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的案子「不断反转的冷案」

时间:2022-08-12 00:08:38阅读:1607
2019第一部刑侦剧上线。简单粗暴的海报,有一股肃杀之气。——《冷案》。但单从主角来看,好像只有秀气。她们分别是女警夏洛阳、冯壹、蔡文心。以及新任领导罗英玮。话说八年前,某小区里发现一具女尸。死因是窒息而…

2019第一部刑侦剧上线。

简单粗暴的海报,有一股肃杀之气。

——《冷案》。

但单从主角来看,好像只有秀气。

她们分别是女警夏洛阳、冯壹、蔡文心。

以及新任领导罗英玮。

话说八年前,某小区里发现一具女尸。死因是窒息而亡,被人用脖子活活掐死。而且该小区的监控系统,被恶意破坏过。

当年的第一嫌疑人叫王良,他是受害者的男友。可警方苦于没有证据,最后以盗窃罪判了王良三年。

王良出来之后,在街头干起坑蒙拐骗的勾当。

罗英玮一行,想重新查这起案件。

但追上王良后依然没问出个结果。

罗英玮和夏洛阳决定从事发地查起。

两人在查案的过程中,一位房主说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偶尔会看见鬼火。

甚至看见了几年前的死者林慧。

可经过罗英玮的一再侦查,发现那只不过是王良在祭奠林慧,而那个女孩是林慧的双胞胎妹妹林曼。

王良的嫌疑打消之后,他提供的线索又指向另一名嫌疑人。

话说王良是个穷小子,而女朋友林慧的家庭比较富裕。由于林慧的爸爸不同意,一直叛逆的林慧决定和王良私奔。但苦日子太久,林慧终于忍不住跑掉了。

王良再见到林慧的时候,她已经是会所的“柳飘飘”了。

第二嫌疑人就是会所过去的二股东孙大庆。

可孙大庆死活不承认他了解这件事。

不过,经他回忆和林慧相识的过程,又引出了第三嫌疑人。

自从林慧离开王良,她就开始应聘工作。

她找工作的地方就在孙大庆的传媒公司里。本来是需要面试的,但她遇见了自己爸爸的学生方睿。方睿是孙大庆的外甥,一阵说服下,孙大庆录取了林慧。

方睿之所以这样做,主要还是想追求林慧。

方睿知道林慧物质又爱奢侈,于是用金钱诱惑这招追到了林慧。

可方睿把这个女朋友当成赚钱的工具。

他先是给林慧下药,然后交给孙大庆。事后,又逼林慧去会所上班,还谎言受到了孙大庆的威胁。

走投无路的林慧决定回家,但她严厉的老爸不为所动。最后,林慧真成了柳飘飘。

方睿更是录了像,转头又逼孙大庆就范,直接成为会所新的大股东。

但方睿不承认自己有杀过人。经过一天的侦查,罗英玮确实没有找到证据,不得已只能放人。

其实,真正的凶手是林慧的爸爸林老师。没有指向他,是因为王良从中揽了下来。但一步步揭露真相后……

《冷案》用几集的时间,把一起杀人案反转了数次。

在整个案件中,王良、孙大庆、方睿、林老师几个人物都有紧密的联系。剧中的细节有很多,刚开始看起来无用的地方,到后面都有其作用。

剧情最精彩的地方,远不止如此。它是一起案中案,主线是抓捕毒贩。只不过和以往不同,严格意义上来说没有男主角。

《冷案》作为一部网剧,也没有启用大明星,里面观众最熟悉的面孔,应该只有一个“大江大河戴娇凤”。

《冷案》的这种情况和当年的《白夜追凶》差不多。

但同为刑侦剧,《冷案》的吸引力和剧情差《白夜追凶》半条街。

它们相似的地方:

同为案中案的叙事方式。

脱离传统刑侦剧主要角色的设定,一个全部是女性角色,一个则是性格不同的双胞胎。

不同的地方:

《白夜追凶》把细节堆得很紧凑,而《冷案》有一种拖沓的感觉。

比如平时角色之间的打趣,显得生涩乏味,和剧情的推进完全扯不上关系,更丰富不了角色的性格。

和凶手、受害者的联系看起来过于紧密。

八年的时间,没有找到关键线索,却在一段时间之内攻破可以理解。但围绕林慧周围至关紧要的人,过去给完全忽略掉,不应该呀!

这样显得是在刻意制造悬疑和紧张感,给反转带来了局限。

人物刻画生硬。

除非是厌恶自己的女儿,不然,林老师不可能在林慧痛哭欲绝的情况下拒之门外。这是在强行让林慧成为柳飘飘。

林慧这个角色,又像拜金女,又像乖乖女。

既然不想成为柳飘飘,可以选择继续和王良在一起,或者干脆重新找工作。她的矛盾内心,看起来同样强行。

好在《冷案》一切都在为“悬疑”这个部分做努力。

虽然挑剔,但客观地讲,还蛮有趣的一部刑侦剧,值得推荐。

上海杀妻藏尸案凶手被判死刑,朱母称儿子自首被忽视将上诉,这个案件里自首情节能影响最终判刑吗?

其实2013年,有个轰动全国的富二代吉星鹏杀妻案,没有认定自首,没有获得被害人家属谅解,缓刑,等下细聊:

先说说自首的作用: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但并不是一定应该减轻或者从轻处罚。

朱晓东的母亲之所以认为自己的儿子自首情节被轻易的忽略,可能是因为根据《刑法》规定,犯罪嫌疑人自首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而根据最高院和上海市的相关量刑指导意见中提出,对于自首情节,法院会综合考虑被告人自首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如实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确定从宽的幅度(最高可以40%)。恶意利用自首规避法律制裁等不足以从宽处罚的除外。

所以,自首的结果,法院还会综合考虑,不是所有的自首都能获得从宽处罚。

但是即便没有被认定自首,如果有其他情节,即便是故意杀人,也有可能保命,比如南京吉星鹏案中,被告人就没有被认定自首,依然死缓,保命。(所谓死缓,就是判处死刑,但缓期两年执行,两年内没有故意犯罪就自动改为无期徒刑等,其实就是等于保命。)

南京吉新鹏杀妻案,因是家庭纠纷,被判处死缓

如果是婚姻家庭纠纷引起的命案,适用死刑也会十分慎重

针对死刑,我国司法机关坚持“保留死刑,严格控制和慎重使用死刑”的政策,最高人民法院也多次强调坚持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的政策,并在《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中明确指出:“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应当与发生在社会上的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其他故意杀人犯罪案件有所区别。对于被害人一方有明显过错或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或者被告人有法定从轻处罚情节的,一般不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比如2013年南京吉新鹏杀妻案,被告人因为言语争执,砍了妻子几十刀,手段特别残忍,主审法官认为,被告人吉星鹏罪行极其严重,但鉴于本案系婚姻家庭纠纷引发犯罪,结合案情可对被告人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本案中,吉星鹏并没有获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也没有被法官认定为自首,但因为本案系婚姻家庭纠纷引发犯罪,因此判决吉新鹏死缓。(不过吉星鹏在死缓期间又在监狱里数次打架故意犯罪,一旦故意犯罪判决生效,将撤销缓刑,执行死刑)

而目前朱晓东被认定了自首,但依旧被判处极刑,其家人必定不满意,所以会以自首情节被忽略为理由上诉。

一审法院对自首的认定

但是,根据本案一审法院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的公开判决中,就有对自首的相关认定:本案虽因婚姻家庭矛盾引发,且朱晓东自首,但朱晓东犯罪性质恶劣,作案后长时间藏匿被害人尸体。其间,朱晓东还用被害人的钱款、身份证,多处旅游、与异性开房约会等,肆意挥霍享乐,无悔罪表现,社会危害极大,罪行极其严重,故依法对朱晓东不予从轻处罚。

一审法院的判决其实表明,他们并没有忽视朱晓东的自首情节,而是认为,其自首行为,并不代表其真诚悔罪,其在作案后三个月,旅游,开房,将妻子藏尸冰柜,因此其虽然有自首,但也没有悔罪表现。所以,判决死刑立即执行。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