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我军那些连神剧导演都不敢拍的逆天战例
中国有一种全世界都怕的存在-抗日神剧导演!他们默认电视观众的智商为零,敢在很多战争历史剧中穿越时空使用道具-
手持AK47突突鬼子的新四军战士
吓死泰森的“手撕鬼子”!
很多网友还评论说,神剧里面没有场场派出燕双鹰已经算客气了。
横店爱拍抗日神剧,是一种不敢直面惨痛历史的文化不自信。而南亚次大陆有个宝莱坞,则挺爱拍“抗中神剧”:
印度“抗中神剧”,一人阻击我军72小时,给我们带来300伤亡!
真是天雷滚滚啊!被我军俘虏的印军第七旅旅长约翰.达尔维准将和被击毙的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看了这电影,非得气死两次不可。
要知道中国的步兵战斗力号称世界轻步兵之巅,在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中,中国步兵的逆天战例甚至连横店的神剧导演都不敢拍,怕拍出来后观众不相信。那么1962年我军战斗力到底有多逆天呢?看看下面这些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的真实战例,朋友们就能真真切切感受到了。
一、庞国兴三人战斗小组孤胆深入敌后15里!
冉福林(左)庞国兴(中)王世军(右)
庞国兴(1940-1965)出生于陕西子洲县裴家湾,汉族人。
1962年11月18日,在西山口战斗中,庞国兴与两名战士和大部队失掉联系后,三人组成战斗小组孤胆深入敌纵深15里。他带领两名战士打了五仗。攻占了敌人两个炮兵阵地,击毙敌一、二级准尉以下官兵七名,缴获火炮七门,炮队镜、望远镜各四付,推土机、汽车四台,为主力部队开辟道路向敌纵深发展做出了贡献。
而在战后,庞国兴在做报告时,整出了一句至今都在传颂的名言: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是因为打赢了事后说大话,庞国兴这样说是有底气的,1962年是他当兵第三个年头,战前就立过两次三等功了!先后被所在部队评为神枪手、投弹能手、生产标兵。
自己是神枪手和投弹能手,又会带班里战士打仗,上了战场自然有底气。
庞国兴三人小组在攻打印军第二个炮兵阵地时,庞国兴敢把连自己在内的区区三人都分成两人正面夹击一人翼侧包抄,从三个方向开火,让印军不知虚实,吓得只能弃炮而逃。
战后,兰州军区司令员张达志、第一政治委员刘澜涛签发了给庞国兴荣立一等功的命令。1963年8月26日,国防部发布命令,授予庞国兴“战斗英雄”称号。
二、潘安寿尖兵小组遭遇战击毙印军第62旅旅长
被击毙的印军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
也许印度网友看了庞国兴他们的战例后不服气:是偷袭,打的是后方的炮兵。
行,咱们再看看突发遭遇战时中印两军官兵的表现吧。
1962年11月24日,印军第62旅被我军击溃后,旅长霍希尔·辛格带着一百多残部向南逃窜。在德让宗与打拢宗之间的山间小路上,与藏字419部队154团1营2连2排6班长潘安寿带领的尖兵小组隔着一条不到十米宽小河突然遭遇。
印军这边看上去有十多人(实则有一百多人),在山路上居高临下,带着布伦轻机枪和李恩菲尔德步枪斯登冲锋枪,并且机枪手率先开火。
解放军尖兵小组三人在小河边,班长潘安寿拿56冲,两名战士都是56半。
突然遭遇,印军机枪手先开火。但是战斗一打响,解放军两名战士散开卧倒,潘安寿”一个打滚“滚到河边一块大石头后面,一个点射就把印军机枪手敲掉了。
然后尖兵小组三个人居然通过小河上架的独木桥,向小河对面十几人的印军冲了过去。三人尖兵小组一直战斗到全连上来击溃这股印军,三人中仅有一人腿部受伤,击毙印军4人。但战后数天后发现,潘安寿班长在战斗中击毙了印军的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创下了1962年击毙印军军官的最高记录,因此荣立一等功。
看看这个战例,突发遭遇战后,明知对方有十几个人还占据地形优势,咱们三人尖兵小组不是选择撤退闪人,而是正面硬刚强攻,当场击毙印军旅长!
而且小编也相信,就算知道对面印军实际上有过百人(2连上来后又打死了几十人),咱们的三人尖兵小组依然敢向敌冲锋,这就叫做狭路相逢勇者胜!
三、章多之战4300高地白刃战- 藏字419部队157团1营2连歼灭印军第7旅9廓尔喀联队第1营C连
1962年10月20日,在迫击炮、火箭筒和无坐力炮的掩护下,2连连长率1排由右翼迂回,指导员带2排从左翼攻击,下2连直接指挥的副营长则亲自指挥3排和火器排从正面进攻,对印军第1营C连实施三面突击。
印军C连依托工事顽抗。2连1、2排猛打猛冲,迅速从两翼突破印军外围防线,冲进了敌核心阵地,将C连分割包围成数块,随后双方立即展开白刃战,正面进攻的3排趁着印军火力减弱之际,也乘势突入敌阵地。2连仅一个回合就将对面的印军彻底打垮,C连连长盖比尔上尉被当场击毙!印军残余人员丢下伤员和阵地,企图向西南方向逃窜。2连一面要求营部组织火力拦截,一面乘胜展开追击。截止20日中午12时30分,印军廓尔喀C连除第2排十几个人因为没有参加白刃战侥幸逃脱外,几乎全连覆灭。而我军只付出几人受伤的代价,无一人牺牲!
四、多龙桥战斗
1962年11月18日,当邦迪拉主峰被我军占领之后,担任主峰东面防守的印军马德拉斯联队第1营(欠第4连)300多人失去了战斗信心,于是开始向南逃跑,与11月21日抵达多龙桥。
该地区只有我军11师31团2营的一个营指挥部,留守的战斗人员只有29人(职务最高的是防化连指导员王文保,最先发现敌情的31团随营参谋康德心,另外5名步兵,15名迫击炮兵和3门迫击炮,以及一个7人的重机枪班)。
指导员王文保立刻进行部署,由于兵力不够用,于是从炮兵抽调人员当步兵使。由王文保率领副连长史洪信、炮班班长冯长喜共3人直插桥南的高地,从正面拦截印军撤退;另外让5名步兵迂回到印军侧后占领有利位置截断印军的退路,并派出4名炮兵携带冲锋枪和步枪迂回到敌军撤退公路的右侧发动进攻;其余人员驻守炮兵阵地和重机枪阵地进行火力支援。
大家没看错,王文保手中兵力只有敌人十分之一不到,想的不是如何阻击敌人,而是想全歼这股敌军。咱们总共29人包围了印军300人!
在整个布置中,承担最大压力的就是王文保的战斗小组,3个人要从正面承受敌军数百人的冲击。好在王文保等三人军事素质过硬,连续打退印军三次冲锋,毙伤数十人,打哑了敌军两挺机枪,三个人硬是和敌军上百人打成了胶着状态。
33团2营机炮连副连长李开生等3人正在向多龙桥运送物资,听到枪声后3人火速加入了王文保的战斗小组。李开生极其悍勇,两次捡起敌人扔过来的手榴弹掷了回去,歼敌十余人。负责送饭的3营炊事班长夏明武听到枪声后,也带着炊事班3名战士赶来支援,王文保的战斗小组一下变成了10人。
他们10人就守在那里阻击敌人?不,他们又自动分成三个战斗小组,向桥南的敌人发起了反冲锋。
战斗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了,共击毙35人,俘虏206人,还有些逃跑太快实在是抓不到只能放弃,而赶来增援的6连抓俘虏都没赶上。
歼敌241人,咱们伤亡多少呢?牺牲为零!负伤3人!
大家看了上面这四个战例,你说横店神剧导演敢拍吗?
盘点被央视叫停的六部抗日神剧,每部都在侮辱观众的智商,是哪六部?
抗战题材的剧,一直都是大家很喜欢的剧,这些剧情发生的时期,都发生在抗战年代。这些故事,让我们了解了,在当时那个时期,真实发生的事情,但是,也有那么一些抗战题材的剧,真的让人无法用言语来表达。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以下的这六部剧,被点名停掉的这六部剧,分别是《抗日奇侠》《向着炮火前进》《一个鬼子都不留》《枪神传奇》《箭在弦上》《正者无敌》。
一、《抗日奇侠》,从抗日剧到魔幻剧。首先,这一部剧,它本身没啥名气,但是因为手撕鬼子,反而火了。这部剧,可能很多人,连这个剧的剧名不知道,但是在某音上,有很多的梗,都是用这部剧制作的,很多人都看过这些梗,很多人都理解这个梗,但是,很多人都知道这都是一个虚假的东西。
十分的魔幻,这个东西它不应该出现在抗战这个题材上,因为这个题材,它并不是魔幻剧,它并不是仙侠剧,所以,出现这种手撕鬼子的剧情,显得特别的不严谨,如果这是一个轻喜剧的故事,并不会让观众讨厌,但是,如果这是一个抗战剧,这就不能让观众接受了。
真正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历史故事里,我们的先辈们,用了多少血的积淀,才换来了如今的和平,而不是这些神剧里面体现得那么轻松,致敬先辈的同时,还请还原历史,这才是对历史先辈们的尊重。
二、《向着炮火前进》,不得不吐槽,看到最后,它居然扯的是爱情。在抗战的过程当中,确确实实也出现了很多历史上比较有名的爱情和比较有名的夫妻,这些剧情拍起来,既能够让我们满足对爱情的向往,同时,也能让我们感受到,那一辈人的爱情来之不易,但是,这一部剧,它就不是这样表达或者这样演绎的,它完全在扯爱情,就算是现在的编剧,你都会觉得特别无语。
正常的爱情,它是有逻辑的,有思想的,尤其是在那个时期的前辈,他们对爱情的理解和向往,与我们现在都是不一样的,都是更加纯粹或者更加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剧目当中表现出的那种感受。
那个时候的前辈,他们是有信仰的,用前辈的话来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那个时候的抗战,是为国为民,所以,对于他们来说,生命和爱情都是可以放弃的东西,他们的爱情是伟大的,同样,他们的爱情也是有缺憾的,而不是这部剧中表现得那样,为了爱情,什么都不顾了。所以,这个剧,从一开始就违背了抗战题材的核心内容。
三、《一个鬼子都不留》,这是金手指剧。这个剧,它距离抗战题材的核心内容,其实是很接近的,但是,这个剧与其他剧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其他的抗战剧,宣传的是核心内容,是那些为正义而亡的人物,那些为正义而付出的先辈们,比较尊重历史,去还原他们的故事,歌颂他们的行为。
而这一部剧呢,它就是吹嘘一个人物,就是把所有的金手指,都用在了主角的身上。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开了挂的剧,如果这个剧是一个普通题材的剧,其实还是挺受欢迎的,因为很多人都会把自己想象成主角那样,开场就像开了挂一样,非常飘逸。这样的人物设定,是满足了很多人的想法的,但是这个想法,如果放在抗战当中,就显得不切实际了。
因为抗战这个事情,它不是一个人能做得了的事情,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它并不属于个人主义,也就是说,它表现的是集体的团结。
在那个年代的一个代号,不是单指一个人,而是指一群人,而是指那群为国奋战的人。所以,这样金手指的剧,就会显得特别的不符合那个年代,如果放在现在的一些题材剧当中,可能还是比较受欢迎的,但是,在抗战剧中,它是不符合历史的。
四、《枪神传奇》,台词糟糕,画面也糟糕。不得不吐槽的是这个写词的编剧,我不知道这个编剧,到底是历史方面不行,还是语言逻辑方面不行,他的语言逻辑,是存在很多漏洞的,整个神剧看下来,你会发现,前言不搭后语,而且台词的演绎能力,也十分的糟糕,让人感觉,这部剧就是为了拼凑在一起而拼凑的。
其次就是,对于抗战场面的制作,还不如我们普通人。这部剧,过多地利用了现代的元素,突出了现代元素的一些特点,没有符合抗战时期的特殊元素。也没有表现出战争时期的艰苦,更没有表现出抗战的艰难和付出的努力。
当然了,这是符合了所有神剧的特点,没有一点是在逻辑上的,没有一点是符合那个时代的,而这样的神剧它还不属于轻喜剧之类的神剧,还偏要把它放在一个很严谨的抗战题材当中,所以,就会显得格格不入了,让人看着十分难受,特别是老一辈人,看着就会觉得特别无语,因为脱离现实太严重了。
五、《箭在弦上》,逻辑不对,只注重爱情。这部剧,突然让我想起一部很有意思的剧,那就是《血色湘西》,其实,两个故事的故事背景,是差不多的,都是一个大家族或者一个部落,被敌人所害,最终,这些人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反击。
当然了,也有不一样的地方,《血色湘西》里面的所有主角,为了胜利,基本上都离开了人世间,没有任何主角活下来。
这部剧,它谈论爱情,从最开始的那个部落开始,其实这个开始,是很吸引人的,因为它讲述的也是从爱情开始的,然后再进入到抗战中。
但是呢,这部剧,开始魔幻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冷兵器居然战胜了热武器,这个东西就是纯属扯淡。甚至在这个过程当中,为了爱情,抛弃了家仇,放弃了很多的东西,这都不是一个正常该有的逻辑,《血色湘西》这部剧,里面的主角,为了家仇,两个相爱的人,甚至都不能在一起。
为了打败敌人,那个部落,把所有的坟地,全部掘开,用他们的冷武器与敌人的热武器对接,付出了血的代价,换来了最后的胜利。
同样是冷兵器,我们把这两部进行了对比,这部剧最优秀的地方,那就在于,它没有把冷兵器变成一个特别传神的东西,反而把这个矛盾点扩大,让人们从中真正地感受到了,为了胜利而付出的艰辛与代价。所以,这部剧对于冷兵器的描述,太过于玄幻,对于爱情部分的描述,也太过于没有逻辑了。
六、《正者无敌》,没有历史,不要捏造历史。这部剧,最大的一个地方就是,没有任何的历史原型,全靠凭空想象,而且凭空想象出来的东西,还特别的神奇,如果这是一个穿越剧,如果这是一个架空剧,其实还是能被观众所接受的。问题是,这是一个抗战剧,死了那么多的前辈,牺牲了那么多的人,这些人不值得歌颂吗?为什么要凭空捏造一个没有历史原型的人物,去践踏这部分历史呢?
抗战剧,在很多时候,都是根据一些历史原型去编撰的,在最大程度上进行还原。为了取得胜利,人们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在这个过程当中,让我们牢牢记住血的历史,记住血的代价,教会我们,在成长的过程当中,要学会居安思危,让我国更加的强大,让我国真正地站在世界的顶端,让别人去仰望,这才是抗战题材的剧,需要表达的东西。
没有历史原型的抗战剧,很容易误导一些观众的,也很容易误导现在的小朋友,所以,这样的剧情自然而然的就不能够出现在我们的剧目当中了。
无数的抗战前辈,都不是我们能够取笑的对象,抗战剧应该在最大程度上还原历史,让我们正视那一段血与泪的历史,让我们明白如今的一切来之不易,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有这几部抗日神剧,全部被央视叫停你知道吗?
我知道,被叫停的原因各不相同,其中一部是因为一位虚构出来的人而拍的一部抗日剧。
抗日剧是国内荧屏上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种题材,在看剧的同时,也可以让我们牢记那段残酷的历史,一些优秀的抗日剧,比如说《亮剑》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近几年有一些抗日剧,其中的一些情节严重不合常理,已经到了令人发笑的雷人程度。
从服装、道具上来说,演员经常身穿白衬衣皮夹克等一些新潮服装,留着新潮的发型,交通工具经常用一些近几年才有的车。把鬼子表现得过于呆傻,消灭鬼子就如同儿戏一样,“雷剧”、“神剧”频出。简直是在“侮辱”观众的智商!下面咱们看一看那些曾经被央视叫停的抗日神剧!
《抗日奇侠》很多观众都认为排名第一的应当是《抗日奇侠》,手撕鬼子,用绣花针当暗器,还有一句雷人的台词:“我爷爷9岁的时候就被日本人残忍的杀害了”,都来自于这部“神剧”。
《利箭行动》作为“三大抗战神剧男主”之一的于震主演这部影片,于震饰演的李剑是“利箭特种部队”的首领,深入敌后,其最拿手的武器是飞刀,其快准狠的程度可比肩例不虚发的小李飞刀。
攻击力强也就罢了,关键还自带防子弹设定,以一敌百左闪右躲躲子弹,也许,只有燕双鹰可以与之一战了!但两人偏偏又在同一战线上!
李剑不仅身手了得,智谋更在功夫之上。无论遇到何种艰险,均能化险为夷,全身而退。
《敌后便衣队传奇》该剧主要是由郑方南自编自导,洪涛、洪卫、庹宗华等人主演,讲述了新四军战士组成的“敌后便衣队”员,为惩治汉奸、日伪组织,而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战斗故事,除了令人不忍直视,更是遭遇吐槽不已。所谓的“包子雷”便是出自该剧。
《铁血使命》《铁血使命》,这部剧主要讲的是五个女人来打日本人的故事,但是这部剧中女主角打扮的都非常好看,但是关于抗日故事还是不好看了,可能会雷到你。
《箭在弦上》《箭在弦上》,戏中最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方是,女主的妹妹二航被十多个鬼子围在中间给强暴了,当时二航无力反抗,谁知在鬼子得逞之后,她突然像开了挂一样,变成一个身手无比敏捷的女超人,十多个荷枪实弹的鬼子,硬是被她用弓箭一一射死,很多观众都认为早知现在何必当初呢?
《向着炮火前进》皮夹克,大奔头,现代机车男的装扮下吴奇隆的帅一点也不用质疑,但这造型出现在抗日剧本身就是一种对抗日英雄的不尊重吧?
故事发生在1945年初,从运输机上装载着最新密码机和密钥本开始,作为土匪头子的雷子枫正在给母亲过大寿,想听个响,歪打正着,打着了飞机,落在了虎牙岭石敢当面前。
这个设定本身就雷到令人发指,雷子枫在剧中的表现堪比美国队长,这简直就是一部超级英雄电影。
而且剧中有一次吴奇隆被打成了筛子,愣是用神奇的医术就活了!这叫起死回生!
《向着胜利前进》在第一部《向着炮火出发》取得不俗收视率情况下,该剧剧组以及原班人马在时隔一年后,又一次携手《向着胜利前进》来袭,虽然一定程度上是吸引了不少观众眼球,但剧集质量仍旧无法获得观众认可。尤其是对比第一部,豆瓣一度低至3.7分,可见其剧集质量是有多么不堪入目。表演浮夸,剧情俗套,尤其是男主那一头油而发光的头发,更是令人不忍直视。好好的抗日剧,居然演出了偶像剧感觉。
其实让人们知道抗日是英雄人物是没有错的,但是过分神话,凭空构造就是在篡改历史,这就不太对了。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