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背台词的老戏骨,老戏骨扎堆的烂剧

时间:2022-11-18 20:49:31阅读:1737
如今,演员不好当,年轻演员更难当。市场上影视剧水平参差不齐,很多人把责任归到新人演员、流量演员身上。的确这批演员当中,有一部分人被曝出过工作期间太矫情、争当“数字小姐,还动不动就用替身,到头来演技还十…

如今,演员不好当,年轻演员更难当。

市场上影视剧水平参差不齐,很多人把责任归到新人演员、流量演员身上。

的确这批演员当中,有一部分人被曝出过工作期间太矫情、争当“数字小姐,还动不动就用替身,到头来演技还十分尴尬。

但一部剧是否能被称之为“好剧”,并不是取决于一个人的表现,而是关乎导演、工作人员、新老演员的共同努力。

柯蓝就在节目里替年轻演员们说了句大实话:“老戏骨也有不专业的、不敬业的,比比皆是!”

确实,关于是否敬业这事儿,我们真的不能一概而论,不少知名演员,就道出自己和“老戏骨”合作当中的不愉快。

01 柯蓝:连导演都不看剧本

柯蓝虽然是主持人出身,也在主持领域做出了成绩,但当她第一次接触拍戏以后,便深深喜欢上了这个职业。

2009年,柯蓝辞别主持工作,从零开始,专职演艺事业。

她的初衷并不是追求在这条路上大红大紫,而是认真让自己成为每一个角色本身,所以一直以来,她在娱乐圈颇为低调,对自己的要求却很高。

哪不知不是所有演员都有如此的态度和初心,拍戏过程中,她就没少遇到不靠谱的老演员和导演。

当时的对手戏演员比她资历深、名气大,于是就觉得自己很牛,根本不屑于跟柯蓝对戏,而是找了一个替身跟她对戏。

虽然很无奈,柯蓝还是只有靠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强大的忍耐力,按照节奏在排演。

哪不知导演也是个不敬业的主,他根本就不看剧本,拍戏的时候,自己都不知道前因后果。

有人就纳闷了,这样还怎么指导演员呢?柯蓝称:他一样导啊。

原来,导演根本不看演员的演技、台词,而是盯着造型看,明明柯蓝在很专心地表演,结果导演走过来了:“哟,你这头发翘起来了,停!”

然后就让造型师过来给柯蓝梳头发,她当下就是一个大无语。

如果一个年轻的演员,碰到了这样的对手老演员和导演,她们怎么能在拍摄过程中学到东西、提升自己呢?

而且大家如果真的都是这样的态度,这部作品是否能备受观众认可,想必大家都心中有数。

02 刘敏涛:男一号不背台词、不走戏

说起刘敏涛,观众们也都并不陌生,她算得上是一个可能性非常大的中年女演员。

1992年就出道,真正火起来却凭借2015年《伪装者》、《琅琊榜》这两部大热剧,刘敏涛用实力获得了观众的认可,无论什么类型的角色,她都能拿捏到位。

后来在综艺当中她再因一首《红色高跟鞋》成为焦点,让大家觉得她是一个性格很好的“喜剧人”。

可是在她早前不火时拍戏的经历中,有一次令她十分不爽,她甚至称:拍那部戏,对自己是个损失。

之所以不愉快,是因为当时刘敏涛本来是有幸合作一位老戏骨,结果到了现场拍摄才发现,对方根本不背台词、也不走戏,就在现场让副导演给题词、走位。

接受采访时,刘敏涛爆料称:“拍的时候,他就问导演,我的嘴在画中吗?如果不在,他连嘴都不动,更别说给我搭词了,全是副导演在搭。”

很明显,对方这位老演员,根本配不上“戏骨”一词,连对表演、对合作演员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

即便他再有天赋,再能装模作样诠释好角色,这也不是他一个人的能耐,这种演员,根本就是“德不配位”。

也难怪刘敏涛会觉得去拍那个戏,对自己来说是个损失。

03 章子怡:他整部戏都看提词板

老演员王劲松曾站在讲台上无奈表示:“我真的很遗憾,什么时候我们这个职业变成了背台词都要被表扬的职业!”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不学好,要么是靠提词器演戏,要么就是念数字拍戏、之后直接找配音。

这也才让官方平台直接发出了“坚决抵制演员不背台词等行为”的倡导。

而章子怡就亲身体验过对手演员全程看提词器的煎熬。

在录制《我就是演员3》时,章子怡回忆起了自己拍第一部电视剧时的经历,一位老演员演的是皇帝,在戏里是章子怡的舅舅。

所以两人的对手戏还真不少,可是那位老演员进组前就被惯了坏毛病,因为平时爱喝点,一不小心就伤了神经,结果就导致记不住台词。

记不住怎么办呢?剧组就会给这位老演员准备提词板,而他在和章子怡拍戏前,上一部就是全程看提词板演完的。

众所周知章子怡对自己的要求之高,所以到她和这位老演员对戏时,两个人的眼睛是完全没有交流的,这让章子怡感到很痛。

不过好在最后这位演员还是被换掉了,才保证了这部戏的质量。

其实现在的观众也不傻,大家看一位演员是否演得好,从眼神就能看出来,毕竟都说“眼睛是心灵之窗”。

好的演员,是能够提前准备好、背熟台词、深度分析人物心理的,所以他们能把角色“演活”。

而敷衍了事的演员,很容易就会被观众看穿,想必这也是观众们形容有的演员“干瞪眼”背后的原因所在吧。

04 李立群:不看剧本,片酬够就行

因为在居家隔离期间不断分享自己的生活日常,69岁的老演员李立群着实是火了一把。

众人纷纷留言表示:老爷子太真实了。

说来早在1981年,李立群就凭借电视剧《卿须怜我我怜卿》获得金钟奖最佳电视男演员,后来在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春光灿烂猪八戒》里也有出色的表现,为何却后劲不足、没能长红呢?

他自己已经道出了其中的原因。

其实从学生时代开始,李立群就已经是个演艺界的活跃分子了。

在舞台剧、电影、电视剧中饰演过几百个角色,说过相声,做过主持人,足以见得演员这行,应该是他真心热爱的职业。

可是他没有在走红后保持平常心,而是赚到钱了,就有点飘了。

之后李立群就对自己放松了要求,他不挑剧本,直言:“钱够了就拍,有时候钱不够、面子问题,也拍!”

在李立群心中,最棒的电视剧本和最烂的剧本,也就充其量是个加了荷包蛋的方便面而已,既然是为了赚钱,就没什么好挑的。

这种行为要分成两种情况看,有一类演员,一旦接烂戏,就自我消耗、自我放弃,一心只为钱,一点不在意演技,这种演员,不合格。

另一种演员是,即便接烂戏也本着负责任的态度,诠释好每一个或好或不好的角色,对得起不管多还是少的片酬,这种演员,其实也算是对观众负责。

李立群属于后者。

05 孙茜:大家都该以我为核心

2012年,孙茜因在《甄嬛传》中饰演崔槿汐而走红,这是她出道的第8个年头。

比起很多女演员,孙茜已经算足够幸运,毕竟很多人可能入行10年、20年都只是默默付出没被观众看见,比如张小斐。

2006年在校期间就主演了战争电影《烽火岁月》正式开始演艺生涯,可她真正被全国观众所识,是在2021年的电影《你好,李焕英》中。

而在孙茜走红后、张小斐大火前,两人就同时参加了一档综艺,还合作表演了一段戏。

当时张小斐作为年轻一代的演员,也有自己的想法,因为准备时间很紧凑,她觉得应该尽快先走一遍戏,至少要熟悉一下流程。

但是张小斐多次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孙茜都完全无视,而是在自顾自慢慢地按照自己的思路梳理剧本,甚至要求导演额外帮她一个人改剧本。

即便张小斐当时急哭了也没有用,结果就是,上台表演前,两人排练时间一共也就两小时左右。

台下的评委一眼就看出她们的表演是分离的、没有交流,最后孙茜以较多的票数赢得了比拼,张小斐却没有了后面的机会。

这一幕发生以后,虽然张小斐当时不火,但很多观众都替她遗憾,这也足以说明,有的时候,太拿自己当回事的演员,并不一定能真正走入观众心中。

06 杨洁:耍大牌就直接换掉

对于演员不敬业、不专业、耍大牌的行为,《西游记》剧组的导演杨洁就给众多圈内人示范了一个正确的处理方式。

《西游记》的拍摄时间较早,为了追求雾蒙蒙的感觉,制作团队最理想的拍摄时间和地点就是三月份的张家界。

当时李成儒在剧组当剧务,便先去探路了,可一看情况不妙,山路塌房了,车子进不去。

但是导演依然坚持想其他办法进山,最后得知后山有一条路,结果整个剧组都爬山进去,走了15里路,到了驻地以后,工作环境也十分艰苦。

在拍摄之前,导演杨洁已经和北影的一位老演员敲定了一个角色,告诉他提前两三天,要过来试妆。

可是到了拍摄前一天,还是不见那位老演员来,打电话也打不通。

于是杨洁就决定:换人,马上就在当地的剧团找了其他演员。

过了两天,那位老演员终于想起这事儿了,主动过来询问:杨导演,什么时候拍我的戏?我是不是要试妆?

导演直接回怼:你还来拍你的戏啊?回去吧,拍完了。

老演员还一脸惊讶:“不会吧,这个剧组没有这样的吧?我在苏州想玩,转了两天,你们就拍完了?”

事实的确如此,杨洁根本没管他是不是老演员,一点情面不给,直接换掉。

要是当下娱乐圈的导演们都能有这样的原则、底气和魄力,想必一些爱耍大牌、不专业的演员们,也就不会那么不以为然了。

从以上几个例子能够看出,其实娱乐圈中,“不敬业”真的不是年轻演员的“专有名词”。

反而有的年轻演员,拍戏时比很多老演员还用心还豁得出去:

比如李沁,一直以来几乎从没被观众质疑过演技,有的年轻女星怕脏怕累,可是李沁遇到需要吃土的戏,毫不含糊;

比如欧豪,非演员出身,但是在拍戏时为了让撞车的戏份更真实,坚持亲身上阵实打实地演,被撞14次,才拍到最满意的镜头。

所以我们不能用经验的多少、资历的深浅,来完全定义一个演员对于表演的态度。

如果影视剧市场越来越好,那是多方人员努力的成果,但如果备受观众质疑越来越多,想必问题也不会只出现在年轻演员身上吧。

不背台词的老戏骨,老戏骨扎堆的烂剧

有哪些不背台词的著名演员?

     看了一下几篇资料,不背台词有两个方面:一是,演员对于角色的把握十分到位,二是即兴表演。

      张曼玉,在一段采访中她的原话是:"我喜欢感受,我不喜欢字,可是我觉得我凭我的直觉是最好的,我每次穿好那个衣,扮好那个装,我看镜子,我就突然之间变成那个人,我走进去我觉得我是她。"


      马龙·白兰度,他在电影中的大多数表演,可能都是即兴表演,只是观众感觉不到而已。马龙·白兰度被认为是美国现实主义表演派的开创者,尽管他之前已经有人这样表演,但是他第一个在美国将这种表演方法发扬光大。这种表演方法现在可能又被广泛地称为方法派,它要求演员去体验角色,在镜头前创造角色的性格和生活,尽量写实地演绎角色。这套理论的创作者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就是那个写出《演员的自我修养》的人。

      廖启智。在经典电视剧《上海滩》中有一幕戏:周润发饰演的许文强受伤,藏在闸北养伤,刚刚从演员培训班毕业的廖启智则饰演一个叫长贵的孤儿照顾许文强,要喂他粥喝。周润发吃了几口,为了表现伤口痛,忽然吐了出来。这在剧本当中是没有的,一般的新人可能接不了戏,但廖启智马上上去扶住周润发的背,关切地问他怎么样了,把戏顺利接了下来。

      有实力有演技能根据自己的表演成功表现出人物的都是好演员。怎么样?喜欢的给我留言点赞哦!

不背台词的老戏骨,老戏骨扎堆的烂剧

老戏骨也不背台词,唐国强靠助理提词,王庆祥被刘敏涛批评不敬业

现在的演艺圈流量当道,“小鲜肉”的演技令人捉急。而与之对应的“老戏骨”仿佛就是演技的保障、敬业的代名词,但其实他们也有翻车的时候。
曾经获得影帝称号的王庆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不背台词的事情可是被另一位戏骨刘敏涛,亲自下场点名实锤过的。
当初王庆祥和刘敏涛一同合作过《大宋提刑官2》,刘敏涛在戏后采访中直言:“接这个戏,我的损失太大了!”
原因竟然是因为这部戏的男一号根本不背台词,甚至连走位都需要副导演步步提醒,作为女一号的她在这样的氛围下完全发挥不好。
紧接着她又曝猛料,说王庆祥在没有嘴部特写的时候直接不说话。甚至在戏还未杀青时就把剧本寄回北京了,在片场到处借剧本看。
如此点名道姓的批评,王庆祥也没出面否认,几乎坐实了这些消息。《大宋提刑官2》播出时也因为糟糕的配音,和完全对不上声音的口型,口碑扑街。
其实王庆祥背不下来台词的事情,业内皆知,曾经与他合作过《北平无战事》的刘和平也盖章过,甚至还为他没有因为忘词耽误镜头,而感到欣慰。
演了多年的戏不背台词,在一部戏里做了演员分内的事就值得夸奖了?演艺圈资历滤镜的果然深厚,“不背台词,态度散漫”这样的事情放在现在的年轻演员身上,估计得招来不少谩骂。
不仅是王庆祥敬业勤勉的人设坍塌,连戏骨唐国强也因为片场的一段花絮翻了车。
唐国强在拍《建国大业》时,带观众领略了什么叫“真人提词器”。剧组专门为他安排了一位工作人员,在镜头外念出他的下一句台词,唐国强紧接着就跟着照本宣科地念下去。
如果说唐国强因为上了年纪记不住复杂台词,需要助理提醒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唐老师这不记词的习惯还真不是偶然事件,而是 历史 遗留问题。
曾经在《吐槽大会》上,王刚就明讽了唐国强“需要提词”的坏习惯。早在2007年开拍的《南越王》剧中,唐国强饰演秦始皇,王刚饰演赵高。在片场王刚就发现唐国强演戏不一般,居然有人在现场为他提词。
难怪唐国强饰演的帝王和领导人物都如此沉稳,因为他不存在“忘词”问题,完全沉得住气。
所以不要用年纪遮掩这种不敬业的行为,同样年过花甲的陈宝国还能将“敬业”刻在骨子里。拍戏时私下就将台词、走位功课做好,在片场完全不用拿剧本顺畅演完,甚至还经常背下对方的台词。
有不少老演员像陈宝国一样敬业,但也有很多打着“戏骨”称号的演员,无“戏骨”之实。曾饰演《疯狂的石头》里道哥的刘桦,就被爆出过与年轻演员上演技节目彩排时完全不记词、耍大牌。
引用一段曾经王劲松怒批年轻演员的一段话:“对于演员来说,背台词就是你上战场的那支枪。”上了拍戏“战场”,你却态度散漫没准备,还需要身边的人递“枪”,这就很离谱了。
不论是年轻演员还是资深戏骨,背好台词是演戏的基础,没有准备好这把“枪”,都是不敬业的表现,戏演得再好也会被人诟病。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