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亚视经典多多银狐第3名精武门只能排第8
90年代的香港影视剧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一方面它继承了上个年代武侠风的刀光剑影,另一方面它又展现出来90年代特有的包容性,商战、赌片、僵尸片应有尽有。
之前聊到亚视八十年代的经典剧集:徐小明“精武三部曲”、《大地恩情》、《四大名捕》、《再向虎山行》、《八仙过海》、《大内群英》等作品,今天聊一聊九十年代亚视最受欢迎的十部剧集。
10、《雪花神剑》:豆瓣7.7分
提起《雪花神剑》,观众们一定忘不了那个在雪花中手拿青色长笛,一袭白衣飘飘,冷艳动人的梅绛雪,这无疑是看过一次就再难以忘记的绝美画面。
杨恭如饰演的梅绛雪,温柔坚韧,和亲生妹妹玄霜从小分离,长大后也不能相认。
可命运最爱捉弄人,这对亲生姐妹却爱上了同一个男人,方兆南。最后落得个姐妹反目成仇的下场。
剧中的聂小凤,表面上是心狠手辣的魔教首领,但说到底也只是一个困在复仇里走不出来的可怜人。
最开始的时候,为了报仇,她引诱师傅罗玄,学到了一身武艺的同时,也为罗玄产下了两个孩子,梅绛雪和陈玄霜。
孩子的诞生,将上一代人的纠葛延续到了下一代。此后数十年,聂小凤开始了自己无休止的屠戮之路,野心也愈发膨胀,然而殊不知覆灭的结局早已在暗处等着她了。
09、《纵横四海》:豆瓣8.1分
王晶为亚视创作的第一部电视剧,从收视率来看还是很可观的。
剧集在拍摄的时候还出了一点小意外,本来周海媚是第一女主角的,可中途她却因为一些私事离开了剧组。
为了不中断拍摄,因此进行了临时的改动,让她扮演的路云死在了一场爆炸中,杨恭如饰演的路雪顺势成为了之后的女主角。
《纵横四海》的内容聚焦在港剧特有的豪门恩怨上,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极具戏剧冲突。
剧中陶大宇扮演的利兆天,一开始态度蛮横、心高气傲,后来在经历了爱人的离世和商业失败后,性情大变,最终放下了前尘往事,兄弟和解。
陶大宇在处理人物前后转变时,表现地十分到位,亦正亦邪都恰到好处。
谭耀文和利兆天刚好相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他也因反派诠释出色,登上演艺生涯的一个小高峰。
08、 《精武门》:豆瓣8.2分
90年代播出的《精武门》,让观众再一次认识了陈真,一个出身贫寒,自强不息最终走向成功的男人。
不知天高地厚的毛头小子,学武没多久就胆大包天地挑战武学高手霍元甲。好在霍元甲看中他骨骼清奇,非但不生气反而将他收入门下。这样的好运气也不是谁都有的。
剧中最催泪的情节莫过于陈真和由美之间的爱情故事。一个是精武门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个是民族仇敌的女儿。分属两个阵营的爱情注定悲剧收场。
当陈真抱着由美的尸体时,他的眼神中再无光芒,一生挚爱再也回不来了。
甄子丹饰演的陈真,也许是他除叶问之外,最好的一个角色了。无论是演技还是武打动作都相当到位。
07、《千王之王重出江湖》:豆瓣8.4分
《千王之王重出江湖》应该算是香港赌片题材最后的辉煌了,在它之后,香港的赌片题材江河日下,再难有好片出现了。
剧集主要讲述的是龙四的传奇一生,从南到北的闯荡,期间多有沉浮,入狱七年的打击非但没有压倒他,反而令他更加坚强。出狱后势如破竹地进攻,最终成为了赌王,一招无敌爆炸招打遍天下无敌手。
谢贤在《千王之王》之后延续了四哥的传奇,在剧中扮演龙四,浑身自带大佬光环,每次出场都是霸气十足,名副其实的赌神。
剧中还有赌侠沈胜天,龙四的徒弟,金盘洗手做了探长管辖马路,由刘松仁出演。
赌邪常昆,全剧最坏的一个角色,手段毒辣令人发指,为达目的连拜把子的兄弟都能杀。
还有米雪、杨恭如、叶童、文颂娴几位女性角色也表现出色,令人难以忘怀。
06、《胜者为王》:豆瓣8.4分
赌王石志康,看过电视剧的观众一定对这个名字印象深刻,不同于其他赌徒的疯癫痴狂,石志康身上的善良和忠孝,让我们看到了赌徒不同的一面。
说是赌片,但《胜者为王》其实更像是套着赌场外衣的武侠片,有几分《笑傲江湖》的味道。
而石志康则像极了令狐冲,师从各路赌王高手,练就了一手高超的赌术。
剧中令人眼花缭乱的玩牌方式,一度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背后坐镇的是赌术动作顾问江道海先生,经典赌片如《赌神》、《赌圣》,都有他的指导身影。
05、《僵尸道长》:豆瓣8.4分
90年代的僵尸片其实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大家对于这类题材有些厌倦,不过亚视不打算放弃这块蛋糕,请来九叔林正英操刀了《僵尸道长》系列。
电视剧播出后,好评如潮,又重新带火了僵尸故事。
为了拍好这部剧,亚视也是费尽心思,请来了很多老戏骨加盟,还有徐少强、文颂娴、黄树棠等知名演员。
虽然那时的特效和道具都很简陋,但恐怖的气氛烘托的还是相当到位,害怕的同时还有些搞笑。
在《僵尸道长》中,林正英扮演除魔道长毛小方,法术高强,正义凛然的外表下时不时还会有一些小幽默。
在剧中,林正英和苑琼丹扮演的钟君是一对冤家,而剧外的两人却相识相恋。
不过造化弄人,正陷入爱情的林正英突然得知自己身患重病,为了不拖累对方,他选择了分手,如此结局,着实有些遗憾。
04、《剑啸江湖》:豆瓣8.5分
编剧别出心裁地把古龙的两本小说结合在一起,一本是《浣花洗剑录》,另一本是《流星蝴蝶剑》。
看似是胆大妄为,但这一番结合却意外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
前五集主要是《浣花洗剑录》的情节,东瀛剑客柳生一剑挑战江湖各大门派,魔教的燕北飞打败柳生一剑,却反而全家遭到屠戮的悲剧情节。
中间部分则根据《流星蝴蝶剑》改编,讲的是燕北飞的儿子燕孤鸿和杀父仇敌秦百川以及其亲信楚江南之间的纠葛,还有燕孤鸿和秦百川之女莫愁的爱情线。
故事最后的结局很悲壮,除了刘松仁饰演的男主燕孤鸿还活着之外,其他人关键人物全都死了。
03、《银狐》:豆瓣8.6分
《银狐》在亚视出品的电视剧中,其口碑和质量应该可以排进前三,不论是剧情还是服化道,都做得相当不错。
黄日华饰演男主角段绍祥,大概是黄日华长了一张好人脸,一开始看剧的很多观众都认为男主是个正义善良的好青年。
可看到后来才发现,段绍祥是狠到骨子里了,为了复仇可以不择手段。
作为段绍祥的宿敌,宋泽元在剧中由江华饰演。不得不说,年轻的江华太迷人了,亦正亦邪,一双多情的眼眸,似笑非笑地看着你,就连抽烟都让人心动。
剧中的女性角色也很丰富,曾华倩的白富美小公主白羚,娇俏可爱。
伍咏薇的颜如玉,当真就像这个名字一样,眼角眉梢都透着一股风情,和宋泽元的对手戏很是出彩,完全看不出她是个只有二十多岁的年轻演员。
02、《我和僵尸有个约会》:豆瓣8.8分
九叔林正英拍完两部《僵尸道长》之后,接棒和致敬他的是《我和僵尸有个约会》,此剧集前后一共拍了三部,在豆瓣上的评分都保持在8分以上,实属难得。
《僵约》三部曲不同于之前的僵尸片,剧中塑造的僵尸不再是冷冰冰的怪物,而是一个人。这有点类似于西方的吸血鬼,不老不死,还需要喝血。
编剧陈十三的脑洞实在令人叹为观止。他天马行空地构造了一个荒诞离奇的僵尸世界,把一些我们熟知的常识完全颠覆了。
比如盘古其实是一个部落的名字,嫦娥被人陷害才有了偷灵药的故事,等等诸如此类脑洞大开的设计。
最后一部剧情更加令人称奇,岳飞、王母,各种不同的元素被巧妙地穿插在一起,画面和特效也更加精进,不愧是僵尸片里的翘楚。
当然现在人人谈起这部剧,还是少不了说起万绮雯以及她那发招前的九字真言: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谁小时候没有学过呢?
01、《我和春天有个约会》:豆瓣9.0分
既讲爱情,又讲友情,无论哪一种,似乎都让人心碎。四个正当人生最好时光的女孩相聚在丽宫,外表是精致的妆容,艳丽的歌声,然而内心却都有着自己的落寞和烦恼。
姚小蝶,家庭和事业都颇为顺遂,在爱情上吃尽了苦头,阴差阳错地和爱人分开了。金露露,看上去傻里傻气,却又极其幸运,遇到了高富帅男友。
洪莲茜,敢爱敢恨,有情有义,最后因病早逝。蓝凤萍,剧中最令人心疼的姑娘,出身贫寒,遇人不淑,而后客死他乡。
电视剧播出的时候,很多女性观众都能从这四个女孩的人生轨迹中瞥见自己生活的影子,这也是它之所以能够红极一时的原因吧。
有道是戏如人生,剧中沈家豪和姚小蝶的爱情无疾而终,剧外邓萃雯和江华的纠缠也狼狈收场。
回看亚视九十年代的这十部剧集,不得不说,能够和TVB分庭抗礼,实力果然不容小觑。(撰文:三木)
求叔去世,港剧老戏骨又少一个,你可还记得那些亚视经典好剧?
吴孟达、廖启智之后,又一位港剧老戏骨也离开了我们:黄树棠,你或许更熟悉他另一个名字:求叔。
夺走求叔性命的,又是癌症。从入院到离去,不到一个月,好在其儿子表示父亲没有痛苦,安静安详的离去。
求叔和达叔合作过《楚留香》,很多网友都以为他也是TVB老戏骨,实际上求叔86年就离开TVB,转战另一个港剧迷曾经耳熟能详的名字——亚视。
除了《楚留香》和他在电影界小试牛刀的《蝶变》,求叔大部分经典作品,也都留在了亚视,而当他在2004年拍完《僵约》系列的第三部《永恒国度》后约满离开,亚视也已是垂暮之年。
对于内地观众来说,亚视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它是中国香港第一家电视台,1973年起开始无线免费广播,名为“丽的电视”。1982年9月24日改名“亚洲电视”。
虽然在与无线的竞争竞争过程中,除了少数几次翻盘,几乎一直处于被吊打的状态,然而从“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的《大侠霍元甲》开始,就留下了数不清的经典剧集,也捧红了尹天照、吕颂贤、江华、陈启泰、伍咏薇、文颂娴等一波亚视明星,就连求叔这样的配角,也跟着剧集一起“红”到内地。
然而亚视的兴衰,也折射出港剧的兴衰,亚视和无线双龙争霸的时候,港剧尚在亚洲有一席之地,而到了亚视落幕无线一家独大,港剧也日益衰微,再无往日风采。
可以说,求叔是亚视产出的一位有影响力的配角老戏骨,但他大概也是最后一个。从此亚视、港剧和港剧老戏骨,都和求叔演过的最后一部《僵约》系列一样,再无经典后续。
现在新一代观众都以为港剧等于TVB剧,当然不是。
实际上亚视和TVB争斗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前期几乎是各有输赢不分胜负,到了求叔加盟亚视的86年,正是双方斗到白热化的时候。
在此之前,内地第一部的港剧,就并非来自TVB,而是亚视,就是当年引发万人空巷的《霍元甲》,一直到前年的春晚,成龙一身中山装演唱《万里长城永不倒》,就是《霍元甲》的主题曲。
而当年的无线当然也要“睁开眼吧,小心看吧!”因为亚视即将进入剧集制作的黄金时代。
掀起亚视在本港一个收视率高潮的,就是徐少强主演的《天蚕变》,而求叔加盟亚视后演出的最有影响力的武侠剧,就是《天蚕变》续集《再与天比高》。
到现在许多人还记得这部经典武侠剧的主题歌,“独自在山坡 高处未算高 命运在冷笑 暗示前无路”。
第一部的男主是徐少强,第二部依然延续了他饰演的核心人物云飞扬,但真正的主角变成了尹天照饰演的小子。
当年的尹天照真是一出场就青春飞扬,用现在流行的话术说,就是一脸少年气,大家都觉得小子这个名字好随意啊哈哈哈,但他的表演却分分秒秒扣住这个名字。小子,对应的正是大侠云飞扬。
和剧中的小子一样,当年亚视所有人都觉得这小子前途无量,但小子真正变成况大侠,还要再等5年,到时候会出来一个马小玲,还有这部剧里的柳先秋,也会正式成为“求叔”,和他一起完成一系列奇幻冒险。
而那部剧中另一个关键女角,求叔也早就合作过,也是一部武侠剧——《雪花神剑》。
杨恭如在剧中饰演的梅绛雪,温柔坚韧,和妹妹玄霜从小分离,长大后也不能相认。
现在国剧天天说大女主剧,但真正能够体现出大女主剧内涵的,却是这部30年前的武侠剧。
剧中这对亲生姐妹却爱上了同一个男人方兆南。最后姐妹反目成仇。
全剧最有吸引力的角色,则是龚慈恩饰演的魔教首领聂小凤,表面上是心狠手辣,其实是困在复仇泥潭里走不出来的可怜人。
当年追剧的时候还小,总觉得剧情太复杂,不如无线剧那么通俗好懂,回头看真是走宝,几代人恩怨情仇的故事在剧中被交代得有头有尾,每个角色都塑造得生动立体,特别是女性之间的恩仇太动人,甩出现在忽扯头花或是塑料姐妹情的女性剧不知道几条街,最后覆灭的结局更是悲剧中透出一种美。
大概是当年的亚视编导和无线就像武侠剧中的不同套路, 相比擅长金庸剧的无线,亚视擅长的则是剑走偏锋的古龙剧,亚视制作与古龙风交织,江湖故事就有了另一种可能性。
比如被严重低估的《剑啸江湖》,这部剧的监制也是求叔的老相识,也是因为这部剧的成功,才让亚视放心把后来那么大的制作交到这个年轻人的手里,他就是后来英年早逝的亚视天才监制冼志伟。
当年这部不走寻常路的武侠剧集合了刘松仁、秦沛、徐少强、甄志强、杨恭如、蔡晓仪等等一票亚视红星,又出人意料地把古龙两部不同时期的作品《浣花洗剑录》和《流星蝴蝶剑》融合到了一起。
虽然没有多少大场景,却能用有限布景营造出肃杀气氛,精心雕琢中,竟然成为少有地能呈现古龙原著风貌神韵的作品,堪称港产武侠剧没落时期的一缕余音。
当年看剧就觉得音乐很好听,现在看ATV的音乐依然不过时,甚至强过许多大制作的国产剧配角,不仅将情节烘托得荡气回肠还能和人物命运配合。
剧集最了不起的是拿着电视剧的预算,处处看出很缺钱,不光造型坑,连道具花都坑,
即便这样,还是拍出一种别样的电影感。每场动作设计都不马虎,每个角色都很生动,台词也有古龙的韵味,简练,精悍,富有哲理回味。这样的武侠剧后来都不再有了。
现在回想许多亚视剧集的制作水准放到现在都一点不过时,比如求叔也参演了的亚视不朽经典 《胜者为王》 。
1991年正值港产赌片的高峰期,但许多赌片随着岁月都湮没了,反倒是这部剧一直留在观众心里,剧集的确开创了港产赌剧的巅峰时代。 主创揣着一股热烈奔放的浪漫情怀,总是能把赌场戏拍得极度浪漫与诗意,仿佛一场场武侠对决。
剧中的角色也个个非同凡响,总是有着复杂晦暗的人性,在残酷的现实逼迫下苟且营生,但在某一个瞬间却会爆发所有的生命力, 顿时如烟花绽放,虽然短暂却耀眼。
当年的亚视一哥陈庭威虽然留下不少角色,最深入人心的还是赌王石志康,不同于其他赌徒的疯癫痴狂,石志康身上的善良和憨厚,到现在都让人难忘。
整部剧就是不同角色在命运的漩涡里身不由己地角逐,犹如困兽之斗。剧集的高潮一定是赌场对决,都不用台词,只是盯着对方,用眼神对峙。
为《赌神》《赌圣》完成动作设计的江道海的动作设计下,每个角色光彩绽放,生死杀机就在屏息那一瞬间。
可惜亚视开启了赌剧的高峰,为这股浪潮收尾的也是它,后来谢贤和刘松仁主演的《千王之王重出江湖》是港产所有赌片题材最后的辉煌,在它之后,此类题材江河日下,只剩王晶的 游戏 之作,再难有好片出现了。
回想起来亚视赌剧最了不起的是反派也个个有型有款,吕颂贤江华在剧中留下个人耍酷经典场面。这些亚视一线小生后来去转战无线也各自留下了令狐冲和连晋这样的经典角色,但终究难以再现在亚视的光芒。
江华当年的神颜几乎都留在了亚视剧中,《胜者为王》只算惊鸿一瞥,真正的经典还是《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虽然这是经典女性剧,既讲四个女孩的爱情,又讲友情,每个女性角色也都铿锵有力,洪莲茜,敢爱敢恨,有情有义却因病早逝。蓝凤萍遇人不淑,而后客死他乡。但最令人唏嘘的还是沈家豪和姚小蝶的爱情无疾而终,到最后邓萃雯和江华戏外的虐恋也糊涂收场。
而吕颂贤当年在亚视的耍酷经典则是已经被人遗忘的《枪神》,
这部求叔也参演了的枪战剧几乎将港剧现代剧天马行动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但在编导巧妙的设计和主演有型有款有情有义的演绎下,却看得人目不转睛,到现在还有人在争论当年万绮雯的角色到底怎么活下来的。
能创造这么多经典,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当年亚视的一班编导阵容,比如拍摄了求叔参演过的《洪熙官》的陈木胜。
这是陈木胜第一次和甄子丹合作,谁能想到,这位港片迈克尔贝最后一部作品,合作的也是甄子丹。
不过这对组合最经典的作品,可能不是这两部,而是90年代播出的《精武门》,除了甄子丹的陈真之外,高雄的霍元甲睿智,一代宗师形象比肩黄元申,吴廷烨的大师兄忍辱负重,个个出彩。
现在回头看这部经典剧依然觉得可以吊打后来的国产同类剧,后来同题材的霍元甲和陈真剧拍了那么多,有超过这一部的吗?我看是没有。
而甄子丹饰演的陈真,大概也是叶问之外,他演过最好的一个角色了。无论是演技发挥还是陈木胜负责的武打动作都相当到位。
回头看许多亚视剧就是超越时代的,而求叔参演过的一部至今在国产剧中可以鹤立鸡群的剧集,就是黄日华当年出走无线主演的—— 《银狐》 。
如果一直在无线,大概黄日华永远不会留下一个如此经典的反派角色段绍祥,黄日华长了一张好人脸,一开始看剧的很多观众都认为男主是个善良的好青年,但黄日华的演技也终于在这个反派角色中展现出来。
那种极端的狂热和“宁愿我负天下人,不要天下人负我”的自负被他演绎地太有感染力了,观众就算知道他还坏人,还是忍不住想要看到他成功,这就是角色魅力。
当年亚视剧最了不起的地方大概就是无论正反派主角都充满了魅力,剧中饰演黄日华宿敌的江华亦正亦邪,一双眼眸似笑非笑地看着你,就觉得整个世界都可以交给他。
《银狐》这样以反派为第一男主的剧集可能无线永远不会投拍,但这也见证了亚视剧的多元。
而求叔参演的这些多元亚视剧,也一次次在观众心里留下印象,比如郑则仕主演的《肥猫正传》,林韦辰主演的《南海十三郎》, 这些演员后来在无线剧中发挥并不怎么好,但在亚视剧中都留下了自己一生中经典的角色。
其实何止这些演员呢,哪怕是一直在亚视剧中演配角的鲍起静,偶尔演一部电影演个主角就拿影后了,可见亚视剧是养人的。
终于说到《僵约》了,很多人不知道,《僵约》其实是为九叔量身定做的。
其实90年代的僵尸实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但亚视却重金请来九叔林正英操刀了《道长》系列,而且完全把制作权交给九叔,还找来徐少强、文颂娴、黄树棠这些演技派来配九叔,随便说一句年轻时的文颂娴也太像papi酱了。
和如今国内资本对着大数据处处操控剧集不同,当年九叔想怎么搞就怎么搞,虽然特效和道具都很简陋,但恐怖的气氛烘托的还是相当到位,处处制造出好笑又好怕的氛围,剧集播出后好评如潮,又重新带火了这个类型。
第一部拍完亚视紧跟着拍了第二部,还觉得不过瘾,又找来了年轻编剧陈十三再写了一部,打算继续延展茅山道术的世界,引入马家和毛家的宿世恩怨,可惜原版的故事观众永远看不到了,因为就在剧集筹备中,九叔癌症去世了。
九叔不在了,剧集还搞不搞呢?如果是别人,这部剧大概黄了,好在编剧是陈十三。
他在原稿基础上重新创造了一个新的核心角色,而出演这个角色的,就是当年小子——尹天照。
剧集还天马行空地构造了一个荒诞离奇的僵尸世界,把神话、传说、时空穿越和茅山道术融为一炉,完全超出了所有港剧的类型,就连邵逸夫都说剧集好看。
剧集一开播就牢牢吸引了观众的眼球,称得上是红遍半个亚洲,终于以亚视本土剧将竞争对手TVB同期剧集打得七零八落。
剧集还创造出一大群特色鲜明的人物,不只是每每听到马小玲念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召唤神龙的时候有一种莫名的兴奋,而是每个配角都光彩照人。
黄树棠饰演的求叔,正是林正英饰演的“道长”毛小方的弟子。
就说求叔登场的第一场戏,瘸腿、沧桑,但腰杆笔直,精气神充沛,干着最让人心惊胆战的事,却有着最悠然自得的姿态,他一出场,这个角色就立住了。
那些年里的求叔黄树棠,每部戏中都能做到。
可惜见证了亚视黄金时代的求叔,有一起见证了亚视的衰落,仿佛一个隐喻,就在《僵3》启动前的2002年,打造了《僵》前两部和《银狐》《剑啸江湖》的冼志伟癌症去世了,才34岁。
失去了这位天才监制的《僵3》虽然依然有陈十三坐镇,但制作已经完全没有了前两部的味道,最终没能再次掀起僵尸类型的下一个高潮,马小玲在结尾死去,传奇故事在此终结,而这也是求叔在亚视的最后一部剧了。
尽管现在看起来,这部电视剧画面略显陈旧,但网上依然有不少“我僵”粉,依然怀念着那部想象力天马行空、将神话传说和僵尸元素完美“一锅烩”的神剧。
然而这部剧也是很让人唏嘘,因为主创中除了万绮雯,其他人后来的命运,都不怎么好。
前两部的监制冼志伟英年早逝。陈十三好像在这个系列中耗尽了天才,后来再无经典推出。
拍摄第三部的2004年,尹天照被配角王秀玲污蔑,从此星途辗转,等到真相大白却年华已逝。
杨恭如正当红时被富豪正宫一杯水泼脸,从此玉女形象破碎,星途中断。
这群演员随着亚视经典剧一起达到过高峰,又仿佛随着亚视衰落跟着一起沉寂。人在风中,起落都不由自己。
这些年的求叔,已经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
大家都以为他退休,其实他曾经转战星马泰,最终远赴越南,一边继续当武指一边拍剧。
据说他的剧集颇受当地欢迎,他还设立了武馆弘扬中华武术。近几年他也偶尔回归港剧,出演了《荷里活有个大老千》。
为了表彰他在武术指导方面的成就,“香港动作特技演员公会”还为求叔颁发了行业大奖——“杰出贡献大奖”,颁奖人是曾志伟。求叔领奖时开心地说,没有想到能拿奖,原本过来现场,只是想和好友叙旧而已,感谢大家还惦记着他。
而这也是求叔生命中,最后一个奖项了。
去年12月,求叔接受了《僵约》中饰演反派的陈启泰的采访,与同剧的“高僧”冼灏英同分享拍剧过程,那时的求叔已经患上癌症,但每天日行三万步,看起来精神满满。
这些港剧老戏骨,都是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当年他拍《反黑》,同剧组还有吴孟达,和达叔一样,为了不耽误拍摄进程,他在病重的情况下坚持返回片场,完成拍摄后才动手术。
求叔当时一度状况回升,“僵约”的一众演员,尹天照陈启泰、万绮雯、陈炜等,都为他祈祷打气,但病魔依然没有放过这位充满精气神的老人。
就像达叔一样,当初求叔也没什么初心,就是为了揾饭吃。但演到最后,要问他这一辈子做过最浪漫的事是什么,他一定回答是拍剧。这大概也是绝大多数港剧老戏骨的写照,不知不觉就拍了大半辈子戏,是为了生存,也是为了理想,从亚视到越南,该变通的时候就变通,该妥协的时候就妥协,只要有剧拍就是好日。
《僵约》的诞生,也正是当年港剧传承与情义传统的产物,原本是致敬九叔,却无意中成就了那么多演员,包括求叔。
如今,当年跟求叔合作过的陈木胜、吴孟达等相继去世,亚视早已风流云散。那个港剧的情义江湖,也离我们越来越远。
我们缅怀求叔,也缅怀我们回不去的昨日世界,和那个没多少钱却能拍出好剧的港剧时代。
那些角色句台词,都深深嵌在一代人的成长记忆中。
以至于,他的离去,也带走了我们生命经验的某块碎片。
当年《再与天比高》的主题曲《天蚕变》如此唱,“胆小非英雄 决不愿停步 冷眼对血路 寂寞是命途 明月映山岗 倍觉孤高。”而在《僵约》里唱,“将来若真的再有个约会会完成 真的会再有这样深情。”
人生大概就是这样,寂寞是命途,有相遇,就有分离。但对爱过港剧的人说,和这些经典好剧,和求叔这样的老戏骨在故事里约会过,始终是一种幸运,哪怕将来不再有约会会完成,也好过未曾相遇过。
求90年代的经典【atv亚视】经典电视剧?
<银狐><郎心如铁>,又名<失落真心> (这部网上没有下载的)
<戏王之王>(伍咏薇)
<雪花神剑>
还有,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进入九十年代末期,虽然ATV的电视剧日渐衰弱,但是其中少数几部电视剧还是值得一看,如:
<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个人认为第一部还不错)
<美丽传说>(第一部最好)
<纵横四海>
<情陷夜中环>(第一部最好)
以上是我喜欢看的,下面在介绍一下港剧最辉煌时期的电视剧,有以下几部在资深港剧迷里口碑不错,也比较经典:
其实ATV也有很多经典的片子要比TVB的更让人难忘,特别是70,80年代,ATV比TVB辉煌得多.相对于TVB片子大多属于FAST FOOD,ATV的片子可以让人多次回味都觉得很经典,是那种百看不厌的,如属于现实浪漫主义的:
<银狐>
<郎心如铁>,又名<失落真心> (这部网上没有下载的)
<戏王之王>(伍咏薇)
<雪花神剑>
还有,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进入九十年代末期,虽然ATV的电视剧日渐衰弱,但是其中少数几部电视剧还是值得一看,如:
<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个人认为第一部还不错)
<美丽传说>(第一部最好)
<纵横四海>
<情陷夜中环>(第一部最好)
以上是我喜欢看的,下面在介绍一下港剧最辉煌时期的电视剧,有以下几部在资深港剧迷里口碑不错,也比较经典:
ATV:
<上海皇帝杜月笙>有两部:
《再见黄浦滩I上海皇帝杜月笙》
《再见黄浦滩II再起风云》
<秦始皇>(ATV,刘永版本)
<天蚕变>
天蚕变之再与天比高
少女慈禧
琥珀青龙
上海风云(郑少秋)
仙鹤神针
李小龙传奇 - 又名 : 龙在江湖
君临天下I之九王夺位
君临天下II之血溅太和殿
再见艳阳天
剑啸江湖(刘松仁)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