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警强军故事汇,个人强军故事

时间:2022-10-30 22:29:28阅读:1094
人生最美是青春 青春最美为梦想——武警部队往届赴边优秀毕业学员代表的强军故事小编有话遴选近几年毕业、部队反响好、有发展潜力的年轻警官回院校作报告,是贯彻中央军委有关政策规定、充分发挥典型带动和政策导向…

人生最美是青春 青春最美为梦想

——武警部队往届赴边优秀毕业学员代表的强军故事

小编有话

遴选近几年毕业、部队反响好、有发展潜力的年轻警官回院校作报告,是贯彻中央军委有关政策规定、充分发挥典型带动和政策导向作用的具体举措。近日,武警部队组织6名往届赴边优秀毕业学员代表赴工程大学、警官学院、特警学院和后勤学院等院校为应届毕业学员作事迹报告,并与学员座谈交流,在院校引起了强烈反响,进一步坚定了广大学员志愿赴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今天,小编节选他们的报告发言,带你聆听他们的强军故事,同时梳理生长警官学员志愿赴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有关政策,以飨读者。

用戍边的梦想点亮迷彩的青春

武警兵团总队执勤六支队

执勤七中队中队长 杨洋

2012年,部队到南京财经大学征兵。为了儿时的从军梦,读大四的我主动报了名,穿上军装南下福建走进了军营。后来,我听到班长讲述新疆维稳战斗的故事,内心萌生了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想法。2016年军校毕业,本可以回东南沿海城市工作,但我不顾亲朋好友的劝阻,递交了志愿赴疆申请书。从繁华都市到边疆小城,再到一望无际的大漠戈壁,我准备大展宏图。没想到,下队才一周,一盆冷水把我浇得无地自容:中队组织反袭击方案演练,我带领的排被“蓝军”全歼;从机动部队出来的我,个人综合成绩也在全中队垫底,连部分列兵都比不过……挫折让我看到了差距。在中队领导和老班长的耐心帮带下,2个月后,我的脸黑了、嗓子哑了、人也瘦了,但取得的进步不仅让中队官兵接纳了我,还让我带队参加大比武。当年年底,我被评为“优秀基层干部”。如今,我已在主官岗位上奋斗了3年。回想起这5年的点点滴滴,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边疆,选择了梦想,没有辜负迷彩青春。

到最艰苦的地方镌刻忠诚

武警西藏总队机动二支队

机动五中队指导员 杨世超

作为一名革命军人,既然选择了戎装,就要到最艰苦的地方镌刻忠诚、建功立业。5年前,还在学校读书的我,偶然间看到电视剧《一路格桑花》。电视剧里那群在雪域高原战天斗地的“天路”兵,让我决定到高原去、到西藏去。2017年7月,我初到支队就被派往西藏贡嘎县执行任务。那里一眼望不到边的连绵雪山和荒无人烟的茫茫戈壁,刷新了我对艰苦的认知。大家顶着狂风骤雪,住的是白板房,睡的是大通铺。坚守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里的点点滴滴,让我深刻感受到军人的意义和价值。2020年,我刚当上指导员,支队就推荐我参加总队“四会”优秀教练员比武。那段日子,我一边熟悉中队各项工作,一边挤时间写讲稿、做课件。我把一本教材揣在兜里,想到什么问题,就随时掏出来翻看查阅。最终,我一路闯关夺隘,获得干部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荣立个人三等功。回首4年戍边时光,我深深感到,是西藏这片热土磨砺心智、锤炼意志,让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唯有青春与梦想不可辜负

武警新疆总队克拉玛依支队

参谋部部队管理股参谋 梁姗姗

青春本就是一场远征,既然选择了一身戎装,就应再洒脱一些,为了心中的梦想拼一拼。记得入伍前,征兵工作人员问我:“敢去艰苦边远地区吗?”我坚定地说:“敢去,报效国家,哪里都行。”新兵连第一次班务会,班长问大家当兵的目的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练强本领,保家卫国”。军校毕业分配那年,为了心中的边疆梦,我毅然选择了奔赴新疆。2018年12月,克拉玛依突发14级大风,支队第一时间派出救援队。我随队通信保障,通过卫星定位,解救了20多名被困维吾尔族群众。被救出的维吾尔族同胞眼含热泪说“:武警同志,谢谢你们啊,是你们救了我们的命!”那一刻,我更深刻感受到这身军装的意义。来到支队后,我遇到一位跟我一样志愿赴疆的优秀干部,他为了心中的梦想在边疆的热土挥洒着汗水。因为共同的理想、相似的经历,我们相互吸引,决定牵手一生,共同在边疆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在新疆,我收获了无悔的人生经历、收获了最美的友情爱情。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我深知,唯有青春与梦想不可辜负。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武警西藏总队机动二支队

侦察中队排长 周帅

人生最美是青春,青春最美在边疆。2019年6月,我从特警学院毕业。在毕业选岗时,本可以选择回到原送学单位内蒙古总队或者加入猎鹰突击队的我,因为对雪域高原的无限向往,毫不犹豫地递交了志愿赴藏申请书。到高原后,面对茫茫雪山、高寒缺氧,我不仅经受着恶劣环境的磨炼,也时刻面临工作任务的考验。2020年9月,我奉命参加武警部队“巅峰—2020·西藏总队”特战侦察比武。取得好成绩,对我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次次快反训练,磨到满手血泡;一次次5公里武装越野,跑到咳嗽不止;一次次攀登索降,累到双手抽筋;一次次穿越障碍,跑到几近虚脱……我始终坚信,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最终,我带队夺得尖刀侦察组第一名、武装侦察员第一名、无人机专业第一名和仪器侦察员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并荣立了人生中第一次个人二等功。一路走来,回首戍边的点点滴滴,时时处处都有不一样的风景。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依然会郑重地向组织报告:请让我上边疆、赴一线!

边关冷月是军人的诗和远方

武警四川总队甘孜支队

特战三中队中队长 赵小东

7年前,我从原武警福州指挥学院毕业。综合评定排名靠前的我,根据分配政策,本可以选择回到家乡重庆。但边关冷月、雪域高原才是我的诗和远方,于是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四川甘孜,因为那里有雄伟壮阔的草原和巍峨秀丽的雪山,还有指引我前进的丰厚红色基因。每个男儿都有一个从军梦,每个军人都有一个特战梦。2016年,支队组建特勤中队。得知这一消息后,我第一时间递交了申请书。家人和战友不理解:为何要自讨苦吃?对我来说,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为了在最短的时间适应特战岗位,我每天背着15公斤重的背囊练体能,拖着大号轮胎冲陡坡,穿着两件防弹衣爬大绳,上千次出枪上膛,几百次扣动扳机……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军事素质日益提升,逐渐达到一名特战队员的标准,并连续3年被评为“极限训练勇士”,在各类大项军事活动中脱颖而出,在总队比武中也屡获名次,并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经历了风雪高原、特战熔炉的磨砺,回首在甘孜挥洒汗水与热血的日子,如果再选择一次,我还要上高原、到边关,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迷彩青春。

伊犁河谷见证我的青春与爱情

武警新疆总队机动四支队

机动八中队中队长 刘祥胜

理想是青春的光和热。2016年军校毕业,综合评定排名靠前的我,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放弃了去一线城市和沿海地区的机会,志愿申请前往建功立业的好地方——新疆。2018年3月,我有幸代表总队参加武警部队搏击教练员集训。面对全国各地的搏击高手,我有过胆怯,但想想身后默默支持我的战友,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要勇敢面对!无数次的出拳、击打、抱摔,锻造了一个强大的我。最终在结业考核和实战对抗中,我一路过关斩将,被评为“武警部队优秀搏击教练员”。2019年12月,我认识了一位优秀教师——叶芮。为了支持我援疆的梦想,她放弃了内地优厚的待遇和热爱的事业,来到我战斗的地方,与我并肩作战。今年4月,在战友和亲人的见证下,我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如今,5年援疆期满,按照政策我可以回原籍工作,父母也劝我:回来后机会和选择更多一些。但是心中的信念让我放弃了内调机会,我要和爱人一起坚守初心、扎根边疆、奉献青春!

政策解读

生长警官学员志愿赴驻艰苦

边远地区部队工作政策梳理

毕业分配

【范围对象】

志愿赴驻艰苦边远地区部队:新疆、西藏及其他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部队;志愿赴驻艰苦边远地区部队工作生长警官学员:培养目标为内地部队的士兵学员、大学生士兵提干学员和优秀士兵保送入学学员,以及面向全部队分配的武警院校青年学生学员和直读研究生警官学员。

【程序步骤】

生长警官学员志愿赴驻艰苦边远地区部队工作,按照志愿申请、审核公示、计划拟制、填报志愿四个步骤组织实施。

奖励激励

【立功受奖】

志愿赴驻艰苦边远地区部队工作学员,按照中央军委有关规定应当给予立功等奖励。其中,综合评定排名在前50%的,可评定为志愿赴边优秀学员,由武警部队政治工作部统一制发“志愿赴边优秀学员荣誉证书”。各院校在学员毕业前专门组织仪式,颁发证书并进行宣传表彰。

【高定工资】

分配到驻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部队工作的学员,高定相应的待遇级别工资档次。

跟踪培养

【建档跟踪】

武警部队政治工作部建立“志愿赴驻艰苦边远地区部队工作学员数据库”,跟踪掌握学员分配定位、送学培训、轮岗锻炼、任务磨炼、选拔使用、调整交流等情况。

【选拔任用】

志愿赴驻艰苦边远地区部队工作学员,任职期间表现突出的,相关单位应予优先晋升任用。到驻新疆部队工作的志愿赴边优秀学员,首次晋升警衔满最低年限、年度考核结果等次为优秀的,原则上应晋升任用。

【调动交流】

驻艰苦边远地区部队机关选调警官时,应优先从志愿赴边优秀学员中遴选。志愿赴边优秀学员,在驻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部队实际工作满5年后,可在总队级单位范围内交流;在驻疆部队实际工作满5年后,可根据工作需要或本人意愿,有计划、分批次地调整交流到内地部队工作。

福利优待

【津贴补贴】

志愿赴驻艰苦边远地区部队工作学员,按照不同类别标准享受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高山海岛津贴。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基本生活补贴,执行国家、中央军委明确的驻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部队有关标准。

【休假探亲】

根据部队驻地类别、服现役时间等,志愿赴驻艰苦边远地区部队工作学员按规定享受休假探亲有关优待。其中,警官及配偶均在西藏地区工作的,每年可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到内地休假,往返路费按规定报销。

【子女优待】

志愿赴驻艰苦边远地区部队工作学员子女可以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所在地照顾安排入托入学;部队驻地为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地区的,子女可以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中高考录取、报考武警院校等教育优待。

来源:人民武警报

供图:许益铭、颜逸涛

监制:刘凤桥、张红卫

执行监制:张金岭

主编:关树声、王文

值班编辑:别特、王燕婷、袁浩翔

邮箱:[email protected]

中国武警强军故事汇,个人强军故事

新时代军人可歌可泣的事迹?

1、烈士张浩、王晓冬——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使命担当!
2017年1月19日,在那春节临近、万家团圆的日子里,驻闽陆航某团一架直升机夜间训练坠毁,机上2名飞行员牺牲。张浩怀孕8个多月的妻子和准备步入婚姻殿堂的王晓冬未婚妻再也等不到爱人的归家!岁月从未安好,只因有人挡住了黑暗!
据悉 ,体重3.3kg,母子平安。男婴取名“佑佑”,烈士的血脉得以延续!愿英雄安息!愿“佑佑”健康成长!林红艳嫂子说,我要他继承张浩的遗志,把他抚养成人,送上祖国蓝天!这就是军人的家属,这就是军人的后代!
2、地震中最美的逆行
照片中逆行奔跑的背影,来自武警四川总队阿坝支队十三中队士官张国全。地震频发的四川,每一次的地动山摇都有一群人逆行。90年风雨兼程,子弟兵一直是最可爱的人。
在这一刻,心中的大爱,肩上的责任超过了所有。网上有很多人都在说我们的战士是英雄,然而在我们战士心里,他们并非是英雄,‘逆行’是他们忠于职守。当他们擦肩而过的那一瞬间,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的:生命!
3、这是一次最感人的下跪!
张良善是一位西藏运输兵,军功章代表着他为祖国立下的汗马功劳,可他连自己的妻子难产死去都没来得及看上一眼。
1992年10月,爱妻何桂丽因分娩难产失血过多离他而去。此后的时间里,他不知多少次来看望妻子,坟前被踩出一条小路。他觉得自己无论多么坚强,都需要来这里汲取一种只有爱才能给予的力量。他代表着广大中国军人!代表着中国军魂!

4、致敬!这是一双最让人心疼的脚!
照片中的主人公叫焦磊,是武警安徽总队的战士,当年25岁。2015年7月2日,安徽皖河流域突发决堤险情,焦磊和战友们立即奔赴皖河下游的怀宁县平山镇程家圩参与抢险救援,在泥水里摸爬滚打了十几个小时后,留下了这张震撼人心的照片。
5、生死之间的决定
2015年8月12日23时30分许,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巨大的爆炸威力导致伤亡人数仍在不断增加,而消防员们又如每一次灾害降临时那样,第一时间冲在了救灾抢险的第一线。

学习张楠烈士精神心得体会

  因遭遇恐怖袭击英勇牺牲的我驻索马里大使馆警卫人员、武警山东总队临沂支队上士张楠烈士遗体告别仪式在山东省举行。他的英雄事迹以及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学习了张楠烈士精神,你有哪些心得体会呢?本文是我整理的学习张楠烈士精神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学习张楠烈士精神心得体会1: 党员的心目中,他就是信仰的标高

  “一颗穿透他年轻胸膛的子弹,一件沾染他青春热血的军装,让我们看到一名真正的、纯粹的共产党员的模样。”站在支队警史馆里陈列的张楠烈士遗物前,山东省商贸厅党员代表们久久不肯挪步。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愿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直至奉献我的全部。”镜头里,张楠入党时誓言铿锵;镜头外,一个个党员目光坚定。看完记录着英雄生前珍贵画面的影像资料,省国际贸易中心的工作人员牛秀娟说:“张楠的7份入党申请书,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他对进步的追求是多么执着,信仰是多么坚定!”

  在山东省,英雄张楠成为许多党员干部对照学习的“标准像”。在今年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10余家省直机关单位把张楠事迹作为鲜活教材。

  1月7日,山东大学圣昆仑音乐厅,话剧《好兵张楠》正在上演。剧终落幕,灯光亮起。青年教师刘伟发现,身边那群年轻的大学生和自己一样,眼里全是泪。

  刘伟今年29岁,与张楠同龄。看完话剧,他总会想,当自己为了生活琐事碌碌奔忙时,张楠在做什么、在想什么,又承担了什么?

  张楠在牺牲面前选择坚守,在危险面前选择出征,在挑战面前选择战斗……得失取舍之间,自有一名忠诚卫士的担当,自有一名共产党员的觉悟。

  “张楠是一面镜子,他会告诉你,什么才是我们这代年轻人身上最稀缺的东西。”刘伟决定等到进修结束,就去西藏支教。

  从英雄精神中汲取营养,更多党员鼓足了前进的动力。我驻索马里使馆工作人员庄友谊曾与张楠朝夕相处,使馆遭受爆炸袭击后,去与留的选择同样摆在庄友谊面前,他义无反顾地选择请战坚守。

  张楠的初中同学李芳,是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名记者。在英雄远去之后,她一路踏访,追寻张楠的成长轨迹。一件件英雄的遗物、一次次动情的讲述、一枚枚耀眼的奖章,让李芳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如今,李芳主动担任起张楠事迹义务宣讲员。她说:“我要把英雄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他们追随英雄的步伐前行。”

  学习张楠烈士精神心得体会2: 突击的战场上,他化身为冲锋的力量

  2015年12月25日,山东平邑发生石膏矿垮塌事故,15名矿工被困井下,命悬一线。

  部队临危受命赶赴救援,担负突击任务的,正是张楠生前所在的武警临沂市支队直属大队一中队。

  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中,许多官兵不同程度受伤,但他们始终坚信“张楠班长和我们一起战斗”。经过36天连续奋战,他们打通生死救援线,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熔一身铁骨铸精钢,捧一腔热血上战场。张楠的事迹鼓舞着战友勇往直前,助推着官兵攻坚克难。

  在配合公安机关抓捕东营广饶恶性杀人案嫌疑人任务中,官兵们关键时刻临危不惧、果断出击;在执行二十国集团民间社会会议安保任务中,官兵们斗骄阳酷暑、保旺盛斗志,用一流标准、一流作风筑起道道铜墙铁壁;在驻地山火扑救任务中,官兵们不分昼夜、分秒必争,连续奋战20多个小时,用血肉之躯守护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

  真正的英雄不会因时光流逝而褪色,张楠的影响在更多人群中广为传播。

  张楠离去后,人们自发建起缅怀英雄的网络纪念堂。烛光点点如同信仰火炬,照亮无数人的心灵。

  网友“楠木初生”说:“是英雄,撑起了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崇敬英雄、学习英雄,才会让我们的民族充满希望。”

  网友“重拾感动”留言:“因为张楠,重新认知英雄的内涵。锅炉工张楠、训犬员张楠、特战队员张楠……没有哪一个张楠是拯救世界的超人,但每一个张楠都是信仰纯净、人格魅力无穷的英雄。”

  人们喜爱真实的张楠,青年崇拜真正的英雄。张楠牺牲后,在他的家乡河北和部队驻地山东,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走上和张楠一样的路。

  先行者不朽,后来者可追。

  7月26日清晨,久旱的临沂突降好雨,细细密密的雨丝仿佛在倾诉对英雄的无尽思念。站在追思张楠的人群里,记者分明感受到,英雄精神的润物无声……

  学习张楠烈士精神心得体会3:行进的队列里,他永远都是排头兵

  7月26日下午,武警山东省总队礼堂。济南市支队列兵徐云和,眼含热泪聆听张楠烈士先进事迹报告会。

  去年7月,徐云和还是江西理工大学的大一学生,看到微信朋友圈里刷屏的张楠事迹,深受触动的他毅然决定携笔从戎。

  入伍前,徐云和给父母写了一封信:“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娶妻生子,生活固然安稳,但我志不在此。我要像心目中的英雄张楠那样,从军报国、以身许国。如果真的有一天不幸牺牲,请恕儿不孝……”

  踏入军营,他时时处处以张楠为榜样:“我想拿到一枚优秀士兵的奖章,当一名像张楠那样忠诚使命、不怕牺牲的战士!”

  榜样力量激发报国热情。从张楠牺牲的消息传来,到第二批赴索马里执勤官兵的任务交接,再到第三批勇士选拔,武警山东省总队官兵为国出征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报名赴索马里执行任务的官兵陡增至近千人。

  7月25日,索马里依旧战火纷飞。赵永飞和战友荷枪实弹,在首都摩加迪沙某处重要目标前警戒,手指始终扣在扳机上。这是他出国以来,完成的第142次任务。

  赵永飞担任过张楠的中队长。荣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的他,曾是张楠崇拜的偶像。在张楠的日记里,清晰地记录着他以赵永飞为标杆,不断精武强能的成长足迹。

  而今,张楠被赵永飞视为榜样。“这里是张楠曾经战斗的地方。他未竟的事业,由我们来完成。”赵永飞说。

  “品读班长留下的日记,如同细数楠木的一圈圈年轮。他的事迹也许难以复制,但却像一粒种子,播撒在战友的心田。”张楠带过的兵赵传虎说:“站在队列里,总觉得班长并未远离,他永远是我们的排头兵!”

  在今年改革强军主题教育活动中,武警山东省总队坚持对接使命、对接岗位、对接战场,引导官兵“对照英雄学样子、投身使命立样子”,把“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一场场“张楠给我留下了什么”“我向张楠学习什么”的讨论现场,官兵们直抒胸臆,把“忠诚于党、报效祖国”“追求梦想、锤炼本领”这些关键词,当作成就事业的基础。在“学英雄张楠,做‘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征文活动中,数百篇学习心得道出官兵共同的决心——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强军梦,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绽放。

  学习张楠烈士精神心得体会4

  临沂自古多豪杰,今天的老区在传颂一位“好兵”的名字。

  7月26日,是武警临沂市支队上士张楠牺牲一周年纪念日。张楠的战友们和各界群众,陆续来到位于支队营区里的张楠广场,含泪追思英雄。

  为了守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这个年轻的士兵,怀着赤子之心为国出征,如同一颗出膛的子弹,用无悔的弹道展现了中国军人的担当,捍卫了五星红旗的荣耀!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