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片真实事件改编,真实事件改编的港剧
大家知道,香港的娱乐新闻,向来以大尺度和毒舌闻名。
翘屁嫩男、宇宙尿片、人造人造人、屠“城”记、黑珍珠大食怪等等。
每个一针见血的标题,都让人笑岔气。
实际上,香港的社会新闻,也相当魔幻和奇情。
给大家放几张图感受下——
每一则看似魔幻的新闻,都反映了都市里阴暗荒谬的现实。
最近,一部新出的高分港剧,就把它们都拍了出来——
导演:吴兆麟
编剧: 吴兆麟 / 梁子康 / 向西村上春树
主演: 张继聪 / 胡杏儿 / 陈意岚 / 杜小乔
首播: 2019-04-18(香港)
集数:12
单集片长: 24分钟
这是一部只在香港地区发行的电视剧。
一共12集,每集只有24分钟,可以用短小精悍来形容。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部单元剧,片中的10个故事都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而它的原著作者,则是在香港赫赫有名的向西村上春树。
@向西村上春树 微博
向西是一名资深宅男,也是一个网络作家。
其作品以情色的故事为外壳,内核却饱含对于现实的讽刺。
凭借代表作《东莞的森林》,向西在网上迅速走红。
随后,这部作品也被改编成了电影——某广为人知的香艳三级片。
前年,向西的另一部小说《西谎极落》也被改编成了电影。
那就是名字略长,但口碑尚可的《西谎极落之太爆太子太空舱》。
电影讲述了一群生活在“棺材房”式的太空舱的年轻人,在一个又一个谎话之中挣扎求生存的故事。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向西闻记》,也是出自《西谎极落》的导演吴兆麟之手。
同样,它也为我们展示了在繁华背后,香港年轻人迷茫、孤独和空虚的另一面。
话不多说,先来给大家安利剧中最精彩的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碌架床。
(温馨提示:下文有部分剧透,请谨慎阅读。)
碌架床,即双层床,住过集体宿舍的人应该不会陌生。
但是,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不少居民家里也用的是双层床。
比如这个故事的主角黄家谦一家。
黄家谦和妻子结婚后,由于炒股输掉了买房的首付。
为此,他俩不得不和哥哥、嫂子以及父母六人,挤在一个380尺(约43平)的房子里生活。
最惨的是,由于卧室空间有限,他俩不得不和哥嫂共用一个双人床。
于是,每晚这两对夫妻一起活动时,场面就变得非常尴尬。
黄家谦受够了这样的生活,一直想和哥嫂分开住,却无奈没钱买房。
而他的哥嫂也同样没钱,所以一直盼着黄家谦两口子搬出去。
在这个狭小的房子里,几个人的矛盾不断。
终于有一天,兄弟俩的父亲发话了:
谁能让他先抱上孙子,房子就留给谁住。
于是,一场以生娃为目的的追击战,在两兄弟之间展开。
黄家谦不甘心输给哥哥,每晚都忙着造人。
但,一段时间过去了,妻子的肚子仍然不见动静。
夫妻俩去医院一查,发现是黄家谦体质较差的缘故。
为了争得房产,黄家谦不得不使出破釜沉舟的一招——
他找来学生时代的好友张洛文,想借种让妻子怀孕。
一个一言难尽的夜晚后,妻子成功怀孕了。
黄家谦欣喜万分,想对家人宣布这个喜讯。
结果在饭桌上,他却意外得知,嫂子已经先于妻子怀上了孩子。
即便如此,黄家谦认为两个孩子尚未出生,依旧不肯认输。
他想尽办法,想让妻子能更早地生下孩子。
甚至,还不顾妻子的安危,主动向医生提出了剖腹产的要求。
当然,医院不会答应这种无理的要求。
正当黄家谦心灰意冷之际,没想到又峰回路转——
妻子羊水破了突然早产,并且先于嫂子生下了一个宝宝。
最终,黄家谦在这场“生子追击战”中赢得了胜利,也如愿和妻子住进了舒适的小屋。
你以为到这里故事就结束,黄家谦成为了最终的大赢家?
并不是。
在一次逛街时,这两兄弟带着各自的妻儿,偶然碰面了。
两位妈妈惊讶地发现,两个小宝宝竟然长得非常相似。
两兄弟惊了,走到角落一聊,才得知真相——
原来他俩在私底下,都曾找了共同的死党张洛文帮忙。
也就是说,张洛文其实才是这两个孩子的父亲。
最终,这个用生娃来争夺房产的故事,变成了8人同居的结局。
第二个故事, 台北的港男港女。
一个土生土长的港男阿明,在分手后心灰意冷。
为了治疗情伤,他来到台北旅游,想撩一撩热情可爱的台妹。
来到一家酒吧后,阿明偶然认识了一个女孩珍妮。
巧的是,珍妮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港女。
两个都来自香港的年轻人,却阴差阳错地在台北相识了。
阿明对珍妮一见钟情,而珍妮误以为阿明是台湾人,也对他充满好感。
为了保留这份好感,阿明只好假装自己是台湾人。
于是,一段开始于酒吧的爱情故事,在两人之间发生了。
恋爱中的珍妮,暴露了自己满满的少女心。
她和阿明一起去不同的地方玩,一起分享同一个耳机,还在笔记本上画满了爱心。
到了一个放天灯许愿的地方,珍妮也毫不避讳地写下了自己的心愿:
“十分爱。”
因为她觉得,爱最重要,有爱就够。
在上一段感情中受伤的阿明,被面前这个纯粹的女孩彻底吸引了。
他越来越喜欢珍妮,甚至冒出了和她结婚的念头。
但,珍妮却渐渐暴露出怪异的地方——
她总是趁阿明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在手机上给别人发消息。
阿明和珍妮的爱情越来越浓烈。
在旅行途中的一家酒店里,他俩度过了十分愉快的一晚。
你以为这是一个有缘千里来相会,或者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
并非如此。真正的反转才刚刚开始——
到了第二天早上,阿明的身体突然变得异常。
他发现自己的手开始止不住地颤抖,随后,整个身体也变得麻木。
这时候,珍妮不急不慢地从旁边走来。
他将阿明拖到床上,用口红在他身上画满小心心和蓝鲸。
随后,她满含情意地用刀子划开了阿明的身体,最后又用刀自尽。
原来,珍妮在玩一个杀人游戏:蓝鲸游戏(Blue Whale)。
这是一种诱惑生活里的失败者做任务,并鼓励他们自杀的游戏。
也就是说,珍妮从始至终都在受他人操控,并在其指使下杀了阿明和自己。
是不是让人细思极恐?
这样的桥段,在《向西闻记》里还有不少。
比如第9集《骨与欲》里,男主角从小就和母亲生活在一起。
一次饭桌上,他疑惑地问母亲:
为什么父亲失踪的那段时间,家里总是做炒排骨?
听到这个问题,母亲露出了不屑回答的表情。
可是当画面一转,可以看到母亲正在津津有味地看书。
而书名叫做——
人体解剖全书
是不是瞬间让人脊背发凉?
除了上述讲的这几集之外,《向西闻记》还不少魔幻现实的故事。
比如前两集讲述号称能读懂动物心理的“牲畜传心师”;第四集讲述热衷于做“兼职女友”的都市女性;第八集讲述为了求爱而健身的宅男等等。
每一个故事,都是来自现实中的真实新闻。
《碌架床》的故事灵感,来自于“双层床月租1900”的新闻。
而《台北的港男港女》,来自“港男旅行中杀女友并弃尸”的新闻。
在香港,《向西闻记》被划为“IIB级”电视剧,即青少年及儿童不宜观看类型。
但截至目前,它在豆瓣上评分的评分却高达8.3,算是今年评分较高的港剧。
它之所以获得高口碑,绝不仅仅因为大尺度和奇情。
最重要的是,它以荒诞的形式和戏谑的口吻,真实展现了香港年轻一代对于生活、工作和感情的迷茫与焦虑。
细看剧中的这些情节:高房价、肥胖、快餐式爱情、人情冷漠、精神迷失等等。
可以说,每一个都是当下的年轻人正在亲历,并感同身受的事情。
这种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讽刺,才是这部剧能够直戳人心、引人共鸣最重要的原因。
如果你是一个港剧迷,这部高分作品一定对得起你的期待。
如果你也曾对现代社会中的种种怪象,冒出过“WTF”的吐槽。
那么大胆犀利的《向西闻记》,也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本文作者:张不才
沉睡了20年的港剧,醒了?
内地观众苦TVB警匪剧久矣。
虽然警匪剧是TVB的收视法宝,每次有新剧出现都会引发观影热潮。但近些年,TVB警匪剧拍得越来越程式化,观众也基本摸清了其套路。
据皮哥的观剧经验,目前TVB警匪剧的老套路无非两条——
第一条,以《陀枪师姐》《廉政追击令》等为代表,刚开始警方很明确地知道自己应该抓谁,但苦于缺乏证据。
所以整部电视剧,就是警方搜集证据以及追捕嫌疑犯的过程,过程中少不了办公室恋情、飙车、枪战、卧底等等情节。
第二条,以《鉴证实录》《栋笃神探》等为代表的,刚开始警方不知道目标是谁,但有几个怀疑对象,整部电视剧推进靠警方的抽丝剥茧,审问排除,最后真凶落入法网。
20年前,TVB只要出警匪题材,必是神剧,但这两年,TVB的警匪剧无论是口碑还是热度,都远不及当年。
除了演员青黄不接,魅力下降,这些为人熟知的套路,也是罪魁祸首。
不过,最近皮哥挖到一部新港剧,豆瓣高达8.0,瞬间让整个TVB警匪剧支棱起来:《刑侦日记》。
为啥,凭啥?跟之前的套路化的TVB警匪剧相比,它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别急,皮哥看完整部剧,为大家挖出了三个亮点,正是这三个亮点,将这部港剧打造成了年度神剧该有的模样。
接下来,听皮哥慢慢跟你说。
亮点一、全员神经病,下一秒剧情根本猜不到
全剧的主人公叶劲峰(王浩信 饰),是一个典型的双重人格。
整部剧一开场,叶劲峰就以古惑仔的身份出场,他流连在风月场所,日常替老大收收租,处理杂事。
看老大打赏的力度,叶劲峰是他最信任的手下。
除了泡妞,叶劲峰胆子很大,找理由送老大的女人回家,说是拍照,拍着拍着就越界了。
这还不算,他和大嫂的地下情不是一天两天了。
大嫂买辆新的SUV,要试一试减震,也要找到他一起。
当大家都以为他不过是个跑腿打杂的小人物时,反转来了。
他原来是警方安排在黑老大身边的卧底警察。
虽然是警察,但他也不是什么好鸟,这边替警方搜查证据,那边赚着黑老大的佣金,拿两份工资。
正当大家以为他不过是个卧底黑警的时候,反转又来了。
看他亲妹妹的话:你有时候很细心很善解人意,有时候好像又变成另外一个人。
不是说谎,就是隐藏了很多秘密。
没错,他还有另一个人格,这个人格名叫朱玑。
这个朱玑,智商极高,斯文内敛,不仅是笔迹分析专家,还是犯罪心理学专家,破案高手。
每当叶劲峰碰到难题,或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朱玑就会出现,替他解决困难,化险为夷。
跟大陆警匪剧《白夜追凶》里双胞胎探案的戏份不同,《刑侦日记》中的叶劲峰&朱玑本就是同一个人。
观众怎么分辨他俩?很简单。
他俩一个性格大大咧咧,爱秀肌肉,爱脱衣服,爱晒肌肉。
一个性格温良,常年戴着框架眼镜和围巾,是个谦谦君子。
一个善用右脑,虽然想象力丰富,但基本用来泡妞和耍小聪明。
一个善用左脑,逻辑思维丰富,不仅冷静自持,而且是断案高手。
他们俩知道对方的存在,却不知道什么条件下会切换人格,两个人平时的交流方式,是将信息写在手掌上。
主角如此,已经足够观众烧脑一阵子,没想到主角一家,整整齐齐都是精神病。
叶劲峰有个妹妹名叫朗晴,兄妹俩原本相依为命,可有天独自回家的路上,朗晴出事了。
她被人尾随,掐住脖子几近死亡,犯人还用唇膏在她背上留下了一行血红的字。
最后虽然逃过一劫,但朗晴精神几度崩溃了,住进了精神病院。
叶劲峰和叶朗晴本不是孤儿,他俩有一位母亲,名叫杨碧芯(惠英红 饰)。
如果说叶劲峰的“疯”只影响自己的状态,叶朗晴的疯只有精神病的症状,那么杨碧芯的“疯”,则令人脊背发凉。
早年间杨碧芯之所以离开兄妹俩,是因为她熬了一锅老鼠药,想把一对儿女毒死。
至于为何要杀死自己的亲生孩子,就是因为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常常能看到幻觉。
幻觉里有一个戴黑帽子的贵妇,还有个抱着娃娃的小女孩。
杀孩子,正是幻觉里这两人的主意。
可怕的是,就在叶朗晴出事的前一天,杨碧芯回来了。
她不仅以“妈妈”的名义给参加摄影比赛的女儿送去了花,
得知朗晴被虐待后,还给她的养母送去了“亲切问候”。
“你以后再这么对我女儿,就小心你儿子哦!”
三位主角,三个疯子,这也让《刑侦日记》的剧情变得扑朔迷离。
你根本不知道叶劲峰和朱玑在哪一秒会突然相互转换,也不知道叶朗晴和杨碧芯啥时候会突然发疯。
作为整部剧的三个核心人物,他们的状态影响着故事的发展和剧情的推进。这种设定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恰好是“反套路”的。
这种不稳定的因素,带给观众观剧刺激的同时,也让剧中故事的发展在失控边缘疯狂试探。
所以看这部剧,你根本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这也是不断吸引观众看下去的最大理由。
亮点二、似人似鬼,全员神演技,惠英红更是爆炸
《刑侦日记》的阵容,称得上港剧高配。
影后惠英红,金马奖和金像奖常客,一部《血观音》吓到多少观众。
两获TVB视帝的王浩信,还有金像奖最佳男配姜皓文。
饰演精神科医生韦睿杰的袁伟豪也是香港中生代实力演员,片中他和惠英红的一段对戏,就让人印象深刻。
在韦睿杰的帮助下,叶朗晴病情逐渐恢复,开始上学,可杨碧芯发现女儿似乎爱上了他。
爱倒不是不可以,主要杨碧芯之前调查过韦睿杰,他很有可能就是连环杀手。杨碧芯是不允许女儿和这种人在一起的。
两人的这段对话里,有三段攻防,很是精彩。
第一攻,由杨碧芯发起,她以母亲的身份要求韦睿杰离开女儿。
韦睿杰以医生身份防守,告诉她是因为自己,叶朗晴才恢复 健康 ,言下之意如果自己走,你女儿或许又会疯掉。
第二攻,由韦睿杰发起,言下之意,你杨碧芯就是个靠着我的神经病,你还要跟我斗?
这一攻杨碧芯没想到,所以只能假装再次犯病,一杯子水泼到了韦睿杰脸上。
第三攻,由杨碧芯发起,她的“犯病”引起了韦睿杰作为医生的本能,当韦睿杰上去安慰她的时候,她抓走了韦睿杰的隐形眼镜,
以确认他就是那个变态杀手。
整部剧中,这样的对戏段落很多,而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往往让一两个普通的场景,变得极有戏剧张力,引人入胜。
除了对戏,独角戏也是《刑侦日记》的一大亮点,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说说这个凭一己之力改变整部剧类型的女人:惠英红。
正因为有惠英红的参演,《刑侦日记》简直自带恐怖属性。
第一次见到儿子给自己准备的灵位,你看她这个抬眼,阴气十足。
之前惠英红就因为在本剧“一秒变脸”上了热搜,就是她对在精神病院欺负自己的女百合马咏。
上一秒还是院里慈眉善目的老阿姨,下一秒就怒目而视,抓着头发言语威胁。
她会笑着告诉马咏,再欺负我女儿你搞不好会死噢。
也会转头邪魅一笑,你不知道她到底是得逞了什么,或是安排了什么。
打架的时候,有那种自己可以收住的怒火。
而平时,尤其是犯病时,你会发现她有那种微微的抽搐,就很恐怖。
尤其一段和王浩信的对戏,叶劲峰因为在双重人格之下变换,杨碧芯不知自己看到的是真实还是幻觉,心理防线慢慢崩溃。
最后那个拥抱,你看她扭曲的面部表情和上翻的眼白,是不是一秒就被拉近了恐怖片的情境。
将悬疑和恐怖的类型交融起来,本就是《刑侦日记》的一大看点,那随时随地都会出现的幻象和尸体,每一秒都折腾着观众的神经。
这种折腾,用另一个词来形容,也叫魅力。
亮点三、冷门又专业,主线剧情毫不拉胯
虽然剧情始终围绕着几个“疯子”进行,但《刑侦日记》没有脱离自己的本行:刑侦。
看《刑侦日记》,每个观众都能感受到它的抓马,哪儿非主流反套路就往哪儿走。
可剥开这层外衣,内里透出的其实是主创的真诚和专业。
虽然题材在港剧中不算新鲜,但剧中的主要职业,并非都是简单的警察,一水儿的冷门:拆弹专家、笔迹专家、法医人类学家、犯罪学研究专家。
除了“拆弹专家”EOD我们通过港片了解过一些以外,对其他的职业几乎一无所知。
其实这四位专家,编剧也不熟悉,但不熟悉的事,就请专业的人来做。
剧组实打实请来了业界著名的四位专家做顾问,如笔迹专家顾问林婉雯 Maria Lam,是英国笔迹专家公会(The British Institute of Graphologists)首位华裔笔迹专家,师承英国著名笔迹专家Mrs Ruth Rostron及Mrs Tracey Trussell,拥有心理学和管理学双硕士学位,
法医人类学家顾问则是李衍蒨 Winsome Lee,她是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文学硕士,在英国攻读法证学及鉴证科学研究硕士,主修法医人类学。
她曾在东帝汶法证科担任法医人类学家及顾问,处理无人认领的人体残骸,是真正摸过和处理过尸体的。
专业的东西请教专家,大众不熟知的东西更是。
同时,据编剧介绍,主创还因为这些职业,阅读了大量的书籍,看了大量视频并做了相关笔记。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套路,避免胡编乱造的悬浮和虚假,让真正的刑侦接到地气。
在细致真实的前提下,《刑侦日记》有一以贯之的主线剧情,就是两起城市悬案。
一起是不断发生的连环爆炸案,歹徒不仅放炸弹炸死了一位EOD的警官,还处处作案准备着更大的动作。
第二起是“血字杀人案”,一个变态连环杀手,每次都是杀死穿白衣服的妙龄少女,并切下她们的小拇指,在她们的背部写上血字。
这两个案子贯穿始终,剧不仅不做避讳,还不断出现短肢、血字、腐尸、焦尸等大尺度镜头。
可谓真实到家了。
那么,韦睿杰到底是不是绿眼杀手,
剧集挖了这么多坑,到底会不会在最后填平?
皮哥就此打住,这样的良心剧,就留给大家自己看吧。
总之,这部久违的神剧,这次终于让TVB打了一场“翻身仗”!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赵文卓被低估的神剧,徐克亚视剧版《黄飞鸿》,至今是港剧巅峰
1993年,李连杰因片酬问题,拍完三部《黄飞鸿》电影后,与嘉禾公司分道扬镳。
后来,徐克去《方世玉》剧组探班时,经武术指导元奎介绍,看中了在片中演反派九门提督鄂尔多的赵文卓,当即拍板让他来接棒出演《黄飞鸿4》。
20岁的赵文卓,因此成了最年轻的成年黄飞鸿扮演者。
徐克与赵文卓合作了两部《黄飞鸿》电影,分别是《 王者之风 》与《 龙城歼霸 》,因为李连杰版珠玉在前,导致这两部《黄飞鸿》的电影票房不及前作。不过赵文卓本人倒是受到这个角色恩惠颇多,由此打入香港电影圈。
前几年,赵文卓在电影《功夫联盟》中再次出演黄飞鸿,还亲自挂名监制了两部网络电影《 黄飞鸿之南北英雄 》、《 黄飞鸿之怒海雄风 》,可惜这些都是粗制滥造之作,影响有限。
但不难看出,赵文卓的演员生涯,都受黄飞鸿这一角色影响很深。
而说到赵文卓与徐克合作的黄飞鸿影视作品中,除了两部电影版外,还有一部亚视拍摄的电视剧《 黄飞鸿新传 》,虽然由电影版的原班人马打造,却长期被低估。
本期「 被遗忘的神剧 」,迷影君继续来聊这部电视剧版《黄飞鸿》——
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
书接前文:25年前徐克携赵文卓,原班人马拍剧版《黄飞鸿》,可惜至今被低估。
该剧是当时已经在香港影坛成名的导演徐克,时隔17年重回电视圈的首部作品。
整部剧总投资逾两千万港元,全部采用电影胶片拍摄,武打场面气势恢弘。赵文卓、邵美琪分别诠释新版黄飞鸿、十三姨。全剧分为: 《黄飞鸿之八大天王》、《黄飞鸿之少林故事》、《黄飞鸿之无头将军》、《黄飞鸿之辛亥革命》、《黄飞鸿之理想年代》 五个单元。
前三个单元迷影君之前已经讲过,今天继续讲最后两个单元的故事。
第四个单元叫做: 《辛亥革命》 。
时间来到辛亥革命前夕,广州当地的起义运动此起彼伏,尤其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牺牲,在 社会 上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黄师傅也非常钦佩这些仁人志士。
广州城的军政大臣 李提督 ,奉命镇压革命党人,于是找到了黄飞鸿,希望借助黄飞鸿的影响力来助阵,动员广州武术界一起,帮朝廷清剿同盟会。
黄师傅为人正义,他断然拒绝了李提督的要求,因此得罪了官府。
回到宝芝林,黄师傅发现十三姨正带着徒弟们一起发传单,宣传革命。
黄师傅知道目前局势不稳,朝廷正在围剿同盟会的志士,因此勒令十三姨和徒弟们不要参与这些活动,结果反倒被十三姨等人误解,认为黄飞鸿思想落后封建。
与此同时,李提督找到了一名叛变的同盟会成员,得知同盟会首脑黄克强,将会来广州接头购买军火,显然是有大动作。
此时清廷派来了一名密谍 万倾浪 ,从旁协助李提督,追查同盟会的成员。
李提督从叛徒口中得知,负责与黄克强接头的,是黄飞鸿的师叔苏乞儿。于是就让万倾浪乔装打扮,冒充刚刚逃脱追杀的革命党人,住进了宝芝林,并骗取了十三姨的信任。
在万倾浪的蛊惑下,十三姨和徒弟们,误以为黄师傅与朝廷往来密切,再也不信任他。
就在黄师傅孤立无援时,居然遇到了乔装来到宝芝林治病的 苏乞儿 。
谁也没想到,这位苏师叔竟然是女扮男装。
苏乞儿与黄师傅联络上后,发现宝芝林已经被人监视,怀疑有内鬼。
于是将计就计,让十三姨传递假消息给万倾浪。
万倾浪设计想要抓捕苏乞儿,却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黄师傅带着宝芝林弟子赶到,反而瓦解了特务的窝点。
然而头目万倾浪却逃之夭夭,黄师傅一路跟踪,发现万倾浪逃进了附近山里的文昌庙。
苏乞儿等人推断,在文昌庙里可能还有其他特务残余,而之前出卖同盟会的叛徒可能也在其中。为避免叛徒继续泄密,所以必须将特务组织一网打尽。
于是,众人设下了潜伏敌后的计策。
先是让黄师傅假死脱身,然后乔装成一名马匪,谎称半路劫杀了一名同盟会骨干,并从尸体身上得到了重要情报,借此取得万倾浪的信任。
然而老奸巨猾的万倾浪自然不会轻易相信,反而各种试探考研黄师傅。
幸好黄师傅胆识过人,一一应对过去。
在黄师傅和宝芝林弟子的里应外合下,黄师傅等人一举歼灭了隐藏在文昌庙的特务组织。
然而万倾浪和李提督依旧不死心,他们得知黄克强已经和苏乞儿联络上,当即撕破脸,派兵围剿宝芝林,黄师傅只好带着十三姨一起,冒险和其他弟子杀出重围。
路上,黄师傅遇到了拦路的万倾浪,结果不用猜,没有人能在BGM里打败黄师傅。
黄师傅赶到码头,掩护了苏乞儿和黄克强等同盟会成员从码头撤离。
但也因此,黄师傅被李提督问罪逮捕,以谋反罪名问斩。
行刑当日,黄师傅的徒弟们带着火药来劫法场,并一起杀出了重围。
然而李提督的追兵在后面紧追不舍,众人走投无路,只能背水一战。
就在此时,官兵送来紧急电报,居然是武昌起义成功的消息。
李提督这才意识到,时代变了,而黄飞鸿等人终于等来了 历史 性一刻的来临……
这一单元的编剧是徐克,在徐克版《黄飞鸿》电影中, 黄飞鸿不仅仅是一位武林高手、一代宗师,更是清末民初那个动荡旧 社会 里,一位文人式的儒侠,他一方面极力维护传统文化,有守旧古板的一面,另一方面又希望帮助当时的国家摆脱腐败,努力拥抱新时代 。
到了剧版《黄飞鸿新传》中,徐克的改编和颠覆更为大胆,黄飞鸿不再是旧时代里的冷眼旁观者,更亲身经历并参与了很多近代 历史 上的大事件。
在电影《黄飞鸿2男儿当自强》中,黄飞鸿最后参与了营救孙文的行动,剧版让黄飞鸿遇到了 历史 上收敛广州起义烈士遗骸的同盟会志士潘达微,之后更结识了革命元勋黄兴 (也就是剧中的黄克强) ,并参与了武昌起义的筹备工作。
在剧本方面,徐克秉承老怪本色,类型上要玩得更飞。在黄飞鸿故事中大胆加入了谍战卧底元素,该剧后半段黄飞鸿卧底文昌庙的段落,不难看出是借鉴了《 林海雪原 》中的情节设计,也算是为二十年后徐克拍《智取威虎山》埋下了伏笔吧。
第五个单元叫做: 《理想年代》 。
这一集的开场已经来到了民国初年。
黄飞鸿在武昌起义后携家人徒弟一起,从日本流亡归来。
辛亥革命胜利了,但期待中的理想年代是否真的会到来?
带着对新民国的疑问,黄飞鸿举家回到了广州城,刚抵达境内,就感受到了时代的变化。
民众被勒令剪掉辫子,全国都在大力推行新风俗、新文化,
归来的黄飞鸿对于突然的变化,感到陌生且茫然。
黄师傅在广州城重开宝芝林,还主动剪掉辫子,意图作为民间表率,迎接新时代。
之后在吴梦贞的介绍下,黄师傅认识了当地的广东督军 齐崎 。
彼时民国初建,军阀盘踞,各地都有不同的货币流通,导致民间币制混乱,物价飞涨。
为了整顿金融,袁世凯政府下令在南方推行新货币。
广州督军齐崎是袁世凯的心腹,接到制作发行新钞的任务。
此时一心报国的黄麒英主动拦下了印钞之事,并在吴梦贞的帮助下,筹办了一家宝芝林银号。
然而新钞的发行并不顺利,连年战乱导致民间对新钞并不信任,新钞发行也无人使用。
偏偏此时,还有洋鬼子操纵的印钞集团,在市面上散播各种假钞。
黄师傅于是大破假钞集团,并利用宝芝林的信誉,逐渐站稳脚跟,成了政府承认的银号。
这时,长江发生水灾,吴梦贞找到黄师傅,提出用新钞向民众兑换黄金,借此从洋人商行里购买粮食药物来赈灾。
黄师傅答应下来,在此过程中,和吴梦贞接触越来越多。
结果,十三姨却对黄、吴二人频频接近暗生醋意,可黄师傅却对此毫无察觉。
此时,督军齐崎对十三姨展开大胆追求,为了接近十三姨,还聘请她为齐府英文教师。
然而,十三姨在齐府做客的时候,竟然意外发现了吴梦贞与齐崎的暧昧关系。
就在这时,黄飞鸿也发现吴梦贞用宝芝林的黄金大量购进的不是粮食西药,而是军火。
而吴梦贞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帮袁世凯复辟称帝,筹集军备物资。
吴梦贞的阴谋败露,黄师傅停止交易,并和十三姨和解。
但没想到的是,盯上这批黄金的还有另一方势力,督军齐崎。
原来,齐崎的真实身份其实是清朝皇室后裔,假意效忠袁世凯,实则想借袁世凯之力复国。
齐崎率领大军包围了宝芝林,威逼黄师傅交出黄金。
危机前夜,黄师傅在父亲黄麒英的劝说下,与陪伴多年的十三姨拜堂成婚。
第二天一早,黄师傅带着十三姨一起,以回乡省亲之名,引开齐崎的大部人马。
而黄麒英则带着猪肉荣、梁宽等弟子一起,暗中从密道运走黄金。
黄飞鸿在城外与齐崎展开生死搏杀,最终手刃了齐崎。
然而吴梦贞却驾车冲向黄师傅,十三姨为救黄师傅,用炸药与吴同归于尽。
故事最后定格在黄飞鸿抱着十三姨的尸体的画面。
牺牲了如此多的人,可每个人心中的“理想年代”,却仍旧没有真的到来……
关于黄飞鸿的生平,基本上已不可考,连很多资料文献里的「黄飞鸿肖像图」,也被现在的学者给证实,是与其子黄汉熙给混淆。唯一肯定的是,黄飞鸿确实是洪拳嫡传,父亲黄麒英为少林陆阿采的徒孙。
与银幕上气度不凡、家世显赫的宗师形像不同,现实中的黄飞鸿自幼家贫,一度跟随父亲黄麒英四处卖艺求生。 历史 上也没有十三姨,结婚四次的黄飞鸿,前三任妻子都早逝。
黄飞鸿人生中稍为得志的阶段,要数在军中当教头的日子。据说曾得黑旗军领袖刘永福赏识而留在军中,并随黑旗军一起赴台湾抗日。离开行伍后,黄飞鸿回到广州行医,从此不再授武。
大抵也是抗击侵略者的从军经历,让黄飞鸿意识到传统武术在新时代,几近无用。
连番受挫失意,晚年的黄飞鸿开始沉迷赌博,甚至要向徒弟林世荣借钱。而最得黄飞鸿真传的二儿子黄汉森,在广西梧州当保镖时遭人暗算惨死。从此黄飞鸿变得更加消沉,不再向几个儿子传授武艺。
1924年,黄飞鸿努力经营数十年的「宝芝林」医馆,在战乱中被焚毁。
次年,一代洪拳宗师,就这样在悲贫交加的情况下辞世,终年77岁。
现实中的黄飞鸿的一生,无疑与银幕上豪气干云的大侠宗师形象相去甚远。如今的宗师黄飞鸿形象,大抵上源自林世荣之徒朱愚斋所撰写的小说故事,到四十年代被关德兴演绎成粤语电影,从此风靡一时,仅关德兴一个人就出演了77部黄飞鸿电影。
几乎在不同时期,都有各种版本的黄飞鸿影视剧,从少年到老年,从顽皮小子到一代宗师,黄飞鸿的形象经过多次变迁。到了九十年代,徐克与李连杰合作的《黄飞鸿》三部曲的成功,令这位民间武术宗师的威望来到了顶峰。
在漫长的电影演变中,黄飞鸿已经从一位单纯的武林高手,演化成了一位华人观众心中的本土英雄。而到了徐克版电影中,黄飞鸿的形象被进一步灌输了东方式的思想意识与精神态度。
徐克打造的六部《黄飞鸿》电影 (算上作为前传的《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王晶拍的《铁鸡斗蜈蚣》不算在内) ,加上这套长达22集的电视剧《黄飞鸿新传》,几乎都可以看做是,导演徐克在借用黄飞鸿这一脱胎于现实却又高度虚构的人物形象,来折射一个时代里整个民族的变迁。
也因此《黄飞鸿》系列的英文名被叫做, 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 , 中国往事 。
这个标题是为了致敬赛尔乔·莱昂内的《美国往事》,在导演徐克的眼中,黄飞鸿的故事,不仅要讲述一个东方式的武侠故事,更大的野心在于勾勒出那个“ 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的众生相。
无论是电影,还是剧版中, 故事中都涉及到了一位传统儒家文人,在新旧交替的时代里,面对中西文化的冲突时的抵抗、挣扎、反思与改变 。
在剧版《黄飞鸿新传》中,五个单元的故事,虽然风格类型各异,但却完整地呈现了黄飞鸿在思想态度上的转变。
《八大天王》中,黄飞鸿会为了祖宗牌位而打擂,可见他对封建礼教的固守和坚持;《少林故事》中,黄飞鸿见证了少林内部陈腐的制度,因而意识到只有改变才是唯一出路;《无头将军》中,黄飞鸿见到了北洋军阀的残暴和清廷官僚的昏庸无能,以及普通百姓的愚昧迷信。
因此到了《辛亥革命》中,黄飞鸿才毅然决然地选择接纳同盟会,表明与旧时代分道扬镳的态度。然而讽刺的是在最后一章《理想年代》里,黄飞鸿剪掉辫子、换上中山装,积极融入新时代,却到头来发现,期盼已久的理想年代,仍然道阻且长。
从这个意义上,这部《黄飞鸿新传》作为徐克电影版的衍生作品,在创作野心和故事格局上较之影版,有过之而无不及。尽管因为是不同的导演负责各个单元故事,导致制作有些良莠不齐,但整体不失为一部相当精彩的 历史 武侠剧。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