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与安娜,王贵到底死了没(王贵与安娜结局王贵怎么样了)

时间:2022-08-12 00:47:53阅读:3148
原著中,王贵是这样评价安娜的:天生造反派,孙悟空的后代。意思是安娜天生反骨,你不让她干啥,她偏干。王贵做梦都想再生一个孩子,毕竟是从乡下出来的,若没个带把地回去,好像后脊梁有点凉。而安娜关于生儿育女的…
  • 国家话剧院著名国家一级演员。曾在《红色摇篮》、《井冈山》、《开天辟地》等三十多部…

原著中,王贵是这样评价安娜的:天生造反派,孙悟空的后代。意思是安娜天生反骨,你不让她干啥,她偏干。

王贵做梦都想再生一个孩子,毕竟是从乡下出来的,若没个带把地回去,好像后脊梁有点凉。而安娜关于生儿育女的观念是:孩子不在多,在精,不在数量,在质量。

安娜还拿王贵家举例子说:你知道你们家为什么那么穷吗?动不动就揭不开锅吗?就是因为孩子太多,负担太重。我有安安一个就够了,孩子贵不在多而在精,你看人家玛格丽特一生只出一部书《飘》,便能扬名立万。

可就在这时,大学里正在分房子,眼看着住筒子楼的同事们一个个凭着户口本上多几页纸都逃出去了,安娜心里十分不舒服。虽然不想多生一个,但是她也实在厌烦了半夜蹲痰盂、上大号跑走廊的半集体化生活。

最终,为了一套独立房,王贵与安娜一合计,决定要二胎。

可就在安娜怀孕5个月的时候,突如其来的“噩耗”差点打破了王贵的“儿子梦”。

如果不是时代洪流的冲刷,安娜绝对是妥妥的高知,过着自己想要的小资生活。上大学是安娜一生的梦,如今,也成了她埋在心底的痛,不能触及的伤。

就在安娜怀二胎五个月的时候,全国恢复高考。当安娜得知这一消息时,原著中这样写道:

安娜已经冷了十多年的心像火炉一样炽热,沃伦斯基(安娜初恋的外号,曾经和安娜一起许愿去去德国念书)的脸开始在安娜脑海里整夜飘荡,还有德国的哥廷根大学,还有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还有黑色的博士帽。最主要的是,她向往已久的逃出令她窒息愤懑的牢笼,改变她命运的时候到了。

而这个消息,对于王贵来说,就像是头顶的炸弹,随时可能危及自己眼下幸福的生活,原著中这样描写王贵当时的内心活动:

王贵知道上大学是安娜毕生的梦,他也了解安娜的功底,像安娜这样离开高中十年都能把元素表一个不差地背下来的基本功,应该说这次高考简直就是特地为这样的才女打开的通往天堂的门。同时,王贵心里很清楚,安娜当初之所以屈就地跟了自己,就是因为现实束缚住了她的翅膀,一旦她飞出去了,这个家也就解体了,他将永远跟幸福生活说再见了。

由此可见,王贵在安娜面前是自卑的,拴住安娜的不是王贵这个人,安娜对他一开始就没有爱情,有的只是恩情和生活。可即便如此,安娜还是坚守“从一而终”的思想的,她从没想过要离开王贵。

安娜异常冷静地说:我要把孩子做掉,我要参加高考。

安娜那种“吃了秤砣铁了心”的神情,把王贵吓得直冒汗,他一来是心疼肚子里的孩子,二来是害怕安娜一旦飞出去,她就彻底失去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生活了。

王贵动情地说:胡说,孩子都这么大了,引产不是伤你自己吗?等你修养好,考试时间都过了。再说,孩子都有生命了,你摸摸肚子,这里伸个拳头,那里蹬个腿,你要杀了他?

见安娜丝毫没有改变想法的意思,王贵又换了招数。

王贵晓之以理:你都三十岁的人了,上有老,下有小,怎么去大学跟那些小家伙拼?等你读完出来,就算读到博士,毕业就该退休了,还能做什么成就呀?你在你现在的岗位上好好工作,凭你的能力,没准那时候还能混到厂长呢。

安娜依旧无动于衷。

如果说安娜执意打掉孩子,是对王贵最大的恶意,那么王贵执意阻止安娜考大学,也是对安娜最大的恶意。

其实王贵说那些晓之以理的话,真的很扎心。是,一个三十岁的女人上有老下有下,就意味着这辈子把自己卖给生活了,除了茶米油盐的混沌,诗和远方就是一种极大的奢侈。这种生活,无疑是出卖灵魂来供奉着肉体接受生活的摆弄。最终生活给你一个圆满的结局,你感恩戴德,生活给你一地鸡毛的破折号,你也得受着。

同为女人,我很想反驳一句:凭什么?

没有选择的生活,就是自断后路。这样的生活,对于心怀梦想的安娜来说,无疑是在扼杀她的心灵。

而这一切,王贵不会理解,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后代,自己的幸福,而从没把安娜信仰已久的梦想当回事儿。

安娜失而复得的梦,对于王贵而言,不值一提。就这一点而言,王贵是极其自私的。

很多看过这部剧的人,都说王贵配不上安娜,安妈妈自以为是地毁了女儿一辈子的幸福人生。我一开始觉得,王贵没有这么差吧。

可当我看到王贵阻止安娜上大学这个桥段时,我也觉得王贵真心配不上安娜,毁了安娜一辈子。

毕竟,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你希望他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只有快乐是不够的,只会赚钱也是没有意义的。

而上大学,就是安娜人生中最大的意义,可是她最亲近的人,却从来没办法理解。王贵要的是把安娜拴在身边,而不是让她展翅高飞。

面对态度坚定的安娜,王贵无计可施,便找来了丈母娘。安妈妈再一次强行干预女儿的人生说:你怎么这么狠心,虎毒还不食子呢,可怜的孩子,真是投错胎,哪个肚皮不好钻,往地狱钻。你妈妈我一辈子就读到小学,还不是开开心心的。一条命换一张纸,值得吗?

那是一张纸吗?那是安娜一生追逐的梦。

看到王贵叫来妈妈当说客,安娜对王贵很失望,你不支持也就算了,还要怂恿全天下的人来反对我。

安娜天生反骨,王贵越反对,就越坚定安娜心里的想法。面对这么多人的反对,安娜依然坚持晚上看书学习,用行动抵御王贵的反对。

可谁知道,王贵居然背地里对安娜使阴招,王贵跑到自己表叔家,也就是安娜的厂领导,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把安娜的行为哭诉了一遍。

表叔立马利用自己的职权通知厂里的人事科,安娜的档案坚决不放,安娜的证明坚决不开。安娜挺着大肚子找了好几次人事科领导,都被乱七八糟的原因搪塞回去了。

安娜知道这是王贵在背地里捣鬼,那一刻她对王贵失望透顶,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你用领导来压我,不让我考大学,那我就不给你生儿子,明天就去做掉,分开拉到,一拍两散。

其实安娜心里想要的只是枕边人一把支持,也不是非要现在去考大学的,关于安娜的心思,原著中这样写道:

安娜内心原本是希望王贵支持她一把,她想,只要王贵说“你去”,她一定不去,她安心守着家过日子,即便真去了,她也会报答王贵,对这个贫贱丈夫不离不弃,毕竟,一夜夫妻百夜恩。她要的不过是王贵的理解。事已至此,她的愿望彻底破灭,她知道跟这个乡巴佬,无论是从行动上还是思想上,永远都是两条平行线,不会有交点。

看到心力交瘁的安娜,想到了一句话:生命中很多事情,沉痛婉转至不可说。

周国平曾说:在婚姻中,双方情感的满足程度取决于感情较弱的那一方的感情。如果甲对乙有十分爱,乙对甲只有五分爱,则他们都只能得到五分的满足。剩下的那五分欠缺,在甲那里会成为一种遗憾,在乙那里会成为一种苦恼。

安娜的内心世界,永远不会在王贵那里得到满足,他们两人的感情满足度,只能取决于感情较弱的王贵。毕竟,生活的真相是,只能向下兼容。

在安娜去人事科开报名介绍信被拒绝的那天,她一个人躲在小树林里痛哭到天黑,万念俱灰的她回到那个冰冷的屋子里,眼里带着鱼死网破的决绝,一言不发。

第二天一大早,安娜独自一人前往妇幼保健院,决定把孩子做掉。

医生不建议引产,说是有生命危险,建议爱人来签字。安娜回复:离婚了。医生便没有多问,让她量量血压,在门外等候。

安娜坐在医院长廊的板凳上,一边是人流室,一边是产房,进进出出都是人。人流室外头等候的人,都脸色沉重,出来的时候,都是脸色煞白。而产房外头的人都伸头期盼,面带兴奋。

当安娜还在走廊里等待的时候,人流室传出了这样的声音:真是作孽呀,孩子都八个月大了,非要把孩子做掉,家里生了六个女儿了,听人说这个还是女孩儿,非要做掉,哎,作孽呀。

这时,安娜想起了自己的女儿小安安,她眼前立马浮现出了女儿天真的笑脸,叫妈妈的稚嫩声音,用小手捧着她的脸亲呀亲......

当护士通知安娜进人流室时,安娜步履蹒跚,觉得每一步都像是万里长征快到尽头的虚脱,原著中这样写道:

安娜内心不断问自己:大学对自己真的这么重要吗?重要到要用一条鲜活的生命去换?在我人到白头的时候,在我辞世的时候,什么才是我最大的遗憾?是一纸文凭,还是丢弃一个儿子?这一刻,安娜并没有想到王贵,她觉得无论要不要这个儿子,王贵都已经远离她的生活了。

想想自己可爱的女儿,想想肚子里的孩子,安娜最终果断地走出医院,头都不想再回一下:去他娘的大学,回家生儿子去。

安娜一出院门,就看到王贵推着自行车站在门口,她一句话都没有,坐上去,剪短命令:回家。

此时的安娜,已经不是安娜了,而是一位母亲,女人一旦为人母,一半的自己就已经拿去祭奠生活了。

为了孩子什么都能放弃,包括自己崇高的理想,能有这种大爱的人,这世上,大概也只有母亲了。

电视剧《王贵与安娜》中安娜的母亲为什么那么喜欢王贵呢?

我是上官小飞,我来回答!

俗话说得好: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这句俗话准确的描述了安娜母亲看待王贵的态度,怎么看都喜欢,无论王贵是有心还是无意的做,安娜母亲都能把这些事儿联想到是王贵懂事儿有礼貌,当时我看这部剧的时候,我都快笑死了!王贵命也忒好了!

但是,你要说王贵为啥能那么招丈母娘喜欢,还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

第一,王贵的工作。咱们现在回头看看这部剧的那个年代,再想想很多人的父辈,你就会明白,一个大学教师得有多么的值钱,多么的吃香,在那个高等教育还没有普遍的年代,别说是一个大学生了,就是一个高中生,在很多地方都是高学历了,要知道,当时的很多人连饭都吃不饱,更别说上学了,你看在剧中,王贵曾说过:“冬天的时候,我妈连饭都吃不上。”得有多可怜,况且王贵竟然还是个大学教师,在当时的那个年代,王贵的大学教师身份简直金贵的不要不要的,堪比“人中龙凤”了都。

第二,王贵的出身成分。说到王贵的出身,现在看来真的是红而专,尤其是相对于其丈母娘的家庭背景来说,王贵的家庭背景与出身成分在当时来说真的一种天然的优势,要知道在当年的那个特殊的年代,“贫农”的身份是很大的优势,在很多方面都占着先天的便利,很多从前有权有势的也愿意和“贫农”身份的人来交往,以此来表明自己在新社会中所表达的态度,是贴近人民的,不是从前的剥削者,就如王贵的丈母娘在剧中常说的一句话:“自己也是劳动人民,不能看不起我们呀!”你要知道的是王贵的丈母娘在之前的旧社会里可是正经的大小姐,有十几个丫鬟在身边围绕着,伺候她。再有就是,在那个年代,26岁的安娜其实已经被人说成老姑娘了,安娜妈妈说过一句话是:“在我像你这个年纪的时候,我早就是五个孩子的妈了。”所以,由此可见,安娜妈妈也是为了安娜操碎了心。何况安娜妈妈深知自己的家庭出身并不好,自己是资本家小姐,而安娜的爸爸又是地主家庭出身,所以她十分担心有人会嫌弃安娜,怕安娜老在家里,所以,她一直在用心的给安娜寻找一个出身正常,又可以托付终身的如意郎君,可这个时候,王贵恰恰出现了,通过一番交谈了解,安娜妈妈便觉得王贵就是自己要给安娜找的那个如意郎君。

第三,也是最主要的,王贵的人品!其实不说其他条件的话,王贵丈母娘最最看重王贵的就是他的人品,再加上王贵的小舅子和小姨子都在旁边给王贵说好话,丈母娘就更加坚定的认为自己没有看错人,于是就会越看越喜欢,十分的认可王贵的为人,尤其是王贵这人虽然是农村出来的穷孩子,可是人家的精神世界一点儿都不贫穷,虽然普通话说的不好,可是人家洋文讲的溜啊,又喜欢打篮球,要不然他的小舅子又怎么会看上他呢,而且在第一次,第二次上门拜访老人的时候,王贵就深深的融入到了这个家庭之中,而且王贵又是个情商极高的人,来到丈母家就卖力的表现,小嘴儿又甜,第一次上门就喊人家安娜妈妈“妈”,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安娜还没看上王贵呢,只是丈母娘相中了自己,所以王贵走的是“丈母娘路线”,在他的小眼睛看来,只要拿下丈母娘,安娜就是水到渠成,而安娜的母亲恰恰也是这么想的,只要我帮你拿下这个王贵,就算是你安娜不愿意,你也得听我的。这真是,想啥就来啥,关键主动权还根本不在安娜手里,或者说压根儿就没在过她手里,一直都是在王贵和安娜妈妈手里,而王贵看上的是安娜,而安娜妈妈为女儿又看中了王贵,而且,现在回过头来再看安娜妈妈,我觉得真是最“睿智”的丈母娘和妈妈,一开始就为了他们俩盘算好了一切,准备好了一切。

文/上官小飞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