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而今夏什么时候的歌(忽而今夏什么时候的歌)
“千山万水 沿途风景有多美,也比不上 在你身边徘徊。”
小说《忽而今夏》原叫《双城故事》,灵感来自于莫文蔚的同名歌曲。双城的距离让人无法见面,让人渐行渐远。
这正是该剧的总制片人之一李峥对作品的定位:“写实主义青春”。在李峥看来,“写实”不是只呈现现实生活的普通、挫折和黑暗,它更像一种技法,更重要的作用是发现青春多元的美,同时让这种美不失真。
这是完美世界影视李峥工作室,两年前就已经确定好的创作理念。在青春剧偶像化的环境中,李峥将这种理念付诸行动,可谓是一次颠覆性尝试。而这次尝试,无意中赶上了当下的“现实主义热”。
“写实主义青春”三原则:真诚、真挚、有互动
《忽而今夏》上线之后,无论是评论还是弹幕,都有一个关键词——共鸣感。片中的剧情宛如很多人青春时光的重演,观众随着情节的起伏欢笑或者落泪。
而《忽而今夏》改编的起点同样是感动。担任该剧制片人之一的吴志非说:“这部小说很打动我,我相信打动我的也能打动别人。看到这部小说后,我就酝酿着把它改编成影视作品,因为市场上异地恋题材非常稀缺,但经历过异地恋的人,又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
谈到改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吴志非表示:“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呈现不在同一空间的男女主的异地恋。我们在改编时会加入一些情节,甚至是冲突,让两人相见。”还比如,《忽而今夏》会让男女主通过电话、视频处于同一画面,表现男女主的心境。
“其次是尽量消除这本十多年前的小说和现在观众的时间差,原著的时间跨度本来是1996年到2006年,剧版把时间起点和终点设置成2006年到2016年。”
在吴志非看来,改编时男女主爱好的增加:男主章远打游戏,女主何洛是一个爱看漫画的二次元少女,他们还因《夏日异闻录》成为“漫友”,这些都更契合现在观众的口味。
《忽而今夏》拥有全长近30分钟的原创二次元动画,将何洛的幻想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每一小段动画都能对现实做出回应,对女主的困惑有所启发,并帮助她进行选择。这在国内青春剧集中是相当少见的。
李峥说:“我们希望做有根、有思想、有营养的东西,希望用电影的质感去还原一个很真诚的青春故事。”
比如在挑演员上,李峥认为:演技一定要好,一定要适合这个角色。《忽而今夏》时间跨度大,男主白宇既有高中青春灵动的样子,又能演出工作后的成熟。而女主卜冠今的表演,尺度拿捏得颇为准确,既可以在《驴得水》里飙到120迈,又能在《忽而今夏》里降到20迈。
再比如,《忽而今夏》在拍摄上使用了手持跟拍的运动镜头,方便随时捕捉演员的表演,让画面更有呼吸感,人物更加灵动,有利于再现情景的真实性。
李峥在聊天时反复谈到“真诚、真挚、有互动”这三原则:“我们相信观众能感受到这个剧的真诚,当观众感受到真诚后,就会愿意和作品产生交流,作品甚至会影响他们的生活。”
很多网友都在问:“剧里的漫画店在哪里”、“想看《夏日异闻录》,哪里可以看到”等等。更有五年级的小学生网友评论道:“要向何洛那样心无旁骛地学习,将来考清华。”
观众把剧里的符号当做了自己的生活,当观众分不清现实和剧区别时,这个作品就成功了。
而李峥工作室所做的“写实主义青春”四部曲——讲分离的《忽而今夏》,讲奋斗的《趁我们还年轻》(预计2018年下半年播出),讲陪伴的《全世界最好的你》和讲寻找的《千屿千寻》——都会对这“三原则”一以贯之。
美好的皮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美中有真
《忽而今夏》将原著中的学霸何洛设定成一个学渣,看上去像极了一贯的校园爱情套路:高冷男学霸和活泼女学渣的故事。但实际上这样的改编,却是接地气的。吴志非解释道:“真实的生活中,学霸毕竟是少数。”
而何洛这个角色,也成了众多青春题材剧中一个特别的女主形象:不修边幅,乐天,充满朝气。她让很多人想起了自己那段朴素无华却元气满满的青春时光。
与此同时,这样的改编也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情节。吴志非说:“他俩要谈很久的异地恋,要经历这种考验需要一个稳固的感情基础。”因此,剧中章远是理科学霸,但英语并不太好;何洛是体育生,也并非天生学习不好,而是因为练长跑耽误了学习,理科很差但恰巧英语不错。两个人因为相互给对方补课,产生了感情。
学渣和学霸的矛盾冲突大,“异”性相吸,在差异和冲突中产生联系,这样的经历会让感情更加牢靠。
《忽而今夏》的人物与情节设置都在向现实生活靠拢。无流量加持,无俗套剧情的《忽而今夏》最终以“真”逆袭:播放量一路飙升,豆瓣评分稳稳维持在7.8,成为2018年第一部高分网剧。李峥表示:一开始确认要走“写实主义青春”的路,是想和已经被狗血剧情妖魔化的“偶像剧”区分开来的。
“我觉得‘偶像’这个词一开始是很好的,它代表着美。我不会排斥那些美的东西,观众也需要美而真挚的故事,但它逐渐失真了。”
偶像就像高光一样,只能是物体最亮的那个点,偶像存在的土壤就是要少数要特别,不能遍地都是。在到处都闪着大白光的时候,没有大白光和时尚服化道的写实青春剧反而显得特别了。
李峥说:“我认为那层皮很重要,但偶像气质不能让里子失真。何洛从一个体育生考上最好的大学,概率很低,但不是没有可能,这也是属于美梦的部分。但这个美梦的出现有很大的激励价值,这种美好是需要坚持的。”
此刻,那些正在高中起早摸黑学习的人,正在作业和考试中挣扎崩溃,甚至觉得高考这条路太黑看不见头。而何洛通过不懈的努力,考上最好的大学,对于他们来说,这个美梦实现的意义太重要了。
《忽而今夏》在双性视角下,给观众最大程度的共鸣
女性视角作品中的男性,往往是女性观众幻想的对象,即使是霸道总裁,也是女性期望的产物。
在这些作品中,女性观众貌似只关心自己喜欢的人也喜欢上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女性可以表达和理解自我的复杂,展示自我魅力。而男性角色要么被简单化诠释,要么根本不被理解。
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复杂的,都是渴望宣泄的,渴望和解的,男性也需要一个出口。
“男人来自于火星,女人来自于金星”,《忽而今夏》的原著本就是讲述异地恋,从双方角度出发,再加上主创团队以男性为主,他们加入了很多男性的感受,使得该剧能够提供一个双性视角。
从章远身上,我们能理解男性的想法、价值观、挫折、无奈和伤感。
比如意气风发的章远,面临人生第一大挫折——高考失利,原来的他那么骄傲,光芒万丈,有一天也会成为对生活弯腰的普通人,他会觉得配不上女主。
两人异地时,男主想早日赚钱,结束异地恋,跟女主团圆。
章远说:“你怎么会是我的负担呢,你是我努力奋斗的全部原因。”
“我想给你买房!”
女性求稳,而男性可能一生都要投身在事业上。创业是这个时代的机会,章远不把握,就错过了。因此,他选择退学。而这也成了他与何洛最大的分歧。
吴志非透露,《忽而今夏》男性观众比例很高,很多男性观众看哭了。李峥说:“这种共鸣说明,我们已经不是拿‘皮’在征服观众了,因为男性也有青春,也有浪漫,他们会不会来看,只看能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有“希望章远和何洛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不然给编剧寄刀片”的;
有感慨青春的:“青春若有张不变的脸,但愿它永远不会变。”
有被剧中何洛坚持不懈努力学习而打动的:“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这些互不相识的人,因为一部剧、一首歌互相加油打气。
“人生是美梦与热望,路里崎岖不见阳光”,何洛和章远在成长中感受的快乐和煎熬,一如正在经历或者煎熬过的我们。
《忽而今夏》记录了少男少女的小心思,以及成长路上每个人都有的心灵挣扎和困境。吴志非很有感触,“我们要做的,是给观众感同身受的经历和遥不可及的圆满。”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