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流量,20年前的流量
来源:中国新闻网
明星翻车、“顶流”塌房……一年之内,偷税漏税、失德失范、互撕拉踩等乱象密集曝光。
随着中国娱乐圈迎来“大震荡”,2021年成为了流量“消失”的一年。
“我有一个公式:大IP+小鲜肉主演=烂戏。”
多年前,编剧汪海林就在不断“炮轰”娱乐圈推崇流量的现象。
他当时表示,虽然这样的模式“现在很火”,甚至可能是许多人眼中的“流量密码”,但成功的作品太少了。
事实上,在这个组合中,无论是“大IP”还是“小鲜肉主演”都指向“流量”二字。流量源于粉丝,“流量明星”也就成了“粉丝经济”的中心。
资料图。刘文彬 摄 (图文无关)
曾几何时,“黑红也是一种红”被一些明星奉为“真理”。
某位带有“热搜体质”的女明星在节目里扬言,自己屡登热搜的结果是:片酬上涨。
粉丝带来数据,数据带来金钱。
2014年,一位刚刚与国外经纪公司解约后回国的“小鲜肉”,一下子成了一部电影的男主角。虽然这部影片在豆瓣上仅收获4.9分,“小鲜肉”的演技让人尴尬到用脚抠出三室一厅,却不妨碍影片票房高达2.8亿。
彼时,流量明星的票房号召力可见一斑。
流量泡沫增长的同时,明星渐多,演员日少。就连身为北京人艺副院长的冯远征也感叹,“我觉得这几年实力派演员创作机会越来越小,是因为流量(艺人)的问题。”
也是在今年,一条从造星到追星,再到将粉丝变成流量的“饭圈”链条逐渐被揭开。
5月,因一档网络选秀节目而产生的“倒奶”事件被曝光:粉丝为了扫描瓶盖内二维码给选秀节目选手投票,成箱成箱地买奶,喝不完就直接倒掉,造成大量牛奶被浪费。
视频截图
选秀节目背后的粉丝集资、网红借花边新闻炒作热度、明星直接相互“撕番位”等现象,引来越来越多的声讨。
针对此,今年以来,多部门相继开展网络生态治理,“饭圈”治理,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
停播偶像养成节目,禁止劣迹艺人复出,严禁引导、鼓励粉丝变相花钱投票,抵制不良“饭圈”文化,抵制“唯流量”“唯颜值”的畸形文化……一系列措施重拳治理,娱乐圈与“饭圈”进入重塑阶段。
与此同时,流量明星开始被“抛弃”。
曾几何时,由流量明星出演的影视剧一度霸占社交媒体热点。而在2021年,引起人们热烈讨论的是如《山海情》《觉醒年代》《功勋》这样与流量明星绝缘的影视作品。
年初的“扶贫剧”《山海情》,让无数观众自发变成了“金滩葱的精神葱民”,每天为种蘑菇、卖蘑菇的事情真情实感地着急上火。
《山海情》剧照。
曾被认为“不具备热搜潜质”的《觉醒年代》,成了2021年最具长尾效应的“爆剧”。它在播出后三个月依然活跃在网络,不仅收获了年轻人的热捧,还“押中”了多地的高考作文题。
就连“觉醒年代”四个字,还入选了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好的内容才是流量,而不是去追逐所谓明星人气。这愈发成为人们的共识。
《觉醒年代》海报。
相较于以往作品中流量明星被观众斥为“面瘫式”的表演,我们在今年这些收获好评的影视作品中,看到了什么才是好的演技。
《山海情》里灰头土脸的演员们,让观众相信,他们就是那个村子里真实生活、曾被贫困折磨过的村民。
《觉醒年代》的导演张永新说,演员们“理解、补充、学习、靠近角色的过程,让我看到作为专业演员应该在哪里付出努力。通过这部剧,我真切感受到中国是有好演员的”。
甚至连短视频里的网红,也有了新气象。2021年年末,朴实无华的“张同学”成了网友们围观的对象。
短视频截图
起床后先掀开碎花窗帘、袜子永远放在枕头下、洗手只洗两根手指头、锁门后把钥匙放在窗台砖头下面……这位辽宁大石桥市建一镇松树村的普通村民,将自己对乡村的回忆与现实糅合进短视频。
就是这样带着“土味”的作品,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吸引了1700多万粉丝关注。
原本是“流量重灾区”的综艺节目,今年也焕然一新。“小而美”的综艺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
从年初开始频频刷屏的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晚会,立足中原文化,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端午奇妙游》 河南广电全媒体供图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让一群科班出身的“腰部演员”有了展示自己的空间。很多人第一次知道,在“流量明星”的星光之下,还存在着众多演戏很努力也很好,却不被关注的“腰部演员”。
“如何看待腰部演员的生存现状”也因此引发广泛讨论。演员蒋龙这样形容他这类演员的状态:不知道自己下一部会演什么,但总抱有盼头充满希望。
微博截图
不过在演员于和伟看来,并没有什么腰部演员。“大家都是从脚开始,但是脚下的尘埃掩埋不住金子的光芒。”
流量的变化也体现在晚会上。
近日,各大卫视及平台的跨年晚会陆续官宣,从目前已公开的晚会主题来看,“平凡”“奋斗”“追梦”的关键词被频频提起,传统非遗文化、国潮国风,讲述中国故事,将成为晚会的重要内容。
另外,今年跨年晚会的嘉宾阵容,也多了这样一群“明星”。比如,东方卫视将邀请“时代楷模”称号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代表、抗美援朝老兵、奥运冠军、航天工作者、医务工作者、消防救援英雄以及与香港回归同龄的优秀青年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
江苏卫视不仅邀请航天老同志合唱团、粤港澳大湾区各行业先进代表作为演唱嘉宾,还请到抗美援朝老战士代表,94岁的长津湖战役亲历者陈良,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最美快递员”汪勇,北大金融硕士林鹰谷等作为讲述人,分享奋斗故事。
微博截图
“去流量化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态度。”编剧汪海林注意到,很多劳模、科学家的形象都被印到了晚会海报上。“让先进人物跟明星一样的待遇,这是首创的,可能也会引领风气。”
2021年,曾经炙手可热的“流量明星”正在远去。
我们眼看着潮水褪去,也见证了创作回归内容。
2021年2月5号拼多多今天怎么就突然没流量了呢?
互联网探究2020-04-18
很多人做拼多多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商品本来有很多流量或者有部分流量的,然后突然间就没了,是什么原因呢?不要慌,流量突然没了,也许是你几个点没有做好,做好了,依然可以恢复原有的流量甚至还能翻倍涨
流量可以分为很多方面,比较常见的有:自然搜索流量、直通车流量、资源位流量等等
自然搜索流量就是买家通过搜索关键词找到你的商品进来产生的流量,这一点也挺好理解,而且从字面上也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影响自然搜索流量的因素,那就是商品的排名,你有自然搜索流量,说明你的商品本来有一定的排名,才会被买家搜索到,才会产生自然流量,否则,你如果没有排名,那又怎么会有自然搜索流量呢,所以如果自然搜索流量这部分的流量减少了,你就得看看是不是你的排名下降了,及时找补救方法,也就是把排名再次提升上去,那么自然可以恢复这方面的流量,当然,影响排名的因素也有很多,在这里暂时不做探讨
其次就是直通车流量,直通车产生的流量跟你的直通车排名位也有很大的关系,当然是位置越靠前流量越多,直通车位又跟你的关键词出价有关系,所以在这里咱们不难可以看出,如果你原先有开直通车,现在也有开直通车,但是产生的流量没有原先的多,也就是流量下降了,那么原因就是你的直通车位下降了,出价低于同行卖家,那么如果想恢复直通车流量,只要把你的出价稍微再提高一点就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了,那么有的会问,为什么之前和现在都是同样的出价,现在的直通车位就没有之前的靠前呢?这个也很好理解,社会在竞争,行业当然也在竞争,只有出价高的才能享有更高的资源位,跟你同行的卖家就是出价比你高了,所以直通车位就排的比你靠前了,相对你而言,你的直通车位就下降了,所以只要把出价提高一点,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方面的流量问题
2021淘宝流量严重变少是什么原因?
原因:
收费流量下降
如淘宝直通、智钻、淘宝客、直播等,如果推进战略没有得到控制,流量容易下降,如直通翻车,直接影响其他免费流量。收费流量的变化包括增加和减少。例如,我以前客户店铺淘宝客户的流量大幅增加,但后续流量和销售量受损,主要问题是人群标签突然流入的淘宝客户流量淡化,产生后续效果。
店铺水平下降
由于主要宝物进入衰退期,新的主要推进金没有立即冲走,店铺水平下降,店铺流量下降。
如果业者发现店铺流量突然下降,必须重视以上几点。如果是这样的话,业者必须立即制定解决办法。
淘宝网是亚太地区较大的网络零售、商圈,由阿里巴巴集团在2003年5月创立。
淘宝网是中国深受欢迎的网购零售平台,拥有近5亿的注册用户数,每天有超过6000万的固定访客,同时每天的在线商品数已经超过了8亿件,平均每分钟售出4.8万件商品。
截止2011年年底,淘宝网单日交易额峰值达到43.8亿元,创造270.8万直接 且充分就业机会。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