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八百标题什么时候出现,电影八佰的历史介绍

时间:2022-10-27 09:24:18阅读:1274
已经很难用“好坏”去形容这部电影。虽然看过纪实报道,但也没法肯定地说《八佰》一句“失真”。就像电影中黄晓明扮演的特派员,在回答谢晋元的问题是说的那样:这段历史会被怎么写,那是后人的事。可事情的真相往往…

已经很难用“好坏”去形容这部电

虽然看过纪实报道,但也没法肯定地说《八佰》一句“失真”。

就像电影中黄晓明扮演的特派员,在回答谢晋元的问题是说的那样:

这段历史会被怎么写,那是后人的事。

可事情的真相往往掩藏在下半句,或者无法在大荧幕上显现出来的那半部分:

一段历史被谁写,很重要;被何时提起,更重要。

不光故事的取舍,连真实事件出现的时机,都不是那些曾在四行仓库里血肉横飞、尸骨无存的人,说了算的。

不管是加工痕迹浓重的电影,还是看上去尊重历史的纪录片,摄像机的角度都是架在自己想要的位置,最后拼贴时选取的也都是自己想要的素材。

哪怕让当时“八百壮士”中的一员去重述这段历史,老算盘那种逃兵的视角和全程参与又侥幸存活的人,说出来的也是两个版本的故事。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历史”就是一个伪概念。

被动或主动去了解一段历史的人,只要能从中得到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视角,已是万幸。

看电影的时候,有看龙标号数的习惯。

拿到2019年第800号龙标的《八佰》,瞬间就让人想到:这部电影,被滞后了。

不管是因为删减片段的协商,还是上映过程的波折,或者干脆就是因为那场无一幸免、人人自危的疫情。

总之,《八佰》呈现的相对客观的这段历史,就像电影本身一样——迟到了。

迟到总比不到好,承认总比回避好。

终于,在国家越来越强大的今天,有更多的人愿意安静地坐下来,听别人去讲其他阵营的故事。

对比11年前陆川的《南京!南京!》,现在的观众显然变得更中肯,也冷静。

这或许只是一个开端,也有可能会成为个例。

但总好过老美在拍南北战争的时候,永远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然后又在回顾一致对外的相关历史时,刻意隐遁南北之间的矛盾、不同。

因为总有那么一些时刻,或南或北都是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民族的人。

电影结束后我一直坐在那里,看着滚动的字幕里有真实人物的籍贯:只是选择了不同阵营,但我们都是中国人!

说《八佰》出现的时机刚刚好,是因为在国际矛盾逐渐明朗且公开的今天,在我们国家日益强大、再无被人小觑可能的今天,学会正视历史,绝对是必修课之一。

那些蒙上眼睛心里默念“全世界我最牛,全世界就我对,别人都是渣,别人都是错”的人们,是不是也该醒醒了?

就在今天,之前写的一篇日本动漫的影评下面,居然还有人因为我从文化相关的角度出发,将我定义成“营销号”。

单纯留给你,我辈真心希望自己的国家方方面面都立于不败之地。

不可避免的,《八佰》使用的还是战争电影最惯用、也最耽误事的全知视角。

所以坐在电影院的观众们,就像那飘在两岸之间的热气球上一样,俯瞰着这段发生在上海地界、曾差点牵连全国的历史。

在士兵和围观群众的心态中跳来跳去,难免情绪被抽成。

这是电影的优势,也是电影的劣势——不然,还能选择谁的视角呢?

就像面对一段段让人心生感慨的历史,谁不知道那都是经过加工、别人希望或准许自己看到的呢?

所以对于《八佰》,已无心苛责——能出现,就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无论是电影本身,还是被“重现”的历史。

电影八百标题什么时候出现,电影八佰的历史介绍

《八佰》电影龙标是800号,《夺冠》是001号,电影龙标编号有多讲究?

2020年8月21日上映的抗日题材大片《八佰》,原本计划2019年就上映的,而且各项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


包括申请档期、宣传物料的制作和分发,以及最重要的一环:拿到电影片公映许可证,即俗称的龙标。


中国电影的电影公映许可证,是一段在电影片头的画面,绿色背景上一个红底的金色龙头标志,下面写着“公映许可证”以及电审字号,如电审故字[2020]第100号。【如果是进口片,则是电审进字;如果是动画片,则是电审动字。】


最下面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中英文。


2018年12月12日,广电总局被裁撤,国家电影局启用了新版龙标,龙标片头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已经正式变更为“国家电影局”。


视觉效果也进行了升级,时长也从5秒缩短到4秒,龙标底色为暗红。


有了这个龙标,一部电影才获得在中国大陆上映的资格,因此这个龙标也被业内人士视为电影的“准生证”。



这个“准生证”上面的[XX年]第XX号,即龙标编号,就如同一部电影的准生证号。


就像现在买车选车牌一样,一个好的车牌号,可以是一个好意头,更是车主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所以,电影有一个好的龙标编号,就如同车子有一个好的车牌,除了给电影票房一个好意头,也是彰显电影背后实力的体现。


那么,现在有实力的电影公司,对自己寄予厚望的票房大片的龙标有多讲究呢?




《八佰》的龙标编号是[2019]第800号,正好和电影片名同音。


现在,《八佰》上映超过一个月,在《花木兰》、《信条》等好莱坞大片的正面冲击下,票房已经突破30亿大关,不知道和这个独家订制般绝配的龙标有多大的关系。



2020年9月25日上映的体育题材献礼大片《夺冠》(原名《中国女排》),最初是定档2020年1月23日大年初一春节档上映的。因为疫情《夺冠》经历撤档,再改档提档,最终才在国庆前一周顺利上映。

当时,《夺冠》取得了2020年的第一个龙标,龙标编号是[2020]第001号。


现在《夺冠》上映4天,已经突破2亿。


在国庆节前的一周,大部分人因为国庆长假在节前被取消周末的情况下,这样的票房已经很优异了,每日票房占比超过60%。


一部票房大片的龙标编号有多讲究?《八佰》的龙标是第800号


看看历年其他大片的龙标编号吧!


郭凡导演的中国科幻里程碑巨作《流浪地球》,龙标编号是[2019]第001号。


林超贤导演,张译黄景瑜等主演的《红海行动》,龙标编号是[2018]第001号。



韩寒导演,邓超彭于晏赵丽颖主演的《乘风破浪》,龙标编号是[2017]第001号。


郭富城巩俐冯绍峰主演的《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龙标编号是[2016]第001号。


周润发甄子丹郭富城主演的《西游记之大闹天宫》,龙标编号是[2014]第001号。


熊出没之雪岭熊风》,龙标编号是电审动字[2015]第001号。


《熊出没·变形记》,龙标编号是电审动字[2018]第001号。


《熊出没·原始时代》,龙标编号是电审动字[2019]第001号。




另外还有:


正在热映的成龙动作大片《急先锋》,龙标编号是电审动字[2019]第788号。



我和我的祖国》,龙标编号是[2019]第588号。


《影》,龙标编号是[2018]第188号。


邪不压正》,龙标编号是[2018]第388号。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龙标编号是[2018]第118号。


芳华》,龙标编号是[2017]第518号。


无问西东》,龙标编号是[2017]第578号。


烈日灼心》,龙标编号是[2015]第298号


鬼吹灯之寻龙诀》,龙标编号是[2015]第528号


美人鱼》,龙标编号是[2015]第568号


绣春刀》,龙标编号是[2014]第108号。


私人订制》,龙标编号是[2013]第588号


唐人街探案2》,龙标编号是[2018]第036号。


智取威虎山》,龙标编号是[2014]第586号。


我不是药神》,龙标编号是[2018]第386号。


湄公河行动》,龙标编号是[2016]第516号。



捉妖记》,龙标编号是[2015]第336号


捉妖记2》,龙标编号是[2018]第008号


战狼》,龙标编号是[2014]第569号。


战狼2》,龙标编号是[2017]第419号。




事实上,电影龙标的申请是有一个正规严格的流程,很多电影因为题材和尺度的原因,修改了无数次才拿到龙标。比如,2013年上映的恐怖片《午夜火车》,2011年已经在送审申请龙标了。



所以,是否能“选”到一个漂亮的龙标号,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很多品质很好的电影,龙标并不好,但能拿到好龙标号的电影,绝对不简单。


大路朝天》,龙标编号是电审故字[2018]第888号。


【《大路朝天》是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重点献礼影片,由峨眉电影集团、山东影视共同出品,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四川省交通投资集团、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联合出品。】



看来,取得一个好的龙标号,比选一个车牌号难得多。


姜子牙》、《我和我的家乡》正在热映,你留意它们的龙标了吗?

电影八百标题什么时候出现,电影八佰的历史介绍

《八佰》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细节?

我们来一起看看《八佰》的那些细节。
1.八佰的佰字
《八佰》原名为《八百启示录》,也曾叫过《战争启示录之八百壮士》。原意可能是致敬大导演科波拉执导的反战经典《现代启示录》。
后来改为《八佰》,这个“佰”字其实意味深长,有三个意思:一是指古代军队的编制,十人为什,百人为佰;二是古代特指军队中百人之长;三才是常用“百”字的大写。所以用在这里,讲的是人的故事,是赞许这“八百”名士兵人人都是百人之长的勇士。
2.电审故字2019年800号
《八佰》的龙标其实也很有意思,恰好是2019年800号,不知道究竟是巧合还是广电总局给这部电影定制了一个龙标。
3.片头字幕“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电影的片头字幕,有一句话:“待我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这句话出自鲁迅先生写于1925年的散文诗《墓碣文》。
文章很短,区区数百字,借由一个梦境,描写了墓中人内心的虚无和灰暗,以及无法摆脱这种心境的焦灼与痛楚。
“待我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放在影片里是在说,为追求正义牺牲,哪怕化为尘土,也会面带微笑。
而革命精神将以尘土的形式继续传播下去,影响更多人,就如影片中人物爱国意识的觉醒过程一样。
4.青帮弟子送电线
电影中,有一群年轻人不畏生死跑过桥去给四行仓库的守军送电话线,最后还是靠赌场阿飞刀子才得以成功。
这帮人很可能就是上海青帮,而且如果没猜错的话,那位端坐着几乎没有露过正脸的很可能是青帮大佬——杜月笙。
上海青帮一直都是国民党的主要财政来源之一。历史上的杜月笙也确实为四行仓库保卫战出过力,有一种说法称,他曾在一天之内将20万光饼秘密送进了四行仓库。
5. 上海公共租界
因为四行仓库的位置极为特殊,日军占据了仓库的西、北两面,东、南两面则是当时的英美公共租界。当时还没有对英美宣战的日本,因为担心殃及租界,在进攻时并没有使用火力过猛的重武器。
上海租界由来已久,鸦片战争失败之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开放了上海作为通商口岸,随后便划分了上海租界区。
上海的租界区主要有两块,法租界和英美公共租界。在四行仓库边上的正是英美公共租界,所以电影中也多次出现英国国旗。
6.租界煤气罐
电影中不仅提到了四行仓库的特殊位置,更是着重提到因为煤气罐的存在,导致日军不敢使用重炮攻击。这两个煤气罐在历史上也确有其物,而历史悠久。
早在1865年,上海成立了“大英自来火房”,后改名“上海英商煤气公司”,这让上海成为亚洲第一个使用煤气的城市。当时的煤气主要用于煤气灯上作为照明之用,后来电灯流行之后,才逐渐转为烹煮取暖之用。
这两个煤气罐的存在,为四行仓库的守军提供了一个天然的“保护屏障”。在淞沪会战期间,可能是为了彰显民心士气,在老照片中很少出现煤气罐。但因为煤气在当时是文明的象征,这两个煤气罐曾被画入了风景明信片之中。
7.苏州河岸的广告牌
四行仓库保卫战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被民众围观的战斗。苏州河两岸,仅一河之隔,不过五十来米,一面是炮火连天的残酷战场,是地狱,一面却是灯红酒绿的英法租界,是天堂。
两岸对比,更显残酷。所以电影中也特意安排了很多两岸的人互相对望的镜头。而从守军这边望着对面,更是能够看到无数广告牌,足见剧组在布景上的用心之处。
隐约可见的有:SIEMENS,西门子电器;Camel,著名的骆驼牌香烟等等,还有许多虚构出来的酒吧、餐厅广告牌。
8.电影彩蛋
最特别的是,霓虹灯之中还隐藏了两部电影。
一部是“42ND STREET”,中文译名《第42街》,1933年上映的一部美国歌舞片,这还挺符合当时上海租界区的观影口味的。
另一部是大名鼎鼎的“SPELLBOUND”,希区柯克指导的《爱德华大夫》。这是一部1945年电影,应该是导演或者美术指导比较偏爱,加进去的彩蛋吧。
9.可口可乐广告牌
说起片中的广告,最显眼的当然是四行仓库西墙上那幅巨型的可口可乐广告,上面写着“请饮,可口可乐,屈臣氏汽水”。
这面墙也正是日军进攻的主要方向,片中的攻城器械、钢板阵炸墙、迫击炮重炮攻击的,陈树生绑着炸弹跳下楼与日军同归于尽的都是这面墙。现实中的这面墙也是四行仓库展览馆的重中之重,整面墙被完整保留,甚至保留下了弹孔和炮孔。
虽然这看起来这像是电影的浪漫化虚构,但其实这并不是没有可能的。可口可乐早在1927年就进入中国,并在上海设厂生产,由屈臣氏矿泉水公司负责装瓶。到了1933年,上海厂已经是可口可乐在美国之外的最大装瓶厂。
在淞沪会战的老照片中,确实也能看到日军在可口可乐广告牌下设立的阵地。
10.片尾曲《苏州河》
片尾曲苏州河改编自《伦敦德里小调》(Londonderry Air),由歌手那英和意大利盲人男高音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共同演唱。
《伦敦德里小调》是一首有着悠久历史的爱尔兰民谣,作于1600年间,流传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的旋律舒展优美、纯朴轻柔。
其最知名的一个填词版本名为《Danny Boy》(《丹尼男孩》),同样也是一首关于战争、父子诀别的歌曲,和电影中的《苏州河》有着“同曲同工”之妙。
11.中日军服和各式武器
《八佰》作为一部战争片,在武器、装备上当然也做得非常细致。
其中日军穿的昭和五式陆军制服。该套军服从30年一直沿用到38年,其标志性的特点就是立领设计,而且军衔章是在肩部的两侧。
当时进攻四行仓库的是日军上海派遣军第三师团,是日本帝国陆军中最精锐的部队,穿着本套军服是比较合理的。
而中国守军方面的军服也同样合理。八十八师作为中央军三个教导师之一,是知名的德械师,全副武装都是德国装备,其军服也是浅绿色的德械师军服。
电影中还出现了捷克式轻机枪、苏罗通20mm机关炮等等,都非常符合当时的历史细节。其中守军还使用过一台百式火焰喷射器,这其实是属于日军的装备,当时的国军并不具备,可以理解为是缴获的战利品。
12.老鼠和白马
电影的第一个镜头就是老鼠,最后一幕是白马,老鼠和白马也在片子中间反复出现。对于《八佰》这部“时间就是金钱”、恨不得再压缩一点时长的电影来说,花费这么多笔墨来展现这两种动物显然是有深意的。
理解起来也很简单。老鼠,本能就是求生,是躲藏。一开始仓库守军们沿路收拢上来的“杂牌军”里,有许多人只想活着不想打仗,这显然对应的是他们。
他们有的是只会种田的农民,有的是只会打算盘的文职,甚至有的还是十来岁的孩子。战斗一打响,他们能想到的只有躲藏或逃跑。
至于白马,它是希望,是未来。纯白的马从始至终都围绕着小七月和小湖北,代表的应该就是“希望是少年拥有的,未来是属于少年的”。
13.长坂坡赵子龙,黄忠定军山,走麦城
电影中不止一次出现过《三国演义》的元素。
上官志标说淞沪会战国军溃败犹如“一路走麦城”,正是关云长败走麦城的典故。
而对面戏班子唱的戏是“长坂坡赵子龙,再杀他个七进七出”,李晨饰演的角色山东兵随身带着一套赵云的皮影戏,因为他觉得:“关老爷讲的是兄弟情谊,可赵子龙不一样,他护着国呢。”
在端午死后,山东兵拿起了皮影演起了赵子龙,唱到最后一句时掉下眼泪,唱词是“汉室中兴待后生”,与山东兵平时叫端午“小孩儿”遥相呼应。而小湖北想象中的赵子龙也在端午牺牲之后,变成了端午的样子。
赵云这个角色恰好对应着四行仓库的孤军,“独身一人”,面对着千军万马,七进七出,毫无惧色。
最后姜武的角色老铁上楼顶耍大刀唱的戏文也正是“黄忠定军山”的桥段。这段戏讲的是老将黄忠力斩夏侯渊的故事,正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写照,也是四行守军穷途末路之际,依旧有壮志报国之心。
14.湖北保安团
全片开始时有一句台词:“我们是湖北保安团的脸面”,而且还操着一口湖北方言,画面中是一支军队戴着蓑衣笠帽,在浦东的芦苇荡中急行军。显而易见,这支军队是来自湖北的保安团。
淞沪会战期间,国军损失了大量原经过德式训练的士兵,基本上20天左右就要补一次兵。守卫四行仓库前夕,八十八师刚好进行了第五次补充,来源是湖北保安团,尤其是来自通城保安大队的士兵。所以,历史上四行仓库保卫战的绝大多数也都是湖北子弟兵。
15.童子军送旗杨惠敏
电影中,有一位女童子军向四行仓库守军送旗。这位女学生名为杨惠敏,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人。
历史上有一种说法是,她将一面12尺长的中华民国国旗裹在身上所穿着的童军服底下,冒着战火危险游过苏州河。电影中采用的就是这一种说法。
杨惠敏给守军送旗的事件,大大振奋了守军士气与隔岸观战的民众,并获得当时驻扎在租界内的世界各国媒体之赞扬。
16.日军凌迟处死俘虏
电影中有一个镜头,日军为了逼迫四行仓库内的守军尽快投降,公开凌迟处死了一批俘虏,其中就包括黄志忠饰演的老葫芦。这在历史上也是真实发生过的。
在四行仓库保卫战中,班长蒋敬带领战士九人负责在蒙古路旱桥一带警戒,惜因未能及时撤出,全数被俘。随后,他们被押至苏州河畔,被日军以刺刀一刀刀刺死。
17. 谢晋元团长的家书
电影中,小湖北担任谢晋元的勤务兵之后,在会客室中见到一封信,信封上写着一个名字“张萍舟”。这在历史上也是真实存在的。这封信是谢晋元写给连襟兄弟张萍舟的家信。
信中写道:“泰山鸿毛之训,早已了然于胸,故常处境危难,心神亦觉泰焉。”——足以可见谢晋元的镇定自若和报国意志。
因为谢晋元率领孤军死守四行仓库的英雄事迹,上海市政府将四行仓库旁的满洲路改名晋元路,更将与孤军营一墙之隔的胶州公园更名为晋元公园,建立晋元中学作为纪念。
18. 鹰犬将军宋希濂
王千源饰演的角色羊拐,虽然也在逃兵组中,但战斗起来俨然是个训练有素的老兵。电影中的他唯一挂念的就是自己的老母亲,受伤时解开衣服掉下很多钱,可见他一直都在攒钱想寄给母亲。
电影的后段,他才自报家门是三十三师的,原三十六师。朱胜忠说了句“宋长官的兵没有怂的”,这位宋长官指的是三十六师师长宋希濂。
宋希濂黄埔军校一期生,骁勇善战,在淞沪战役、武汉会战以及阻止侵缅日军侧击滇西等战役中,均给予日军以沉重打击,曾获“青天白日勋章”,美国政府赠予“棕叶自由勋章”,被誉为“黄埔之光,”有“鹰犬将军”之称。
19.亚洲首部全程采用IMAX摄影机的影片
《八佰》的幕后也有很多值得一提的地方,比如等比复刻的四行仓库、苏州河夜景,在布景方面就耗费不少心力。
其中最厉害的还是亚洲首部全程采用IMAX摄影机的影片,在全球范围内也仅有《复仇者联盟3》《复仇者联盟4》两部先例。
IMAX摄影机以广阔的动态范围和极为细腻的镜头捕捉见长,对于战争场面的临场感展现、上海十里洋场的表现都发挥了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0. 孤军的悲惨结局
电影的最后,四行仓库守军退入租界,仅留下了一支敢死队吸引日军火力。电影并没有细致描述敢死队的结局,但是他们的悲壮下场似乎是人人都可以猜到的。这个时候,不再需要大场面,留白反而能让人悲痛不已。
在真实历史上,退入租界的孤军同样悲惨。一进入租界,他们就立刻被缴械,关进收容所。三百五十八人被禁于胶州路空地,被称为“孤军营”。团长谢晋元更是被叛变的士兵刺杀致死。随后,日军入侵租界,孤军成为战俘,被分送各地集中营,甚至被运往赤道以南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当劳工。
正如《我的堂弟留在了巴布亚新几内亚》中所唱的:我的团长倒在租界的操场旁/我的堂弟留在了巴布亚新几内亚/他和他的提琴再也没有回到故乡。
战士们埋骨他乡,而《八佰》把他们的精神带了回来。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