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创业的电影,创业段子搞笑
只要能够做上风口上的猪,那么无论做什么都能够成功?
但是很多人却没有想到,如果刮风的时候,自己没有带好降落伞,刮到半路风停了,那么风口上的猪只会被摔得粉碎。
《一点就到家》中魏晋北(刘昊然 饰)就是这样一名北漂,干过共享单车,生鲜配送等各种“风口“,最后却亏得一塌糊涂,还患上了抑郁症。
当他站上天台的时候,却被快递员彭秀兵拉住了,要求他签完他职业生涯中最后的一单,机缘巧合下,魏晋北被彭秀兵拉回了云南的黄路村。
在这里他认识了“大逆不道”种咖啡的李绍群,三人决定在咖啡上面下功夫,带领黄路村脱贫致富。
彭秀兵在北京工作了10年,存下了19万。魏晋北在北漂这么多年,看似风光自己做老板,结果却不小心成为了跌落风口的猪。
对比与家乡的贫困,很多人认为年轻人就应该到大城市闯闯,因为那边一个月的收入比村子里面的要高很多,而彭秀兵的“归来”还要在村子里面创业,在很多人看来不可理喻。
而魏晋北如果不是为了治疗自己的抑郁症,是不会跟着彭秀兵来到这个村子里面的。而李绍群虽然一直在村子里面,但是却是异类,以至于被父亲称“死了多年”。
彼时的彭秀兵和李绍群虽然不似魏晋北“见多识广”,但是却有着自己明确的目标和坚持自己的初心,彭秀兵和李绍群创业的初心都是为了让黄路村的村民能够脱贫致富。
而以李徳隆为代表的一代初心也是为了让黄路村的村民能够有稳定的收入,其实2代人的出发都是为了村民着想。
只不过方式不同,所以新老一代人有了思想的冲突,好在最后彭秀兵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获得了老一代的认同,化解了冲突,也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让更多漂泊的人回到家乡。
很多人对于《一点就到家》的星爵代表(现实中应该指的是雀巢咖啡)印象深刻,不得不说,谭卓演技之好让人对其恨得牙痒痒。
但是现实生活中,外国资本对于“国产”围剿的残忍可不止这一点点。因为山区很多时候信息不通,所以很多村民是不知道外面的信息,而咖啡豆这种应季的农作物一旦超时,就会作废。
所以,很多时候,当豆子落地,就会被外国资本压价收购,农民辛苦1年到头来,不仅赚不到钱,还要劳动力“被剥削”。
为了和这些收购商作斗争,其实村子里的人也有过不少的斗争。
反馈到现实中,这样的外国资本对于“国产”品牌的围剿屡屡皆是,渗透到各个行业中,以至于很多已经成为了“外资”的“假国产”,还在给消费者洗脑。
好在现在通过抖音带货的方式,让不少的“国货”被大家所了解,让好的国产产品走入了千家万户的消费者手中。
曾经被资本方看不起的“国货”,也开始让他们感觉到正在崛起,抢占他们的市场份额,星雀也开始认同云南咖啡豆的品质。
不得不说,许宏宇真是导演里面的“新秀”,一个香港导演带着演员和拍摄团队,来到云南,不仅就地取景,而且很多演员直接用了当地居民参演。
所以其中真实地反馈了云南村寨里面的真实生活条件,群演也因为很“本地”,所以面对镜头的时候,有点生涩,只不过,这生涩为电影更增加了一份真实的乡土气息。
说来也是神奇,一个香港导演以喜剧的方式,来反馈一个村子脱贫致富的题材,虽然影片中为了凸显“喜剧”的特色,部分贫困场景被抹去。
真实的贫困村寨,根据曾经到过的人说,部分房子破损严重,屋檐漏洞,四面漏风,很多孩子只能穿拖鞋或者不穿鞋,很多农民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种的咖啡是什么味道。
但是对于一部以轻喜剧来推动云南咖啡的电影来说,又或者是对于一位香港导演对于“扶贫”的理解来说,虽有不足,但是却不能够完全否认这部《一点就到家》的功劳。
毕竟看过这部电影以后,很多人去翻看雀巢咖啡的产地,果然是云南,也知道了星巴克原来也在用云南咖啡豆,这份“国产”的认同更多的是对自身实力的认同和开心。
所以如果你是一位咖啡爱好者,不妨来一起品鉴一杯云南咖啡吧!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