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一句话证明你是中国人你扫我还是我扫你这句话给日本人整懵了
如何一秒暴露中国人的身份?
中国人的身影在世界上越来越活跃。即便操着一口地道的外语,穿着与国际接轨的时髦服饰,外国人还是发现了一个能辨别中国人方法——
在日本某最新电视剧中,一个“中国客人”结账付款的时候,说了一句日常让日本餐厅老板慌乱的话:
“你扫我?我扫你?”
自然地摆出扫码动作,在日本人看来已是中国人的标配。
这次电视剧中的演绎只是其中之一,日本民众早就在各个角度领略过“扫码识中国人”的道理了。
2015年,一张烤地瓜支持微信、支付宝付款的图片在日本传播很广。
同一时间,日本的百货公司巨头松坂屋才刚刚决定引入中国的微信支付:
“大丸松坂屋,导入微信结账,中国游客用手机支付”
2015年,由于汇率波动,正是中国游客开始争相前往日本“爆买”的一年,因此两国支付方式的碰撞从那个时候起开始被激化。
当时日本绝大多数的中小型商贩及公共设施都不支持移动支付,一方面,很多不熟悉风俗的中国游客都吃了没带现金的亏,另一方面,本应实现的商品交易未能促成,也让商家少获得大量经济利益。
本该赚到的钱赚不着可让日本商家们急坏了。媒体们率先行动起来,在那一年疯狂科普引进“支付宝”“微信付款”的重要性。
“中国电子支付服务交易额为153万亿日元,约日本的30倍”
曾经你经常听到餐馆店长告诉你只收现金,日本的旅游攻略里也会贴心的提示游客很多地方都不支持电子支付。
但面对中国游客一次次的灵魂发问——“扫哪?”很多立场坚定的商家开始撑不住了。
开始是大型百货商场率先行动,借机得到了巨大的实惠。后来那些“坚持原则”的店家和政府机关也渐渐放弃抵抗。各类科普文章和自己的亲身体会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人对“扫码”的执着——
“不能扫?算了不买了。”
如果你今年再去日本游玩,就会发现情况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扫一扫是啥玩意?”
即便是日本商家们已经深刻认识到“微信”“支付宝”的强大,但这种压迫感从商业到普通民众,下沉依然需要一定的时间。
“扫”属于简化字,日本人不认识,但是他们的假名里却有两个字与这个字非常相似“キヨ”(这俩假名本身没特别的意思)。于是有意思的事来了:
日本网友1号:
我中国的朋友:“这个在中文里是读取(扫码)的意思哦。”
我:“キヨーキヨ(原来是这个意思!)”
日本网友2号:
“来中国之后给我整笑了的就是,我琢磨半天‘キヨーキヨ’到底是什么玩意?原来是中文的SAO YI SAO(请扫描)的意思。”
由于这句话在中国人之间使用频率很高,日本的很多中文学习网站也搞出了对应的帖子,专门讲解这个知识难点。
“数码社会诞生的中国流行语:我扫你”
时代变了
电子支付在日本难以普及的一个现实原因,是因为当地发达的便利店支付系统。
在网络购物刚刚兴起的时候,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便利店都开通了便捷的网上支付服务。由于便利店在日本有着非常广泛的覆盖率,所以很多人从那个时候养成了用便利店付款机进行网络付费的习惯。
因此在网购迅速发展的时期,日本的移动支付产业也由于便利店的普及,“巧妙”地错过了增长的红利期。另一个原因,则是担心移动支付可能带来的相关风险。
时代永远向前发展。尽管日本民众有各种理由不去使用移动支付,当地的商人们在中国游客的冲击下还是做出了诸多改变措施。
移动支付习惯,最终是不是也能像中国一样普及,暂不可知。但鉴于目前的发展趋势,有一句话是对的:
“时代变了。”
如何看待“中国人不骗中国人”这句话在网上的流行?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这句话出自一个一位淘宝买家和一位淘宝卖家的聊天记录。买家怕买到的东西是假货,便让卖家说出中国人不骗中国人这句话,奈何卖家就是不愿意回答,想必也是良心受到了谴责,不敢回答了,于是这个梗迅速走红,成为买卖双方之间的共识,那就是中国人不骗中国人。该梗是“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出自戏剧《地下交通站》)的变体,很早就出现。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原谅我不厚道地笑了。国家严厉打击的电信诈骗,难道不是中国人骗中国人吗?骗子会告诉你,大家都是中国人,我不会骗你的,只是真实的谎言,请你把银行卡里的钱转到指定账户,省得我破费口舌,中国人不骗中国人。大家来柬埔寨,我们对你掏心掏肺,绝对不骗你,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这句话让我想起一些人为了充大头,经常说和某某关系密切,求他办事,他拍着胸膛保证,谁不知他是逗你玩呢。虽然他不是故意骗人,但口出狂言的言论和骗人也差不多了。这种人经常把我不是说你挂在嘴边,把自己吹得比那猴子还厉害,干脆直接说就是说你得了,说每一句话总想抬高自己,你说他是猴子派来的逗比?所以对这种人,我感觉就像说中国人不骗中国人一样,让人感到不诚实。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在网购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拼夕夕,9.9包邮的商品时刻都刺激着大家的神经,甚至是一元购,零元购,拉人头、助力、砍一刀,确实有人成了幸运儿,但更多的是一片骂声。还有街上的2元店,2元钱能买什么呢?买回去的全都是一次性工业垃圾产品,你说他们骗你了吗?还有那些在乡下街圩日拿着大喇叭吹嘘着比牛皮还真的牛皮皮带,骗一帮老人听课领鸡蛋,把保健品当药品卖的商家,他们干的都是骗中国人的事。
假如大家都是诚信做事,也就不会冒出这句中国人不骗中国人的梗了,要让别人消除疑虑,诚信第一。大家都说好,估计有水军,大家都说差,估计错不了。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