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的神仙,闽南三哥

时间:2022-10-16 19:57:40阅读:2449
在敬神重祀的闽南,三步一宫、五步一庙,几乎可以说转角就能遇到神。不必说散落于乡间村野的各路神明,城市中亦是众神云集,高楼大厦间,隐隐也能瞧见华丽雕饰的歇山顶一角。但是,今天不讲神明,我们来话“仙”。闽…

在敬神重祀的闽南,三步一宫、五步一庙,几乎可以说转角就能遇到神。不必说散落于乡间村野的各路神明,城市中亦是众神云集,高楼大厦间,隐隐也能瞧见华丽雕饰的歇山顶一角。但是,今天不讲神明,我们来话“仙”。

闽南人对“仙”非常熟悉,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仙”就常与我们相伴左右。除了大家熟知的“神仙”外,闽南还有很多“仙”。

在闽南话中,“仙”做词尾常放名词后,用于比喻某种人。

第一类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或有某项技艺的人。

比如“拳头仙[kun² tʰau² sian¹](拳师)”“剔头仙[tʰiʔ⁷ tʰau² sian¹](理发师)”等等。

很会讲故事的人,闽南人就叫他“讲古仙[kaŋ³ kɔ³ sian¹]”。

能言善道的人,称呼他“练话仙[lian⁶ ue⁶ sian¹]”。

研究风水、算命的师傅,我们叫他“看命仙[kʰũã⁵ mĩã⁶ sian¹]”或“半仙[pũã⁵ sian¹]”。

影视剧中的算命先生 @网络

对药材有研究的人或者土郎中,叫做“草药仙[ʦʰo³ ioʔ⁸ sian¹] ”。

对会计、出纳员的称呼则通常是“数柜仙[siau⁵ kui⁵ sian¹]”。

擅长某种技能或工作等,也会说“仙”,比如“即项伊真仙”(这项他真的很擅长)。

第二类是对某些嗜好者的称呼,多含贬义。

比如,嗜賭成性的人叫做“缴仙[kiau³ sian¹]”或者“跋缴仙[puaʔ⁸ kiau³ sian¹]”。

闽南话中对嗜酒的人便称呼为“酒仙[ʦiu³ sian¹]”“烧酒仙[sio¹ ʦiu³ sian¹]”。闽南有一句描写“烧酒仙”的俗语:“十个烧酒仙,九个倥倥颠”,以此告诫人们喝酒不要贪杯。

对喜爱泡茶聊天,品茗谈论茶道的人称为“茶仙[te² sian¹]”。

闽南人好饮茶 @网络

“学仔仙[hak⁸ a³ sian¹]”是对古板、迂腐的知识分子的蔑称。

“臭屁仙[ʦʰau⁵ pʰui⁵ sian¹]”,指狂妄、自以为是的人。

“散仙[sũã³ sian¹]”,指生活闲散、漫不经心的人。

“仙”在闽南方言中,不单单指人或是称号,也指说话的“艺术性”。

说别人装蒜,能言善道,为人老练,闽南话里常有“假仙[ke³ sian¹]”“仙头[sian¹ tʰau²]”“七仙八仙[ʦʰit⁷ sian¹ pueʔ⁷ sian¹]”“仙来仙去[sian¹ lai² sian¹ kʰɯ⁵]”“老仙角[lau⁴ sian¹ kak⁷]”等表达。

比如“伊真解假仙”,他很会装蒜。“这个人真仙头,说话七仙八仙,仙来仙去”,这个人老练,说话很有说服力。

©说咱闽南话App字词典

人去世了,闽南人一般不直接说明某人已经“死”或者“死去”,而是委婉地说“过身[kə⁵ sin¹]”。除此之外,我们也说“仙去[sian¹ kʰɯ⁵]”“归仙[kui¹ sian¹]”或“归仙去[kui¹ sian¹ kʰɯ⁵]”。

“仙”还有一个意思是偷懒取巧,(对工作、学习等)偷巧怠惰或敷衍塞责。比如“上班无卜骨力,各咧仙咯(上班不勤奋工作,又再偷懒了)。”闽南人对这种懒惰、马虎的人还有个称呼,如果是男性就叫做“仙公”,女性则称呼“仙姑”。“仙公步”,偷巧的门径或做法。

“仙”还有“耍骗,骗取”的意思,如“仙人的钱”就是采用哄骗术骗人家的钱,“钱乎卖膏药的人仙去”,即钱被骗走了。

可以说,在闽南地区几乎是无“仙”不在、无“仙”不叫。你们都见过什么“仙”呢?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参考文献

[1]周长楫主编. 闽南方言大词典[M].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6.

评论

  • 评论加载中...