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绝密543剧情能看到职场中有意思的现象
很多人看这部剧,都会觉得不喜欢一营长邢凯,他事事都和男主二营长肖占武比,而且中间很长一段剧情,都是感觉他在欺负二营。兵器他必须要挑最好的,甚至从男主的二营那里抢。后勤保障和听课等都比二营条件好。二营只能旁听教官讲课,吃饭都没地方吃。后又急于立功,强行要求二营和他们调换任务。
一营长是有问题,但,我最不喜欢的是金主任。看到他在整个过程对一营的偏袒和对二营的态度,就觉得这个操作特别熟悉。大家觉得吗?在现在职场中,就有这样的领导。眼光不太行,识人不清,还总喜欢先入为主。金主任就是这样的,他一开始遇到肖占武就给其定了性,觉得他鲁莽,无组织无纪律,不堪大用。
接下来,就开始一系列操作,力捧一营长邢凯。他不止一次说过,这个一营是整个部队的尖子,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一营长身上。但,实践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一营这些尖兵,总是用实力让金主任打脸。试想,如果在现代职场,这一个核心团队不给力,那整个项目就都要垮掉。幸亏还有二营这个不受重视的团队给金主任扭转危局,而且是无数次的扭转。
这就说明,作为领导,没有识人之能,不能才尽其用。
更有意思的是,金主任即使在二营已经明显优于一营的情况下,还在强调一营是核心,甚至强行命令二营把兵器给一营。作为领导,应变能力,判断能力要超强,随时要根据形势,具体情况,对一些事项进行调整,审时度势。但,金主任有点儿一条路走到黑的意思。
临阵冲在前面,打出战绩的次次是二营,然而,保障最好的却永远是一营。有人说,这明显不公平。是啊,但,在现实职场中就是存在啊!现在,有没有觉得电视剧情越来越像职场?
拼命工作,解决工作难题的是一拨人,最后,升职加薪的是另一拨人。
金主任最后和首长保证,自己相信肖占武的能力。我想,他应该早就在心里承认了吧。
严格来说,金主任的识人和用人能力根本配不上这个职位。
金主任这个角色,到最后是被他的儿子受伤救了一下。我也是看到金保尔受伤,才没那么讨厌金主任了,毕竟儿子因工负伤。
《绝密543》观后感
这部剧以1959年RB-57D侦察机,1962年U-2侦察机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击落为历史背景, 讲述空军地空导弹部队“英雄二营”克服重重困难、保护新中国领空的故事。一部军旅战争剧,我看到了1个必须具备的职场品质:带着信念做事。
肖占武不是领导的首选,觉得他鲁莽不合适,原本毫无机会进入“543”部队。但他没想过放弃,没想过“等机会”,而是抓住一切可能性找机会。
机会向来青睐有追求有准备的人,所以肖占武“偶遇”了雷达发现不明热气球的契机,自荐追踪、成功击落,并抓到特务藏身处。这一系列硬实力表现,终于获得老首长的极力推荐,成为“543”部队二营营长。
这样类似的细节有很多。比如:一营是“正规军”、二营像“编外人员”,没有学习资源、没有提问机会、没有有利阵地,甚至没有食堂。肖占武的二营像是深处荒岛且被人监视,限制多种生存行动,似乎生态环境就在等着他们自生自灭。
但他和他的团队没有想过“太难了我不行”。他们有一股韧劲狠劲,就是要挺起腰杆做出样子。全员一条心,为了目标克服万难,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具备“工匠精神”的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品质,修炼内功学习技能,不断调试钻研改进雷达缩短时间避开敌方的“反雷达”装置,最终成功打落敌机,成为最精英的战队,为守卫中国领空做出贡献。
如果一开始肖占武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而是选择“随遇而安”,就不会与“543部队”有任何交集,只会普通平淡走完岁月。
肖占武的人物特点非常明显,他有理想、有野心,带着志在必得的态度做每件事。他有坚定的必达目标的信念感: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守护中国领空、守卫中国领土,是千万个肖占武们的信念。
职场人具备信念感也同样重要。
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都很关键,没有“不重要的岗位”,没有“可有可无的工作”。对每个人来说,都需要真正认可、守护自己的岗位,100%投入其中发挥最大价值。
固然不是每个岗位都有机会大放异彩,但可以做到全身心投入。当年迈之时回顾往昔,能够会心一笑,骄傲的说“我为我的工作认认真真付出了努力,全心全力追求极致。”
求一篇电视剧《绝密543》的观后感
[原创] 电视剧《绝密543》观后感电视剧《绝密543》看完了,一时间觉得有很多话要讲。这是一部描写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导弹部队从建立到接连打下美国u-2高空侦察机的故事,不过早在二十年前,我就在一本杂志上看过这段解密的历史,当时看的时候,觉得非常精彩和引人入胜,在看不见对方的千里战场上,演绎着我们的地空导弹部队克服了各种困难,像猫捉老鼠一样与敌机周旋的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这是一段精彩而又曲折的过程,其中不乏紧张刺激,由此我记住了南昌的向塘、北京的高米店等地名,不仅如此,当年为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飞机残骸运到各地进行展览。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大概是在1966年,在广东湛江还亲眼看到过被击落的u-2飞机的残骸,那时我已经8岁了。
美国u-2高空侦察机是当时世界上飞的最高的侦察机,任何一种歼击机和高射炮都奈何不了它,甚至一般地空导弹由于射程原因也够不着它,从上世纪50年代起,经常侵入我们的领空进行侦查,开始由美国人驾驶飞机,由于中国政府提出严重抗议,改由国民党空军飞行员驾驶U-2深入中国大陆侦查。
电视剧《绝密543》多视角地对这段历史做了较为全面的还原,从士兵到将军,全方位展示了部队的风貌,集中反映了两个营战场大比拼的场面,从心理上和个性上,勾勒出了一个群有血有肉的军人的风采和情怀,让我感动的是,一营营长一直沉浸在多次失利的阴影里,在这种处境中,在巨大的压力下,他还在全力考虑着为二营打下u-2创造有利条件,这种精神正是我们现在所倡导的,正是这种高尚的无私的精神,才能够让我们的部队立于不败之地,如果说二营的口号是“全营一杆枪”,那么,实际上在一营营长那里更是“全军一杆枪”。
饰演两个营长的演员,我是第一次看到他们的表演,总体上感觉不错,虽然是两种性格,但都很有气质,尤其是在指挥战斗的时候,很像那么回事,这在近几年的影视中是少有的,尽管还存在着某种现代特征和元素,毕竟现代人演绎过去了几十年的故事,总体上看,这些演员的挑选还是比较得当的。我从小在兵营里长大,军人看的多了,对什么是军人气质有着很深的感受。
这部电视剧中提到了空军司令刘亚楼,记得影片《辽沈战役》中有这样的场面,林彪在部署完攻锦的新部署之后,让刘亚楼复述一遍,刘亚楼立即很麻利的复述了,十多个纵队的新部署,刘亚楼复述的一字不差,当时刘亚楼是四野的参谋长,我的父亲当年是四野41军的,看了这段影片之后就说,刘亚楼记忆超群,在四野部队中是有这种传说。
从服装上看,军装的颜色和式样还算到位,只是军衔的标志有点让人弄不明白,一般来讲,营长的军衔是大尉或少校,团长到师长是校级军官,大尉的肩章是一杠四星,也就是常说的一杠四个豆,在电视剧中,两个营长开始都是两个杠一个豆,是少校军衔,后来肖占武变成两个杠四个豆,这应该是大校的军衔,与王超饰演的金唤召是同一级别,大校应该是师级军官,可这时的肖占武在称谓上还是营长,而且叫了很长时间,有点混乱,后来升为师长了,才与肩章上的标志相吻合。另外,营里是没有政委的,部队政工级别应该是这样的: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委,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换句话说,在部队里只要提到指导员,那一定是连里的事情,只要提到教导员,那一定是营里的事情,以此上推。可是在这部电视剧里,营里就有政委了,那么连里的政工干部就应该称为教导员了,如此一来排里就有指导员了吗?不知是什么原因,也许是因为二炮部队比较特殊,编制上与其它部队不同?
再说阳硕,在这部电视剧中,她的形象和气质无疑是很好的,基本上符合那个年代部队女军人的精神风貌,眼神运用的也很有戏,演得不错,但是剧情中,这样一位导弹专家从一开始到结尾,军衔只提了不到一级,由一杠两豆到一杠三个豆,大概也就是个连级,在六年左右的时间里,她做了那么多工作,每次打下敌机有她的付出,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冲上前线。更何况从某种意义上讲,导弹打飞机,比的是科技,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如果没有技术方面的支撑,面对敌人的高空u老二,十个肖占武也只能是干瞪眼,可是这些年来杨硕职务基本没有提升,太不可思议了,按照贡献,肖占武当了师长,杨硕的级别起码应该是正营级或接近团级才说的过去,也就是两杠一星,这样才合理些,...
闫妮是大家熟悉和喜爱的演员,在这部电视剧中,相信她的本色表演一定能够打动观众,尤其是当她听到丈夫牺牲的消息时,跑进屋去独自落泪的情景,让我感动。关注她还是从电视剧《北风那个吹》开始的,在那部电视剧里,她塑造了一个很好的知青形象,但那部电视剧的后面编排的太烂了,让人失望。由此让我想到的是,一个好的演员,一定还要有好的剧本和好的导演,不要为了赢得那些品味低下的人的喝彩声,去演一些品味不高的、例如“三枪拍案惊奇”之类的烂戏,引得那些没头脑的观众发笑,看那样的片子我就笑不起来,我不知道有什么好笑的,我觉得那是在作弄演员,在戏弄观众。我的感觉是,一个好演员,一定要演点有品味的片子,要守住自己的那份天地。
关于肖占武和杨硕的爱情故事,在没看完之前,给观众的感觉也是扑所迷离,难以猜测。电视剧将这两个人物的爱情曲线勾勒的起起伏伏,也是这部剧的一大看点,而那个与肖占武竞争杨硕的技术人员最终还是表现出一定的情操,也值得称赞。
总之,这部电视剧整体上拍的还是很好的,比较感人和真实,这些543部队中默默无闻的官兵们,在广茂的地域上,在没人知晓的地方,用手中的国之大器,支撑起祖国的蓝天,几十年过去了,这些当年的英雄们都已经老了,有的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而这些年轻的演员和组创人员们能够比较真实地将这段历史再现,比起我当年看的纪实性文章更加详细和和丰富,而且更具有观赏性,让人们在娱乐中了解这段历史,记住这些英雄。
-----一个在部队大院里长大的五零后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