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宝科技是联想的吗(联宝科技是联想的吗)
10月26日,以“新IT新引擎”为主题的2021联想智慧中国行合肥站活动拉开帷幕。在持续到11月3日的活动期间,联想邀请全国各地的智能制造行业核心重点客户,参与智能制造主题论坛并参观联宝工厂,借此机会分享联想持续赋能产业智能化转型的经验和创新技术,展现联想助力建设智慧中国的愿景。
智慧中国行将客户“请进来”
展现制造业3S转型路径
与此前智慧中国行各站“走出去”以便接近、了解客户不同,智慧中国行合肥站依托联宝工厂,将各地客户“请进来”,实地体验联想在数字化供应链和智能制造领域的积累与沉淀,共同探索制造业3S转型的路径。
在活动期间,联想各个区域负责人在论坛上分享如何通过基于端-边-云-网-智的新IT架构和智能IT引擎“擎天(Optimus)”,赋能各行各业实现智能化变革、助力中国经济迈向新阶段。在制造业领域,联想基于自身积累的制造经验和行业服务能力,建立起全球范围内领先的供应链网络,并将与制造业合作伙伴一同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
来自联想业务部门的专家随后分别从全域数据采集实践、全栈算力支撑和全局可析智能三个方面,介绍了联想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产品、方案和应用案例。正是联想“端边云网智”齐备的新IT技术架构,使得联想可以通过丰富的智能IoT设备获得海量数据,通过智慧算力将数据效能最大化应用,并最终通过可复制的智能应用场景实现制造业全价值链的全面提质增效。
提供3S全栈服务能力,为何是联想?
在工厂参观环节,来宾沿着一台电脑实际生产的工序,参观了联宝工厂的柔性组装生产线、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
在这里,智能制造已经成为现实:联宝工厂年订单数超过60万笔,成品物料号超过20万,平均每天可智能处理5000笔订单,其中80%以上是单笔小于5台的个性化定制产品。联宝工厂能够做到平均不到一秒下线一台笔记本电脑,年产3000万台,全球每新售出8台笔记本电脑,就有1台来自联宝科技。在近期出炉的“2021合肥企业50强排行榜”和“2021合肥制造业企业30强排行榜”两份榜单中,联宝科技均位居榜首。
联宝工厂只是联想智能制造能力的缩影和集中展现。以自身制造经验为基础,联想逐渐构建了在智能化转型业务领域的3方面独特优势,这也正是联想致力于成为3S全栈服务商的底气所在。
一是在不断积累尝试中打造出的智能制造“5大能力”。通过供应链全链条“互联互通”实现对供应链的日常运作的自主管理;通过“柔性制造”实现产线切换,适应多种工艺流程,以应对个性化订单;通过“虚实结合”使物理与虚拟数字相互映射,打通设计和生产环节,实现生产流程的快速优化;通过“闭环质量”实现端到端的质量追溯、监控、分析和管理;通过依托大数据和新一代智能引擎提供“智能决策”,实现订单智能排产。
二是新IT架构服务能力的构建:联想通过3S战略,即智能终端产品(SmartIoT),智能基础架构(SmartInfrastructure)以及智能化垂直行业解决方案(SmartVertical)全面发力,建立起“端—边—云—网—智”技术架构,借助智能IT引擎“擎天”的技术优势,整合实现智能化所需的数据、算力和算法,为企业客户提供智慧行业方案和量身定制的智慧服务。
三是合作紧密的行业伙伴:在智能化变革道路上,联想始终不忘与行业伙伴相互赋能,共建生态,不断拓宽自己的“朋友圈”。联想以智能供应链为抓手,持续推动上下游企业智能化变革。在2021年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联想宣布以“擎天”为内核,与行业共建“擎天联盟”,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智慧零售和智慧商务等领域共建生态系统,推动中国企业的智能化转型。
智慧中国行走进联宝
联想以智能制造撬动中部崛起
联想智慧中国行系列活动致力于推动中国行业智能化,在智能变革时代向客户全面展现联想以服务驱动的智能化转型解决方案。该活动于2020年5月发起,一年多时间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郑州、沈阳、厦门、拉萨等全国六十多座城市陆续开展。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发展是重点内容。合肥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制造业尤其是智能制造的发展。据21世纪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中国智能制造指数(CIMI)报告》显示,合肥凭借优良的产业环境,超越京沪穗成为制造业“宜居”城市,位居全国第四,在产业环境指数这一项上得分更是超越了京沪穗排名第一。
在本次智慧中国行合肥站活动中,联想展示了其丰富的行业实践和成功案例,尤其是合肥联宝工厂,作为当地智能制造龙头企业,始终扮演产业链“领头雁”的角色。未来,联宝工厂将持续作为联想智能制造技术、智能化转型服务的“源头活水”,不断为合肥、安徽乃至整个中部地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注入动力。
智慧中国行拉近了联想和客户的距离,使联想更加清晰地了解客户需求,更加便捷地为客户输出整合性解决方案、提供产品,助力当地制造业企业成功实现智能化转型。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生产制造型企业加入智能化大潮,与联想共建智能生态,推动智慧中国愿景落地。
论坛期间,展现智慧中国行主题“新IT新引擎”的大屏在安徽省广电新中心等地点亮。随着联想智慧中国行系列活动在全国持续落地,这一大屏也将相继在全国各地点亮。(董枳君)
什么是中国式智慧?
用我的一篇国学文章回答这个问题:
中国人的最高智慧
(张清义谈国学智慧)
世界四大古文明: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现在只有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传承下来,究其原因有诸多方面,但主要原因一定离不开中华民族的最高智慧:中庸之道:和合。
荣格说:“中国人总想学西方文化,却把自己的传统文化尘封起来。”
下面我们要用智慧之掸去掸清历史时间造成的封尘,用智慧的钥匙打开尘封的历史记忆之门,随意提取一个历史事件,以此来证明中华名族在解决问题时拥有这种最高智慧:和合。
在唐朝时期,波斯帝国是当时世界上和大唐并存的又一大帝国。因为波斯帝国受到阿拉伯人的入侵,形势危急,波斯帝国皇帝的儿子俾鲁斯一路跋山涉水,来到长安,向唐高宗求救。
唐朝分析,如果出兵打击阿拉伯军队,会与阿拉伯无缘无故树敌。如果不救波斯王朝,又不符合道义。于是唐朝决定让波斯王朝所有皇室人员撤到唐朝边界内,于公元661年,让波斯王朝建立波斯都督府,使阿拉伯人不敢犯唐朝边界追杀波斯王朝。都督府一切费用由唐朝供给。这种不费一枪一弹化解问题的方法就是下面我们要谈的最高智慧:和合。
“和”与“合”两个字都最早见之于甲骨文和金文。“和”起初的意思是指声音的相应和谐。“合”的本义是指上、下唇的合拢。殷周之时,和与合是单一概念,尚未联用。春秋时期,二字开始并用。《国语•郑语》里讲:“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五教是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里是讲商契这位商的始祖能把这五种关系智慧地融合,从而建立了很好的社会秩序,使百姓安居乐业。
和合还是孔子人文精神的核心。孔子对周朝“制礼作乐”的推崇,使他的思想形成了以“和合”为基础的大同社会理念。那就是:以孝的理念追求家庭和谐,成为社会基础。以德的理念治理国家,打造和合的太平社会。以协和万邦的理念建立邻国关系,形成和合睦邻景象。
因为有“和”与“同”的差别,儒家把“和合”智慧用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单凭这一点就能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意思是说:礼的运用,以遇事做到和谐、恰当最为可贵。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说君子可以与他周围保持和谐融洽的氛围,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会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的见解,虽然常和他人保持一致,但实际上不讲求真正的和谐贯通。
中庸之道的核心智慧就是“和合”,所以儒家把这种智慧推崇到极致。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意思是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中庸》里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心里有喜怒哀乐,都不表现出来,被称作中。表现出来却能够有所节制,被称作和。中,是稳定天下之本。和,是为人处世之道。达到中和境界,天地各归其位,万物便繁衍生长不息。
中庸之道的“和合”智慧是反对极端主义和单边主义的一种制衡哲学。我们很多人对中庸的误解就是遇事折中,谁也不得罪,和稀泥。这种误解误导了很多人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合”智慧。他们会为了平衡而丧失原则或不择手段。我们把没有原则的变通达到制衡的方法叫作圆滑。“和合”智慧是通过有原则的变通达到制衡,所以我们把有原则的变通达到制衡的方法叫作圆通。
“和合”是为了制衡,在制衡的过程中极端和单边是主要障碍。我们可以反思一下日常生活中的极端主义思维方式,它追求痛快和危言耸听。在每次活动中那些领军人物都会喊出刺激性口号,他们演讲的内容都具有狭隘、苛刻、夸张的特点。所以我们称这些人是站在悬崖峭壁上的“英雄”。
一切事物的发展,最后都会成为文化的发展。一个人的人生从开始时到结束时都是文化身份。一个人要想修身立业就必须获得智慧,而获得智慧目的是为了践行,要想智慧的践行,就必须了解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也必须了解这个环境里文化的特点。“和合”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是一源三流,源头是易经,三流是:儒、释、道。儒家提倡人伦之和合,释(佛)家提倡众生之和合,道家讲天、地、人之和合。所以在中国的文化环境里我们必须掌握“和合”这种最高智慧。
现在很多人尤其是青年人在处理人与人关系上消极被动,造成事业上四处碰壁,屡屡受挫。有的人甚至因为处理不好与家人、或他人的关系影响了家庭、事业、个人潜能、技能、才智的发挥。造成年青人如此被动的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中国的文化特点。其实中国不存在西方的人际关系,中国人与人之间是人伦关系。人际关系很简单,就按规则处理关系。人伦关系则不然,它重在感情,重在关怀,所以中国人把“你吃了吗?”当成了问候语。诸如此类很多对于外国人来讲都是私生活的问题在中国可以随便问,因为这些问题可以表示关怀。我们很多青年人处理不好这种人伦关系,其主要原因是掌握不了这种人伦关系的特点:以感情为主,以关怀为目的。 这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影响青年人处理不好关系,那就是:西方发达的物质文明使很多中国青年人学习、推崇,但西方在精神方面提倡的是个人主义,中国的部分青年在接纳西方的物质文明同时也学到了西方的个人主义精神。所以在讲“和合”的中国文化环境里出现了不和谐,结果是处处碰壁,屡屡受挫。
西方人认为人性是恶的,所以他们提倡个人主义,目的为征服,崇拜英雄。我们中国人认为人性向善,追求圆满和合,崇拜圣贤、君子。西方人比较理性,是非分明。中国人比较情性,对是非感念比较模糊。对中西文化的差异能够清晰地辨别,也就对“和合”智慧更加赞许和推崇。因为他是化解问题的金钥匙,是我们修身立世的智慧法宝,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最高智慧。
文章为作者原创,关注下方二维码,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