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律师禹英雨自闭症浪漫化三部鲸鱼纪录片拒绝鲸豚表演

时间:2022-10-27 06:29:47阅读:3309
上篇剧评:《奇怪的律师禹英雨》:独特又温暖,像深海一样清凉的夏日必看剧本周《禹英雨》刷新自身最高,5.7%的收视达到首播时的6倍,收获了一众好评,豆瓣9.3分高口碑的同时,我也注意到一些不同的声音。部分观众看…

上篇剧评:《奇怪的律师禹英雨》:独特又温暖,像深海一样清凉的夏日必看剧

本周《禹英雨》刷新自身最高,5.7%的收视达到首播时的6倍,收获了一众好评,豆瓣9.3分高口碑的同时,我也注意到一些不同的声音。

部分观众看过前2集,认为这部剧有把自闭症浪漫化,甚至“美化”的倾向,并提醒旁人现实中的多数自闭症人士并不像禹英雨一样高功能,更多是无法自理甚至更严重的情况。

第3集的案例就光速打脸!

这集的委托人是一个喜欢企鹅朋秀(Pengsoo是韩国教育电台EBS推出的卡通角色,Pororo的后辈~)的重度自闭症男孩,精神年龄大约在6-10岁之间,无法像禹英雨一样生活自理,无法正常沟通,时刻需要家人照看。

他就是部分观众所说的“现实大多数”自闭症患者,比《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中的哥哥病情还要严重许多,甚至表现出暴力行为。

某一天被归家的父母亲眼目睹他正在殴打亲哥哥,而不幸身亡的哥哥是名校医学生,引起了热议,有网友留言“医学生死了,留下自闭儿”获赞299个。

网友们对自闭症人士的歧视言论,同样刺痛着禹英雨。

大众对自闭症人士带有偏见、歧视的刻板印象,自然也不会去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在没人给发工资的前提下,谁会去主动学习、了解一件自己本身不关心,甚至厌恶的事呢?

剧中并没有忽略这一点,虽然郑明锡律师是个善良友爱的好上司,一开始他也对自闭症人士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去问老板“履历第二页”,随后经过案子,他认可了禹英雨作为律师的能力并及时反省自己。

第3集,郑明锡律师指定禹英雨接手自闭症患者案件时,说了这样的话。

这一句台词体现出2点内容,第一,作为大律师,就算没接手过自闭症委托人,可连自闭症正式名称都不知道?

因为在接触禹英雨之前,他也和别人一样在乎那“履历第二页”,对自闭症知识无关心。

第二,因为不了解其中的差别,单纯地认为自闭症和自闭症之间应该好沟通一些?

但禹英雨也没遇过,只能回家向老爸取经,就有了下面这一段唱歌环节,喜剧效果拉满。

表面上,唱歌的沟通方式失败了,他们没能获得在法庭上有用的证言。但确实打开了企鹅男孩的心门。

某天,他独自一人搭出租车来找禹英雨他们,说要唱歌。有个可爱的小细节,这次他换了帽子,帽子上写着“朋嗨”(Peng-Ha,펭하),这是企鹅男孩在和他的鲸鱼朋友打招呼呢~

道具组满分认证!

对自闭症的思考,台词真的非常发人深省!

如果看了这些,还能觉得是电视剧浪漫化、甚至“美化”自闭症(“美化”这个词也让我不爽!有种“丑”说成“美”的味道在?)

我并非否定现实的严峻,反而是这种“区别”的言论,正在否定这部剧为社会带来的积极意义——

放下对自闭症的刻板印象,从自闭症正式名称开始、从“禹英雨”这个人开始,了解自闭症相关知识,对世界上“非常”的存在,少一点异样眼光,多一些同理心。

可我从那些“浪漫化、美化”评论中看到的潜台词是——电视剧是电视剧,现实中自闭症人士可怕多了,给家庭带来多少痛苦,别把他们想得都这么可爱······所以即使看了剧觉得禹英雨很可爱,也别把她和现实中自闭症人士混为一谈?

试问这不是来自潜意识根深蒂固的差别化吗?这样怎么可能消除刻板印象呢?

作为大众艺术的电视剧,自然会潜移默化的影响观众的想法,《禹英雨》处理自闭症题材时所做的是第一步,通过有趣的故事和人设,介绍给观众认识这个特别的群体,让观众产生兴趣和关心。

就像禹英雨说鲸鱼,如果听了她说的让你对鲸鱼有兴趣,应该会自己去查鲸鱼纪录片之类的?即出于自发地主动学习、深入了解相关知识。

那么你一定能更进一步发现,鲸鱼表演是如何危害它们的生命,而各个国家对鲸鱼表演的态度和处理机制是什么?存在什么漏洞和缺陷?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社会为何缺乏对自闭症的客观且深度的正确认知、缺乏相应的福利机制和充足的社会资源协助?难道不是卡在“第一步”有刻板印象、漠不关心吗?

回到剧情,经过禹英雨和俊浩的亲身试验,发现医学生哥哥试图上吊自缢,被自闭症弟弟目睹,弟弟着急救人导致哥哥背部着地多处骨折,并非是想杀人,而是要救人。

这个案子用更贴近现实大多数的自闭症患者形象,再次强调不要对他们有刻板印象!

同时,自杀的医学生与救人的自闭儿,除了戏剧化的冲突性,也尖锐地直指社会目光最势利的一面,生命的价值真的能这样分出高低吗?

顺便一提,这里的小细节,禹英雨每次进门前有数数的习惯手势嘛,后面的俊浩也举着手跟着数起来,超可爱~

这就是对喜欢的人的镜像动作(Mirror Effect)吗?心理学上无意识的小动作模仿是喜欢对方的表现。

还有两人找证据,也像是在跳华尔兹,呼应了第一集旋转门动作,这里禹英雨还翘起小脚,“舞步”有几分优美~

第4集,更是通过禹英雨被校园霸凌的回忆,展现了禹英雨因为自闭症而遭遇的不公待遇。

即使她是第一名,还是被同学叫做“低能儿”,只有班上最反叛的孩子和她站在一边儿——到底谁是正常人,谁又是“非常”呢?

尤其看到在食堂被欺负的情景,才知道她后来只吃紫菜包饭的一部分原因是“安全感”,直到进了律师事务所都还每天自己带便当···

不公待遇不仅仅发生在学校,即使是法学院第一名、考试将近满分,也没有律所要雇她,待业半年多。

而且她也很难在爸爸的餐厅工作,因为会跟客人讲鲸鱼话题······

这次被录用,明显和老板是禹爸的后辈有关,看她下雨的晚上特意找来店里,感觉过去和他们一家有渊源。如果不是这样,一轮被刷掉的禹英雨,可能很难步入法律界了。

在法庭上也遭到检察官针对,这里的倾斜镜头代表禹英雨内心惊慌失措的状态。

虽然画风清新可爱,内容却不止于“童话”,案件比起前两集更加复杂,传达的观点也越来越广!

比如第4集看日落时,禹英雨又对俊浩说起最爱的鲸鱼,谈到了鲸豚表演的议题。

关于鲸鱼,我简单推荐3部纪录片:

1、《鲸鱼的秘密》(2021),詹姆斯·卡梅隆担任制作人,西格尼·韦弗担任旁白,豆瓣9.4分。

主要是介绍鲸鱼的生活环境、习性、如何捕食之类,画风很治愈,剧中禹英雨灵光一现时的鲸鱼出水镜头,有一些就出自这个纪录片。

一个有趣的小插曲,国家地理的人潜水拍摄虎鲸,一头虎鲸叼着鳐鱼游过来,邀请人类“共进晚餐”,看了一会儿才把鳐鱼重新叼走,似乎在说:“你要是不吃,我就拿走啦~”

2、《黑鲸》(2013),以2010年美国弗洛里达海洋世界发生的惨剧为切入点,资深训鲸员道恩·布兰切被一只名为提里库姆的虎鲸拖入水池杀死······

不止一次,虎鲸提里库姆一共杀死了3个人。

还有类似的多桩惨剧发生在海洋馆里,为什么虎鲸会杀死人类?

为什么这些虎鲸的杀戮行为只存在于海洋馆,野外攻击人类的案例却连一例都没有?

本该生活在海洋中的虎鲸,被囚禁在小小的一方水池,被迫表演供人类取乐、盈利······

虎鲸悲剧的事件之下,透出人类贪婪狂妄的本性。

3、《Long Gone Wild》(2019),一部超级小众的纪录片,内容和《黑鲸》类似,都是讲人类(海洋馆)对鲸鱼的残害,不同的是,这一部其中有提到我国这方面现状,值得关注。

纪录片中出现了一个5岁的小女孩,她坐的充气小船绑在背鳍上拉着走,这是在中国鲸鱼表演的一部分。事实上,这非常危险!

我国很多海洋馆至今还有鲸豚表演,如果去某点评上搜搜,几天前还有晒表演现场的图片,以及留下“表演很精彩”的评论······

纪录片中有这样一句话——“鲸豚表演是告诉孩子们,践踏自然是没问题的。”

光在这里说“拒绝鲸豚表演”、“拒绝动物表演”显得有些无力,也无法阻止众多家长带小孩去海洋馆看表演······

但我还是想说,如果因为《奇怪的律师禹英雨》,对鲸鱼稍稍有点感兴趣而去看看这些纪录片的话,我们可爱的“鲸鱼女孩”禹英雨应该会非常非常开心的,就像这样~

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

非常律师禹英雨自闭症浪漫化三部鲸鱼纪录片拒绝鲸豚表演

《奇怪的律师禹英雨》讲了什么故事?

《奇怪的律师禹英雨》主要讲的是患有自闭症,但却对法律很有天赋的禹英雨,成为职业律师后所经历的故事。

《奇怪的律师禹英雨》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piVGHjbKFVCy3atXl2WDIg?pwd=021m 提取码:021m

艾利(约翰·李·米勒 Jonny Lee Miller 饰)是一名野心勃勃的律师,在位于旧金山的一家顶级律师事务所工作,很受老板的重用。

非常律师禹英雨自闭症浪漫化三部鲸鱼纪录片拒绝鲸豚表演

《奇怪的律师禹英雨》

不得不说,韩剧总能给人惊喜。

近期在抖音上刷到一个小视频,这个小视频剪辑的是一对男女之间的浪漫桥段。

一见钟情往往是见色起意,嗯,男主这种爹系温柔挂的长相和表现击中我心。

这满满的粉红泡泡甜而不腻,这氛围感很韩剧。但我感觉女主看起来怪怪的,眼神躲闪,行为举止也异于常人。

我一下充满了好奇。遂,赶紧搜索该剧《奇怪的律师禹英雨》,立马观看!

第一集开头就交代了,女主是位高功能自闭症患者。这就解释了她目光总不聚焦,小动作多等一系列肢体语言问题。

但这丝毫不影响她的可爱。她走路两只手会张开一个弧度保持不动,一颠一颠的,好可爱啊,就像小企鹅一样。

也许有人会说,电视剧肯定是美化的,行为没那么夸张,主演也是找的好看的人。

不,弹幕上很多自称“星星孩子”的家长都纷纷留言,表示女主演得很像很真实。
编剧和导演对于细节的刻画能力也很抓人。

第三集,禹英雨审理案件的被告也是一名自闭症患者,接近2米,体型庞大的21岁男生,但智商只有6-10岁孩童的水平。

同为自闭症,但受理人与女主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女主是极少数生活能自理,且在某一方面(法律)上颇有建树的天才型自闭症类型。

大部分自闭症患者都是像这位受理人一样,生活不能自理,终身需要家属照顾。

面对这样的自病症患者,女主也犯了难,不知道如何同他交流。于是晚上回家向自己的父亲请教。

她认为,他爸爸和自闭症人士(指自己)生活多年,应该很了解,所以想问爸爸如何跟自闭症人士交流。

爸爸是开小餐馆的。此时,他正在处理手上的菠菜,于是问:“那我在回答你的时候,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处理菠菜。”

女主爽快地接话:“不,我不要。”

爸爸说:“跟自闭症认识一起生活,果然非常孤独。

对我来说,我的世界就好像只有你跟我,可是你却一点都不在乎我。

虽然现在还是一样,但你小时候更严重。”

接着引出了爸爸的回忆。

画面切到了爸爸接电话的场景,是奶奶打来的。

奶奶催促爸爸快点结婚,爸爸说还有女儿要照顾,奶奶腰不好又帮不上忙,心里又苦又累,又得不到自己妈妈的理解和支持,心烦意燥地挂掉了电话。

一出来到客厅,不小心踩到了女儿摆弄在地上的玩具,痛到昏厥。

他带着哭腔,撒娇着想让女儿给他呼呼气,女儿一脸冷漠,转过头去继续玩玩具。

爸爸不禁掉下了眼泪……

“怎么说呢,感觉只要能按时喂你吃饭,任何人取代我,对你来说都无所谓。”

这里的弹幕又快爆了,好多自闭症患儿家属留言表示:

泪奔,太真实了,这就是与自家自闭症孩子相处的日常……

每天都感觉好孤独,任何事情都得不到回应……

最怕的就是我比孩子先走掉,想都不敢想……
韩剧似乎是把浪漫桥段当做KPI,每次都能高质量的完成。

本剧也不例外。

第一集就出现这样的画面:

自闭症女主不敢过旋转门,她想象力丰富,把旋转门的门片想象成了镰刀。

此情此景,也是男女主第一次会面的地方。男主绅士地帮女主挡停了旋转门,女主顺利进入大门。

他俩第二次碰面也是在大门口。女主依然不敢通过旋转门。

这时,男主数起了拍子:“咚恰恰,咚恰恰,咚恰恰……”

华尔兹的bgm顺时响起,女主随着男主,嘴里轻喊“咚恰恰,咚恰恰”一起舞出了旋转门。

一个充满记忆点的浪漫桥段就这么诞生了,好绝。

它看起来是如此旁若无人的戏剧化,但又十分合理。

为什么?

因为它架构在强大的人设背景中,因此符合逻辑,合情合理。

正所谓不同的视角看到的世界也完全不一样,自闭症人士的肢体动作确实如此,有异于常人。

如果是带着猎奇的心态,你就会越看越怪异。

可如果你能像编剧与导演一样,看到的是ta们的可爱之处,那ta们那活蹦乱跳的举动可不就是在跳舞吗!

你是什么心态,所传递的眼神大不相同。

以至于我现在看到国产都市剧里随时随地的壁咚就脑壳疼,这对浪漫的解读属实太低级。
本片也是认真践行感情线与职业主线内容二八比率的原则。(我自己编的)

从片名就可以看得出来,本片讲的是律所发生的事情。

每一集都会接一个案子,从案件受理到问询到搜证到开庭,整一个流程都走一遍。

男女主、律所老板、上司、同事,案件里的原告被告、相关证人、法官,等等,每一位无论是主角配角还是路人甲戏份都很重。

职业剧的重点是职业内容,附带着的是丰富细腻的群像。感情线是顺便发展的、起着贯穿整部片作用的那百分之二十的部分。

导演编剧还不满足于此。本片还设定女主很喜欢鲸鱼,对鲸鱼了如指掌,逢人就忍不住叨唠鲸鱼的话题。她尤其喜欢虎头鲸。

特别喜欢鲸鱼,符合自闭症的刻板印象。

对鲸鱼了如指掌,简直达到了维基百科的程度,符合天才型自闭症的特征。

而且这其中还有一个小巧思,每当女主灵感来了,找到辩护的关键思路了的时候,就会有鲸鱼跃出水面的画面,然后发丝被一阵风拂过,轻轻飘扬。

听说特效花了不少钱,效果确实又生动又梦幻。

这样的剧情就很扎实啊。这才好看啊。

谁还想看男女翻来覆去纠葛的那点爱恨情仇啊,太婆妈了,太浪费时间了,太负能量了。

忙了一天了,本想看看剧放松下心情,没曾想还被治愈了。

多么美好的事!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