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剧的天花板央视年度收视冠军亮剑凭什么能经久不衰
谁是国产电视剧史上,最“大牌”的抗战剧?
在我看来,无疑是《亮剑》。
自2005年开播以来,已经被各大电视台重播次数达到3000多次。
豆瓣9.4分,已经代表着国产剧的最高水平。
当年,《亮剑》在央视播出后立刻引发了收视狂潮,最高收视率达到了13.7%,超过了同时期的另一部神剧《武林外传》,成为了央视年度收视冠军。
不仅如此,《亮剑》还能罕见地破圈,到哪都不缺热度。
弹幕、鬼畜、表情包......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登上热搜。
随着时间的推移,《亮剑》早已超越了一部电视剧的范畴。
剧中的“亮剑精神”,更是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
国产剧的天花板,央视年度收视冠军,《亮剑》凭什么能经久不衰?
因为此“剑”一亮,谁与争锋。
1.非脸谱化的人物形象。
跟动辄就是6、70集连续剧的不同,《亮剑》只有30集,剧情紧凑,绝无注水。
时间从1937年至1945年,包含多个历史事件,以此来串联李云龙的传奇半生。
剧情虽好,但是《亮剑》更深入人心的,其实是故事中的鲜活角色。
在《亮剑》之前,抗日英雄形象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伟光正”,而像李云龙这样的,是荧屏上从未出现过的角色。
李云龙有着优秀军人身上那些优秀的品质,但是他的缺点也很明显。
虽然没读过几天书,也认识几个大字,可是怼起人来,那词都不带重复的。
“老子”、“奶奶”、“他娘”,张口闭嘴,全带脏字。
但是,话糙理不糙,为李云龙这个角色注入灵魂。
在我看来,这是草根的生猛和真性情。
但是,李云龙这个人,没读过几天书却能看懂复杂的地图,而且对地形一清二楚。
从士兵一路做到团长,受过的处分和立下的军功一样多。
在剧中,李云龙率八路军新一团,在苍云岭与日军的精锐坂田联队激战。
一出场,就撂出全剧首个金句:
“什么他娘的精锐,我就不信这个邪,老子打的就是精锐。”
起初,上级下达的命令是,新一团从侧面突围。
但是,他李云龙却公然违抗上级命令,率团从正面突围。
突围成功后,发现一营的营长张大彪落下了。李云龙二话不说,又带兵杀了回去。
这一战,李云龙的真性情一下子就立了起来。
除此之外,李云龙还有铁汉柔情的一面。
李云龙的警卫员魏和尚,被黑云寨的土匪杀害。
尽管副团长再三劝阻,不要意气用事,但是他李云龙只认情义,斩了黑云寨二爷。
虽说为和尚报了仇,但是李云龙的心里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在一次收拾房间的时候,李云龙习惯性地叫了一声:“和尚!”
事后,李云龙突然愣住了,他这才缓过神来,原来和尚早就不在了。
日军以为挟持了李云龙的妻子秀芹,将其作为人质,就能威胁到他。
没想到,秀芹早就把生命置之度外,而李云龙更是说出了这样的话:
“我李云龙是不会拿着自己兵的性命,去换自己的老婆。”
最终,李云龙连吼三声,下令“开炮”。
事后,整个人瘫坐在地上。
即使面对强敌,他从来没有腿软过,但是这次不同,他李云龙的“半条命”没了。
这就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军人李云龙。
当然,一部剧的成功,绝不只是因为一个角色。
其实,不止李云龙,还有魏和尚、张刚、张大彪、孙德胜.......
他们的出现,完全打破了观众的认知。
以平民的视角,展现了一段又一段的英雄史诗。
2.扣人心弦的故事。
虽然剧中的主角各个骁勇善战,但是《亮剑》的剧情并没有因此狂妄自大。
日军的兵力强盛、装备精良,在战场上打得国军节节败退。
在大扫荡期间,日军踏平村庄,他李云龙就算再会打仗,在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也会招架不住。
结果,独立团损失惨重,李云龙真的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正因为对手强大、凶狠,所以流血牺牲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妻子被虏、警卫员被杀、最看好的骑兵连连长英勇就义、自己数次与鬼门关擦肩而过.....
李云龙打仗确实厉害,但是他也会犯错、也会遭遇失败。
不像那些离谱的抗战剧,动不动就无脑自嗨。
自己这边各个都是会功夫、神枪手,而敌人就像个木桩一样,站着不动挨打。
这是《亮剑》与其他同类型题材的电视剧最大的区别。
只有敌人够真,亮剑才能显锋芒。
在剧中,独立团的骑兵连,不幸遭到日军一整个骑兵营围剿。
连长孙德胜点了点人数,前后发出了三次进攻命令。
第一次,有11人一起冲锋;第二次,还有6人;第三次,只剩下连长自己。
纵使敌众我寡,但是依然敢于亮剑。
3.伟大的亮剑精神。
「亮剑精神」到底是什么?
在我看来,亮剑精神是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斗志,更是一种坚韧不拔的骨气。
它贯穿于整部电视剧的始终,经过了三次升华。
第一次,李云龙和楚云飞谈起当下的战局时。
李云龙说:“就像一个剑客,发现对方竟是天下第一剑客。这时候他明知是死,也必须亮出宝剑。”
逢敌必亮剑,绝不含糊!
第二次,李云龙安慰受伤的赵刚说的话:
“倒在对手的剑下不丢人,要是不敢亮剑,那才叫丢脸。”
狭路相逢勇者胜!
第三次,在影片接近尾声处。
在军事学院的讲台上,李云龙慷慨激昂地演说:
“纵使敌众我寡,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那么,《亮剑》挑不出毛病吗?
事实上未必,关于《亮剑》的争议,这么多年来一直未停过。
但是争论的焦点,绝大多数都是关于“是否贴近现实”。
电视剧《亮剑》改编自都梁的同名小说,原著共43章,但是电视剧只改编了前1/3的内容。
虽说电视剧《亮剑》为了顺利播出,用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尾,这样的改编在很多观众看来,与原著背道而驰。
但是个人认为,原著和电视剧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导演对《亮剑》的改编,非但没有削弱原著的思想性,反而是冲破了桎梏。
评分9.4,称霸央视收视榜,《亮剑》凭什么成为国产剧的天花板?
毫无疑问,《亮剑》作为一部经久不衰的作品,剧中的爱国精神与英雄主义、铁血丹心与人世常情、斗智与斗勇、友情与爱情交相辉映。
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语境下,都值得反复回味。
如果能选择岁月静好,谁又有愿意面对战场上的残酷?
《亮剑》为何能带来这么大的收视率和影响力?
《亮剑》之所以能够在抗日剧中经久不衰,有四点原因:1、贴近历史,还原度高
当初在拍摄剧集时,经费是很紧张的,而且道具也不是很多,即使是主角也是需要客串剧中的其他角色,其中李云龙的扮演者李幼斌在剧中还扮演了一个小土匪的角色。但是正是由于这种艰难的拍摄条件,剧中的道具也看起来破旧不堪,还有八路军的衣服也是旧旧的,反而是因为这种不“精良”更加贴合抗日时期官兵的状态,符合当时的自然条件。
2、感情的真挚
这部剧中的感情都是铁汉柔情,不只是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也展示了在战争年代,铁骨铮铮的汉子也是可以有兄弟情有爱情的。而且剧中的人物间感情是很真挚的,可以随时为爱的人关心的人献出生命。比如李云龙会不顾危险的去解救张大彪,还有李云龙和赵刚之间的兄弟情,这些都是十分珍贵的。
3、强烈的爱国胸怀
在剧中无时无刻不在展示国人心中的民族大义,在每一个抗日人的眼中,都是把自己的生命放在民族利益之外的。其中最经典的就是李云龙的新婚妻子被抓住,逼着李云龙投降,但是李云龙的妻子选择深明大义,让李云龙开炮,这一幕感动了很多人。
4、演员的演技好
还有一点不得不说的就是剧中演员的演技都是很好的,比如主演李幼斌,他是这个荧屏上从未出现过的角色,口吐芬芳,脏字一口一口往外蹦。后来把燕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赵刚都被他带得时不时蹦脏字儿。 他的形象也是很真实,军帽就没正经戴过,虽然不认识几个字,但是怼起人来那是相当可以的。但是他虽然脾气不好,但是粗中有细,在带兵打仗时候,是毫不含糊的。
《亮剑》为什么能经久不衰,如此ip是如何养成的?
抗日战争片是我国影视剧场中很常见的一种题材,但是火爆拍的好的抗战片并不多,《亮剑》就是其中最闪耀的星星之一。2005年,《亮剑》播出时就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播放率居高不下,在此后的十年里,这部电视剧的重播次数达到3000多次,仍然能闯进收视前几。这部电视剧的成功原因有很多,那我就说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剧情符合实际情况,真实质朴。大多数的抗日战争剧都十分夸大战争行为,但是这部剧中故事情节十分真实,作为主角团的李云龙也有打败仗的时候,打仗时在敌人的包围下突围已经是十分厉害的行为。李云龙也是很真实,虽然作战能力很强,但是也会脾气大发错误。
二、细节之处打动人心,经得起推敲。在剧中,抗日战士以及李云龙等将帅们的生活条件很艰苦,穿的衣服用的物品都是脏兮兮、破破烂烂的,这种就很符合实际情况,说明在细节之处下到了功夫。
三、剧中的亮剑精神深入人心,值得发扬。李云龙作为一个军队将帅,在每一次作战时不管自身的兵力能不能对抗敌人,从来就没有退缩投降过。他把每一场防卫战都打成突围战,他说我们只要还有一个人活着,就会冲锋到底。这种亮剑精神是打动人心的。
以上就是我对《亮剑》这个IP如此成功的原因的分析,这也是一部能让我反复重温的电视剧。电视剧中李云龙类的英雄形象是符合历史事实的,观看时给人一种仿佛是真实存在的感觉。归根结底是这部剧的编剧和导演不把观众当做傻子,用心拍摄这部经典的作品。小伙伴们都看过这部电视剧吗?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