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特型演员没有流量明星这部中国的战争片讲述了最好的中国人的故事
1940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艰难时期,欧洲战局急转直下,东方主战场腹背受敌。枣宜会战中,张自忠将军以身殉国,江汉平原以至华中大部又落入日军之手。汪伪政府在南京的成立,一时间更使得投降论调甚嚣尘上。
《百团大战》张自忠
1940年8月20日夜里,根据位于山西长治武乡的八路军总部发出的指令,晋察冀军区、第129、120师发动了一场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海报
这场战役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历时5个月,震撼了国内外。据1940年12月10日八路军总部公布,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军20645人;缴获各种枪5942支,各种炮53门;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桥梁213座,火车站37个,隧道11个,煤矿5个,仓库11所……
2015年8月28日,以此历史事件为背景创作的电影《百团大战》上映。
《百团大战》彭德怀
《百团大战》左权
影片以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将军和副参谋长左权将军指挥著名的百团大战战役为主线,选取了“娘子关火车站之战”“西营坞战役”“关家垴战役”三场作战方式、场景规模不同的重要战役,为观众呈现了一幅气势恢宏的战争全景。
《百团大战》剧照
在戏外,这部影片的拍摄同样是一场“大战”。从1月份开始创作剧本、选取场景,到9月3日前必须上映,满打满算留给剧组时间只有7个月。
在这种“非常态”下,从编剧、导演、摄像再到演员、后期、宣传,压力都非常大,八一电影制片厂甚至提出了“用抗战精神拍摄抗战影片”的口号,“在突击中寻求新突破”。
《百团大战》姚尚武、梁山
影片的剧本由参与过《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的编剧董哲主笔,还有六获夏衍文学奖的刘英学助阵。一般来说,电影拍摄要根据剧本来设计整个场景、道具,然而,由于时间紧张,直到开机,剧本还没有一个完成版。
但是,主创团队丝毫没有因为赶时间而放低标准,在边写边拍的四个月里,主创团队先后改了20稿,其中大的改动有5次。他们坚持,中国的战争片就要讲述中国人的故事。
《百团大战》剧照
在影片中,观众随处可以看到中国人独特的战略思维和作战智慧。比如,战士们会将一个炸弹拧出来,装上一半炸药、一半辣椒面,把趴在碉堡的敌人逼出来。这样的作战智慧在欧洲大片里是看不到的,这是中国的打法。同样,这部影片中的日本人也不再是愚蠢无脑的存在,只有将日本人的凶残真实表现出来,才能让年轻观众明白中国人是在怎样艰险的环境下取得的胜利。
《百团大战》剧照
最终,这部影片在同期上映的《终结者》《烈日灼心》《刺客聂隐娘》的夹击下,异军突起,以10%左右的排片收获了40%左右的票房,更获得了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中国长春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以及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交出了一部优秀的献礼作品。
《百团大战》左权、彭德怀
-- END --
| 这是“观影学党史”系列的第 6 篇文章 |
如何评价空政出品的电视剧《绝密543》
《绝密543》最开始听到这个剧名,我还以为是什么谍战剧或抗战雷剧,但看了才发现原来这剧是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创作的。解密历史真相、解读英雄本色,剧情不落窠臼不说教枝虚蠢,内容真实可信,人物朴实可敬。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Bv8C_bCRTvrEYSxc4rTngQ?pwd=3uw1 提取码:3uw1
总的来说,《绝密543》算不上最佳,但也是中上水平,制作还算誉指精良,让人在追剧的同时与剧中人物一起为新中国的领空保驾护航,热血四溢的爱国情怀是一次全民的觉醒,宏大的格局也传递着正能量。相对其他剧还局限于严肃的爱国题材时,《绝密543》更贴近生活,让英雄人物走入百姓的电视实现了爱国和个人的平衡。可以说该剧是近几年来军旅题材中相对不错的良心剧了。
我和你一样好奇,《情满四合院》为什么能火?
作为大型人文故事电视剧,《情满四合院》无疑算是一部成功之作,该剧一经播出便受到了广发观众的欢迎,那么究竟哪些地方如此吸引眼球,笔者简单罗列了几点供大家参考。演员各个身怀绝技,演技一流!
主演为何冰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国家一级演员,自1993年走上演艺道路起,饰演过无数影片,奖项也是拿到手软。再来看看另一位主演郝蕾,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1978年出生的她,19岁便开始出道,虽然年纪相比之下较为年轻,但是经验却是非常丰富。
除此两位主要之外,这里我还要给大家介绍两位老戏骨,就是剧中的一大爷和三大爷,一大爷名叫沙景昌,他的头衔令人吃惊,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话剧表演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影协特型演员工作委员会副会长。这些头衔全部属于一大爷沙景昌,可见他的经历宣传我们想象的要丰富。三大爷李光复,土生土长的北京人,1946年生人,同样是国家一级演员,这部剧对于李光复来说,相当于本色出演,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李光复正是生长在四合院中的,对于这里的人文习惯了如指掌,再筹拍这部路时,许多演员纷纷向他请教。
结局侧重于关爱老人,将院里的老人聚集到一起,开开心心安享晚年!
人生自古谁无死,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开始在外奔波,很少能够陪在父母身边,这就形成了许多老人无人照顾的现象,也被称之为“空巢老人”,这部电视剧正是看中这一现象,最终结局是傻柱不惜一切代价将各位老人汇集大院中一起照顾,这也是整部剧中最为感动的地方。
剧中,傻柱去饭店工作第一个谈的条件就是允许往家里带饭,而且带很多,起初笔者并未理解,直到发现傻柱将带回来的饭菜放到桌上,招呼院里的大爷们吃饭,一院人一起有说有笑那一刻,我承认我感动了,曾几何时,我们也是这样围在一起吃饭,如今为了各自的事业不得不远离他乡,相信这个情节会引起许多观众共鸣。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孝顺这事真的等不及,常回家看看。
关于这部剧的可赞之处数不胜数,这部剧距离播出已经过去六年了,如今依然在各大电台频繁播出,可见受欢迎程度如此之大!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