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为什么会败,章邯为什么能打败项羽

时间:2022-10-16 22:24:36阅读:2763
陈胜在大泽乡起事之后,原六国故地纷纷响应。到了第二年,陈胜手下头号大将周文,就打到了胡亥的家门口。这时候章邯领着一帮骊山刑徒,打得周文是一路溃逃被迫自杀。周文不同于陈胜手下其他将领,周文曾经跟过项燕,…
  • 项遥1915-2009),中国电影演员。原名王象坤。原籍山东德州,1915年生于河北吴桥。1…

陈胜在大泽乡起事之后,原六国故地纷纷响应。到了第二年,陈胜手下头号大将周文,就打到了胡亥的家门口。这时候章邯领着一帮骊山刑徒,打得周文是一路溃逃被迫自杀。周文不同于陈胜手下其他将领,周文曾经跟过项燕,也算是懂得行军打仗的。章邯领着一帮刚刚整编的骊山刑徒,就能把周文打得落花流水,章邯的军事才能由此可见一斑。

从这之后章邯就如同开挂一般,把田儋、魏咎、邓说、伍逢、蔡赐、陈胜等人逐个揍了一遍。章邯在定陶杀死了项梁之后,大家都以为章邯会继续攻打楚怀王,吓得刘邦项羽赶紧把兵力回缩。谁知章邯一个转身就渡过了黄河,打了赵国一个措手不及。赵王歇只能凭借着巨鹿城据守。

秦军另一只主力王离的大军,就把巨鹿城团团围住。章邯就在巨鹿城的南面驻扎,一边与王离大军呼应,顺便修筑甬道方便运输粮草。王离把巨鹿城围了长达五个月,也没有发动强大的攻势打下巨鹿城。

王离率领的是秦朝的正规军,都是从匈奴前线带来的大军。章邯、王离两军互相策应,王离对巨鹿城又是围而不打,很明显就是在施展“围点打援”!

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就等着哪个不长眼的自投罗网了!

章邯和王离等了好久都没人来。当时的诸侯们都在远远地看着,就是没有人前去解救!

在章邯一连串的快速打击之下,没有点儿真本事的都被淘汰掉了。能够坚持到现在的那些诸侯,哪一个都不是善茬儿。当初六国逐个被秦国灭掉的教训刚刚过去不久。他们不会不知道,赵国被灭掉之后,下一个被灭掉的就是他们自己。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都无法破解这套“围点打援”的布局,所以只能暂时作壁上观!

无奈之下只能求助当时实力最大楚怀王。楚怀王接到赵王的求助之后,立刻做出了两项决策:第一项决策:派刘邦向西进军去攻打秦军,并且与众将约定“入定关中者王之”,大家都赶快去打秦朝的老巢。秦朝老巢一旦吃紧,那么巨鹿的压力也就减少了!

第二项决策:派遣上将军宋义带着项羽等人前去救援赵国。

宋义率领楚军到了安阳就驻扎下来,长达四十六天没有向前一步。宋义的这个举动,就和那些诸侯们差不多,多半也是在观望局势的变化。

项羽终于沉不住气了,前去督促宋义进军。项羽认为应该迅速引兵渡河与赵军里应外合,这样肯定能够大破秦军。宋义跟项羽讲了一番“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的道理,然后颁布军令:“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为了取得齐国的支持,宋义派遣他的儿子宋襄去齐国为相,并亲自把他送到无盐,然后邀请宾客大摆宴席。

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彊,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彊,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於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什么意思?就是项羽趁机鼓动士兵:“现在都快吃不上饭了,他居然还在这儿大吃大喝!咱们只要一鼓作气打过去,就能取得赵地的粮食了。咱们刚打了败仗,楚王急得干什么似的,所以才把兵都交给他。看来他也就是个给自己谋私利的家伙!”

第二天项羽进帐就把宋义给杀了,然后假传是奉了楚怀王的命令。项羽派人报知楚怀王,楚怀王只好封项羽为上将军。

项羽杀了宋义后,就派英布和蒲将军渡河,前去攻打章邯的甬道,但是收效不是很理想。诸侯们见到项羽开始行动了,也开始蠢蠢欲动了。大家都开始行动了,章邯和王离等了这么久,终于等来了猎物。

陈余请求项羽尽快发兵,项羽于是亲自率兵渡河。过了河之后,项羽就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了,把做饭的家伙也都砸碎了。然后只带着三天的干粮直奔巨鹿而去!

项羽击败了章邯派去保护甬道的秦军,断绝了王离军队的粮道。此时诸侯们一见项羽得手,立刻蜂拥而至,和项羽的楚军一起包围了王离。经过一番血战,秦军的苏角、涉间被杀,主将王离被俘虏!至于王离的率领的秦军,是被全歼,还是投降,还是逃走,史料中就再也没有提到。

这么好的一个布局,居然是以王离惨败而告终!实在是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每当看到这里的时候,不仅感叹司马迁,反转剧情居然会写得这么精彩!

有着章邯在旁边策应的王离,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惨败?从后面项羽和章邯的作战来看,当时项羽不是重创章邯,应该只是冲过了章邯的防线。章邯完全有能力去策应王离的秦军!以王离军队被围来分析,章邯应该是没有及时地支援王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章邯虽然是秦军的主帅,但是章邯并不是一个人在作战。与章邯共同作战的还有司马欣和董翳。

项梁曾经因为犯事在栎阳县被逮捕,当时就是司马欣出面给摆平的。这个司马欣可以说和项羽也是很有渊源的。章邯的身边有这么一个司马欣,有些事情就说不清道不明了。

王离被击败之后,章邯就退到棘原驻扎,项羽则是在漳水南岸驻扎,双方就这么僵持着,也没有交战。从这点来看,章邯的军队还是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要不然项羽也不会给章邯喘息的机会。

胡亥派人来指责章邯,章邯就派司马欣去解释。司马欣到了咸阳就在司马门那儿待着,三天也没有见到赵高。司马欣觉得事情不妙,就急忙往回跑。据他自己说赵高还派人追杀他,他自己走了另一条路才没有被杀。

司马欣回到秦军大营,对章邯说:“现在朝廷已经是赵高的天下了。不管我们是输是赢,我们肯定难逃一死!”正好陈余又送来一封劝降信。章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和项羽签订停战和约。

章邯率军到了洹水的南岸殷墟与项羽会盟,此时章邯尚有着二十万秦军。在经过巨鹿大战之后,诸侯们的实力都有所损耗,此时的章邯俨然就是反秦势力中实力最大的一支了!

秦朝的主力已经消亡殆尽,秦朝的灭亡就在眼前。章邯凭借着手下二十万秦军的资本,必将得到最大的胜利果实。如果没有了这二十万秦军,章邯就连最弱小的诸侯都不如了,不仅得不到相应的胜利果实,恐怕还得任人宰割。

章邯就是在这种呢处境之下,二十万秦军居然被项羽全部坑杀了!章邯为什么会任由项羽坑杀自己的秦军呢?

章邯与项羽会盟之后,项羽就封章邯为雍王。面对那些曾经与自己血战的诸侯,为了打消诸侯们的顾虑,章邯就留在了项羽的楚军大营之中。这也许是中了项羽的圈套,也或许是出于章邯自己错误的决定。说白了,章邯就和留在楚军里做人质差不多!

此时的那二十万秦军,就全部归司马欣来统领了!那二十万大军被全部坑杀,司马欣难辞其咎。

后来刘邦东出之时,司马欣和董翳一打即溃,应该和他们不得秦地民心有很多关系。章邯被击败后退守废丘,刘邦将近一年多也没有攻下。直到汉军水淹城池后,章邯这才拔剑自刎!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如果喜欢敬请关注@寄暇学宫】

章邯为什么会败,章邯为什么能打败项羽

章邯当将军的时候横扫六国,为什么败给了项羽?

章邯当将军的时候横扫六国,为什么败给了项羽?

首先,当时秦虽无道,然兵力仍然强大,章邯本身又是个不世出的名将,能征善战。可是反秦起义军都是些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明朝学者胡应麟这样评价章邯:“章邯,白起之亚也”。才能仅次于战国名将白起的章邯,他面对的却是一些无能的对手,陈胜吴广,周文田儋等等,这些起义军通通缺乏全局战略观及统摄观,乱成一团,没有能力驾驭瞬间万变的战场。起义军当中唯有项梁等人因为是名将之后,颇懂战术,然而项梁因为太过轻敌,被章邯袭击身亡,实在可惜。

再次,陈胜吴广等起义军只会召秦反秦,却没有一定的政治主张,更没有一个团结的领导核心,反秦势力也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联盟。当时神勇善战的章邯率领的又是勇猛的“刑徒”之军,再加上秦军其他力量的配合,在这个过程中,起义军连连出错,而章邯又准确出击,一路势如破竹击破起义军,先在戏水灭周文军,后又破吴广部将,再破陈胜军,又杀魏咎,灭田儋项梁等,简直是一气呵成,水到渠成。



但是,章邯被封为秦王后,连刘邦都打不过绝对不是偶然的。

首先,尽管时为雍王的章邯驻守关中,然而人心已失。

章邯最大的问题是投降项羽后,没有极力保护降军,反而被项羽坑杀二十万秦军,消息传来,关中百姓无不咬牙切齿,对章邯恨之入骨。而对章邯犯下的这个错误,韩信也是看在眼里的。韩信被刘邦封为大将军跟刘邦对策时,曾这样评价章邯等三王:“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人,独邯、欣、翳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于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



韩信的意思是说,章邯等三王害秦军二十万降卒被坑杀,关中父老早恨死他们三人了,现在即使项羽封他们为三秦之王,但是秦民没有人再拥护他们了。

其次,刘邦深得关中百姓拥戴,渴望其重返关中为王。

刘邦是第一个进入咸阳的人。按当时楚怀王的义约,他应该被封为秦王,然而后来被项羽所忌,才贬往汉中之地当汉王。刘邦尽管为汉王,却被关中秦民所喜欢,因为刘邦进入关中时,没有抢劫掠夺百姓,而是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恢复秩序, 也正如,极得关中百姓民心。所以当刘邦面对项羽大军的压迫不得已离开咸阳还军霸上时,关中百姓夹道为之送行,都渴望他回来当他们的秦王。



再次,章邯面对的对手是韩信辅助的刘邦,自然要败。

在整个秦末汉初,韩信是战无不胜的将军,章邯是败给项羽而得名的,可韩信后来是因为打败项羽而名震千古的。章邯面对韩信辅佐的刘邦,自然就不是人家对手。

最后,章邯太过轻敌,致其失败。

章邯以为,刘邦已经烧掉栈道而无东还之心。可是后来韩信派樊哙等人明修栈道时,章邯却只是加强防守,以为这样刘邦无论如何也走不出来。不料,人家来了个暗渡陈仓,却将他打了个措手不及,于是只好退守废丘,守城一年后被刘邦派人灌水攻城,终于防守不住,只好自杀了结。



由此可见,章邯当年横扫六国绝不是偶然的,而后来被刘邦横扫更不是偶然的。正所谓形势比人强,形势不同,人的成败也自然有所不同。

章邯为什么会败,章邯为什么能打败项羽

秦末名将章邯那么厉害,为什么却败在了项羽的手里?

巨鹿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此战以后,秦国大势已去,走向灭亡,项羽与刘邦则势如破竹,攻进秦都。可是,在巨鹿之战初期,秦军大将章邯还有四十万秦军主力,而项羽手中却只有五万楚军,加上各路反秦诸侯,也不过十万。那么,章邯为何会败给项羽呢?



首先要说,章邯不是一位庸将,他是秦王朝最后一位名将,是秦帝国的中流砥柱。在白起、王翦等人去世以后,秦朝将星凋零,章邯是秦军最后的荣光。胡亥上位以后,荒淫无度,赵高把持朝政,导致国家腐败,民怨沸腾,各地烽烟四起。

在起义浪潮掀起初期,章邯可谓是起义军的克星,他竟靠着临时组建起来的骊山囚徒军,打垮了数十万之众的的周文。随后,章邯又连战连捷,屡战屡胜,先是大破齐楚联军,然后又击破楚军,在定陶将项梁杀死。可以说,在巨鹿之战以前,章邯令各路起义军闻风丧胆,他带着一支刑徒军,剿杀着各地的起义军。



许多人指责章邯没有战略眼光,在杀死项梁以后没有趁胜追击,灭亡楚国,但其实,在大破楚军以后,楚地有名的将领已经死绝,项羽这时候名声不显,章邯不可能想得到自己会输给这位少年,故而他率军围攻赵国符合情理。只是,章邯还是低估了赵国的抵抗决心。

章邯调遣王离部二十万大军,加上自己手中二十万刑徒军,直扑赵国,但却久攻不下。赵王见秦军来势凶猛,向各路诸侯求援,惧于章邯威名,无人敢来支援,只有项羽想要为叔父报仇,主动请缨。

在杀死宋义,夺得兵权以后,项羽手中的军队依旧不到六万,其他诸侯则按兵不动,不敢解赵国之围。可以说,项羽需要依靠五万军队,打败秦军四十万精锐,这本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项羽的无畏,却使得胜利的天平向自己倾斜。



在巨鹿之战中,只要项羽失败一次,整个起义军的局势就将陷入危险的境地。万幸的是,项羽打赢了第一战,他带着五万楚军,小胜了王离。其实,起初项羽也不想全军渡河,但赵将陈余不断催促,项羽于是带着全军,破釜沉舟,烧掉帐篷,只带着三天的粮食渡河,与秦军决战。渡河以后,项羽带着楚军直插甬道,截断王离的粮草,使得王离部军心大乱,楚军则军心大振。最终,项羽活捉了王离,二十万秦军溃散。

不过,在这一战以后,章邯手中还有二十万大军,他撤到棘原固守,项羽没有占到任何便宜。章邯本还有和项羽作战的想法,但昏庸的秦二世因章邯撤军而责怪他,督促他与项羽决战,赵高也在这时构陷章邯。章邯派人入京辩解,但却遭到赵高暗杀。秦二世的昏庸和赵高的狠辣让章邯失望至极,他明白,自己就算打赢了项羽,赵高也不会放过自己,自己若是打输了,也是死路一条,既然如此,还不如投降。于是章邯率领二十万秦军,投降项羽。

其实,章邯还有一战之力,秦国还有机会,但秦二世和赵高逼迫章邯,导致他率军投降,亲手扼杀了最后的希望,使得秦国彻底走向灭亡。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