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突围到不惑之旅浙江卫视现实主义电视剧的三字真言
2021年,是现实主义电视剧频频出圈的一年,舆论反映空前热烈——
网友评《山海情》:「扶贫剧拍出这样的水准可以说拍案叫绝」;
评《乔家的儿女》:「看完,掩面痛哭,仿若过完了一生」;
评《功勋》:「几次流泪,真的是深感现在的幸福」;
评《突围》:「真的是好剧啊,把握时代脉搏和政策走向太厉害了」。
这几部剧,都是今年在浙江卫视中国蓝剧场热播的现实主义电视剧。而马上在中国蓝剧场接力播出的《不惑之旅》,又是一部现实主义电视剧。
本文,借着中国蓝剧场一系列的现实主义电视剧,1号想跟读者朋友们聊聊,浙江卫视为什么能成为频频输出优质现实主义电视剧的重要平台?
《突围》收官:「三个现实」《突围》在中国蓝剧场开播以来,不仅收获国资委、最高检影视中心的力荐,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新京报》和《中国青年报》等多家主流媒体集体点赞,《解放日报》更是高度赞扬该剧是现实主义力作的「突围」。
在口碑突围的同时,数据也在全网突围——
截至今日,全网斩获热搜500 ,微博热搜210个,抖音热搜30次,今日头条热榜20次。微博剧集影响力榜热播榜小时榜近20天持续榜1、抖音剧集榜连续多日第一名、各视频平台电视剧榜近20天持续霸榜,浙江卫视矩阵视频总播放量达41亿 ,浙江卫视官方微博多次登上热搜话题热门第一位,同时,本剧的抖音、快手播放数据,也是浙江卫视今年中国蓝剧场中最好的。
之所以能被称为「现实主义力作」,便在于它的现实主义特质鲜明。
1号用「三个现实」来加以概括——
其一,现实的人性。
《突围》中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丰满立体的。靳东饰演的齐本安本分安稳、心性简单,但遇到大是大非却能坚持党性原则,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闫妮饰演的石红杏,面对三个不同的人,展现出三种不同的层次,面对师兄林满江是从崇拜到失望的,面对师弟齐本安是从对抗到和解的,面对丈夫是从嫌弃到抱歉的;黄志忠饰演的林满江,既有护犊「大哥」的一面,也有不择手段的另一面。
其二,现实的关系。
《突围》的剧作结构主要是以林满江、石红杏、齐本安三位师兄妹的关系展开的。之所以说它是现实的,在于三人之间关系既有很深的羁绊,也有很强的张力:
石红杏和齐本安姐弟两人,上班时候互相较劲,下班却能同桌吃饭;而林满江,也恰恰利用二人关系,互相牵制。然而,现实却一步一步发展为,重情重义、敬爱师兄的齐本安,为了公义,放下私情;石红杏原本对林满江满怀崇拜,但也因为这个信仰的崩塌,最终造成了她的个人悲剧。三人走到最终,历经了情感与灵魂的双重考验。
其三,现实的意义。
《突围》立足的现实之锚,在于国企改革之路上党员干部面临的现实难点。
恰如编剧周梅森阐述《突围》的创作意图:「我们的国企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民的财产又流失到了哪里?」这部作品,不但反映了现实的现象,也希望产生现实的意义,通过追问这样的灵魂拷问,唤醒社会的关注,引起人们的思考。
所谓现实主义电视剧,在创作上,不简化现实,而能复刻现实;在取向上,不但源于现实,还能反哺现实。
现实主义电视剧的「三字真言」然而,《突围》不只是个例,事实上,作为聚起大量现实主义电视剧的「场」,1号梳理2021年至今中国蓝剧场的多部作品,从第三方的视角,总结了浙江卫视现实主义电视剧的「三字真言」:
第一字——「真」。
所有好的现实主义作品,都有一个基础特质,便是源于现实,反映现实。
《突围》源于编剧亲身经历,反映国企改革。剧中大部分的人和事,都是编剧周梅森亲身经历过的。有一年,煤矿发生矿难,这些工人的孩子被组织上安排抚养长大,这些人都是周梅森的朋友。多年之后,有人成了劳动模范,有人成为国企领导,也有人走上歧途。
《功勋》源于首批8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真实故事,反映国家荣耀。有「能文能武」的李延年、「做隐姓埋名人」的于敏、扎根山里的张富清、一生钻研核潜艇的黄旭华、首倡「男女同工同酬」的申纪兰、中国航天领路人的孙家栋、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一生追求「禾下乘凉梦」的袁隆平。
《山海情》源于采风素材,反映时代进步。剧组扎根宁夏长达9个月采风搜集素材,从衣食住行全方面沉浸式体验当地生活,故事不是虚构,而是还原20多年前西海固的真实情景。
《乔家的儿女》源于现实题材小说,反映时代变迁。作品聚焦上世纪七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式多子女原生家庭」,呈现了三十年时代变迁的社会景观。
第二个字——「精」。
豆瓣评分9.1分的《功勋》背后,是历时一个月打造的346.6高地战场,所以才有比肩电影级的《能文能武李延年》;是主创团队为复原张富清初到时村庄时的风貌,而在三胡乡重新搭建一个村落,所以才有年代质感的《默默无闻张富清》。
豆瓣评分9.3分的《山海情》背后,是无比艰苦的创作环境,没有水、没有电,连一棵树、一个纳凉的地方都没有。这样的环境,才会让这样的故事仿佛从这片黄土地真实地「长出来」。
而中国蓝剧场,看重的就是这些剧的创作精神,有匠心、敢奉献、能吃苦,就是要把这样的剧,都聚到自己的场。
第三个字——「新」。
《突围》之新,新在另辟蹊径的戏剧矛盾,跳脱国企外部矛盾的思维框架,而是以国企内部自我革新为主视角,以国企主动脱困与自我发展,展现我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求新求变求发展,视角独特;
《功勋》之新,新在高光时刻的表现形式,截取功勋人物「人生最有华彩的一个部分」,用一段小故事来讲述大人物;
《乔家的儿女》之新,新在高反差的人设,从「滑丝爹」到「五个倒霉蛋」,每个角色都在打破传统家庭剧的人物设定。
因此,中国蓝剧场之所以优质的现实主义电视剧频出,离不开对剧品质的严格把关,既要有初心、公心、苦心,还要有创新。
真,是对创作尊重的「初心」,是对社会关照的「公心」;
精,是对内容打磨的「匠心」,是对作品经营的「苦心」;
新,则是用新的手法呈现时代脉搏,用新的视角讲好中国故事,实现圈层突破。
《不惑之旅》开播:现实主义的下一站而明晚即将上档的《不惑之旅》,也同样吻合上文所总结的这套「三字真言」:
它有「真」的现实。
这部作品同样也是源于现实、反映现实的。
有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纸质书人均阅读量不足5本。而《不惑之旅》,正是通过在挣扎中存续的实体书店,来反映中国青年企业家的文化情怀和社会责任,同时,也唤醒那股不该远去的阅读热。
除了展现守护实体书店的企业家,这部作品中还有更多丰富而鲜明的角色,比如大龄北漂创业的新女性、出身寒门的白领男、勇敢追爱的富家女,伴随着大时代下各种价值观的激烈碰撞,勾勒一副多棱镜式的当代都市奋斗者群像。
它有「精」的班底。
《不惑之旅》由陈建斌、梅婷领衔主演,两人都是有代表作、有业界大奖的实力派演员,陈建斌有豆瓣评分9.3的《甄嬛传》,梅婷有豆瓣评分9.5的《父母爱情》,从金鸡奖、白玉兰奖、飞天奖、华表奖到金鹰奖,两人斩获的业界奖项堪称「大满贯」。
它还有「新」的表达。
既有新的切口,与众多都市生活「白皮书」式的新式题材剧集有所不同,《不惑之旅》另辟赛道,以碎片化阅读时代下的出版行业为切口;
也有新的风格,作品将《复活》《安娜·卡列尼娜》《人生的枷锁》等多部世界经典名著及其中金句融入剧情,因此作品风格呈现出很浓的文学性、很强的文艺风。
《不惑之旅》作为接棒《突围》的下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同样都有精良的制作班底、都有实力派的演员阵容、都在现代都市生活的时空背景之下,前一部聚焦于国有经济,后一部聚焦于市场化经济,前一部聚焦于经济,后一部聚焦于文化,既有相同的延续性,又有呼应的互文性,让观众能有一种更顺畅的剧场体验感。
1号结语从70年代到90年代再到当下,从农村到都市,从反映个人命运、到反映原生家庭再到反映国家发展,浙江卫视中国蓝剧场的版图,覆盖了现实主义从时间、到空间、到题材的种种类型。
他们有相似的标准,却又不拘一格。
而百花齐放,才是现实主义的春天。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