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视台智力大冲浪「追忆上海智力大冲浪」
智力大冲浪是90年代中期到新世纪初的综艺节目,在上海可谓是家喻户晓,当时节目新潮和观众热度超乎想象,现在是再也达不到了。
街头福星
当时智力大冲浪会在街边采访路人,问各种问题。一开始是陈雷才,后来变成了黄浩。被采访对象五花八门,回答出问题也是各种各样。现在网上各种采访和路人爆笑回答,当年在大冲浪里早就有了。
当时被采访是很荣幸一件事情,我记得当时有个同学被采访,于是整个班级人晚上都守在电视机前,好像自己被采访一样兴奋。当然,随着时代进步,现在很多人恐怕连采访都要回避一下啦。
小品
大冲浪里质量最上乘的不是综艺阶段,而是当中穿插的各种小品短剧。影响最深刻的就是豆豆,她每次都能扮演不同角色,略带喜感又非常融入角色。
每次进入问答阶段,都有豆豆等人表演相关的小品,从历史事件到都市传说,从大人物到民间故事,各种内容各种角色让人看了既有娱乐内容又能增长知识。
姜胡同话
当时林栋甫与何晶除了主持之余,还会化生为“姜伯伯”和“胡妹妹”展开对话,这是一种类似进脱口秀风格表演,会对各种热点进行对话。
老戏骨林栋甫和脑子口才都很好的何晶组合,让人百看不厌,这种形式脱口秀在整个上海电视历史,也是空前绝后的。
优秀主持人
大冲浪主持人,也是一个时代记忆。最早的是林栋甫、何晶。之后是陈雷、陈蓉。之后陈雷生病休息一段时间,黄浩顶了上去。
其中最经典是林何组合,最长久的是两陈组合。而陈雷因为主持智力大冲浪,成为上海老百姓心目中最好主持人,至今仍然被上海人津津乐道。
7878奖平方
大冲浪和快乐大转盘几乎同时播出,但一段时间后,大转盘明显不敌大冲浪。究其原因,大转盘一直在白相人,捉弄嘉宾取乐,属于恶作剧,偶尔看看还好,一直看就疲劳了。
而大冲浪则一直转换新思路,新节目,花头很浓。其中的爆款,就是当年问答节目——7878奖平方。最后冠军可以得到一套虹口区瑞虹新城的房子!
综艺节目送房子,这在当时火爆上海,我记得当时打电话进电视台竞猜都遭遇忙音,可想而知奖平方这节目有多火。
后来冠军还真拿到了房子,节目也办了不止一届,只不过后面热度就没开始那么火爆了。
戛然而止
进入新世纪后,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生活也得到显著提升,在这个时期,智力大冲浪却突然关停。本来大冲浪可以成为长寿节目,常年活跃于荧屏,成为上海电视的标志,很可惜当年没能留下这节目。
另一方面,或许对智力大冲浪来说,这种突然死亡是最好结局。现在上海电视节目青黄不接,主持人、制作方、导演等水准下降严重。以及恶俗的“卖海参”、“牛肝菌”、“装修全包”等广告。天晓得大冲浪活在当下,会是多么糟糕的局面,所幸它已经离我们远去,成为我们记忆中最好的综艺节目。
0到6岁的儿童怎么开发智力?
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想要开发孩子的智力,我们可以在下面这3个方面努力。
01 培养孩子的安全感0~1岁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关键期。
研究发现,有安全感的孩子,脾气会更平和,对人有更多的信任,在成长中能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探索世界和学习技能上。
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多陪伴孩子,和他说话,给他温暖的拥抱和抚摸,对他的需求及时回应。
很多妈妈在这个时期会有困惑,孩子哭了要不要马上抱,会不会因此惯坏他?
妈妈们可以放心,这个阶段的孩子是不会被宠坏的,放心地给他拥抱吧。即使孩子哭的时候,你在忙别的事,没办法马上抱他,也要用声音、微笑给他回应,不能不闻不问。
有了安全感做基础,孩子才能把精力用在学习和玩耍上,而不是一次次地试探和证明,自己是不是被爱的。
02 多陪孩子玩耍和大人安安静静地学习方式不同,0-6岁的孩子是通过玩耍来活动身体、学习技能、形成概念、培养能力的。所以想让孩子更聪明,就多陪他玩耍吧。
具体玩些什么呢?给大家提供几类游戏做参考。
1、运动类游戏
运动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大脑发育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在体检的时候,医生会把孩子的运动能力作为衡量发育情况的一项指标。
1岁前,我们要让孩子多趴,多爬。孩子学会走路后,可以多陪他玩追逐打闹的游戏,经常去户外跑跑、跳跳、骑车、玩球等。
只要能让孩子的身体活动起来,就是好的。千万别怕孩子累着,整天把他抱在手上,或者圈在家里看电视。
2、精细动作游戏
精细动作就是指手部、手腕的运动。
精细动作游戏能直接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培养专注力。而且大脑中手部的功能区和言语机能区非常接近,所以精细动作的游戏还能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我们可以经常让孩子做一些需要动手的游戏。比如拿勺子、穿衣服、搭积木、玩拼图、用蜡笔画画、用纸剪东西、做手工、穿洞等。
多活动双手,才能手巧心灵。
3、搭建类游戏
如乐高、积木、雪花片等,可以培养孩子的空间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角色扮演游戏
就是常说的过家家,如扮演医生、超市营业员等,可以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语言能力,培养情商和问题解决能力。
03 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对于3-6岁的孩子,要不要教他们学数学、英语、拼音等,是很多家长纠结的问题。
其实这个阶段,孩子的吸收能力很强,不是不能学这些内容,而是要注意学习的方式。
如果是让孩子在感知、操作、游戏中学习,帮他们积累体验、培养兴趣,那就是好的。但如果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教,磨灭孩子的学习兴趣,那就是不适合的。
比如学数学,我们可以去超市时,请孩子帮我们数3个番茄,但让孩子练习写数字、背加法口诀就是不合适的。
学英语,可以陪孩子唱英文儿歌,和他说简单的日常对话,但让他抄写字母、机械地背单词同样是不适合的。
总之在孩子上小学前,一定要保护好他的探索欲和学习兴趣。这样将来他上学了,才能把聪明才智用在学习上。
我是小样妈,专注分享育儿知识和早教游戏,喜欢就关注我吧。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