审的难度。

拒绝抗战神剧,任重而道远。

解放军报为什么挺雷霆战将「被人民日报批评的雷霆战将为何会受到解放军报的力挺」

解放军报为什么要与人民日报就雷霆战将作对发文?

因为《雷霆战将》发文回应:本剧主要剧情都经得起历史考证,这种回应是没有一点意义的。人民日报点评批评后,湖南卫视第一时间作出调整,将备受争议的热播剧集《雷霆战将》下架。

但是《雷霆战将》的官方并没有闲着,而且针对网上热议的情况,居然发布了微博长文,说自己的剧情都是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的。

扩展资料

角色介绍——

1、王云山

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独立团团长,作战勇猛,智计百出,善打恶战,敢啃硬骨头。1935年,他与战友杜德勇在西进嘉陵江时结下梁子,战斗中两人由对头成为朋友,共同见证了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伟大会师。

2、郭勋魁

川军178师师长。

3、韩岩

护士,她在照顾负伤的王云山后逐渐 产生感情,最后组建了家庭。王云山在摧毁土匪武装时,打出了韩略村全歼日本军官团之战,在战斗中,她不幸痛失怀上的第一个孩子。 

解放军报为什么挺雷霆战将「被人民日报批评的雷霆战将为何会受到解放军报的力挺」

抗日神剧《亮剑之雷霆战将》为何会得到大肆表扬?

关于这部新亮剑,自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确实有一部分人大肆表扬了这部叫做《亮剑之雷霆战将》的抗日神剧,那么在观众的眼中,既然被称之为抗日神剧,那又为什麽会被得到大肆表扬呢?很显然,是不是不符合观众们的品位呢?对于以往电视剧播出的那些抗日神剧,基本上绝大多数观众都会持反对的意见,对于那些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抗日神剧,我也是持着反感的态度。

电视剧雷霆战将自开播以来便受到了不同人的不同看法,但就从网上传出来的这些评论来看,绝大多数人对这部雷霆战将还是持反对意见的,虽说也有大肆表扬的成分在其中,但我想着成分几乎是微乎其微的。在这部电视剧当中,因为一尘不染的服装以及精致的妆容,尤其是那一簇簇抹了发胶的头型,而遭了广大观众的吐槽,抗日题材如果真的这样开拍的话,那又怎么能够体现出抗日战争时期那段艰难的战争岁月呢?

对此,《人民日报》也发文指出了剧中八路军战士住豪华别墅,主角用发胶、发蜡等不符合历史的瑕疵,批评其把“偶像剧”套路用在了抗日题材上。 人民日报这样发文,倒也符合广大网友的口味,毕竟人民日报说出了观众们的心声,本来这戏是一部应该有的朴素的抗日剧,但却因为剧中人物的形象,以及那些过分的情节,导致了这部剧成为了神剧,甚至还有很多情节不符合历史事实,真的不知道这种剧存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到底有什么意义,难道历史不就是被正视的吗?

但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并不是吐槽抗日神剧,而是针对那些大肆表扬这部抗日神剧的背后原因。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解放军报》当中所持的意见,解放军报认为,这部抗日神剧选了一个比较讨巧的切入点,那就是青春热血,哦!原来这也能够作为被大肆表扬的原因啊!一部以历史题材为背景的电视剧作品,竟然能够从青春热血这个角度作为切入点来进行大肆表扬,哪怕这部电视剧不符合历史事实,解放军报的这种观点,我个人真的理解不了。

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把这部抗日神剧再一次捧上了热潮,因为这种神剧般的角色描写和情节描写,能够在年轻人当中打开市场,如果表演的太过朴素,太过贴切于历史现实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就会使这部精心拍摄的电视剧凐灭在时间里,解放军报虽然说的有些道理,而且能够对军人来说引起情感共鸣,但是如果之后抗日剧都是这种题材的话,那么真的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国人的历史观造成很大的影响。

我们真正回归到当时的那个艰难的抗争年代,难道真的会有一尘不染的精致军装,或者每一位军官头上都会打有发胶吗?这当然不会有,只是希望以后的抗日剧都可以以历史事实为背景,进行朴素的演绎。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