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村里帆演的电影(中村里帆演的电影)
我问一下,新海诚作品《天气之子》,怎么样,讲的什么故事?
2019年,被寄予厚望的的天气之子上映了,但普遍风评不佳,被认为既没有你的名字的完整结构,也没有恰当的情感高潮。它激起了水花,但又迅速归于一片沉寂,再也回不到你的名字的高热度和高口碑,有人感慨新海诚开始走下坡,他再也不能打动大部分人。而其中对于电影诟病最多的是:为什么帆高是如此的任性、不管一切?
这个「为什么」其实背后有着很有意思的思考,后面我会来试着解释新海诚追求的究竟是什么。但是现在我们先来解读一下电影的细节和设定。
1.背景设定:城市样貌所对应的青春东京是个聚集了希望、憧憬和未来可能的城市,也是无数年轻人将他们的梦寄托着的城市。在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东京城市的三种样貌,而这些不同的环境样貌恰好对应了年轻人的不同状态,分别是混乱的、消沉的、希望的。
在电影中,背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场景,某种程度上是与角色紧密相关的,我们可以从场景的色彩和氛围来推敲出人物现在是什么样的情感?故事现在是进行到哪里,到高潮了没?
同理,在电影中,东京这个城市被赋予了另一层象征意义,它的不同景色也可以被视作是角色的不同心境;东京本身,即是角色本身,一个年轻人青春的三种样貌。
第一种是迷茫喧嚣的东京:
反复出现的喧闹、刺眼、混乱的东京街町。包括霓虹灯强烈对比的色彩、出入情色行业的西装大人、拥挤狭小的旅馆、逼仄脏乱的街巷。
帆高刚来到东京时在街市胡乱逛,寻求着打工的机会和住宿;后来与阳菜姐弟一同逃跑时,也是在这嘈杂狂躁的街市里。
这些充斥着紫色和蓝色的喧闹场景,恰巧都是在角色最迷茫、最狼狈不堪的时候,是青春期的激烈冲动,是年轻人的无处可走。对应了青春的混乱、阴暗、躁动、嘈杂、不安,年轻人不知道去向何处,不知道明日的打算,内心焦躁又不安。
第二种是阴雨连绵的东京:
脱离了危险和迷茫后的平淡,却还是感到隐隐的不安和窒息。反复出现的雾气弥漫的城市、雨水溅起的坑疤水泥地、废旧电线缠绕的公寓外墙。
长久的阴雨天让城市里的人们感到没有精力和失去信心;老爷爷讲述天气巫女故事时,帆高被资遣时都是这样的压抑氛围。
阴云密布的雨天,是角色感到压抑、情绪低落的时候。它是一种过渡状态,处在迷茫混乱和放松愉悦的中间状态。对应了青春阶段长久以来对生活的绝望,对乏味被局限住的世界的不满。
青春很多时候不是玫瑰色的,更多的是对生活的疲累和渴望逃离的窒息感。帆高之所以会逃离家乡只身一人来到东京,就是为了摆脱那种窒息感。
第三种是阳光普照的东京:
电影里帆高说道:「人心还真是不可思议,像是早晨看到窗外的晴天就能获得活力;若是看到蓝天,就会觉得活着真好,令人更想疼爱身边的人」
这些场景反复出现:瞬间在城市铺展开的阳光、粼光闪闪的水洼、雨后垂缀在栏杆上的雨珠、明丽深邃的青空。
帆高与阳菜为了赚钱而展开各种祈祷活动,每当阳光再次出现在东京街道和交通街口时,人们便会展现笑容。这里的阳光很明显有象征的意义,对应着的是青春那昙花一现的光明,偶尔充满希望、不再迷茫的时候。
青春的阳光是很少见的,它必须是冲破犹豫和迷茫,一往无前的姿态。
所以东京所对应的青春是什么?
是从迷茫混乱的毫无主意到坚定不移的唯一选择,突破了阴雨的窒息、霓虹的喧嚣、最终迎接那短暂的的、清晰的、无云的晴日。
2.背景设定:这是一段注定失败的旅程......新海诚这次电影最大的亮点在于帆高和阳菜的背景设定。主角们背负了逃亡的身份,他们不再是从容地、主动地打开某个故事的序幕,而是一开始就被丢进一个危险的地方。处于弱势的地位使他们的所有行动都带着「无力的反抗」这样的印象。
从一开始,这样的设定就注定了悲剧。
帆高一个离家出走的孩子,怎么可能在东京独自生存下去?没有住所,没有钱,没有身份,没有依靠。只不过是一场遁入逃避的旅途,而旅途的尽头终究要回归现实生活。
所以天气之子的故事是在讲述一个必定失败的故事,如同秒速五公分一样,看的过程会让观众时时感到一种无力感,像是知晓某种将要发生的悲剧的预兆。正因为描绘的是现实的故事,所以不会像幻想作品中一样会出现奇迹,也不会像幻想作品一样拥有改变一切的某种能力,我们只能静静地等待这场梦的破碎。
那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是离家出走的生活困境呢?
我觉得新海诚是有意这样安排的,有意让男女主成为困苦的底层人群。只有在生存困难的境况下,少年少女青春的价值观才能通过矛盾激发出,在连生存下去都不容易的日子里,年轻世代才能将他们内心的要求最完整地表达出,毫无保留地、不顾一切地吶喊心底的渴望。
这是一个在漂浮不定的浮木上生活的人们的故事,是躲避阳光和蓝天的人们的故事,是在拥挤的水泥公寓蜷缩的人们的故事,是痛苦之中追求着小小的阳光的故事。
逆境中催生出最强烈的信念。唯有如此,年轻人的信念才能展现得淋漓尽致。
3.没有未来的当下帆高想要追求的是什么?
他追求的是一种没有未来的当下,这种幸福是舍弃可能性的短暂美好。
尚未成长的年轻人,拚命祈求着眼前这小小的幸福,不求更广阔的未来前景和更美好的生活,只求在逼仄狭窄的楼房里能有一盏灯,只求在阴暗简陋的楼梯间能有人等着,只求这短暂的宁静可以持续永远。
电影刻意花了许多篇幅描写逃亡的艰难,他们忍受着雨水的冰冷和疲累,在找住宿时不断碰壁,还在中途碰上警察盘查。在这苦难途中的休憩,他们用尽一切去享受许久未见的奢侈,而这个疲累又没有希望的晚上配合着温柔的音乐,刻画得格外美好,彷佛全然没有危机。就在这时,帆高道出了心声:「倘若神真的存在的话,求求祢。现在这样就好,没问题的。我们能自己生存下去的,所以请别再赐予我们更多的恩惠,也别再从我们身上夺取任何事物了。神啊,求求祢,请让我们,就这样一直到永远。」
热闹过后,帆高紧抱着阳菜,告诉阳菜他会努力工作,好好赚钱,他们一定会好好地在一起生活。这是多么令人同情的桥段!这是如此地令人伤心,因为,再怎么努力,环境是不会变的啊!你们最终还是会失败的!
他们为了必定不可能实现的幻想而如此拼命,很天真吗?
很天真。但对年轻人的他们来说,无法和喜欢的人在一起生活是非常严重的事,社会责任、社会观感这些东西谁想管它?我只是想要这小小的幸福。
他们无法以更高的视角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有问题,他们无法意识到存在更合理的解决方案,所以只能这么做。
对于没有未来的当下,他们能做的只有尽全力地享受随时会消逝的当下。
4.年轻时所拥有的与成长后所丧失的如果说前面的还只是个人层面的,仅仅牵涉到自己的价值观,那接下来的就是牵涉到个人与整个社会的对立了。而这,也是整部电影最令人费解的地方:为什么帆高是如此的任性、不管一切,也没有为世界着想?
究竟世界和我所爱的,或者说大我和小我,哪个更值得?
有必要强调,这里的世界并不只是连绵不止的雨,还包括社会秩序、在大众面前的形象,一切以利益权衡过后更加合理的现实。
我想大部分人应该都会选择世界吧!我们会觉得跟警察谈论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很傻,拿枪对抗整个社会秩序很傻,为了所爱而扰乱社会秩序很不负责任。
当成长为大人后的我们,开始思考现实的合理性、开始用理性权衡利弊、开始用经验之谈去否定一事一物的重要性时,我们可能就会失去年轻人那敏感的、纯粹的、可贵的、无惧的心。
作品中圭介和警察总是不相信帆高的话,总觉得他是不成熟的、胡闹的、任性的。他们不肯相信帆高的话,不肯去试着从他的角度去思考理解,只是否定他的热血、勇敢和努力。劝说他不要造成社会的困扰,不要为了小事干傻事。说实话这也不能怪他们,毕竟人已经过了少年的时期,不再冲动,也知道冲动并不会出现什么奇迹。但是,我们仍然必须对这样的经验抱持怀疑:不顾现实的热血,真的是全然没有意义的吗?
帆高以他那份天真的一腔热血,去对抗全世界,即使是需要牺牲整个世界,如此任性,他也决定抛弃了所有的社会道德责任,只为了她。即便结局,帆高和阳菜都需要回去接受残酷的现实,承担成长的义务,但新海诚依旧是肯定了年轻人不顾现实的热血。
我觉得,新海诚强调的是那一瞬间的全力以赴和义无反顾,他想告诉我们,即使那一瞬间是幼稚的、蹩脚的、愚蠢的、荒唐的、不成熟的,它依旧是值得的,而且拥有足以匹敌死亡的重要性。
可以试想,如果今天这部片是主角大喊着「我一定要拯救妳」,然后面临各种困难都奇迹般地解决了,曾经否定的人最后也对他改观,甚至转而去帮助他排除前方的障碍,最后主角真的靠着他的信念拯救了女主,那么这部片就沦为纯粹的热血爱情故事。
天气之子区别在于,它用了大量的篇幅去描述现实的困难,并且放大了主角动机的天真,通过许多人的话语去否定主角的信念,规劝主角放弃无聊的理想,认清现实。直到最后,结局也无刻意追求两全其美,困难依旧是困难,没有因此而消失;大人的价值观依旧坚持着,始终没有承认主角的行径是正确的;就连那似乎要毁灭城市的滂沱大雨,也丝毫没有要停的迹象。该面对的灾难和痛苦一个也不会落下,世界并没有因为你的努力而感动让步。
回到开头的问题:为什么帆高是如此的任性、不管一切?
因为我们需要年轻人的任性和不计一切,偶爾我们也需要抛弃掉理性的权衡利弊,我们需要纯粹的、不屈服的理念。
「就算世界就此不再放晴也无所谓,比起蓝天,我更想在妳身边。天气什么的...就任凭它失控吧!」
我想,这就是新海诚想传达给我们的,像是缺点的优点,只有年轻人才拥有的态度。
结语:正如同新海诚说的,这是一部献给年轻人的电影。
新海诚的确做到了,他说出了年轻人的心声,但也让年轻人成长了。他们最后终究是必须面对现实的,但帆高并没有后悔自己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他并不后悔选择了阳菜,选择了糟糕的崩塌的世界。
「不对,果然不是这样!那时的我,当时的我们,确实改变了这个世界!我作出了选择,选择了她,选择了这个世界,我选择与她在这里一起生活下去」
这恰恰就是成长的真谛:在现实面前,能够作出自己真正想要的选择,然后不否定过往的任性和不负责任,主动承担自己选择的一切后果。
选择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为困难的。当我们回望生命的长河,沉淀在水底的有好的、也有坏的,而要承认每一件落到河底的遗迹都是自己必然的选择却是困难的。
在沉滞湿冷的阴雨天里,阳光变得遥远,连那些记忆也变得暧昧模糊。我们多少认清了年轻时的轻狂和冲动,变得稳重和成熟,某种东西随之消失,我们再也不会拥有确认它的机会了。
然而我们手里的触感依旧清晰,鲜明激烈的情绪依旧历历在目,我想我们还是不会忘记那一天的疯狂和张扬。一切都结束了,轻狂的、无知的、强烈的、决意的,在下一个晴天到来之前,我们有足够长的时间好好反思,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但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意外的。
看完别忘了点赞加下关注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