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高分古装历史电视剧大全,最值得看的古装历史剧
2022年8月19日刊 | 总第2968期
作为电视剧的重要类型,古装历史剧兴起于1980年代,是中国电视剧最早成熟并且市场表现最出色的类型之一。
中国悠久绵长的历史,为这类作品的书写提供庞大的素材库,远离现实敏感地带的创作手法,也让它有更宽广自由的叙事空间。
上图表中的4部古装历史剧,皆是曾引起观剧热潮又被网络用户持久讨论的“网红”剧。它们都曾在电视时代得到老百姓的认可,也在以年轻用户为主的豆瓣上赢得了高分。
这些作品中,《大秦帝国之裂变》是政治寓言式历史剧。虽然写的是史,却处处见今,有着强烈的六经注我色彩。《大宋提刑官》《琅琊榜》皆是传奇风格,在正史和戏说之间保持了一种传奇式的“贴地飞行”。而《大秦帝国之纵横》,则吸取了网络时代历史剧的长处,增长见识胜于哲学表达。
近年来,“黄钟大吕”的历史剧越来越少见,平台驱动的偶像化历史剧明显增多。行业越来越重“似”而轻“神”,重服化道美而轻戏剧滋味。这是市场的诉求,无可厚非,但经典作品不应就这么被人遗忘。“买椟还珠”要不得。
好的古装历史剧,能再造古人的精神世界。史书通常只记载大事,细枝末节不在乎。但影视剧里,却恰恰是那些生动细节构成了历史人物的精气神。
读史使人明智,观史使人振奋。好的古装历史剧有打破时空界限,聆听古今教诲的意义。好剧能洞见世事,见微知著;亦能增长见识,激发情志。
《大宋提刑官》豆瓣评分:9.3
推荐关键词:童年阴影、时代悲剧、埋头破案
《大宋提刑官》于2005年5月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这部剧的平均收视率达到6.47%,成为了当年央视收视率贡献巨大的一部剧。
这部剧,以江湖之远写庙堂之深。往小了说,这是宋慈单枪匹马闯荡天下的故事,宋慈破案的手段,破局的智慧,直看得人拍案叫绝;往大了说,这是以人论世,从小人物之难道破历史周期律之困的时代悲剧。其力足透荧屏。
它走的是一板一眼的破案路,凡事讲究证据,宋慈没有主角光环。它在平凡中见智慧,在平凡中显露人性,也在平凡中讲述最朴素又最真实的道理。
对不少90后观众来说,《大宋提刑官》是他们的“童年阴影”。彼时,“马赛克技术”尚未开启,腐烂而狰狞的尸体,冒出幽幽白烟的棺材,以及时不时冒出的头骨大特写,视听语言的尺度之大,在过往的古装剧中颇为罕见。
但《大宋提刑官》不只有大尺度的视觉奇观。演宋慈之前,比起北京人艺的同辈演员,何冰的知名度不高。凭借着精湛的演技,这个在普通观众看来略显陌生的面孔,与千年前的法医鼻祖形象逐渐吻合。演完宋慈,何冰大红大紫。
《大宋提刑官》并没有设计一个初生牛犊挑落恶龙的故事。主创不屑走常规的爽剧套路,而是选择了以现实主义破题——的确,它讲述了坚信天理昭昭、报应不爽的宋慈如何无惧生死、劈波斩浪的过程,但它更详细描摹了宋慈失败的必然。理想主义者低下头颅,风声呼啸,奏响一曲时代的哀歌。
《琅琊榜》豆瓣评分:9.4
推荐关键词:理想主义、演技传神、CP带感
2015年,正午阳光的《伪装者》《琅琊榜》先后与观众见面。前者一开播,即引发收视狂潮。后者则呈现慢热趋势,收视率走出了一条先抑后扬的曲线。七年过去,收视之争已成昨日笑谈,剩下的只有经典。
《琅琊榜》是古装剧,但有不输历史剧的厚重感;《琅琊榜》是庙堂剧,但又不缺后宫戏份;《琅琊榜》是权谋剧,但又充斥着江湖之争。客观地说,这部剧很难用现成的类型去归类。当时行业给出的定位是:飘逸的正剧,沉稳的传奇。
《琅琊榜》最高明的地方,在于写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胜利。
在此之前,是厚黑学的天下。夺取天下也好,谋略世人也罢,靠的多是脸厚心黑,不择手段。而这部剧中笑到最后的靖王,则是浩然正气的忠实信奉者。他喊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将满怀阴谋诡谲的梁帝挂在了耻辱柱上。
《琅琊榜》让不少人看到了胡歌的演技。这个凭借仙侠剧走红的“偶像”,走上了实力派之路。胡歌在剧中的言行和气质,与书中描述的江左梅郎别无二致。他与靖王的兄弟情深,与霓凰郡主的隐忍恋情,都表现得恰到好处。
《琅琊榜》还是CP党的胜利。胡歌与王凯继《伪装者》之后,再续兄弟情。梅长苏和飞流,梅长苏和蔺晨,梅长苏和霓凰郡主……不论是“官配CP”还是“强行拴对”,只要想嗑总能嗑到饱。好剧就是这样,闲篇也有微言大义。
这部剧,是豆瓣高分TOP10里唯一近十年播出的国产剧,豆瓣有70万人为之打出9.4分的高分。这不仅是正午阳光作品在豆瓣的最好成绩,即使放到整个国产古装剧领域中,也是佼佼者之一。是当之无愧的“叫好又叫座”剧集。
《大秦帝国》三部曲 豆瓣评分:9.3
推荐关键词:以古喻今、台词精妙、秦时明月
《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纵横》,我们放到一起来说。《大秦帝国之崛起》是第三部,比前两部稍显逊色,但依旧能看出它身上的浩荡之风。
虽然名为《大秦帝国》,但本质上讲的还是战国风云。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三部《大秦帝国》,讲的就是“六世”中的四世之事。
春秋战国,群雄逐鹿,百家争鸣,这是华夏族的青春时期,也是中国文化最灿烂的时代。年代久远,考据困难,拍起来颇为复杂。反映这一时期的影视作品中,《大秦帝国》堪称力作。尤其是第一部《裂变》,更是经典中的经典。
《裂变》的主角是商鞅和秦孝公。在剧中,两人是惺惺相惜、“一生不负”的同道中人。商鞅是心怀大志的理想主义者,为了变法图强,一方面他冷面执法,六亲不认;另一方面,他走遍大秦的山野溪谷,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裂变》知音众多、反响强烈,是因为剧中的改革和法治主题,与时局多有对应,商鞅“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的精神也是今人所盼。它既接续了我们在那一长串“王朝”戏里所看到的宫廷奇谋和朝野风雨,更给出了我们有口无心、不甚了了的春秋战国时代里不灭的思想光焰和烈烈扬扬的生命热源。
《纵横》是第二部,主角换成了秦惠文王与张仪。这部剧的豆瓣打分人数和豆瓣评分与《裂变》相似,都是六万余人打出9.3分。喜欢《裂变》的人,觉得《纵横》轻佻;而喜欢《纵横》的人,又觉得《裂变》老气。颇为有趣。
这部剧中,最令人称道的是出色的群戏。富大龙的嬴驷和喻恩泰的张仪自然不消说,前者一句“敬那大争之世”,看得人寒毛耸起;后者“信口开河”洋洋洒洒,台词俱佳。而杨新鸣、周波、宁静等的表演,也形神兼备。
《崛起》的镜头对准了秦昭襄王嬴稷。他是秦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位君王,在位56年,为灭六国扫清障碍。在他的操盘之下,秦国崛起为傲视列国的超级大国。那是一个豪气干云的年代,一个轻生死而重大义的年代。
三部《大秦帝国》中最容易击中观众的是“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的雄性气质。老秦人不畏死战的豪气和士子们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大秦帝国》中最让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东西。而这部剧的台词,也令人颇为惊喜。不说正确的句读,不说现场收音,光剧中的喝彩声就值得夸奖。
比如,秦献公中箭而亡,魏国太监突然发出雷鸣般的单字:彩!又如,君王发布命令,手下领命,发出了一个斩钉截铁的单字:嗨!虽不知秦国人当时究竟如何回应君王,但只通过这几个单字,就足以窥见“秦时明月”的豪迈。
结语
如果读者观察仔细,会发现今日推介的剧集的播放平台,都是央视频。这几天,央视频推出了名为“暑期剧好看”的活动,推出了大概20余部重头戏。刚才提到的古装历史剧,就是其中翘楚。
除了古装历史剧,央视频的好剧里,还有《亮剑》《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我的兄弟叫顺溜》等军旅劲作,《武林外传》《炊事班的故事》《家有儿女》等情景喜剧,《新边城浪子》《斗罗大陆》《神话》等武侠奇幻剧,以及《觉醒年代》《战长沙》《火蓝刀锋》《大宅门》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热门剧集。
只需一个央视频,这些高清经典作品,就能通通收入囊中。目前,开通央视频会员还能参与抽奖,奖品包括Switch游戏机、华为手机、京东E卡等等。
【撰文/马二】
别只盯着《大秦赋》,4部历史正剧值得重温,全是高分大剧
等了许久的《大秦帝国之天下》终于播了,虽然观众对此剧褒贬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大秦赋》(改名后)是一部制作精良的 历史 正剧。若非要挑毛病的话,那赵姬、公子傒、嫪毐的个别戏码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其次,张鲁一的演技没问题,可他最好晚点上线,少年嬴政也应该找个年轻演员来演。
不过,在一众烂剧的衬托下,《大秦赋》的缺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纵然有忠实的剧迷表示它不如前三部,但这也是因为大家的期待值太高了。
说来,观众无需只盯着《大秦赋》,即便市面上的偶像言情剧颇多,可仍有许多值得重温的 历史 佳作,今天笔者就要推荐4部高分大剧,其中于9年前开拍的《王阳明》已在韩国播出许久,此剧最终凭借高质量的剧情拿下豆瓣9.1分。
《王阳明》的投资金额并不高,剧组既启用了老戏骨,又请来了新人演员,比如朱一龙,当年的他刚刚出道就出演了爱玩的小皇帝朱厚照。
第一主人公王阳明则由陆剑民扮演,也就是《汉武大帝》中的大将军卫青,导演陈晓雷在正式拍摄前打磨了剧本三年,几经易稿,方才定下,整部剧的台词几乎全是大段大段的道理,但并不枯燥乏味,如:恶不积不足以身首异处,善不积不足以扬名天下。
演员陆剑民的台词功底深厚,一字一句皆能被他念出古韵,而 历史 上的心学大家王阳明可以说是牛人一个,基本上拿着杰克苏的剧本,奈何有关王阳明的影视剧太少,喜欢明朝题材的观众们自然不能错过这部剧。
另外,老戏骨魏宗万、周海媚出演亮眼的绿叶配角,演技派对戏,可让观众沉浸式追剧,庙堂之上百官争辩,抑扬顿挫的台词配合动作呼吸,你能感受到独有的朝代气息。
编剧对皇帝朱厚照的刻画也极为细腻,他是拥有现代思想的反叛者,表面糊涂,实则门清,他说:“朕死之后,肯定被冠上百年不遇的昏君名号,但做圣人是你的志向,而朕只想玩一辈子,只想远离那冰凉的椅子”。
有人说《王阳明》的剧情有点拖沓,放在二十年前只是一部普通的 历史 剧,想来确实如此,若要客观评价的话,此剧的评分应在8分左右。
第二部 历史 剧则是—《苍穹之昴》,它比《甄嬛传》早上线一年,虽然关注度不如后者,但此剧绝对是不可多得的清宫佳作,而且《甄嬛传》里的许多首饰珠宝都是《苍穹之昴》用过的,当然,此剧可不是纯正剧,它应是具有正剧范的清代 历史 剧。
饰演慈禧太后的演员田中裕子实力不俗,她远看着慈眉善目,瞧近了看,却让人不寒而栗,有一种别样的凉薄感。
整部剧的拍摄手法与《大明宫词》有些相似,既梦幻又真实,造型、布景、调色也尽力往油画上靠,一个字美,但这种美带着颓废、压抑感。
配角周一围眼神锐利,气场强大,阚清子饰演的年轻版慈禧略带生涩感,但年纪、外形的优势弥补了演技的稚嫩。
怎么说呢?作为一部 历史 剧,剧情起伏只是吸引观众的一个卖点,最重要的还是编剧、导演对 历史 的客观见解,而《苍穹之昴》显然做到了,此剧的台词常让看客拍案叫绝。
在剧集最后,光绪望着落日的余晖喃喃自语道:“朕用十年证明自己不行,而圣母皇太后同样不行,你以为自己掌握了天下,其实你手握的不过是紫禁城这一亩三分地……”。
第三部 历史 剧是—《大风歌》,这部剧的知名度不高,播出期间还撞上了同一 历史 题材的《美人心计》,但在笔者看来,两者不好作比较,一为正剧向,一为言情风。
《大风歌》整体制作精良,不论是服装,还是妆容、布景,都舍弃了精致奢华的现代风格,编剧也极为谨慎,基本上按照史料编写,如:汉惠帝废挟书令。
身为主角的汉文帝刘恒,不再是贾谊笔下那个“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君王,而是励精图治的理想帝王,演员刘牧的表现颇为惊喜,从形象到气质,皆深得我心。
最后一部 历史 剧是—《朱元璋》,此剧于2006年播出,距今已有14年,在那个时候,剧组经费不足,所以前半段的武戏简单且随便,演员的装扮也不够考究,但这部剧最大的优点是—人物塑造饱满有力。
胡军把朱元璋的那股狠劲拿捏得极为到位,集明君与暴君于一人,既刚毅果决又喜怒无常,编剧朱苏进还贡献了一个网络热梗—“你那是馋她的身子”。
对于朱元璋这一 历史 人物,陈宝国版严肃,李立群版透着霸气,而胡军这一版得其精髓,不仅神似,而且有几分怒时如阴的帝王情绪。
这部剧的配角也非常出彩,马皇后精明能干,被推进欲望中心的刘基身陷泥沼。
如果《朱元璋》的剧组经费够用的话,再好好打磨一下武戏与道具,那么此剧的评分还能再涨。
回顾这四部 历史 剧,笔者发现十年之前还是有很多精品剧集的,没想到现在已经找不到几部真正的 历史 正剧了,所以,大家且看且珍惜吧!
经典的六部古装权谋剧:《庆余年》根本不够看,你看过哪些古装权谋剧呢?
《鹤唳华亭》《鹤唳华亭》的基调是比较压抑的,但绝对算是一部不错的权谋剧,尤其是剧情的多次反转,让人措手不及。剧中萧定权和李尚书、萧定棠的多次较量,是很大的看点。只是有点压抑,因为萧定权太可怜了。
《长安十二时辰》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由易烊千玺、雷佳音主演;2019年首播,共48集,豆瓣评分8.3。这部剧耗巨资打造七十多亩长安城;极致还原历史的服化道;还采用了一镜到底的运镜手法,2分钟让观众仿佛穿越到盛世繁华的唐朝,长安城的风貌娓娓道来。
这部剧讲述了上元节前夕,长安城陷入危局,长安死囚张小敬临危受命,与少年名士李必携手在十二时辰内拯救长安的故事。在一派歌舞升平的繁华盛景背后,这座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剧中不仅有外族入侵的外患,也有王官贵族权谋之争的内忧。
而拯救长安的全部时间只有短短的十二个时辰,剧情精彩到让人舍不得快进。所以又被称作权谋下的反恐24小时,如今,很多剧开二倍速看都觉得慢,《长安十二时辰》却需要0.5倍速追剧。所以这部悬疑古装剧在反恐24小时的基础上又加入了权谋,惊险的同时又不乏烧脑。情节密度之高,可谓是相当烧脑。
《康熙王朝》《康熙王朝》 的背景故事是清朝世祖顺治帝的末年和圣祖康熙帝在位时的事迹。该剧从顺治皇帝哀痛爱妃董鄂妃病故时讲起,直至康熙在位61年驾崩而止。第一次以正剧的角度浓墨重彩刻画了清朝初期康熙皇帝充满传奇的一生。
《雍正王朝》1,《雍正王朝》讲述了雍正皇帝的经历。
2,此剧为“中国权谋之术的百科全书”,里面权谋斗争,紧张激烈,悬念重重。
3,故事情节丰富,里面的四大弄权高手,康熙,邬思道,张廷玉和八王,喜欢这方面的朋友也可以看看。
《大秦帝国》系列秦孝公渠梁广招天下贤能之士,希望可以变得更强。好在天不亡秦,曾在魏国并不能发挥其锋芒的商鞅,终于辗转来到了秦国,并凭借一身才学和对天下局势的清醒认识而得到秦孝公重用。商鞅在秦国掀起了影响深远且饱受争议的变法。因此,一代强秦也由此崛起。
《军师联盟》三国的故事我们从小就就知道,更多的是曹操、刘备、孙权三分天下,诸葛亮、周瑜等人的故事永流传,但是好像对于另外大巨头司马懿更多的印象是被诸葛亮的空城计而吓退,这部军师联盟以司马懿为第一主角,几位谋士联合纵横,下棋布子,上演了一部权谋的饕餮盛宴。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