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抗疫电视剧口罩,抗疫护士坚毅眼神

时间:2022-10-16 23:19:49阅读:2892
由国家广电总局组织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和耀客传媒、尚世影业共同出品的重点抗疫题材时代报告剧《在一起》正在北京、上海、无锡等地拍摄。该剧以“抗疫”期间各行各业真实的人物、故事为基础,还原小人物在大环境下…

由国家广电总局组织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和耀客传媒、尚世影业共同出品的重点抗疫题材时代报告剧《在一起》正在北京、上海、无锡等地拍摄。该剧以“抗疫”期间各行各业真实的人物、故事为基础,还原小人物在大环境下平凡善意的举动。从5月18日到20日,出品方举行了横跨三地的探班活动,邀请全国主流媒体共同见证作品的拍摄过程。共同参与《在一起》不同单元故事创作的导演沈严、滕华涛、刘江、汪俊和演员雷佳音、杨洋、靳东等分享了他们的感受。

“反季节”拍摄 高温中裹棉服表演

目前,全国多地已经进入夏季,“反季节”拍摄成为了各个单元主创们遇到的最大难题。无论是刘江执导的《搜索》单元,滕华涛执导的《同行》单元,还是汪俊执导的《方舱》单元,主演们都要在三十几度的高温中裹上厚厚的棉服或是穿上防护服来表演各自的角色。此外,为了还原真实场景,近80%的戏份,演员们都要戴上口罩拍摄,只能靠眼睛演戏也成了他们在表演上最大的挑战。靳东直言:“我争取把这一段的感受都放在扮演的人物和角色里面。因为故事很短,越短反而越让我更去珍惜每一场戏每一个镜头,希望能够去刻画出真实援鄂医护人员的形象。”

杨洋为了能够更好地进入角色,提前进入医院进行了体验学习。前期的体验在实拍中很好地带动了表演,一场情绪戏中的瞬间爆发也打动了探班的众多记者。

雷佳音表示,虽然戴上口罩很多情绪表达只能通过眼睛,但他相信只要完全投入角色中,观众就会感受到他表演的诚意。

涉及医学知识 严格遵循专业要求

由于题材的特殊性,剧中会涉及很多防疫和医学方面的专业情节,这也是在拍摄中需要格外注意的部分。据悉,《在一起》的每个单元故事都会有相关的专业人士跟组指导,防护服什么时候穿,什么时候脱,什么时候戴N95口罩,什么时候戴普通口罩,什么时候戴手套,都会严格地遵循专业要求。

在谈到《在一起》这个项目的筹备过程时,上海文广影视集团副总裁陈雨人表示,“这是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主导、国家卫健委和上海市委宣传部全程全力支持的一个项目。大概在电视剧拍摄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就是当年策划,当年完成剧本,当年摄制,当年播出。”

多地同时拍摄 有望10月份播出

疫情之下,反映大时代中的小人物,书写平民英雄,讴歌奉献精神……这些是《在一起》不同单元故事共通的主题,“整部剧10个故事中的主角所涵盖的职业比较丰富,包括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快递小哥等,希望通过这部剧还原普通民众为抗击疫情所做出的贡献,同时传达出我们作为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感。”陈雨人说。

“时代报告剧”是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提出的一个概念,即以较快速度创作、以真实故事为原型、以纪实风格为特色的电视剧作品。《在一起》的制作方式参照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每两集一个独立故事,全剧总共10个故事20集。目前该剧正在多地同时紧张拍摄,有望在10月份播出。(记者 杨文杰)

在一起抗疫电视剧口罩,抗疫护士坚毅眼神

口罩遮脸,但却挡不住他们发光的演技


前几天《演员请就位2》开播,新加入的尔冬升尔导凭借严厉画风喜提了好几个热搜,全程看得南风替节目组捏了好几把汗,尤其是看完张大大的表演,尔冬升直言怒怼:“无语”,现场气氛立马就不对劲儿了。



按理说张大大不是专业表演出身对他不能有太高的要求,但作为一个演员,真不是谁戴上口罩遮住脸都能演得好。其实口罩并不是障碍,就像尔冬升导演说得那样对于演员来说,如果接到这样一个把嘴遮住、把焦点完全放在眼神上的角色是最好的机会。



可事实证明,不是所有人都能把握住这个机会,而有些人一旦把握住了就很容易出彩。就像今年这部最让人期待也是最好哭的电视剧《在一起》,所有演员几乎全程戴口罩出演,但丝毫不影响他们发挥,南风最近长假在家追剧追到停不下来,发自内心夸一句:真的好看!



好看是因为从导演到编剧再到演员都是神仙打架的阵容,演员集齐老中青三代,张嘉益、周一围、雷佳音、倪妮、朱亚文、杨洋、赵今麦、陈数、张萌、靳东、邓伦、海清、刘敏涛、孙俪……就连打酱油的角色都是戏骨级别;好哭是因为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他们塑造的角色都是真实存在的人,他们经历的种种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整部剧短小精悍,二十集十个单元,每两集一个单元剧,全都是满满的回忆。



虽然口罩挡住了演员们的脸,但却挡不住他们的演(眼)技。 很多时候观众在看剧时因为演员们的全副武装,未必能让人很清楚地认清谁是谁,但他们还是会透过眼神、动作等细节之处展现出真正的辨识度。



在《生命的拐点》单元中,张嘉益因为饰演原型患有渐冻症的张定宇院长,所以走路时步伐与节奏都有意在模仿真正渐冻症患者的状态。他长坐之后突然起身小腿使不上劲儿的细节处理,对真实还原细致入微,让人一眼就能认出张嘉益就是那个曾在疫情前线守土有责的张定宇。



还有他在剧中走楼梯的那个片段,表面上找借口让护士先走,实际上是不想让别人看到他的囧态担心他的病情,他自己一步一步撑着栏杆挪上台阶的那个背影,简直太戳心了。



有人说张嘉益是饰演张定宇院长的最佳人选,两人长得还有点儿像,但是南风觉得演好一个人,不仅仅需要形似,更是神似。从这些细节之处,不难看出身为戏骨的张嘉益也是下了功夫做了功课,才能如此准确地塑造出这么一个深入人心的角色形象。



我一直认为演技好坏是很难界定的,但是一个好的演员,根本不需要露脸仅凭动作就足以让观众get到他的喜怒哀乐。在《摆渡人》单元里雷佳音饰演的外卖小哥辜勇,即使是戴着口罩,也能通过眼神展露出不一样的情绪,这就是好演员。



疫情当前人人想躲都来不及,而他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去送外卖去当志愿者,面对妻子的挽留、责怪甚至是谩骂,他满眼都是抱歉,他能给妻子的承诺只有保护好自己。



送外卖遇上奶奶刚去世爸爸又确诊的小纪念,作为一个外人送吃送喝还陪聊,那时他关切的眼神,让小纪念感受到了这个世界上的温暖和善意。



辜勇最初遇到倪妮饰演的护士平小安是在医院门口,那时平小安是一个临阵脱逃想要离开的逃兵,辜勇的眼神里装满了轻视和不懈。



可是当他再次看到平小安听了她的故事之后,辜勇理解了她所有的委屈和挣扎,医护人员也是人,也会怕,也有想退缩的时候。



从对平小安的轻视到倾听再到理解,从对家人的抱歉再到对陌生人的关怀,雷佳音这个角色在南风看来其实挺难演的,因为他各种情绪变化非常明显,但是雷佳音通过他的眼神把自己的情绪处理得非常有层次,港针……有被惊喜到。



这部剧简直行走的催泪弹,不敢看又想看。在《救护者》单元中饰演黎主任的朱亚文,刚到武汉就套上防护服进了病房,到处都是急救的声音,到处都是机器的声响,到处都是患者的呼唤……



难以想象,当时的医护人员都承受着多大的压力在和死神赛跑,黎主任坐在走廊里摘下手套滴汗的细节让人泪目,仿佛所有的感情都通过这双滴汗的手套,传达出了他当时紧张又无力的情绪。(看得我浑身发麻



更扎心的还有飘过的弹幕:现实远比这个残酷。



疫情期间大家都说,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现在南风想说,如果想要创造出奇迹,那一定少不了这些选择逆行的人。 在《火神山》单元中陈数饰演带队支援武汉的护士长陈如,大家也叫她陈妈妈,她承诺:“我把大家带出来,就一定要零感染把大家带回去。”



她做到了,而且做的很好。即使是发火教育护士们消毒措施不严谨,防护措施不到位,语气是严厉而掷地有声的,但我们仔细看她的眼神,还是充满了温柔和关心。



陈如的原型是火神山医院护士长陈静,疫情期间是他们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南风还记得当时口罩稀缺炒上天价,大家一时病急乱投医,很多人高价买到的劣质口罩根本没有防护作用。接下来《口罩》单元中饰演口罩生厂商梅爱华的海清,就算家人不同意她去武汉,可她还是离开了,眼神中透露出的那种坚定让人肃然起敬。



以及《武汉人》单元中饰演社区工作人员涂芳的刘敏涛,张口流利、地道的武汉方言让人倍感亲切,就像她说的自己不是什么大人物,做不了什么大事,但她知道守护武汉就是在守护自己的家。南风觉得,刘敏涛的表演一直让人看得很舒服,这次也是通过她的塑造,让这么一个平凡的角色变得不平凡。



这部剧追到现在,南风已经数不清哽咽了多少次,除了我刚刚提到的这些主要角色之外,各个单元剧中的其他角色以及那些一晃而过的角色也非常优(好)秀(哭)。 张天爱饰演的护士,面对自己的医生丈夫不幸中招,她看了一眼之后毅然决然又转身投入到工作中的坚定眼神,让人心生敬意和心疼。



只有在没人的时候,才敢展现自己的一丝丝脆弱。



南风印象深刻的还有饰演护士长的蒋欣,在连续工作了多个小时下班之后,打开车窗摘下口罩畅快呼吸的表情变化,这大概也是疫情期间很多医护人员的真实刻画。



看到他们脸上那些被防护服和口罩勒出的痕迹,瞬间泪奔。南风此刻想说一句虽然很俗但又不得不说的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还有徐璐饰演的周周给死去的患者擦冻疮膏,南风隔着屏幕已经开始窒息,仿佛身临其境那种无力且压抑的氛围之中,他们得多难熬啊!!(冻疮膏找到了人没了



老戏骨吕中饰演的老奶奶,因为陪着儿子一起治病她一直住在医院的走廊,当医护人员尽力救治还是没能留住她儿子的时候,老奶奶一句“没受罪就好”,南风的眼角已经湿润。



白发人送黑发人已经很难过了,老奶奶穿着防护服给医护人员鞠躬的那一幕,我的眼泪彻底止不住了,这种国宝级别的好演员值得我们竖起大拇指。



还有不得不提的倪大红老师,迷离的眼神中演出了当时老年人面对疫情的坦然,因为过了他们这种知天命的年纪,有害怕但也什么都不怕了。



很多我们可能对不上号,但一定很眼熟的老戏骨,奚美娟、苇青、杨新鸣……都在剧中贡献了殿堂级别的炸裂演技,可能到我二刷、三刷这部剧的时候依然还会流泪。


说到这部剧的话,从开始筹备我就能想象到这部剧拍得有多难。演员在心理上的压力只是其中一方面,他们还要承受身体上的不适,因为饰演医护的所有演员都需要长时间佩戴口罩、穿防护服,当然别误会南风完全没有替别人卖惨的意思,只是觉得这样的体验感并不好受。



再加上他们从形象上力图还原当时真正的疫情战况,很多演员都是全程素颜出境、甚至几天不洗头的状态,从倪妮头发就能看出来这绝对不是妆发设计出来的,不信的姐妹可以几天不洗头试试。(反正我是很难忍受



全程大写的不容易,本来拍摄时间就比较紧张,饰演医护人员的张嘉益、张天爱、周一围、朱亚文等人都是加班加点接受过专业抗疫医生指导才上的岗,力求用专业的态度给大家呈现剧情。



与其说它是一部电视剧,倒不如说它更像是一部纪录片,记录了疫情期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


越是这种取材于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演员只有放下真正的自我,全程投入才能展现真正的好演技,才更容易打动人。剧中的他们不是什么大明星,而是真正的医护人员、快递小哥、志愿者,是生活在我们身边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即使口罩挡住了他们的脸,但挡不住他们的演技;即使口罩遮住了他们的颜值,但遮不住他们的光芒。



他们不在乎形象的美与丑,不抗拒防护服的不适感,而是真正通过切身感受抗疫战士的不易来呈现最打动人心的表演。


南风觉得,如今这部剧居高不下的热度和高开炸走的口碑,就是最好的证明。 虽然很多年轻演员在老戏骨面前演技还是略显青涩,老戏骨游刃有余的表演明显更胜一筹,但是看到现在这样的成绩,想必对年轻演员来说也是一种鼓励和认可。



看到有些网友说这部剧更像是在某些人的伤口上撒盐,因为太真实了,看剧就像是又经历了一遍当时的恐惧、害怕、无助……


但是换个思路,这何尝又不是一种铭记,正是因为这部剧的出现正是因为这些演员细致入微的表演,才让我们深深记住了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们,记住了那些舍小家为大家、挺身而出的普通人,最后南风还想对所有参演的演员说一句:你!们!值!得!


在一起抗疫电视剧口罩,抗疫护士坚毅眼神

抗疫剧《在一起》开拍了,你期待吗?

抗疫剧《在一起》已经开拍,我是相当的期待。据悉,以“抗疫”期间真实发生的故事为原型的影视剧《在一起》已经开机,该剧最突出的亮点有两个,一、全剧都是根据真人真事略微改编而成,能够让得全国观众更加全面、真实的看见抗疫背后的诸多感人故事;二、该剧是以单元故事创作的形式进行拍摄,一共有20集,每两集就会讲述一个全新的真实故事,这与之前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拍摄形式相当类似。

2020年确实是不平凡的一年,先有疫情,后有洪涝灾害,尽管病毒无情、自然灾害无情,不过人却有情,凭着全国人民上下一心的团结,凭着医生、护士绝不后退的坚守,凭着军官士兵们的勇往直前。最终,不论是疫情,还是洪灾,全国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结果,为了将这些感动人心的时刻永远记载在历史轨迹之上,国家广电总局组织指导了《在一起》的各种准备工作,以各行各业真实的人物、故事为原型,进而拍摄出那些最真实、最感人的英雄场景。

说句实话,抗疫期间发生的感人瞬间太多太多,但由于条件的限制,最终只会讲述10个发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真实故事,每一个小故事各自由一位导演和编剧进行创作,因此,不论是从导演还是从编剧而言,都可谓是阵容强大,据悉,有沈严、汪俊、曹盾、安建等众多知名导演,有六六、秦雯、冯骥、任宝茹、高璇等诸多知名编剧,就光是这阵容,就让人无比的期待,更何况是每个人还亲身经历过的真实故事呢!

当然,或许最让人期待的还是演员,想都不用想,演员阵容也是空前的强大,比如胡歌、李现、张新成、孙俪、靳东、闫妮、杨紫、王凯、袁泉、杨洋、张若昀、殷桃、梅婷、马伊琍、邓伦和王俊凯等,这上面的每一位都是集演技和热度于一身的人,虽然有一少部分人还很年轻,不过导演之所以挑中他们,自然有他们的闪光点,毫无疑问,这些演员的出场已经让得这部剧提前火了,还别说它的故事题材是杠杠的正能量。

除了导演、编剧、演员阵容让人无比期待之外,该剧还有一个特点也十分让人期待,由于它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因此,有着诸多的情节都会与现实挂钩,其中最突出的点就是戴口罩,不论是什么行业的人,他们的表演都会通过戴上口罩进行,这无疑让得观众更加期待,当看不见面部表情之后,只能够通过眼睛表达情绪、表现演技之时,那其中的精彩程度也就可想而知。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