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风尘剧本改编,网评9个最离谱的小说改编剧选角
影视剧来自于文学改编的作品屡见不鲜。
细数近年来诸多优质改编的成功案例,从《开端》《赘婿》《都挺好》《亲爱的、热爱的》《知否知否》《斗罗大陆》《隐秘的角落》等,各种类型与风格应有尽有。
如何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发现值得打造的“IP”,是影视公司需要仔细斟酌的问题——毕竟网络平台上售出作品的版权与仅供用户阅读的网文比例并不可观,发行人往往要精挑细选,看到好作品时也要“争前恐后”抢占先机。
豆瓣评分8.5分的剧集《梦华录》改编自关汉卿创作的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这本元杂剧也可简称《救风尘》,短短四折戏扩展为了40集的剧情体量,不仅体现整个制作团队对网剧走向的把控,也极为考察编剧功底。
《梦华录》这次成功改编爆款,到底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经验?
01“风月救风尘”,仅为《梦华录》中一折
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的关汉卿,其公案剧《窦娥冤》及其背后的典故对观众来说无不知晓,通过描写一个被欺辱的女子窦娥之经历,反映出了一个时代里的悲剧。
这篇《救风尘》主写的是一男子周舍与一女引章之纠葛,四处风流的周舍与多女子有染,俗称“见一个爱一个”。
引章未听赵盼儿劝说,听信周舍甜言蜜语偏要嫁予他,结果吃得万般苦头,后由赵盼儿巧思相救,终得以“虚脾瞒俏倬,风月救风尘”。
其实,原著的故事至此就已全然结束了。在本剧的改编过程中,剧情里删去了关汉卿所写的引章与安秀才的关系,简化了引章的部分变为了前史,而由此更是抓住了聪慧机警的“赵盼儿”这一角。
以刘亦菲饰演的“大女主”婚事为主要缘起,引出了其未婚夫高中探花郎的官场仕途,及陈晓饰演的皇城司要职顾千帆探查的官商环境;
孙三娘(柳岩)一角的加入,使得《梦华录》的剧情大大丰富起来,扩写了三人从钱塘奔赴国都东京后的沉浮生活。
换句话说,在引章被救后,所有的情节完全依赖于编剧们的想象与创作。
把三名女性角色架构在一起作为叙述视点的设计,在当代影视剧中并不少见,例如《欢乐颂》、《爱很美味》等现代都市剧,通过女性的性格差异与互补关系分别展开,又因一些事件将三人的生活紧密相连;
但在《梦华录》中并没有采取这一策略,而是以三人的不幸遭遇和女性意识觉醒共同强调出“独立女性”的形象塑造,把三人群像合在一起更像是一个理想的“女主角”。
乐营、教坊、平民等标签和生长环境让女子们的生活处处面临危险和嘲讽,与生俱来的不平等让她们迫切的渴望自力更生、得到尊重。
赵盼儿因自己的善良、果敢以及“女主光环”获得了顾千帆相助,由此,本剧的甜宠牌强势打出,二人能否跨越世俗障碍喜结良缘,成功吊起了观众的追剧胃口。
每每顾千帆出手英雄救仙女的时刻,观众都在台词与眉眼之间享受到了如读甜宠文的快感,这也是观众钟情于古偶剧最为关键之处。
02 承古育新,元杂剧有新意
追根溯源网文改编为影视剧,已是近年来不可或缺的制作模式,但文学作品的质量与影视作品的质量并不完全划等号。
编剧如何挖掘出视觉表达、戏剧化的情节,保留原有设定还是提取部分元素,都是一次再度创作的漫长过程。
在改编过程中,编剧的工作与最终接受者之间存在着多种微妙的关系,例如觉得不符合原有网文概念的影视形象会使之感到不满和差异导致直接弃剧,也有因为欣赏了影视剧意犹未尽转而去阅读原著的情况。
作为古偶剧,《梦华录》的热播之所以能引起观众的欢喜,打出了8.5分的豆瓣评分,不仅是因为剧中对女性意识的挖掘和婚恋观的讨论,更重要的是编剧将男女情感、官场斗争、创业艰辛等桥段里融入了诸多容易辨认的现代元素。
例如无法选择出身时如何走好人生路,官场商场到处都充满人情世故……可能剧中人遇到的波折,也是观众生活中经历的困惑。
影视剧的历史背景和人际关系无论虚构在哪个朝代,归根结底都要激发当下观众的共鸣。
实际上,在元杂剧的类别中,关于婚姻爱情的题材内容本身就具有自由、平等、民主等时代特点,关于元朝的历史剧也有着反抗权势的精神,如陈凯歌导演的改编自纪君祥创作元杂剧的影片《赵氏孤儿》。
还有诸多改编自古代的小说作品等,其中的故事背景可以是特定的历史年代,也可以被架空,但朝代之中的官宦关系,男女之间的婚嫁、爱情线,放在今天仍旧是观众热衷的看点。
03 雕琢细节,着墨历史感
制作团队在扩写和改写之中,也反映了更宏大的历史观和对细节的要求。
编剧们将《梦华录》中的朝代以宋代元,基本还原了宋朝经济发达、太平盛世,地方尚存割据势力的时期,这使得剧中的道具、人物的服装等均需有特定的时代感。
该剧不仅强烈激发了观众了解人文历史的欲望,还处处渗透着中华传统文化:
斗茶一集花了大量篇幅展现赵盼儿与其他茶坊老板比试茶技的情景,从双方对茶叶、水的选取,到研磨、点茶、品茶,通过演员的演绎也将专业的茶百戏详细刻画,这也是影视剧制作与改编时,融入的独创性思考。
剧集在每集片尾处增添了关于宋朝的科普和冷知识:
例如透过一人佩戴的玉坠来推测其是辽人或所属西夏,宋朝时期就有了关于“十二星宫”运势讨论,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出,宋朝已出现最早的“外卖”,在水陆货运发达的条件下,在东京吃到钱塘孙三娘做的点心也不成问题;
还有流行于街头的蹴鞠游戏等宋代“潮流”与风土人情,为观众增添着剧情之外的感受。
古偶剧中不乏网文改编过程中急于求成、追求拍摄速度导致落入俗套的失败案例。如改自畅销小说《纨绔世子妃》的《皎若云间月》,本是一个有粉丝流量的IP,却在改为影视剧后惨遭“滑铁卢”。
《梦华录》因启用了人间绝色刘亦菲和陈晓等演员大大勾起了观众预期,但剧中人有颜更有脑,重要情节的推进也都恰到好处,让观众直言“追的辛苦”。
04基于网络文学IP,探索改编“新经验”
本剧由金色传媒、企鹅影视与远曦影视共同联合出品。
此前金色传媒已打造了《今夜天使降临》《爱的妇产科2》《十夜谈》等众多作品,不乏影视剧制作的经验。
近年来,金色传媒对网络文学、动漫、动画甚至游戏、音乐等领域均有涉猎,本着维护好“源头客户”——IP原始受众群体的原则,再向外扩散影响力与传播力,极大发挥了原IP的优势,并将其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公司团队也在对偏向于年轻观众喜爱的武侠、玄幻等题材进行锁定、挖掘,已形成各赛道同时发力的局面。
此次在《梦华录》中,金色传媒启用了自身旗下的演员管云鹏等人,在演技和人物塑造上更是把幽默感贯穿剧情之内,满足观众对“爱情 喜剧”的观剧期待。
如陈廉、何四、杜长风等角色虽为配角,但绝非只为陪衬主角的“边缘人”,编剧给予他们鲜活、可爱的高光时刻,足见用心。
京都繁华,处处美景,却是“富贵迷人眼,深情不堪许”,作为古偶剧除了男女主线,适量的喜剧元素会更教人欲罢不能。
实际上,改编自古代文学作品的影片并不稀少,例如由《白蛇传》改编的粤语戏曲电影《白蛇传·情》,通过4k全景声打造了粤味十足的粤剧电影,再度演绎民间故事的同时,也宣扬了国粹的魅力。
改编自《玉昭词》的影视剧《今夕何夕》,影片注重人物服装、道具和整体布景上的“国风”,视觉效果把诗意拉满。
这些作品皆从古代经典著作中获取了灵感。
目前中国古偶剧的改编体系也正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网文改编需要编剧在阅读中甄选出符合主流文化的部分。
而直接取材并改编古代原作则更需要更强的文学积淀与敏锐的影视观察力,结合现实主义的价值观与历史事件,打造符合现代审美的“真实”作品,重新引领影视剧改编的新方向。
《梦华录》为何能成为爆款?这部剧中有哪些精彩的看点?
《梦华录》之所以能够成为爆款,其实也是因为男女主智商在线,内容比较精湛。剧中比较精彩的地方就是女主智斗周舍,救出自己的妹妹。这部电视剧也是根据关汉卿的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改编而成,不过电视剧的内容进行了改编,也多加了很多人物角色,剧情也变得更加丰富,主要讲述的就是姐妹三人在东京闯荡的过程。
《梦华录》的服装道具贴合历史,角色设计比较饱满,所以才能够被那么多人喜欢。刘亦菲饰演的是一位偶尔恋爱脑的事业型女强人。原本是一家小茶坊的掌柜,但是为了追求自己未婚夫退婚的真相,于是就去了东京,也被繁华的东街所吸引。女主也和自己的两位好姐妹相逢,三个人互帮互助也克服了生存困难,女主也遇到了真心喜欢的男主,二人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好,但是男主的身份却让女主比较伤心难过。作为一部古装电视剧,导演将大部分篇幅都集中在女主创业的过程中,三个女子各有各的优点,并且凭借着这些优点在东京立足。
这部剧的精彩看点就是赵盼儿用自己的智慧营救姐妹。一般电视剧当中是缺少不了感情戏的,男女主角之间的感情确实比较甜蜜,但是大多数人比较看重这部剧的其他方面,尤其是姐妹情深更容易打动人心。心思单纯的宋引章被渣男欺骗也被渣男囚禁起来。女主为了营救我自己的姐妹,于是营造了一个痴情女的角色。最后女主不仅救出了姐妹,也让渣男交出了房产。
这部电视剧的每一个人物都有故事线,女主敢爱敢恨,有勇有谋,心地善良,重情重义。男主也嘴硬心软的,虽然喜欢说出一些比较恶毒的语言,但内心却是为别人着想的。
梦华录能成为爆款剧吗?
我觉得梦华录能成为爆款剧,从目前来看,观看和评分都很不错,在b站等短视频平台衍生的剪辑都有热烈反响,后续剧情如果不烂尾,很可能成为网友接下来几年的下饭神剧。
一、路人盘大
1.演员阵容
“天仙”刘亦菲和“古装男神”陈晓杀回古偶,营销号大多是这种的标题,梦华录开播豆瓣8.3再到8.7的评分,活跃在评论区的网友精彩发言“是朕要看她,是朕的错,要怪就怪朕”等等。
足可以看出演员路人盘有多大,这些自来水撑起了数据。
2.宣传
这部剧的宣发确实跟上了,即使宣发内容比较中庸,不能更好地挑起热点,不过网友的反应都很热情,路人或者粉丝活跃在评论区,对此接受良好。
这也是路人盘大的又一印证,比起控评满满的评论区,其他路人对真实的评论会更有好感。
二、轻喜剧氛围
梦华录有着轻喜剧氛围,时不时冒出的段子缓和了剧情矛盾的冲突,也降低了观众的准入门槛,轻喜剧是大多数观众都可接受的,而正剧则要看不同的类型对口与否。
1.市场需求
从现在推出的影视剧类型来看,相比较正剧,这几年精神压力较大的我们,更容易接受轻松类的影视剧,让我们能够在疲倦的生活中有个灵魂栖息的地方,这也是合家欢和日常番存在的市场空间,而近几年由于疫情影响,这个市场需求更大了。
蜡笔小新
2.爆款剧的笑点
不是说要追求无脑,而是即使在严肃的正剧中,对话的幽默也能给这厚重的氛围增添一丝暖意,而这些片段就是二创的内容了,让人会心一笑,吸引路人。
也不是说只追求笑呵呵,笑呵呵的喜剧也可以有很多教育意义,比如被盘了很多年的《武林外传》,剧情发展在线,很多对话蕴含的道理在如今还是适用的。因为道理是共同的,只是它选择用一种轻松的方式表达出来,降低观众进入门槛,提高观众接受度。
三、近年影视剧低迷
1.颜值的滥竽充数
最近一直被诟病的,古装男神和天下第一长这样?导致网友纷纷翻出严屹宽、焦恩俊等人怀念。而今梦华录中陈晓扮相让人接受良好,顾千帆是能让网友拿来洗洗眼睛的角色。
2.剧情反套路
一些影视剧毫无逻辑性的,重复性极强的剧情发展,是让我们讨厌的套路,面对这种纯纯只会让我们生气的套路,观众从一开始生一肚子气已经进阶到会主动放弃点叉。
梦华录中观众欣喜的两个反套路,让网友的从别的剧里面受的气发泄出来了。
赵盼儿欣喜接受渣男甩出的80两,并表示不够,要加钱——钱真的很重要,不要滥用什么骨气,打人赔钱天经地义。
男主被通缉的情况下,让手下去帮女主,而不是自己现身救人,从而开启一段虐恋情深——尊重网友智商,明明有正常人的做法,非要自己手动加戏是不可取的。
四、讲好一个故事
1.完整有逻辑性的故事
完整讲好一个故事,故事人物是群像的,会有重点,但是不能单独只把高光放在男女主身上,所有剧情都是为了男女主的恋爱服务,这会让观众有一种逆反的感觉。
这也是最近几年大家吐槽的,什么仙侠剧,根本就是套了个皮在一起谈恋爱。
梦华录的剧情改编来自关汉卿的《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目前剧情发展走向正常,并不是一味地都在谈恋爱,这种方式反而更让网友容易接受。
2.细节方面把控
南音琵琶这个点,林允被骂横抱琵琶,而后反转,一方面说明影视剧错误知识对我们的毒害,一方面也说明了《梦华录》团队的用心。
从这个视频南音琵琶中,可以看出制作团队认真对待一个角色,关于琴技和定位的用心。
制作团队确实有认真考虑选角,了解背后的知识,担负起影视剧的知识宣传作用。也有对于女性和乐器形象的认真考量,不是一谈起琵琶就联系起女支女,污名化琵琶和官女支。
如果梦华录不是高开低走,从目前看来会成为爆款剧,或者从现在数据来说已经是爆款剧了。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